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孟浩然之春晓赏析,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唐代孟浩然之春晓赏析,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490 更新时间:2024/1/26 13:47:26

春晓,唐代浩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标签: 唐代春晓

更多文章

  • 唐诗赠孟浩然如何赏析,李白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诗,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唐代李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诗的风格

  • 唐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如何赏析,孟浩然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唐代孟浩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闻 一作:听)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该诗前四句侧重写“宿桐庐江”之景色。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等凄迷孤寂的景物,构成清峭

  • 唐诗留别王维如何赏析,孟浩然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诗,留别王维

    留别王维,唐代孟浩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这首诗是孟浩然回襄阳临行前留给王维的。诗人抒发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这首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

  • 王维-诗词《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王维

    古诗《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年代:唐作者:王维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作品赏析【注解】:①义心:谓犹豫不决之心。有迷事、迷理两种,迷事之疑,于见道时断之;迷理之疑,至佛果时始能断之。②空病:执着于空。③天眼:天人之眼,所观甚远,

  • 王维《题友人云母障子》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题友人云母障子,王维

    古诗《题友人云母障子》年代:唐作者:王维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作品赏析【注解】:1. 云母:矿石名,俗称千层纸。古代诗词中性质、状态、光色等如云母的事物如美石、白花、冰雪、鳞片,也称云母。 这里指用来制作障子的美丽的石材。2. 障子 zhàng zǐ :一种家具,可看作是一

  • 王维《哭褚司马》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哭褚司马,王维

    古诗《哭褚司马》年代:唐作者:王维妄识皆心累,浮生定死媒。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故有求仙药,仍馀遁俗杯。山川秋树苦,窗户夜泉哀。尚忆青骡去,宁知白马来。汉臣修史记,莫蔽褚生才。作品赏析【注解】:1、妄识:虚妄的认识。佛教以世俗的认识为妄识。2、浮生:谓人生在世,虚浮无定。死媒:死亡之媒介。3、伯牛

  • 王维《听百舌鸟》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听百舌鸟,王维

    古诗《听百舌鸟》年代:唐作者:王维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作品赏析【注解】:①百舌:即反舌鸟。春始鸣,至五月止。“能辨反其舌,变易其声,以效百鸟之鸣,故谓百舌。”(《淮南子·时则》高注)②未央宫:

  • 王维《东溪玩月》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溪玩月,王维

    古诗《东溪玩月》年代:唐作者:王维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谿晓思难。作品赏析【注解】:①此诗(全唐诗)重见王昌龄集。按:此诗奇字斋本、赵殿成注本俱录入外编,其馀各本未见收录,《文苑英华》作王

  • 王维《重酬苑郎中》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重酬苑郎中,王维

    古诗《重酬苑郎中》年代:唐作者:王维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作品赏析【注解】:①苑郎中:即苑咸。②枉:屈尊。维赋上诗赠咸,咸亦作诗答维,题曰《酬王维》,可参阅。③罗汉:阿罗汉的略称,指修得阿罗汉果

  • 王维《待储光羲不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待储光羲不至

    古诗《待储光羲不至》年代:唐作者: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作品赏析【注解】:①要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③空复情:自多情。译文清早就已打开层层的屋门,坐立不安地盼着友人,竖耳倾听有没有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