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业的儿子 揭秘杨业的七个儿子的资料介绍

杨业的儿子 揭秘杨业的七个儿子的资料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142 更新时间:2024/1/17 16:20:08

杨业的儿子:杨业,北宋时期名将,是历史上威名赫赫的杨家将领导者,杨业少时倜傥任侠,善于骑射,喜好打猎,读书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后在雁门关大破辽军,人称杨无敌。接下来由小编来探秘下杨业的儿子。

杨家将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私下三关》、《孟良盗骨》等在元代就已火红舞台,直到今天,《金沙滩》、《辕门斩子》、《天门阵》、《状元媒》、《四郎探母》、《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仍然是京剧和许多地方剧种常演不衰、大众耳熟能详的剧目。

杨业又名继业,五代十国时为北汉名将,入宋后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曾在雁门关大破契丹兵,屏蔽北方,号称“杨无敌”。太宗雍熙三年,宋军大举北伐,他率军收复云、应、寰、朔四州,不久,因东路军战败奉命撤退。西路主将潘美(即戏曲、小说中的潘洪、潘仁美)和监军王强令他出兵雁门关收复寰州。结果杨业陷入十万大军的包围之中。杨业身陷重围,英勇奋战,一以当千,拼命冲杀,终因众寡悬殊,身负重伤而坠马被俘。他叹恨道:“业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最后不屈绝食而死。其子杨延玉也壮烈牺牲。这就是戏曲《金沙滩》故事的来源。

杨延昭根据《宋史》,杨业有七个儿子,历史上有事迹可考的只有延玉和延昭。杨延昭,原名延朗,年青时即随父出征,英勇善战,常为先锋。咸平二年,他受任保州沿边都巡检史,辽军大举南侵,他亲赴前线,率三千人固守遂城。辽方肖太后亲临城下督战,攻势猛烈,城中人心惶惶。他从容自若,发动军民,披甲执械,日夜防守,打退辽军一次又一次进攻。一直坚守到十月。一天,寒流南侵,气温骤降,延昭急中生智,乘夜发动丁壮以水浇城,天明之后,辽方发现,遂城变成了一座冰城,城下变成冰场,不得已乃弃围南下进攻满城。延昭乃乘势出击,辽兵大败溃逃。遂城之战使延昭威镇边庭,他也因功受赏被任为莫州刺史。第二年冬,肖太后为报遂城之仇,派精骑掩袭延昭,攻击遂西之羊山。延昭诱敌深入,以伏击战术再次大败辽军,并杀死其一名王。战后,延昭因功升莫州团练使,当地居民为这一胜利,将羊山秋名杨山。

公元1004年,辽国30万大军大举南侵,杨延昭与寇准极力主战,并提出正确战略方针,可惜宋朝廷一贯投降苟安,竟在胜利之后订立屈辱的“澶渊之盟”。辽军在撤退中,大肆劫掠,所过州郡洗劫一空。杨延昭不顾朝廷“勿追契丹”的命令,独率所部万人追赶敌军至边界,大破辽军,夺回不少人马和物资。澶渊之盟后,杨延昭受命任莫州防御史,次年又升高阳关路副都部署,成为北方的干城。高阳关路辖十二军州,包括高阳关、瓦桥关、益津关三关,在今河北高阳、雄县、霸州一带,为宋辽边境重镇。杨延昭在这里驻守九年,威镇敌国,是名副其实的三关统帅。

杨宗宝和杨文广在民间传说和小说戏剧中,杨宗保为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又是他的儿子。然据《宋史》,文广则是延昭之子。《续资治通鉴长编》和曾巩的《隆平集》也都说到延昭有三子,为传永、德政、文广。看来杨文广为杨家第三代名将是可信的。文广在仁宗时被经略陕西的范仲淹擢用,后又随名将狄青南征,神宗熙宁时又调回西北边防任秦凤副都总管,威镇西夏。晚年杨文广调到河北,任定州路副都总管,继承其父祖未竟的抗辽事业。?但宗保之名亦非全系子虚乌有,元徐大焯《烬余录》、明王世贞《宛委余编》中也提到其人,但它是出自史实呢还是出自传说,则不得而知了。

标签: 杨业的儿子杨业

更多文章

  • 忠烈杨业究竟死于何人之手?潘仁美并非真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业,潘仁美

    关于北宋名将杨业之死,真实的历史记载与小说戏文里的描述几乎截然相反。潘美果真是谋害杨业的元凶吗?杨业战死何地,是金沙滩还是陈家谷?辽宋两国间爆发的惨烈无比的幽燕之战,究竟有何鲜为人知的缘由始末?求索这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底,便走进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风云往事。潘美并非害死杨业的真凶在小说《杨家将》里,潘仁

  • 宋朝宋英宗赵曙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英宗,赵曙,简介

    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宋朝第五代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他是前任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堂兄赵允让的第十三子,生母为仙游县君任氏。即位后因尊生父还是仁宗为皇考的争论,即濮议,和群臣、太后争论十多月。后因体弱,疑为心脑血管疾病驾崩。

  • 宋英宗赵曙简介 空有一番抱负却英年早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英宗赵曙,宋朝皇帝

    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

  • 昭宪太后为什么要让赵匡胤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她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昭宪太后,北宋

    昭宪太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统治者是经过推荐推选出来的,就比如说尧舜禹时期,尧之后是舜,舜之后是禹,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他们都是有才能的人,所以最后被推选上来的,而在之后就成了父亲传给儿子了,就算是没有儿子的皇帝,也会从宗室抱一个成为

  • 昭宪太后真的逼迫赵匡胤传位给其弟弟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昭宪太后

    杜氏约在十五岁时,嫁给赵弘殷为妻。杜氏婚后,治家严谨果毅,很有礼法。先后共生育五子二女:邕王赵光济、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秦王赵廷美、夔王赵光赞、秦国大长公主和陈国长公主。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杜氏的儿子赵匡胤担任定国军节度使,杜氏因而有命妇身份,受封为南阳郡太夫人。显德七年(960年),

  • 赵匡胤母亲杜太后简介 宋朝昭宪太后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母亲,杜太后,昭宪太后,宋朝太后

    昭宪太后(902年―961年9月17日),杜氏,名失考,定州安喜人,赠太师杜爽长女,母范氏,宋宣祖赵弘殷的妻子,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生母。杜氏初因儿子赵匡胤为官缘故,受封南阳郡太夫人。赵匡胤登基称帝后,尊为皇太后。建隆二年(961年),杜氏去世,终年六十岁,谥号明宪太后,葬于安陵,后改谥号为

  • 孝惠皇后是谁?孝惠皇后是怎样登上皇后宝座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惠皇后,明朝

    孝惠皇后是明宪宗朱见深的贵妃,在朱见深在世的时候未登后位。邵氏之所以能登后位,是因为同生了兴献王,而兴献王的儿子朱厚熜最后成为了明世宗,孝惠皇后作为世宗的祖母,自然能得世宗为其加号。说来孝惠皇后此人,还具有一定的传奇性。邵氏长相漂亮,虽然家境贫穷,但是在少年时曾先后婚聘七人,不过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

  • 宋太祖赵匡胤的原配妻子孝惠皇后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太祖赵匡胤,孝惠皇后,宋朝皇后,赵匡胤皇后

    孝惠皇后(929年―958年),贺氏,开封人,宋太祖的第一位妻子。 后晋开运初年(944年),赵弘殷(宋太祖父)为太祖迎聘贺氏。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太祖任官定国军节度使,贺氏封为会稽郡夫人。贺氏生魏国公主、鲁国公主、魏王赵德昭。后周显德五年(958年),贺氏逝世,年三十。太祖登基后,在建隆三年

  • 明宪宗朱见深孝惠皇后邵氏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见深,孝惠皇后邵氏,明朝皇后

    孝惠皇后(15世纪?-1522年)邵氏,明宪宗朱见深贵妃,明世宗朱厚熜的祖母,杭州昌化人。父为邵林。嘉靖元年,上尊号曰寿安太后。十一月逝世,世宗本来想在第二年二月迁葬茂陵,大学士杨廷和等说道:“祖陵不当数兴工作,惊动神灵。”不从,还是葬入茂陵。谥曰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皇太后,别祀奉慈殿。嘉靖七年

  • 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坎坷的一生,21岁守寡,23岁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孝康章皇后,顺治,康熙,

    豆蔻年华,指女孩十三四岁的时候。当代社会,豆蔻年华的少女大都还处于初中阶段,懵懵懂懂,无忧无虑。但在中国古代,女孩豆蔻年华时,就应该考虑为人妻、为人母之后的事了。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就是如此,十三岁嫁顺治,十四岁生康熙。孝康章皇后,本姓佟,原属汉军正蓝旗,康熙时抬旗入满洲镶黄旗,改姓佟佳氏。佟佳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