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乌雅·兆惠:不被人熟知的中国有史以来收复国土最多的一人

乌雅·兆惠:不被人熟知的中国有史以来收复国土最多的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647 更新时间:2023/12/11 4:55:50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兆惠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自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苦等上千年仍无法收复西域。直到乾隆年间,清军趁准噶尔蒙古内讧之机,一举收复天山南北。此后西域虽叛乱不断,但始终没有脱离清王朝的统治。

这一切要感谢三个人:第一个是帮助乾隆收复新疆的兆惠;第二个是道光年间平定张格尔之乱的杨遇春;第三个是清末抗击古柏入侵的左宗棠

相比于左宗棠的流芳千古,前两位却被世人所遗忘,尤其是兆惠,他不仅是清朝紫光阁位列第二的名将,更是中国历史上收复疆土最多的将领。然而由于民族、宗教等各种原因,兆惠的功绩只能沉睡在史料中。

兆惠,满洲正黄旗人。沾了雍正生母族孙的光,乾隆九年以“笔帖式”的身份在军机处谋了份差事。大概因为文职工作并不适合兆惠,他在兵部、刑部、内阁、刑部等各个岗位都干不了多长时间。

在平定大小金川时,兆惠正好在户部,幸运地派到前线负责粮草供应。相比于衙门里枯燥的文字工作,兆惠更适合前线紧张的环境,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后勤任务,还查出了多起贪污的大案。清军凯旋之时,兆惠因而得到乾隆皇帝的特别关注。

到了乾隆时期,准噶尔蒙古与清朝已经对抗了三代人。清朝在军事上虽占有绝对优势,但苦于西北地域广阔,很难围歼准噶尔主力,粮草后勤供应又特别困难,国家已经被拖得精疲力尽。

当准噶尔发生内讧,阿睦尔撒纳投降清军时,乾隆敏锐地察觉到彻底解决“清准战争”的时机到来了。清军主力进军准噶尔老巢伊犁时,兆惠再次担负起督办粮草的任务。

按理说,作为后勤官员,兆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主将的,但他的命运却因阿睦尔撒纳的叛乱迎来了大转折。乾隆认为阿睦尔撒纳是投降,阿睦尔撒纳则认为自己不过是向清朝借兵,两人之间很快产生了矛盾。

随后准噶尔再次爆发叛乱,仅一年的时间清军主将战死的战死,免职的免职。负责后勤的兆惠突然成了伊犁的最高官员,被迫带领两千清军守城。考虑到伊犁已是孤城一座,兆惠来不及向朝廷请示擅自决定向最近的巴里坤撤退。

虽然都是在新疆,伊犁和巴里坤之间却有上千公里的路程,第一次指挥作战的兆惠不仅奇迹般地将清军带回,沿途还多次打退了准噶尔数万大军的进攻。准噶尔的再次叛乱已让朝廷焦头烂额,兆惠突如其来的胜利又让乾隆看到了希望。

兆惠给了清军极大的鼓舞,但仍不足以让其成为主将。准噶尔叛乱后,大小和卓也趁机脱离清军的控制,在南疆割据自立。由于已无大将可用,只能派文臣出身的兵部侍郎雅尔哈善主持平定大小和卓之乱。

郎雅尔哈善刚愎自用,不仅放走了匪首小和卓,还搞得清军内部矛盾重重,乾隆盛怒之下将其斩首。这时在准噶尔平乱的兆惠再次迎来了命运的转机,被任命为清军主将,负责平定大小和卓之乱。

兆惠在南疆地方势力的支持下,很快收复了多地。因朝廷无力承担巨大的军费消耗,兆惠被迫在没有准备充足的情况下,率领两千多人深入南疆腹地。清军在叶尔羌城外的黑水河被小和卓数万大军围困,兆惠临危不惧,率领全体将士苦战数月大败小和卓叛军,成功与援军会师。

得到补充后,兆惠又乘胜追击,在今天的阿富汗地区,迫使当地头人将大小和卓二人及其家眷全部献出。兆惠平定了北疆准噶尔之乱,又荡平了南疆的大小和卓之乱,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收复疆土最多的将领。

标签: 兆惠清朝

更多文章

  • 清朝名将乌雅·兆惠:收复六分之一国土,乾隆亲自给他牵马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乌雅·兆惠,清朝,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乌雅·兆惠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1755年,清高宗乾隆登基20周年,乾隆想一展内心的抱负,决定出兵伊犁,一举荡平准噶尔。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勒藏多尔济畏惧清朝军队,在稍作抵抗之后,投降清朝。正在乾隆大喜过望时,准噶尔的另一位首领阿睦尔撒纳叛变,驻扎在伊

  • 乌雅·兆惠简介 清朝名将乌雅·兆惠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乌雅·兆惠,名将,清朝名将,清朝

    乌雅·兆惠(1708年-1764年),字和甫,乾隆时将领,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八年(1753年),兆惠赴西藏办理筹防准噶尔事宜。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廷出兵平定准噶尔时,兆惠受命协理北路军务并总理粮饷。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授定边右副将军,筹办伊犁善后事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率师

  • 历史上是否真有魏东亭这个人?其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东亭

    在热播电视剧《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中,魏东亭是康熙亲信。他自小与康熙一块长大,建立了深厚的犹如兄弟一般的情谊,长大后成为了康熙的护卫,虽然慢慢的主仆情谊大过了兄弟情,但是他仍然对康熙极为忠心。魏东亭常年跟在康熙身边,哪儿有康熙的身影,便见他站在康熙的身后。这样一个深受康熙信任的人,却不是一个真实

  • 魏东亭与曹寅什么关系?魏东亭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东亭,曹寅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一定都还记得和康熙一起长大的苏麻喇姑以及魏东亭。苏麻喇姑后来是没有伺候在皇帝的身边,但是魏东亭是一直都在皇帝的身旁,保护着他的安全。今天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位康熙护卫魏东亭,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魏东亭原型是历史上的谁?康熙护卫魏东亭魏东亭是从小和康熙一起长大的,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

  • 康熙护卫魏东亭简介 魏东亭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东亭,清朝,康熙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一定都还记得和康熙一起长大的苏麻喇姑以及魏东亭。苏麻喇姑后来是没有伺候在皇帝的身边,但是魏东亭是一直都在皇帝的身旁,保护着他的安全。今天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位康熙护卫魏东亭,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魏东亭原型是历史上的谁?康熙护卫魏东亭魏东亭是从小和康熙一起长大的,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

  • 《康熙王朝》里的魏东亭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王朝,魏东亭,清朝,曹寅

    在《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里都有一个小人物。还记得《康熙王朝》里那个从小就呆在玄烨身边的小东亭吗?他是影视剧中玄烨的老师魏承谟的儿子魏东亭。这魏承谟和魏东亭都是虚构的人物,魏承谟的历史原型是范承谟。范承谟为汉军镶黄旗,清朝大臣大学士范文程次子。魏东亭的历史原型与范承谟没有多大关系。通过魏东亭的官职

  • 富察·景寿: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一,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景寿,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景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由天津大沽退守通州的清军在僧格林沁的率领下,在八里桥不敌英法联军,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突破。咸丰十年九月底,咸丰帝携后妃及户部尚书肃顺等八大臣仓皇出逃热河,对外宣

  • 清朝历史上最聪明的驸马:富察·景寿是怎么躲过杀身之祸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富察·景寿,清朝

    驸马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 。因驸马都尉得名。汉武帝时始置驸(副)马都尉,驸,即副。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到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司马昭(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驸马都尉。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

  • 揭秘: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为何热衷婚外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蒲松龄,聊斋,婚外恋

    蒲松龄与聊斋:蒲松龄字剑臣,号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今属淄博市)。他一生中屡试不第,贫困潦倒。但活到了76岁,有趣的是,康熙54年(1715年)离世时,曹雪芹出生了。有关蒲松龄的生平,我先介绍他的祖上,现在所知道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蒲鲁浑,一个叫蒲居仁,这两个人都做过元代的般阳路总管。因为他

  •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蒲松龄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