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献皇后董鄂氏简介 历史上的董鄂妃真名是什么?

孝献皇后董鄂氏简介 历史上的董鄂妃真名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68 更新时间:2023/12/31 9:23:50

导读:历史上著名的董鄂妃是顺治皇帝一生至爱的红颜知己,很多小说都说董鄂妃是秦淮名妓董小宛,也有人说是襄亲王福晋。被历史追捧的董鄂妃到底是位什么样的人物呢?

《清宫演义》、《清宫十三朝》等小说,均将孝献皇后董鄂氏说成是秦淮名妓董小宛。主要情节是:清军统帅洪承畴本是好色之徒,非常看重“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洪承畴在攻占江南时,生获董小宛,把她藏在府中,企图霸占,无奈小宛誓死不从。洪承畴无计可施,不得已在1645年(顺治二年)将董小宛献入皇宫,成为顺治帝宠妃。也有说董小宛是豫亲王多铎俘获,送入宫中的。

历史上确有董小宛其人,名白,字青莲,秦淮八艳之一,生于1624年(明朝天四年)。1642年(崇祯十五年),19岁的董小宛从良,嫁给了比她大14岁的著名的“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为妾。后来董小宛终病于1651年1月22日(顺治八年正月初二)病死,时年28岁,葬于如皋昌氏的影梅庵。

董鄂妃是董小宛之说是不成立的,为什么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董小宛与董鄂妃扯在一起了呢?可能是因为她们俩的名字都以董字开头,二人又都有一定名气,于是后来有人用移花接木之术,将董小宛说成是董鄂妃了。

现在也有许多著述和影视剧如《孝庄秘史》、《少年天子》等电视剧,认为董鄂妃原是襄亲王的福晋,后被顺治帝纳入宫中,成为宠妃。《汤若望传》中有一段汤若望(传教士)的回忆: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一千六百六十年产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薨逝。皇帝陡为哀痛孝康章皇后康熙生母)像所致,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

这位皇子是皇几子,生母是谁?汤若望没有明说。福临共有8个皇子,除玄烨外,在7个皇子中,皇二子、五子、六子、七子、八子永干等5人皆卒于康熙朝,勿庸考虑。这样只剩下皇长子钮钮和皇四子。钮钮生于1651年(顺治八年十一月初一日),殇于1652年(顺治九年正月三十日),只活了89天,生母是庶妃巴氏。此子虽也是早殇,但不是殇于顺治晚年,而且他的生母是庶妃巴氏,未封过贵妃,因此,钮钮和巴氏不可能是汤若望所说的皇子和那位贵妃。现在只剩下皇四子。该子生于1657年(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殇于1658年(顺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生母是皇贵妃董鄂氏,即后来的孝献皇后。董鄂氏死于1660年(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由此看来,汤若望所说的只能是皇四子和皇贵妃董鄂氏。但这里有两个出入,一是皇四子生年是公元1657年,而汤若望所说是1660年;二是皇四子生母是皇贵妃,而不是贵妃。

正史记载:满洲正白旗,内大臣鄂硕之女。祖籍在辽宁佟佳江流域,18岁入宫。世祖对其眷之特厚,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行册立礼,破格颁诏大赦,其父亦进为三等伯。次年,董鄂妃生皇四子,仅三月夭折,未命名,封和硕荣亲王。董鄂氏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崩。世祖哀痛至极,亲制行状悼念。追谥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合葬清东陵的孝陵。

清朝从顺治时就规定,凡满族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选中者,留在宫里随侍皇帝成为妃嫔,或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未经参加选秀女者,不得嫁人。而董鄂妃入宫时已经十八岁了,早已过了选秀的年龄,就算结婚也是“老女人”了。如果她是鄂硕的女儿,又如此的倾国倾城,怎么会拖到这么晚才嫁给皇帝呢?

顺治帝幼年即位,母亲孝庄文皇后对他管教极严,加之朝廷大权长期由叔叔多尔衮掌管,形成了暴躁、猜忌的性格。孝庄文皇后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将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博尔济吉特氏立为皇后。这位小皇后从小娇生惯养,尖酸刻薄,并不能体谅顺治帝的苦衷,常常与顺治帝发生口角,小两口的感情并不和谐。因此,顺治帝觉得事事皆不顺心,内心很是苦闷。

有种推测: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妃),在选秀的时候,被指婚给了太宗第十一子博穆博果尔作福晋。当时清朝有命妇轮番入侍后妃的制度,董鄂氏经常到后宫入侍,这便给了顺治帝和董鄂氏的相识相恋提供了机会。董鄂氏的美貌和才情吸引了顺治,董鄂氏的丈夫长年在外带兵打仗,独自一人寂寞,也对顺治产生了好感。顺治为了要董鄂氏,给了弟弟一个襄亲王的名号。这让襄亲王积郁成疾,最后一命呜呼,顺治也就顺理成章地接董鄂氏入宫为妃。因为当时清朝已经入关,接受了汉族的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董鄂氏这个名不正言不顺儿媳妇,孝庄只是冷眼相看,后妃也都不喜欢她。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在正史上自然不能记载顺治强取的弟媳董鄂氏,只能把这一段免了,只剩董鄂氏十八岁入宫这样一个超龄数字。

无论董鄂氏是怎样入宫的,也不管别人怎么看待她,总之她风华绝代,赢得了顺治帝永远的爱,这是顺治后宫中其他的嫔妃无可比拟的。

标签: 董鄂妃顺治帝清朝皇后

更多文章

  • 堂堂郡王与一小小县令之间也有友谊?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允禧,郑板桥,慎郡王,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允禧与郑板桥的交情,在二百余年的清史中,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堂堂郡王与一小小县令相知相敬,终成莫逆,实在令人费解,但这却是载之有据的事实。二人初识时,允禧年仅15岁,郑板桥已33岁,可称忘年之交。 十载寒窗的郑板桥,为了取得功名,曾三次进京,即雍正三年(1725)、乾隆元年(1736)、六年(174

  • 道光帝旻宁在立储问题上为什么放弃皇六子奕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道光帝,奕訢

    清朝的皇帝以仁孝治天下,道光帝旻宁更是身体力行,与他的父祖辈及后继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嘉庆二年(1797年)二月,旻宁的母亲——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去世,皇贵妃钮祜禄氏册封为皇后,即孝和睿皇后。作为继母的孝和睿皇后仅仅比旻宁大六岁,母子感情很好。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仁宗驾崩于承德避暑山

  • 奕訢与慈禧叔嫂夺权后为何共创“一国两制”方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恭亲王奕訢,慈禧,清朝

    这是一个“非诚勿扰”式的故事与一般爱情故事不同的是,这两个人的恩怨情仇牵涉到了天下社稷、人间苍生、乃至世界变局的宏大命题。小伙的名字叫作爱新觉罗·奕,人称恭亲王;姑娘的名字叫作叶赫那拉·兰儿,人称慈禧太后。有关恭亲王与慈禧太后的故事,至今仍然被如此演绎着。中国人很多时候都愿意用这样家长里短的平民心

  • 清咸丰帝奕詝在位多少年?奕詝奕訢皇位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咸丰,咸丰帝,清朝皇帝,咸丰帝奕詝

    “藏拙示仁”在道光晚年的一个春天,他命皇子们随驾到南苑围猎。围猎是清朝推崇尚武传统的活动,通常也是检验皇子骑射才干的考试。根据文献中对这次围猎留下的记载,奕訢果然武艺超群,在围猎中获得猎物最多。而奕詝却只是站在一旁,不发一箭。原来,奕詝知道自己骑射不如奕訢,于是事前请他的老师杜受田给他出了个高招。杜

  • 揭秘纳兰容若:康熙皇帝一生最宠爱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诗人,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18岁中举,22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正如他的师傅徐乾学(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所形容的:“从吾游者亦众矣,如容若之天姿之纯粹,识见之高明、学问之淹通、才力之强敏,殆未有过之者也。”他的老爹明珠,是康熙皇帝的大红人,独揽朝政,气势炽烈。而他本人,参加进士考

  • 娶美女短寿? 解密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短命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纳兰容若

    香港文汇报今日刊出陈雄的文章,分析了清代第一词人纳兰容若的艳福和寿命。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多情种子,只活了31岁(还是虚岁),他的早夭,是因为其艳福,还是起因于忧郁症呢?文章称,纳兰容若,有人说光听这个风光旖旎、教人惊艳的名字,就能感觉到辗转连绵的情意,天生的多情种子,自有一种完美情结,选妻的首要

  • 纳兰容若表妹是谁 他跟表妹有爱情吗 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纳兰容若,表妹

    纳兰容若与表妹:纳兰容若,这样一个温文儒雅风度翩翩的气质男生,是女人心中的情人,然而在他结婚之前,也有一段爱情故事。那就是,他跟他表妹纳喇氏的爱情。这是纳兰容若的初恋,同时也是以悲剧结束的。纳兰容若表妹简介:纳兰容若表妹纳喇氏,姿质颇殊,才气过人,善诗词,工琴箫,温婉动人。尝因父亡,寄居于学士府。纳

  • 戏剧《桃花扇》简介:清初作家孔尚任的著名剧本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桃花扇,清朝,三言二拍,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是孔尚任,是他经历十余年三易其稿

  • 解密:孔尚任被康熙皇帝罢官是因为《桃花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尚任,康熙,桃花扇,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风头正劲的孔尚任被莫名其妙地罢官了。 300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尤其“给只棒槌就当针(真)”的文人书生们,一头钻进故纸堆,皓首穷经找证据,企图弄明白这位“天下第一家”的文化明星、剧作大腕儿,到底因何突然被罢官?结果,弄去弄来弄成一个“谜”。要研究孔尚任罢官,首先要看看他

  • 孔尚任“桃花扇”当年火过“小苹果”贵族竞相借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尚任,桃花扇,清朝

    他从小饱读诗书,却屡试不中,再次“高考”落榜后,高价买了个功名。获得康熙隆恩,事业顺风顺水时,他却因一件“疑案”被免职,最终离开了公务员队伍。他就是《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少年求学少年聪慧,但考试屡屡落榜1648年,孔尚任出生。他是孔子第六十四世孙,“圣裔”的身份让他注定与众不同。孔尚任的父亲叫孔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