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令长孙家族荣耀的两人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

令长孙家族荣耀的两人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78 更新时间:2024/4/15 13:28:01

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呢,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兄长,其父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为汉人高氏。

无忌自幼丧父,与母亲妹妹三人借住于舅舅高士廉的府邸,高士廉将其抚养成人,年少时与李世民结为布衣之交,之后高士廉看重李世民谋略出众,遂将侄女嫁于李世民,无忌便成为了李世民的郎舅,二人关系更为密切。

隋朝末年,官逼民反,各地群豪四起,李渊受人举荐在太原起兵反隋,一举攻入关中,此时长孙无忌毛遂自荐,在李渊率兵渡江之时,于长春宫谒见李渊,愿为其效犬马之劳,故而得其重用,辅佐秦王李世民。

自此之后,长孙无忌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成为秦王心腹大将中的一员。在唐朝统一的过程中,李世民的功绩远远超过太子李健成,朝堂上对太子之位皆议论纷纷,使李健成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遂与齐王李元吉勾结,暗中加害李世民,为斩除李世民的羽翼,其幕僚皆遭到太子与齐王的毒手。房玄龄因此对长孙无忌坦言道:“如今秦王与太子已势不两立,一旦祸患爆发,不仅亲王府成为牺牲品,连国家存亡都会成为问题。倒不如进劝秦王行周公之举,顺应民心,安定邦国。”长孙无忌深思道:“所言与在下不谋而合。”于是在长孙无忌等人的推波助澜下,震惊历史的玄武门之变顺势待发。

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

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是亲兄妹,长孙一族与李家交情极为深厚,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更是情同手足,两家长辈权衡利弊后,欣然结为亲家。

长孙氏十三岁嫁于李世民,李渊执政期间,长孙氏与后宫走动频繁,努力为李世民拉拢势力。玄武门之变当天,长孙氏更是发挥了其仁德的品格,亲自慰问诸将士,稳定人心,助李世民成功夺位。

李世民即位后,册封长孙氏为皇后,位居后位,长孙氏一如既往的以贤德著称,并能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政策上的失误,维护忠臣良将。恪守女规,贤良淑德,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殷实皇室子嗣。分别是恒山王李承乾、濮恭王李泰、唐高宗李治、长乐公主李丽质、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新城公主。

贞观十年六月,长孙氏去世,年仅三十五岁,安葬于唐昭陵,谥号为文德皇后。李世民在其生后常常惦念难以自还,称其为“嘉偶”、“良佐”并建筑观望陵以表怀念。

其兄长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心腹大将,又是外戚,对唐王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唐太宗之后,仍然尽忠辅佐唐高宗李治,足见其忠心。

长孙无忌是好人吗

长孙无忌名列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自李渊开国起,历仕三朝帝王,与唐太宗李世民为少年结拜之交,更是其心腹,玄武门事变的主要参与者,足见长孙无忌是唐代初期的开国功臣。

例数历史上功高盖主的权臣元老有哪个是有好下场的,最著名的就是少年康熙智擒鳌拜,因此长孙无忌到了唐高宗李治即位的时期就预示了好日子将近,每个年轻气盛的少主对压制其权利的老臣皆会产生逆反心理,就连懦弱的李治也包括在内,废立皇后册封武后一事更使这两位老臣少主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

册封武后的事情尘埃落定后,长孙无忌的劫难才算真正的开始了,武后开始着手肃清反对她的势力,长孙无忌当属心头大患,但因其位高权重难以扳倒其势力。

显庆四年,武皇后授意许敬宗将长孙无忌拖入一场天衣无缝的结党营私、谋权篡位的政治骗局之中,足不出户便将实现编造好的供词交于朝堂之上,唐高宗昏庸无能,虽对长孙无忌的案情仍存有疑心,但不经武皇后与许敬宗的轮番进献谗言,未曾当面审问长孙无忌,便降罪削去官职与封邑,流配黔州。三个月后,许敬宗派人前往黔州,逼其自缢。于上元年间平反。

如此下场,从唐朝大历史进程中来评定的话,长孙无忌实为开国功臣,属于好人,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的话,长孙无忌掌控朝政,有功高盖主之嫌,并非良臣吧。

长孙无忌是怎么死的

永徽六年,唐高宗李治不顾众臣的反对,废黜王皇后,执意册封武媚娘为皇后,而武媚娘心中对反对她的大臣怀恨在心,在其上位之后,当初冒死进谏的领头官员皆遭其报复,褚逐良等人被发配蛮荒之地,但武媚娘心中最为嫉恨的长孙无忌,因其位高权重难以扳倒其势力。

长孙无忌辅佐三朝君主,自开国以来便立下汗马功劳,又是唐高宗的亲舅舅,想要将其搞垮,十分棘手,没有绝佳的时机只会引火烧身,武媚娘极为清楚这其中的利弊关系。

显庆四年,武皇后授意许敬宗将长孙无忌拖入一场天衣无缝的结党营私、谋权篡位的政治骗局之中,对长孙无忌进行恶毒陷害,许敬宗在处理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朋党案的过程中,编造假证据,诬告韦季方与长孙无忌同谋,构陷忠臣,夺其权利,以待篡位时机。

唐高宗对一直以来忠心辅佐的舅舅由此行径,极为怀疑,对此结果伤心之余,命许敬宗进行复查。

许敬宗当然不放心上,足不出户便将实现编造好的供词交于朝堂之上,唐高宗昏庸无能,虽对长孙无忌的案情仍存有疑心,但不经武皇后与许敬宗的轮番诬陷,未曾当面审问长孙无忌,便降罪削去官职与封邑,流配黔州。三个月后,许敬宗派人前往黔州,逼其自缢。

更多文章

  • 一代贤相房玄龄竟被长孙无忌活活气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一代贤相房玄龄

    房玄龄又名房乔,齐州人。房玄龄少时聪明,不仅博览经史,书法、写文也是样样好。房玄龄不仅聪慧,还十分有孝心。隋末,李渊入关,房玄龄投身到李世民门下,跟从亲王出征。跟随李世民时,房玄龄献计献策,不为金银所动,却为人才所喜。房玄龄和杜如晦,合成房谋杜断,二人十分投机,齐心为国家效力。正是这位极人臣的房玄龄

  • 长孙无忌的下场:长孙无忌是受谁逼迫自缢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呢,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兄长,其父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为汉人高氏。无忌自幼丧父,与母亲妹妹三人借住于舅舅高士廉的府邸,高士廉将其抚养成人,年少时与李世民结为布衣之交,之后高士廉看重李世民谋略出众,遂将侄女嫁于李世民,无忌便成为了李世民的郎舅,二人关系更为密切。隋朝末年,官逼

  • 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 枉做刀下鬼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孙无忌

    导读: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是李世民夺得皇位最坚定、也是最重要的支持者,故而为“凌烟阁功臣第一”。此人便是大唐第一忠臣长孙无忌。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兴冲冲地叫来大画家阎立本,让他给24位开国功臣画像,排名第一的就是长孙无忌。网络配图阎大画家抬头一看,文可安邦的长

  • 唐朝第一功臣长孙无忌 为何枉做刀下鬼?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孙无忌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兴冲冲地叫来大画家阎立本,让他给24位开国功臣画像,排名第一的就是长孙无忌。阎大画家抬头一看,文可安邦的长孙国舅,长得离“玉树临风”实在有差距,说“以胖为美”还差不多。于是,辛辛苦苦若干天,第一功臣的肖像活灵活现地挂上了凌烟阁:一个“面团团”国舅爷,冲着大家微笑,既温情,又孤傲。网

  • 唐朝第一功臣长孙无忌为何枉做刀下鬼?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孙无忌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兴冲冲地叫来大画家阎立本,让他给24位开国功臣画像,排名第一的就是长孙无忌。阎大画家抬头一看,文可安邦的长孙国舅,长得离“玉树临风”实在有差距,说“以胖为美”还差不多。于是,辛辛苦苦若干天,第一功臣的肖像活灵活现地挂上了凌烟阁:一个“面团团”国舅爷,冲着大家微笑,既温情,又孤傲。网

  • 长孙无忌之死:李治是如何扳倒长孙无忌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呢,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兄长,其父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为汉人高氏。无忌自幼丧父,与母亲妹妹三人借住于舅舅高士廉的府邸,高士廉将其抚养成人,年少时与李世民结为布衣之交,之后高士廉看重李世民谋略出众,遂将侄女嫁于李世民,无忌便成为了李世民的郎舅,二人关系更为密切。隋朝末年,官逼

  • 大唐谜案:长孙无忌为何要陷害吴王李恪?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恪

    长孙无忌进一步剪除魏王李泰的党羽。岑文本、刘洎、马周虽然已经去世,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柴绍的儿子柴令武等李泰的支持者还在。长孙无忌最想害死的是李泰(此时李承乾已死)。但高宗素来友爱,不仅死活不肯答应,反而对这个落魄的哥哥极为照应。贞观二十三年(649)十二月,他下诏为濮王李泰开府置僚属,“车服珍膳

  • 长孙无忌凭什么能成为凌烟阁上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孙无忌

    每一部以初唐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都不能落下一个人——长孙无忌,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朝功臣济济,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共有24人,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是开国功臣。长孙无忌不但在贞观朝发挥了特殊作用,且受托辅佐高宗,成为唐初政治史上的特殊人物。网络配图唐太

  • 长孙无忌如何坐上凌烟阁功臣第一位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初大臣。长孙无忌的先祖,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有殊功,改姓长孙氏。长孙氏是北魏以来的士族高门,属于军事贵族,但长孙无忌本人,在军事方面虽有一定谋略,但并不善于统兵打仗,这种情况与他早年经历有关。长孙无忌的父亲去世较早,他与妹妹一同在舅父

  • 大唐谜案:长孙无忌为什么要陷害吴王李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进一步剪除魏王李泰的党羽。岑文本、刘洎、马周虽然已经去世,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柴绍的儿子柴令武等李泰的支持者还在。长孙无忌最想害死的是李泰(此时李承乾已死)。但高宗素来友爱,不仅死活不肯答应,反而对这个落魄的哥哥极为照应。贞观二十三年(649)十二月,他下诏为濮王李泰开府置僚属,“车服珍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