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燕歌《太常引·饯齐参议回山东》:此曲言简意赅,用典而不隐晦

刘燕歌《太常引·饯齐参议回山东》:此曲言简意赅,用典而不隐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85 更新时间:2023/12/6 13:52:02

刘燕歌,又作刘燕哥,生活于宋末元初,生平已无考,只知其为歌妓。《青泥莲花记》云:刘燕歌善歌舞,齐参议还山东,刘赋《太常引》以饯,至今脍炙人口。又《古今词话》亦云:刘燕歌有饯行太常引词,传唱一时。《全元散曲》未载刘曲,从《北词广正谱》、近人辑本《元人小令集》中录出此曲。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刘燕歌的《太常引·饯齐参议回山东》,一起来看看吧!

太常引·饯齐参议回山东

刘燕哥 〔元代〕

故人别我出阳关,无计锁雕鞍。今古别离难,兀谁画蛾眉远山。

一尊别酒,一声杜宇,寂寞又春残。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

这首小曲是作者刘燕歌与一位官员饯别时即席而作。先化用王维的诗句,写出了离别的无奈;接着又化用柳永的词句,点明自古而今最难最苦的是别离,中间几句写了别后的相思和无比的空虚寂寞。结尾两句写出了相思之苦。该曲言简意赅,用典而不隐晦,深入而能浅出,无限凄怆之情,只以缠绵含蓄之语出之,故能优游不竭。

开头即紧扣题目写饯别。“故人”见两人交情之深之久;“阳关”非指西北玉门之阳关,亦非山东宁阳之阳关,乃泛说空间之遥远而已,尤在化用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以为下文张本。“无计”是客观情势,“锁雕鞍”是主观幻想,五字写主客矛盾,则凄然欲绝之情已力透纸背。

大合之后,第三句即大开,宕开泛说古今之人同感离别之难,屈原首叹“悲莫悲兮生别离”(《九歌·少司命》),江淹《别赋》继称“黯然而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李商隐《无题》更说“相见时难别亦难”;柳永《雨霖铃》总结“多情自古伤离别”,当为此曲所本。第四句又挽合到自己,但却不写当前而虚写未来,问今后谁再像张敞那样为我画远山眉呢?用典不露痕迹,而齐参议往时为她画眉之体贴人微,亦可窥见,此正虚处传神之笔。

“一尊”三句,又挽合到当前实写。“一尊别酒”,对行者而言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已而言,也许是“未饮心先醉”了,蕴含了多少无声的千言万语!偏偏此时又“一声杜宇”啼叫不如归去”,似乎在催促分手,更加情何以堪?“寂寞”回应“谁画蛾眉”,“春残”呼应“杜宇”,且双关爱情的春天也将“残”了。叠用“一”字,视听力重千钧;双关“残”字,情景双重销魂。

收尾二句,复又大开,虚写遥想未来:到今夜将是独守空楼,仰望明月,月圆人不再圆,只能形影相吊了;第一夜尚且如此难熬,那今后漫长的日日夜夜又该怎么难熬啊!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更多文章

  • 元朝名将兀良合台:速不台之子灭大理战功卓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兀良合台,蒙哥,速不台,

    兀良合台(Uriyangqatai)生于1201年(宋嘉泰元年),卒于1272年(元至元九年)。蒙古帝国名将。开国功臣速不台长子,蒙古兀良哈部人。早年曾充当成吉思汗的怯薛军。因是功臣世家,受命护育皇孙蒙哥,后成为蒙哥的一怯薛长,掌管蒙哥宿卫。1233年,随贵由东征大真国,破蒲鲜万奴于辽东(今吉林延吉

  • 元成宗铁穆耳的皇后是谁?元代初期弄权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成宗,皇后,元代

    元成宗铁穆耳的皇后是谁?元成宗铁穆耳同时有两个皇后,一个是伯岳吾氏卜鲁罕皇后,一个是弘吉剌氏失怜答里皇后。卜鲁罕皇后是驸马脱里思之女。元成宗元贞初年(乙未,公元1295年),卜鲁罕被立为皇后。元成宗大德三年(巳亥,公元1299年)十月,授册宝。元成宗大德四年(庚子,公元前300年),皇太后阔阔真去世

  • 元成宗铁穆耳简介 善于守成的元朝第二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成宗铁穆耳,元朝皇帝

    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蒙古帝国可汗,元朝第二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孙、太子真金之子。其父死后,他于至元三十年(1293年)封皇太孙,总兵镇守漠北。次年,即皇帝位。停止对外战争,专力整顿国内军政。采取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赋税、新编律令等措施,使社会矛盾暂时有

  • 成吉思汗四骏之一博尔术:被掩去光芒的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博尔术

    在成吉思汗打江山的时候,他身边有着很多兄弟,对他的帮助也是巨大的。曾有“四俊”帮助他开国,其中排在首位的,那就是博尔术,他一生跟随着成吉思汗,履立战功。博尔术雕像(网络图)在1162年的时候,博尔术出生,生在蒙古草原的博尔术,有着蒙古人与生俱来的性格,他别名叫做孛儿楚。在他13岁的时候,他帮助铁木真

  • 蒙古名将博尔术:为成吉思汗开国“四俊”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蒙古,名将,博尔术,

    阿儿剌·博尔术(1162—1226年?),蒙古名将、成吉思汗“四俊”开国元勋之首。原名孛儿楚。由于相助少年成吉思汗夺回被盗的爱马,成为其属下。最早加入蒙古军,为蒙古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参加统一蒙古诸部战争,志意沉雄,善战知兵,多立战功。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任命他为千户长、右翼万户长,并对博尔术

  • 蒙古大将博尔忽生平 博尔忽和博尔术是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博尔忽,博尔术

    博尔忽生平博尔忽生平简介提到他是成吉思汗的部下,是成吉思汗在战场上捡回来的孤儿,由成吉思汗的母亲抚养成人,成年后长期为蒙古征战四方。博尔忽有过很多个名字,作为蒙古大将,博尔忽生平中更多的是以神武的称号而著名,终生效忠于铁木真,为一统蒙古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从军没多久,就在援救友军的战事中,获得胜利

  • 孙周卿元代诗人生平简介,主要作品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

    孙周卿,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元代诗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谓“邠”乃“汴”之误,则云其河南开封市人。曾客游湘南、巴丘。其婿为元诗人傅若金。人物生平孙周卿(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不详,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生平不详。有女儿孙蕙兰,元代诗人,嫁诗人傅若金,23岁病逝。孙周卿工曲,

  • 《水仙子·舟中》是元曲作家孙周卿创作的一首散曲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

    《水仙子·舟中》是元曲作家孙周卿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中主要写了夜游洞庭湖的所见所感。首两句化用前人诗句,以洞庭湖的灯火来概写江边风景;第三句写凄厉的呼啸声陡然而至,以为是狂风吹梅发出的声音;第四句写推窗才知道猜测错误,原来是风吹雪落的声音;接着三句描绘风雪逐渐大作,随着风雪作者诗兴大发的情景;结句阐

  • 《蟾宫曲·自乐》孙周卿,写隐居生活的乐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周卿

    《蟾宫曲·自乐》是元代文学家孙周卿所创作的一组散曲。作者以隐逸生活为乐,此作就是写他对自己隐居生活所感受到的乐趣。生活简朴,山竹炊粳米饭,山水煮山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住在山上,吃在山林,欣赏的是山中风光。事事离不开“山”,伟岸的山、崇高的山,使得他对自己的山居生活感到高洁。很显然,

  • 乔吉《天净沙·即事》一首情诗,全文28个叠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乔吉

    千百年来,情诗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人写情诗,直抒胸臆,读来甚是令人肉麻;但与古人而言,他们的情诗却绽放出一种娇羞的美。在古代诗人中间,被誉为“情诗第一写手”的当是白居易,其通俗易懂的诗风亦是被现代人用得比比皆是,求爱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被拒时——“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