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湘军猛将李臣典是怎么死的 他为什么会在大功告成之日突然病亡呢

湘军猛将李臣典是怎么死的 他为什么会在大功告成之日突然病亡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736 更新时间:2023/12/24 18:42:33

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瞩目而无法抹去的一页。

在这场运动中,连个秀才也考不上的洪秀全从一介童生摇身变成了“上帝的儿子”、人世间高高在上的天王,内心急剧膨胀,对女人的需要疯狂而执着。

署名为“武昌沈懋良撰”的《江南春梦庵笔记》里面称,在天王府里陪侍洪秀全的有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16个名位,共208人,24个王妃名下又有姹女、元女等7个名位,共960人,总妃嫔有1168人。

虽说经太平天国史研究权威人士罗尔纲着力考证,名义上属于洪秀全妃嫔的只有87人(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被清军俘获后供称自己有“八十八个母后”,但有一个是洪秀全虚拟的“天妻”,事实上并不存在)。但天京后宫专门服侍洪秀全一个人的女人数量高达数千人之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太平天国起事之初,曾设立由清一色妇女组建成的女营。曾国藩曾吃尽了女营女兵的苦头,咬牙切齿地称这些女兵为“大脚蛮婆”,在奏报给朝廷的奏折中说这些“大脚蛮婆”:“红绡抹额,颇矫健。”

不过,随着太平天国的不断壮大,在太平军占领了长江重镇武昌后,洪秀全就把女营变成了女馆,将原有的天国女兵,包括那些被武力征服的良家妇女,一古脑划归自己管理。并在攻克南京前夕,发布严分男女界限的诏令:“女理内事,外事非宜所闻”。而等攻下了南京城,兴建起天王府,洪秀全命人在宫墙外面挖一道深宽各二丈的御沟,只在沟上建一三孔石桥,称五龙桥作为唯一通内外的路径,自称九重天庭。

洪秀全还在第一道大门天朝门的门外悬挂一幅十余丈的黄绸,上面就大书朱字诏令:“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云中雪(太平军形容“杀头”的隐语)”。

从此,洪秀全就和女馆里面的几千妇女生活在里面,一个男人也不许进。

从相关史料记载来看,洪秀全自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直到1864年6月52岁病死,11年中从未迈出过天京城门一步,只有一次坐64个女人抬的大轿出宫去探视生病的东王杨秀清。

可以说,洪秀全在里面生活得相当惬意。

但是,这种生活,却也不是人人都过得了的。

湘军猛将李臣典,十八岁从军,隶吉字营,曾在咸丰八年战吉安的激战中勇救曾国荃

该战,曾国荃身陷重围,体被数创,几不能脱。

关键时刻,李臣典大呼挺矛进,犹如神兵天降,杀得太平军四散奔逃。李臣典开挂一样,紧紧追杀,杀至永丰、新淦。

曾国荃奇其勇,超擢宝庆营守备。此后,克景德镇,复浮梁,李臣典皆为军锋。

咸丰十年,李臣典凭战功晋都司,赐花翎。

该年战菱湖,曾国荃伤股坠马,又是李臣典驰救以归。

咸丰十一年,湘军与太平天国悍将陈玉成在安庆展开决战,李臣典身先士卒、横槊前驱,与诸营合力决荡,斩首数千级,拔安庆,擢参将,赐号刚勇巴图鲁。

李臣典表现最为神勇的是同治二年夜袭南京雨花台石城之战。当时,士卒束草填壕,缘梯而上,被守城的太平军惊觉,发炮大轰。湘军军心大乱,溃乱之象已生。李臣典不避死、不畏亡,搴旗大呼跃而上,诸军受此鼓舞,激励奋进,掷火弹毁城楼,城立拔。

李臣典得以提督记名,授河南归德镇总兵。

同治三年六月,攻克天京之战中,李臣典率部日夜穴城,地道成,又一马当先,挥军蚁附而入,杀敌十馀万人。

可是,就是这样一员杀伐决荡、所往无前的猛将,竟然在攻陷天京后没几天,猝然暴毙,享年仅二十七岁。

当时,捷报传到京师,李臣典列功第一,锡封一等子爵,赐黄马褂、双眼花翎。可惜,诏令还没到而李臣典已殁。朝廷只好改诏追赠其为太子少保,谥忠壮,吉安、安庆、江宁各建专祠。

龙精虎猛的李臣典怎么会在大功告成之日突然病亡的呢?

《中兴将帅别传》的说法是:“公夜战过劳,明日病热,或曰公自恃年壮气盛,不谨疾之由也。”即李臣典激战过度,身体抵抗力下降,进城后患病身死。

而据一署名为翊勋者所著著作里有提到:“曾国荃攻入南京时,先锋为提督李臣典,照官家文书的记载,李臣典日夜血战,进城后不久即力竭身死。满清追念其功绩,封世袭子爵。大家都相信李臣典是作战过劳而死的。民国十六年,李昌芬同志亡命来投,在我创办的一个中学里教书,工余闲谈,始知他是李臣典的曾孙,谈起他曾祖的轶事,才知道李臣典的死,是另外一种‘过劳力竭’。破城之役,李臣典是辛苦了几天,破城后接连强奸了两个妇女,致脱阳而死。提督是清朝武职中最高的官,本身如此,其部下的纪律就可想而知了!”

李臣典打仗是勇猛不怕死,但他的缺点就是贪女色。十余年来,他攻城掠地,每打下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抓女人。

营官如此,信字营的官勇个个效尤。信字营也就成为了吉字大营中风气最坏的一个营。

但由于李臣典和整个信字营打仗都牛,曾国荃也就装作不知道,李臣典也因此有恃无恐。

江南女子娇美,李臣典早有耳闻,打天京时,他就以“戮绝妖男,虏尽良女”为口号,激励士气。

等天京打下,李臣典就迫不及待抢女人,抢洪秀全后宫中的女人,日夜宣淫,一夜“连御十女”。

其实,洪秀全虽然长年生活在女人丛中,但他和这些女人共生育的儿女不过才十一个,其中只有八个是在天京生的。

所以,洪天王虽然荒淫无耻,但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样,天天都在给这些女人恩施雨露。

李臣典是年轻力壮,一上来就大砍大伐,纵欲无度,身体终于经不住这样的戕伐,油尽灯枯,精血大损,终于死在了女人的石榴裙下,可叹可悲!

标签: 清朝太平天国

更多文章

  • 李臣典和曾国荃的故事 他们两人是怎么认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曾国藩

    李臣典(1838—1864)生于清道光18年(1838年)正月,字祥云,湖南新邵巨口铺镇人。李臣典父亲死得早,母亲把他和弟弟李臣章扯大后也去世了,传说母亲去世时,他连给母亲买棺材的钱都没有,还把从舅舅家里借来办丧的银两给赌输了,最后,李臣典用篾席将母亲的尸体埋葬在一个叫“鲤鱼过江”的山岭上。李臣典从

  • 都说色字头上一把刀 李臣典是怎么落入圈套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现在很多人把阅读当成一种消遣,匆匆看过后就搁置一旁,并不会进一步的思考。笔者认为这样的习惯并不太好,如果阅读完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后,通过思考联系到现在并能指导自己的生活,这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下面笔者就通过李臣典的故事,讲述一下自己有什么感悟。一、色字头上一把刀,贪欲没有好下场李臣典是清朝时期镇压

  • 李臣典曾是湘军头号猛将,却在攻陷天京后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

    历朝历代都有猛将,在清朝后期,虽然没有了对外战争,但是内部矛盾也是纷纷不断。当然了,明白的人都知道,是因为太平天国起义了。在很长的时间里面,造成了清朝的动荡,也让很多的地方势力纷纷做大了。最大的一股势力就要属于曾国藩的湘军了。湘军是湖南地区的军阀,主要是为了应对太平天国的起义。湘军的很多猛将,都是在

  • 汤和为什么在好杀功臣的朱元璋手下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汤和,明朝,

    明朝洪武年间,做官可能是“高危行业”。历经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明朝被杀官员多达三万余人。洪武开国功臣,几乎被一网打尽了。徐达、常遇春等人,若非早死,恐怕也难逃灭门之灾。然而,也有一个名人,位至信国公,一生富贵,亦一生谨慎,最后得以“功名终”。这个人叫汤和。汤和(1326-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偏偏留下了汤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功臣,汤和

    导读: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 傅友德……

  • 汤和是怎么死的?朱元璋为何单单没有杀汤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汤和,朱元璋

    汤和是怎么死的?汤和,明朝的开国元勋,战功卓著,被称为一代名将。既然汤和为明朝开国元勋,还和朱元璋是好友,两人关系肯定很好。但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朱元璋始终控制不住自己的猜忌刻薄。在朱元璋登上皇位后就大开杀戒,开始杀功臣,这些功臣大多都是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但却惨遭不幸,几乎被朱元璋斩尽

  • 免死金牌为何不能救李善长一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免死金牌,李善长,朱元璋,明朝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字百室,汉族,定远(今属安徽)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四年致仕。十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一门七十余人被杀。从这段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两个情况,

  • 李善长是谁?李善长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善长,明朝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明朝开国功臣,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李善长年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洪武三年(1370年),李善长被晋升为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

  • 李善长简介 明朝开国功臣谋士丞相李善长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善长,明朝,明朝丞相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字百室,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四年致仕。十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一门七十余人被杀。李善长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功

  • 郑芝龙:明朝海盗之王拥兵十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郑芝龙

    明朝时期,国力达到历朝历代以来的最巅峰,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等各方面,虽然欧洲已经通过文艺复兴逐渐赶了上来,但是无疑还差得很远。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位明末清初东南沿海最大的一名海盗的事迹,一起来看看吧。就拿朱棣时期来说,郑和下西洋的舰队,欧洲国家至少要数十年之后才能造的出如此规模的舰队,正是因为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