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名将乌雅·兆惠:收复六分之一国土,乾隆亲自给他牵马

清朝名将乌雅·兆惠:收复六分之一国土,乾隆亲自给他牵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69 更新时间:2023/12/11 4:55:5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乌雅·兆惠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1755年,清高宗乾隆登基20周年,乾隆想一展内心的抱负,决定出兵伊犁,一举荡平准噶尔。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勒藏多尔济畏惧清朝军队,在稍作抵抗之后,投降清朝。正在乾隆大喜过望时,准噶尔的另一位首领阿睦尔撒纳叛变,驻扎在伊犁的清军被围,清军著名将领班第以身殉国,清朝名臣鄂尔泰的长子鄂容安带兵突围未果,被逼自杀。这一消息让乾隆极度震惊,乾隆此时从京城派兵已经来不及,为了挽救局势,乾隆只能赌一把,派户部侍郎、参将乌雅·兆惠从乌里雅苏台带兵火速援救。

兆惠是户部笔帖式出身,从未独立领兵打过仗。他的任务是在后方筹备粮草,乾隆为何要安排兆惠去解围呢?因为当时离伊利最近的是定西将军永常,但永常听闻前方将士被围后,不去援助,反而下令撤退。事出紧急,乾隆无人可用,只有把兆惠顶上去,因为离伊犁最近的,只有兆惠负责押运粮草的兵马。兆惠接到命令后,一刻不敢耽搁,立即冲上前线,没想到的是,从来没独立带过兵的兆惠,竟然是一名军事天才,他力挽狂澜,击退叛军,解了伊犁之困。乾隆大喜,命兆惠统领伊犁清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兆惠收复了伊犁。然后转战天山北麓,收复了天山北麓的所有区域。

兆惠立此大功,乾隆十分欣喜,加封兆惠为一等伯爵,世袭罔替。实际上,在这次准噶尔之战前,乾隆在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战中,就注意到了兆惠。当时兆惠仅仅是一个运粮官,但他犀利地发现了个别将领吃空饷的情况,上报乾隆,乾隆派军机大臣傅恒查实之后,严惩不法分子,兆惠因此被升为户部侍郎,得以入值军机处。

兆惠在准噶尔之战后,回部又爆发了大小和卓叛乱,乾隆命雅尔哈善前去清剿,可惜雅尔哈善只会纸上谈兵,清军败退,乾隆又一次把兆惠推上前线。兆惠带领3000多精兵,在沙漠中急速行进1500里,到达黑水营。在这里,兆惠组织了著名的“黑水营之战”,兆惠仅有3000人,力战三个多月,最终取得胜利,平定叛乱。此战之后,兆惠被封为一等武毅谋勇公。

兆惠参加了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战,指挥了两次准噶尔之战,逆转了大小和卓叛乱,他收复了天山南北约19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占了整个清朝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同时,也是现在中国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据《民族与法制报》刊登的《兆惠将军新疆平叛》一文中评价是:兆惠是中国有史以来,收复国土面积最多的一位将领。兆惠班师回朝时,乾隆在京城南郊举行迎接大礼,乾隆皇帝亲自为兆惠牵马,并且和兆惠并列入城。兆惠的画像被乾隆挂在中南海紫光阁第二位。

兆惠在抵抗外敌,收复国土方面的功绩卓著,按理说他应该和卫青李靖徐达等名将齐名。但因为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而兆惠又是满洲人,因此兆惠的功绩很少有人宣扬,他的名气也很小。实际上,兆惠收复新疆,比左宗棠的功劳更大。

兆惠59岁那年,被乾隆派到江南视察河工,疏通水道,在长期潮湿的环境中,兆惠旧伤复发,回京后病逝。乾隆亲自出席他的葬礼,赐太保,谥文襄。在葬礼上,乾隆把自己和令妃所生的九格格许配给了兆惠年仅8岁的儿子,也算是对这位功臣最大的肯定了。

标签: 乌雅·兆惠清朝乾隆

更多文章

  • 乌雅·兆惠简介 清朝名将乌雅·兆惠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乌雅·兆惠,名将,清朝名将,清朝

    乌雅·兆惠(1708年-1764年),字和甫,乾隆时将领,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八年(1753年),兆惠赴西藏办理筹防准噶尔事宜。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廷出兵平定准噶尔时,兆惠受命协理北路军务并总理粮饷。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授定边右副将军,筹办伊犁善后事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率师

  • 历史上是否真有魏东亭这个人?其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东亭

    在热播电视剧《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中,魏东亭是康熙亲信。他自小与康熙一块长大,建立了深厚的犹如兄弟一般的情谊,长大后成为了康熙的护卫,虽然慢慢的主仆情谊大过了兄弟情,但是他仍然对康熙极为忠心。魏东亭常年跟在康熙身边,哪儿有康熙的身影,便见他站在康熙的身后。这样一个深受康熙信任的人,却不是一个真实

  • 魏东亭与曹寅什么关系?魏东亭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东亭,曹寅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一定都还记得和康熙一起长大的苏麻喇姑以及魏东亭。苏麻喇姑后来是没有伺候在皇帝的身边,但是魏东亭是一直都在皇帝的身旁,保护着他的安全。今天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位康熙护卫魏东亭,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魏东亭原型是历史上的谁?康熙护卫魏东亭魏东亭是从小和康熙一起长大的,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

  • 康熙护卫魏东亭简介 魏东亭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东亭,清朝,康熙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一定都还记得和康熙一起长大的苏麻喇姑以及魏东亭。苏麻喇姑后来是没有伺候在皇帝的身边,但是魏东亭是一直都在皇帝的身旁,保护着他的安全。今天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位康熙护卫魏东亭,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魏东亭原型是历史上的谁?康熙护卫魏东亭魏东亭是从小和康熙一起长大的,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

  • 《康熙王朝》里的魏东亭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王朝,魏东亭,清朝,曹寅

    在《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里都有一个小人物。还记得《康熙王朝》里那个从小就呆在玄烨身边的小东亭吗?他是影视剧中玄烨的老师魏承谟的儿子魏东亭。这魏承谟和魏东亭都是虚构的人物,魏承谟的历史原型是范承谟。范承谟为汉军镶黄旗,清朝大臣大学士范文程次子。魏东亭的历史原型与范承谟没有多大关系。通过魏东亭的官职

  • 富察·景寿: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一,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景寿,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景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由天津大沽退守通州的清军在僧格林沁的率领下,在八里桥不敌英法联军,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突破。咸丰十年九月底,咸丰帝携后妃及户部尚书肃顺等八大臣仓皇出逃热河,对外宣

  • 清朝历史上最聪明的驸马:富察·景寿是怎么躲过杀身之祸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富察·景寿,清朝

    驸马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 。因驸马都尉得名。汉武帝时始置驸(副)马都尉,驸,即副。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到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司马昭(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驸马都尉。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

  • 揭秘: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为何热衷婚外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蒲松龄,聊斋,婚外恋

    蒲松龄与聊斋:蒲松龄字剑臣,号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今属淄博市)。他一生中屡试不第,贫困潦倒。但活到了76岁,有趣的是,康熙54年(1715年)离世时,曹雪芹出生了。有关蒲松龄的生平,我先介绍他的祖上,现在所知道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蒲鲁浑,一个叫蒲居仁,这两个人都做过元代的般阳路总管。因为他

  •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蒲松龄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

  • 清代蒲松龄简介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蒲松龄,聊斋

    蒲松龄简介: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蒲家庄人。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6月5日)四月十六日。他生长在一个渐趋败落的地主家庭里。远祖蒲鲁浑和蒲居仁,做过元代般阳路总管。高祖蒲世广是个廪生,曾祖蒲继芳是个庠生,祖父蒲生讷连秀才也未考取。祖父辈蒲生信,做过玉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