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宗即位为何大肆宣扬兄终弟及制度?

宋太宗即位为何大肆宣扬兄终弟及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24 更新时间:2023/12/17 5:53:52

宋太宗苦心策划的兄终弟及继承制度有何明显漏洞呢?舜禹的禅让,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呢?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十七年,公元976年驾崩,时年五十。

关于赵匡胤的死,历来说法不一。在《宋史》之中只是简单的写道“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没有任何有关死亡原因的介绍。是病死呢,是被害呢,没有任何铺垫,任何人看了也会倍觉突兀。而在《太祖本纪》最末尾,对于传位则又有一笔,“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每对近臣言:“太宗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云”。明显是为太宗即位说明缘由。

可是,还是很奇怪。

在中国,从建立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中国流行的传位制度,就是父子承袭制。当然,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禅让制,或者兄弟传承制度。比如尧舜禹时期,就是实行禅让制。关于禅让制,一般我们看成是帝王美德的象征,仿佛前代帝王完全是为了天下考虑而将地位传承。比如尧帝,有子朱丹,但是朱丹不肖,于是传位于舜帝。于禅让不同,历史上同样流传着另一种版本。舜帝取得尧帝二女之后,参与政事,用“八元”、“八恺”等贤臣,培植自己的势力。之后拘禁尧帝,其子朱丹起兵,但被镇压,为了掩盖真相,舜帝称自己为尧帝禅让。

尧舜历史久远,难以考证,不过我们可以结合三国历史,看看所谓的“禅让”的真相。三国之初,汉献帝禅位于魏文帝曹丕,汉献帝是真心禅让吗?不是,是为形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而几十年之后,司马氏掌权,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司马炎,其实不过是历史的重演,在政治上,没有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会拱手让出权力,汉献帝如此,曹奂也如此。而赵匡胤和赵光义呢?

至于兄弟传承制,也早就被历史所抛弃。在历史上的夏朝、春秋时期的鲁国和宋国,后世的宋朝和元朝,都曾经出现过“兄终弟及”的继承现象。但“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之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兄长有子,自然亲近自己儿子,对于弟弟渐渐冷淡。而一旦弟弟继承王位,兄长之子必然成为自己王权的最大敌人,于是必定杀之而后快。而兄长之子也必然时刻想着王位本属于自己,而被叔叔强夺过去,于是一场厮杀在所难免。而历史上的兄终弟及,大多不是出于君主本义,基本上都是儿子年幼,而弟弟年长,或者为权势所迫,或者强行夺取。那么赵匡胤和赵光义呢?

在正史上对太宗的即位正统性主要是强调杜太后旨意。在《太祖实录》中有记载,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的生母杜太后病危前,把赵匡胤和丞相赵普叫到床前,留下一份赵匡胤死后由赵光义(庙号宋太宗)继承皇位,赵光义死后由赵廷美继承皇位的“遗嘱”,并将文件珍藏在黄金宝柜里,这就是“金匮预盟”。据说是杜太后以为后周的灭亡,就是因为皇帝年幼不能处理朝政,为了不让历史重演,因此希望有一位“长君”做接班人。但这个理由疑点多多,明显不能让人信服。

一个是在第一次编修《太祖实录》之时,并没有这一条记载。而宋太宗赵光义在即位之后,曾经三次亲自主持修订《太祖实录》,对其中内容多有删改。

第二点,杜太后去世的时间,是961年,当时赵匡胤登基第二年,只有35岁,而长子赵德昭11岁,赵德芳3岁,赵光义22岁。35岁的赵匡胤身体强健,完全有可能再活上二三十年,杜太后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呢?

标签: 宋太宗宋朝兄终弟及

更多文章

  • 揭秘宋太宗儿子一死一疯的真相:报应还是偶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太宗,宋朝,赵元佐,赵元僖

    976年10月20日时年50岁的宋太祖赵匡胤骤然死去,21日赵匡胤的三弟、晋王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此后为确立自身即位的合法性,赵普为宋太宗炮制出所谓的“金匮之盟”(即赵匡胤之母杜太后临终前约定皇位的传承以兄终弟及的方式)。在皇位巩固后,宋太宗并不愿意传位于四弟赵廷美,侄子赵德昭、赵德芳,最终97

  • 让宋太宗一生恐惧的大败是哪次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太宗,宋朝

    北汉灭亡之后,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完成了一统大业。不过,对于宋太宗伐北汉的这场胜利,历史上却有不同的声音。讨伐北汉之处,宰相薛居正就表示反对,以为要谨慎一些。太宗于是询问枢密使曹彬,为何在太祖朝两次进攻北汉没有取得胜利。曹彬说,太祖进兵时军营驻扎在甘草地,中原士兵多因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军

  • 宋太宗懿德皇后符氏简介 她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懿德皇后

    人物档案姓名:符氏谥号:懿德皇后别称:符皇后、懿德符皇后、汝南郡夫人。楚国夫人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陈州宛丘出生时间:公元941年去世时间:公元975年丈夫:宋太宗赵光义父亲:符彦卿懿德皇后符氏,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二个妻子,是魏王符彦卿的第六个女儿。符氏,陈州晚秋人,生于公元94

  • 宋太宗元德皇后简介 宋太宗妃嫔李夫人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太宗,元德李皇后,宋太宗皇后

    德皇后李氏,又成元德李皇后(943年-977年)宋太宗妃嫔,真定人,乾州防御使李英之女。元德皇后——李夫人(943年—997年12月),陇西郡夫人、追封贤妃、皇太后,生汉恭宪王赵元佐、滕国公主、宋真宗赵恒。元德皇后李氏,宋太宗妃嫔,真定人,乾州防御使李英之女。宋太祖听说李氏有容德,推荐给太宗。太宗即

  • 真实“狸猫换太子”:包公与李宸妃平反昭雪毫无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真实“狸猫换太子”

    《宋史》本着“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中国史家传统,平实地记载了李宸妃平凡的一生,为仁宗生母之谜提供了另一种说法。李宸妃 资料图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向飞,原题:真实的“狸猫换太子”:宋朝贵妃借腹生子登后座《宋史》本着“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中国史家传统,平实地记载了李宸妃平凡的一生,为仁宗生母之谜

  • 真实"狸猫换太子":包公与李宸妃平反昭雪毫无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包公,李宸妃

    《宋史》本着“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中国史家传统,平实地记载了李宸妃平凡的一生,为仁宗生母之谜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宸妃姓李,原本是刘德妃的侍儿,她生得花容月貌,却是庄重少言,她的进幸也没有什么戏剧性的情节,等到怀孕后,与其说是喜坏了宋真宗,倒不如说是喜坏了刘德妃。刘德妃当时已被立为皇后,膝下无子,经过

  •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李宸妃并未流落民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狸猫换太子,李宸妃,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真宗之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太后死,才开始亲政。宋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关于仁宗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经典京剧《狸猫换太子》中,宋朝龙图阁大学

  • 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宸妃,宋仁宗,狸猫换太子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据说,包公外出巡察,突然,一阵怪风吹落了他的乌纱帽。“咄!咄!咄!好大的胆!”“谁呀?”他的随从王朝、马汉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不知道这位铁面无私的爷爷说的是谁。“与我把它抓来!”包公发话了。他们把眼睛在四周溜了一圈,然后耷拉着脑袋回话:“抓谁呀,相爷?”“落帽风。”“启禀相爷,这落帽

  • 宋真宗章懿皇后简介 宋真宗赵恒李宸妃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真宗皇后,章懿皇后,李宸妃

    章懿皇后(987年-1032年),李氏,杭州人,宋真宗赵恒妃嫔,宋仁宗赵祯生母。祖父李延嗣,仕钱氏,为金华县主簿;父李仁德,后来封为左班殿直。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中的李妃就是指李宸妃李氏在父亲过世、继母携子改嫁后,削发为尼,后来刘氏在寺中发现她美貌出众,便带着李氏入宫,入宫时,李氏为刘美人的侍女

  • 宋仁宗生母李宸妃去世之谜:“狸猫换太子”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宋仁宗的生母是谁?宋仁宗生母李宸妃,在宫中寂寞的度过了十多年,在皇太后刘娥去世的前一年死去,那么,围绕宋仁宗生母的去世,有哪些疑团,有那些风波呢?在宋仁宗出生到宋仁宗正式掌权的二十多年,宋仁宗一直认为自己的生母就是皇后(皇太后)刘娥。而真正的生母李氏,则在冷清的宫廷一角默默的祈祷儿子一生幸福。在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