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代词曲代表人物生平简介:范梈,著有《范德机诗集》

元代词曲代表人物生平简介:范梈,著有《范德机诗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885 更新时间:2023/12/18 17:46:05

范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员、诗人,与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范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范梈生于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父早逝,母亲熊氏为培养范梈不另嫁。少聪颖,过目成诵,善诗能文,作文师宗颜延年、谢灵运

大德十一年(1307)作客京师,驰名于朝廷官吏之间,御史中丞董士选聘为家庭教师。由朝臣推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任满后,由御史台提升为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职官名称)。在任时,不畏风寒瘴疠,巡历偏远地区,兴学教民,审理冤错积案,颇有政声。并用自己的文笔为百姓疾苦鼓与呼,如福建文绣局常借给皇上绣衣袍为名,随意征集老百姓家的女子无偿地当绣花工,范梈写了一首诗,揭露文绣局的腐败,廉访司拿去向上报告,很快取缔了文绣局。自己则不谋私利,粗茶疏食,淡泊如水。翰林学士吴澄说:“若亨父,可谓独立特行之士矣。”

旋迁江西湖东道。随后,又由御史台提升为福建闽海道知事。范梈对母亲十分孝顺,在外做官,不能侍奉年老多病的母亲,多次上书朝廷请辞回家,没有得到批准。

天历二年(1329),朝廷任范梈为湖南岭北道廉访司经历,范梈因母亲病重拒不赴任,回到家乡清江母亲的身边。这一年,范母病亡,他十分悲痛,抑郁成疾,于次年10月病逝,终年59岁。

吴澄为其撰写碑文,把他比作东汉时的梁鸿张衡、赵壹、郦炎等一批正直的君子。

范梈的散文学秦汉,其诗好为歌行古体,学颜延年、谢灵运,但多趣而高妙。他的诗多写日常生活和朋友来往应酬。但也有一些作品涉及社会现实,如《闽州歌》描写了民间疾苦,《社日》也写了社会习俗。在风格上比较多样,而以冲淡闲远为时人所称道。

虞集称他的诗:“如唐临晋帖,终未逼真。”揭傒斯《范先生诗序》则说他的诗“如秋空行云,晴雷卷雨,纵横变化,出入无联。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嶙嶒,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差可仿佛耳。”

后人则说“徯斯之语虽务反虞集之评,未免形容过当。然梈诗格实高,其机杼亦多自运,未尝规规刻画古人,固未可以‘唐临晋帖’一语据为定论矣。”范梈诗中有一些句子,如“雨止修竹闲,流莺夜深至”(《苍山感秋》)。他自己非常得意,也得到吴师道、陈旅等人的称赏。他有些诗,如《看东亭新笋》,写得自然而有新意。

著有《燕然》、《东方》等稿20卷,后人辑为《范德机诗》、《木天禁语》两书传世。《范德机诗》共7卷,辑诗557首,诗题中多用“访、题、赠、寄、和、谒、奉、悼、省亲、书怀、咏古、登山、临水……?之词,内容多为描写个人日常生活及应酬之作,但也有部分表达了他处世的廉正态度。

范诗的绝句、律诗有唐诗特色,具乐府味道,风格多样,语言洗炼,意境清奇,时人评说:“范诗如绝色妇人,说尽脂粉,与人斗妍,故无有及之者。《木天禁语》为诗话,论诗讲究篇法、句法、字法、气象、家数、音节,谓之六关(四库集要称此书为伪托)。

标签: 元代范梈

更多文章

  • 范梈《王氏能远楼》:全诗十六句,且每四句为一意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范梈,《王氏能远楼》

    范梈(pēng)(1272—1330),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省樟树)人。元代官员、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范梈的《王氏能远楼》,一起来看看吧!王氏能远楼范梈

  • 元代画家高克恭简介:其画初学二米,后学董源与李成笔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克恭,元代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色畏吾儿(今维吾尔族),高克恭的先人来自西域,先定居于大同,后移居燕京(今北京),祖籍西域(今新疆)。由京师贡补工部令史,选充行台掾,擢山东西道按察司经历,历河南道按察司判官,大中时,官至刑部尚书。画山水初学二米,后学董源、李成笔法,专取写意气韵,亦擅长墨

  • 揭秘郝经使宋:南宋如何错过最后一线生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郝经

    公元1260年,在中国的北方,忽必烈与其兄弟阿里不哥为了争夺蒙古大汗的位置即将进行战略决战。虽然,忽必烈建元中统,并根据《易经》中“彖”曰:“大哉乾元”,定国号为“元”,是为元朝。但是,从局面上看,阿里不哥占据了蒙古老营,而且根据蒙古人“幼子守灶”的传统,似乎得到了更多蒙古贵族的支持。在元朝的西部,

  • 元朝“苏武”郝经:被南宋扣押16年不变节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朝,苏武,南宋,

    江声行——郝经雁啼月落扬子城,东风送潮江有声。 乾坤汹汹欲浮动,窗户凛凛阴寒生。 昆阳百万力一蹴,齐呼合噪接短兵。 铁骑突起触不周,金山无根小孤倾。 起来看雨天星稀,疑有万壑霜松鸣。 又如暴雷郁未发,喑呜水底号鲲鲸。 只应灵均与子胥,沈恨郁怒犹难平。 更有万古战死骨,衔寃饮泣秋涛惊。 虚庭徙倚夜向晨

  • 揭傒斯《寒夜作》:此诗描写了人在他乡的无奈与悲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揭傒斯,《寒夜作》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

  • 刘秉忠:元朝一代奇僧,历史上的他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秉忠,元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秉忠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秉忠(1216-1274),初名侃,祖籍瑞州。自从曾祖父任金朝邢州节度使,就家居邢州(今河北邢台),因此从其祖父刘泽始就成为邢台人。邢台是刘秉忠的出生地和青少年时期活动地,刘秉忠青年时代的故居,在今邢台市老

  • 刘因《木兰花·西山不似庞公傲》:这是一首谐谑风格的词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因,《木兰花·西山不似庞公傲》

    刘因(1249-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雄州容城(今河北省容城县)人。元朝大儒,理学家、诗人。除《静修文集》外,刘因的著作还有《小学》、《四书语录》(门生所录),《易系辞说》(病中亲笔),已佚。刘因还选编过一本《四书集义精要》,此书今天能见到的版本有《四库全书》影印本(二十八卷)和元至顺年间刻

  • 刘因《秋莲》:这首律诗以四分之三的笔墨吟咏秋莲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因,《秋莲》

    刘因(1249-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雄州容城(今河北省容城县)人。元朝大儒,理学家、诗人。除《静修文集》外,刘因的著作还有《小学》、《四书语录》(门生所录),《易系辞说》(病中亲笔),已佚。刘因还选编过一本《四书集义精要》,此书今天能见到的版本有《四库全书》影印本(二十八卷)和元至顺年间刻

  • 刘因《山家》:这首小诗纯用白描,灵动有致,清新隽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因,《山家》

    刘因(1249-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雄州容城(今河北省容城县)人。元朝大儒,理学家、诗人。除《静修文集》外,刘因的著作还有《小学》、《四书语录》(门生所录),《易系辞说》(病中亲笔),已佚。刘因还选编过一本《四书集义精要》,此书今天能见到的版本有《四库全书》影印本(二十八卷)和元至顺年间刻

  •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

    寿阳曲·远浦帆归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原文: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赏析: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