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邹润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一位

邹润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一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91 更新时间:2023/12/18 16:41:41

邹润(金圣叹评点本中作“邹闰”),邹渊的侄儿,山东莱州人,为人慷慨忠良,有一身好武功,身材长大,长相奇异,脑后生有一个肉瘤,人唤“独角龙”。

邹润和人争闹,一时性起,一头撞去,竟撞折了一棵松树。他与孙新熟知,为救解珍、解宝打入祝家庄。祝家庄被攻破后归顺梁山,为步军将校第十三名,是梁山第九十一条好汉。受招安后,邹润被封为武奕郎。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邹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人物背景

梁山的第四大派系是降将派系,主要是几次政府征讨梁山和梁山主动攻击政府军时被梁山收服的政府军军官组成。林冲秦明花荣等虽然也是前政府军军官出身,但是同梁山另有渊源,所以不算在降将派系中。这个派系比较松散,名义上的领袖是大刀关胜,是有三个小派系组成加上双枪将东平。三个小派系是呼延灼派系,关胜派系,和张清派系。呼延灼派系主要是梁山破高唐州后,第一次朝廷派出征讨军的军官,是呼延灼,韩滔彭玘凌振等4人。关胜派系是一个比较大的派系,主要是梁山大名府时,朝廷派出的两支征讨军的军官,共有关胜,宣赞,郝思文,单廷珪魏定国,加上关胜收服的原大名府上校团长索超,共6人。张清派系是梁山打东昌府收服的东昌府政府军军官,张清,龚旺丁得孙3人。这个松散的降将派系总共14人。但考虑到单个派系的人数都比较少,整体上的联系又不够紧密,所以无斋主人将其排在第四大派系。

绰号由来

独角龙顾名思义,独角龙就是头上长有一只角的恐龙。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大陆上。个体比原角龙大,身长6.5米,也有像鹦鹉一样的嘴,更大的颈盾向后上方伸展,颈盾边缘的褶边是齐整的,没有骨刺。它原角龙最大的区别在于鼻部有一根长长的角伸向前上方,独角龙的生活习性与原角龙相似。因邹润身材长大,长相奇异,脑后生有一个肉瘤,人唤“独角龙”。

落草上山

他与孙新熟知,为救解珍、解宝打入祝家庄。祝家庄被攻破后归顺梁山衍生戏曲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是一句至理名言,自古以来没有哪个文士敢大言不惭号称“天下第一”的,相反,赳赳武夫除却个别老江湖相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外,绝大多数人都自诩“老子武功天下第一”。自信是件好事,但是自信过头便未必了。

邹渊、邹润、几位作为登州派的附属品,排名已经靠后了。二邹作为唯一的叔侄组合,是前登云山的头领,但是登云山的实力几乎可以忽略,一共才八九十人,心腹也不过二十人左右,属于标准的“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两人实力一般,因此一个是第90位,一个91位。

人物起源

《水浒传》第七十八回

话说梁山队中突然大乱,却是出林龙邹渊,独角龙邹润,青面兽杨志三员头领,率一千喽啰在阵前叫反。只听得邹渊高声叫喊:“宋江狂妄自大,不听苦劝,冤屈杀了孙提辖,俺们心不甘服,即行散伙去了,有志气的快跟俺们走!”花荣听得扰乱,连忙收转长枪,回马过去,径入自家队伍里,要紧保护宋江退走。栾廷玉不舍,纵马赶来,被花荣发出一箭,射落盔上红缨,吃了一吓,慌忙住马。官军乘乱掩杀,梁山人马大败,倒退数里。

栾廷玉乘乱今日胜了一阵,收兵归寨,心中甚喜。不一回,忽报青面兽杨志在外搦战,指名要将军出马。栾廷玉重行披挂上马,出到营外,但见梁山泊人马尽行退却,只西南角上立一小寨,约莫有千名喽啰,居然列成阵势,擂鼓鸣金,摇旗呐喊。杨志一马对面冲来,破口便骂:「你这厮是小人下的小人,敢施诡计,害俺孙提辖性命,今日定须拚个死活!”说话刚毕,一枪兜心刺来,栾廷玉忙将长枪架过,说声:“且慢动手,俺有话说。”杨志圆睁虎目,咬牙切齿道:“说甚闲话,且待刺死了你再说。”劈面又是一枪。栾廷玉再行挡开,说道:“这不能怨我,只怪宋江太无情义了,你如有心……”杨志大叫道:“这话也是,果真不干你事,且去杀了宋江再说。”不待栾廷玉说话完毕,回马便走。只见二人在后赶着,高声叫唤道:“杨制使慢走,时光晚哩,且做商量。”杨志住马,二人上前又说多少话,好容易将他劝回来,也无心再战,径行收兵。到得酉牌时分,杨志正共邹渊、邹润帐中坐地,喽啰进来报道:“栾廷玉特遣来两名兵卒,要请制使往彼营中答话,问道敢去也否?”

杨志道:“去便何妨!”起身微微一笑,大踏步跨出营帐,跟了来人便走。直到官军大寨里,栾廷玉躬身迎接,说道:“制使到此,须防埋伏。”杨志道:“大丈夫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便死在这里,也胜失身山林中几倍。”栾廷玉便行施礼,请杨志坐地,说道:“俺昔日闻说制使英雄,未敢深信。今得亲见,始知名不虚传!不敢动问制使,如今背却宋江,待投何处而去?”杨志低头不语。栾廷玉连问数次。半晌,杨志始叹口气道:“洒家没定主见,但听邹渊、邹润说,仍回登云山老家落草。”

标签: 邹润梁山

更多文章

  • 水浒传是怎样描写邹润的?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水浒传

    邹润是个怎么样的人?邹润,双林龙邹渊的侄儿,也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邹润是山东莱州人,他与叔叔邹润是梁山少见的叔侄组合,叔叔绰号“双林龙”,邹润绰号“独角龙”。邹润之所以得了独角龙这么一个绰号,是因为他虽然身材高大,但是长相奇异,最怪异的是他脑袋后面生了一个肉瘤,远远的看去,就像脑袋上长

  • 水浒传中邹润绰号是怎么来的?他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水浒传

    邹润绰号是什么邹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人物,邹润为人慷慨,有一身好武艺,并且身材长大,长相奇异,头上长有一个肉瘤子,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江湖人称“独角龙”,“独角龙”就成为了邹润的绰号,邹润也比较欣赏这个绰号,觉得这个绰号是相当的能够体现出自己的风采,关于邹润的这个绰号还有一个小故事。邹

  • 杨广与朱贵儿的爱情如何?情比金坚的来生情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贵儿,隋朝

    由于受到神人皇甫君的惩罚,杨广出现了头痛病昏迷不醒的状态。在其她的妃子们都束手无策,只能凭空祈祷的时候,是朱贵儿毅然决然的从自己的身上割下了一块肉,混合着汤药给杨广喝了下去。也许是杨广暂时命不该绝,也许是朱贵儿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杨广在喝下混有朱贵儿血肉的汤药之后,居然醒了过来。而此时的朱贵儿,并没有

  • 曹国舅是谁?曹国舅是如何成为八仙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国舅,八仙

    曹国舅是谁:曹国舅在八仙中出现最晚。他在宋代就被内丹道收编为吕洞宾弟子,但是关于他的故事却迟至元明时期才出现于有关记载之中。有关曹国舅的情况,叶慈氏、浦江清、赵景深、周晓薇、白化文、李鼎霞等人先后作了勾勒,班友书在考察黄梅戏《卖花记》的源流时,对曹国舅公案故事作了梳理,视角独到,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

  • 水浒传中朱富的绰号怎么来的?他有哪些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水浒传

    笑面虎朱富李逵去接老娘上山快活,宋江怕这个杀人狂惹事。就叫旱地忽律朱贵照顾着,下得山来的朱贵就让在做酒店生意的弟弟笑面虎朱富一同帮助黑旋风。李逵果然出事了!他在沂岭杀了吃了他老娘老虎,受到了当地大户曹太公的接待,结果身份暴露,灌醉被绑,等候官府发落。沂水县的都头青眼虎李云把李逵偷偷地押解到县衙去。要

  • 水浒传中笑眯眯的朱富为何被称为笑面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笑眯眯的朱富

    读过施耐庵所写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的读者们肯定会记得里面的梁山泊好汉们,一共有一百零八将。这些梁山好汉们,因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都会有一个绰号来代表他们。那么,在《水浒传》中被称为笑面虎的是谁呢?在小说《水浒传》中,被称为笑面虎的正是朱富。那么,这朱富又是何许人也呢?朱富原本在沂州的西门

  • 蔡福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四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蔡福,梁山

    蔡福,《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之一,北京大名府人(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原为大名府两院押狱兼行刑刽子手,因杀人手段高强,人呼"铁臂膊"。梁山人马攻打大名府时,蔡福、蔡庆兄弟两个无路可走只好上了梁山,专管梁山杀人行刑的事情,排梁山泊好汉第九十四位。在征讨方腊时,蔡福阵亡。死后追封义节郎。那么下

  • 水浒传中铁臂膊蔡福是如何拯救北京城的百姓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蔡福,宋朝

    蔡福,《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之一,北京大名府人(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排梁山泊好汉第九十四位,上应地平星。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如果让吴用和宋江晚年有机会写忏悔录的话,我想他们两人一定会同时提到一个地方——北京城。北京城按理应该是梁山首领

  • 蔡福为什么上梁山?他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水浒传

    蔡福为什么上梁山封建社会落草为寇,总归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梁山好汉自愿落草的,除了李逵是百分百乐意,其他人员多少都有些抵触情绪,比如史进曾对朱武大喝:“休提(落草),兀的不要玷污亡父清白!”宋江即便经过梁山脚下,却也被老父的一纸家书骗了回去,一直到江州死里逃生避无可避后,才“果断”地上山坐了一把交椅

  • 蔡福的绰号为何叫铁臂膊?与他的外貌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水浒传

    铁臂膊蔡福绰号的由来水浒传中绰号大部分都是对人物外貌、能力或品行的概括。蔡福因杀人手段高强,所以人呼“铁臂膊”铁臂膊蔡福评价蔡福有贪婪的一面,也有慈悲的一面,人性的复杂在蔡福身上得到了体现。梁山队伍在攻陷大名府后,开始了灭绝人性的屠城活动,一时间血雨腥风,大名府有一半人口死于梁山的屠刀之下,这当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