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贵妃的长相怎么样?真的是白居易写的那样吗?

杨贵妃的长相怎么样?真的是白居易写的那样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55 更新时间:2024/1/23 6:52:16

历史上的杨贵妃长什么样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虽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体有狐臭,因此特别喜欢沐浴。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这位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最简单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时,她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唐时宫廷“胡风”盛行,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没有卫道士哭闹着向皇上谏劝什么“人伦之理”。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让杨玉环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

这样做也是为避人耳目,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不久,杨玉环便专宠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当时宫中称她为娘子,一切待遇(仪体规制)也都是皇后级别。

杨玉环除却容貌出众,更令玄宗神魂颠倒的是她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史载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这就难怪他会将她视为自己的艺术知音和精神伴侣了。这一点,从他“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的欣喜语气里便可知。

标签: 杨贵妃长相

更多文章

  • 盘点唐朝诗人白居易五首哲理诗的原文和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白居易,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白居易,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上疏请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触怒当权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赴江州途中,白居易想起了好友元稹被贬江陵时写的《放言五首》,颇有感慨,于是也写了五首诗相和。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白居易的这五首诗,借助贴切的比

  • 北宋诗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原文、翻译及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邯郸冬至夜思家作者: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释①邯郸:唐县名,今河北邯郸市。②驿:驿站,客店,古代的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③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

  • 母亲坠井而死白居易守孝3年,为何有人说他不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居易,唐朝

    对白居易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理学家曾国藩曾提出著名的“人生三境”,即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一生,恰恰符合“人生三境”。唐朝时期,诗歌文化得到了迅猛发展,以李白、杜甫、白居易成就最为突出,三人合称为“唐代三大诗

  • 白居易思念家人写下一首诗,堪称题目最长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居易,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白居易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唐诗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诗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兴起了,而在唐朝,诗歌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巅峰,唐朝涌现出了无数出色的诗人。人们也收录了众多的唐诗,其中有代表性的诗集就是《唐诗三百首》,这里面收

  • 揭秘白居易的爱情故事:浪漫与现实共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居易,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白居易的故事。白居易37岁才结婚。虽然与元稹是一生的好友,但他的爱情世界却与元稹不同,既没有“曾经沧海难为水”这般自我写照的名句,也没有张生与崔莺莺诸多版本的缠绵与绮丽。这个伤感的初恋故事在史书的平铺直叙中影影绰绰,这段过往有着浪漫

  • 杜甫《登白马潭》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登白马潭,杜甫

    古诗《登白马潭》年代:唐作者: 杜甫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 杜甫《又送》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又送,杜甫

    古诗《又送》年代:唐作者: 杜甫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作品赏析【注解】:【鹤注】鲁訔年谱云:公送辛员外暂至绵,诗云“直到绵州始分首”,则鲁说为是。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①。细草留连侵坐软

  • 杜甫《祠南夕望》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祠南夕望,杜甫

    古诗《祠南夕望》年代:唐作者: 杜甫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 杜甫《闷》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闷,杜甫

    古诗《闷》年代:唐作者: 杜甫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猿捷长难见,鸥轻故不还。无钱从滞客,有镜巧催颜。

  • 杜甫《双燕》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双燕,杜甫

    古诗《双燕》年代:唐作者: 杜甫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养子风尘际,来时道路长。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作品赏析【注解】:当是广德元年春在阆州作。衔泥入堂,此春日事。曰应曰且,乃计其将来也。鹤曰:观末句,公有意于出峡,未闻严武镇蜀之信也。旅食惊双燕①,衔泥入北堂②。应同避燥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