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 枉做刀下鬼

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 枉做刀下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78 更新时间:2024/2/8 15:29:25

导读: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是李世民夺得皇位最坚定、也是最重要的支持者,故而为“凌烟阁功臣第一”。此人便是大唐第一忠臣长孙无忌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兴冲冲地叫来大画家阎立本,让他给24位开国功臣画像,排名第一的就是长孙无忌。

网络配图

阎大画家抬头一看,文可安邦的长孙国舅,长得离“玉树临风”实在有差距,说“以胖为美”还差不多。于是,辛辛苦苦若干天,第一功臣的肖像活灵活现地挂上了凌烟阁:一个“面团团”国舅爷,冲着大家微笑,既温情,又孤傲。

公元626年六月初四,“不祥”的太白金星两次划过了白昼的天空。长孙无忌随李世民伏兵玄武门,长孙王妃亲自慰勉将士。舅舅高士廉坚守在李世民王府……整个家族生死与共。

“我有天下,多赖无忌之力”,玄武门血迹未干。李世民已当着众人的面,高声宣布,无忌就是他的姜子牙管仲

法律比进谏重要然而,长孙无忌的官运,沉沉浮浮。

打天下的时候,李世民立功,他就跟着水涨船高,从小文书,到比部郎中、上党县公。

得天下,长孙无忌是“玄武门之变”的第一功臣。吏部尚书和右仆射的要职,自然而然交给了他。他在人事部长和国务总理的位置上只呆了一年,就大刀阔斧办完了三件事:精简机构,确定朝廷定员643人;削弱宗室,把李家远亲从“郡王”队伍中降级;调整外交,国力没有恢复之前要对突厥服软。

网络配图

从此,长孙无忌就挂了一堆荣誉头衔: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司徒……不掌实权,只做顾问,更不屑于交结群臣。

奇怪的是,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非但对长孙家的传家武学没啥兴趣,就是从舅舅那学的诗书文史,也不怎么用心,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到了“法律”上。从贞观元年开始,十年磨一剑,大唐《贞观律》问世。之后,又折腾出一部《大唐仪礼》。

然而,在贞观时代,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以“法”、“礼”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正是盛世之源。大家仍然在重人治、轻法治的路上徘徊,盛赞魏征的铁骨铮铮,却忽视了长孙无忌的严密律条。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头脑发热,想要“复古”西周,把皇亲和功臣都封到各地去做藩王。大唐朝廷被这道“英明决策”炸了锅。从老成持重的宰相房玄龄,到怒气冲冲的魏征,重量级的大臣排着队进谏,要求收回“反动”的“割据政策”,李世民就是不听。

房玄龄叹口气,去找长孙国舅。碰巧长孙无忌既然为功臣之首,在分封名单上,第一个正是他。

天底下最管不了的事情,就是立太子。

“玄武门之变”过去了18年,长安却再一次陷入兄弟相残的血腥中——公元644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骨肉,太子李承乾、次子李泰,走上了夺嫡的不归路。

此时,皇后已逝世7年,儿子没有了母亲的管教;喜欢唠叨的魏征也去世了,皇帝没有了大臣的约束。只剩下做舅舅的长孙无忌,冷眼旁观,看几个外甥演的好戏——李承乾谋反,被废;李泰谋太子位,公然许诺“我当了皇帝,就杀了自己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年幼柔弱的李治,只知道没命地哭。

网络配图

公元649年,李世民做出一连串政治安排:长孙无忌出任太尉、兼尚书、门下二省的实职。最后,他叫来了另一位托孤之臣褚遂良。病榻之上,传出一丝微弱而坚定的声音:“我死之后,你要保护无忌。若你放任别人伤害他,就不是我的忠臣。”

太子和群臣跪了下来。这是李世民最后的遗愿——保全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50年来,兄弟曾相煎、儿女曾反目,只有这位少年朋友、郎舅之亲,陪他走完了23年漫长的贞观路。有无忌在,贞观盛世,就能延续到下一代人。

从此,他为心爱的外甥耗尽十年心血,沿着贞观开辟的道路,向唐的全盛时代稳步前进。

多年以后,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因反对立武则天为后,死在了流放之地重庆。有人回忆道,在他辅佐李治时,监修国史的学者举行宴会,长孙无忌身为主编,以国舅和辅政大臣之尊,却从不会第一个举杯。孤傲如他,总以温情的微笑,把第一个举杯的荣耀让给德高望重的学者。而这,正是贞观时代的传统…

标签: 长孙无忌

更多文章

  • 唐朝第一功臣长孙无忌 为何枉做刀下鬼?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孙无忌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兴冲冲地叫来大画家阎立本,让他给24位开国功臣画像,排名第一的就是长孙无忌。阎大画家抬头一看,文可安邦的长孙国舅,长得离“玉树临风”实在有差距,说“以胖为美”还差不多。于是,辛辛苦苦若干天,第一功臣的肖像活灵活现地挂上了凌烟阁:一个“面团团”国舅爷,冲着大家微笑,既温情,又孤傲。网

  • 唐朝第一功臣长孙无忌为何枉做刀下鬼?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孙无忌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兴冲冲地叫来大画家阎立本,让他给24位开国功臣画像,排名第一的就是长孙无忌。阎大画家抬头一看,文可安邦的长孙国舅,长得离“玉树临风”实在有差距,说“以胖为美”还差不多。于是,辛辛苦苦若干天,第一功臣的肖像活灵活现地挂上了凌烟阁:一个“面团团”国舅爷,冲着大家微笑,既温情,又孤傲。网

  • 长孙无忌之死:李治是如何扳倒长孙无忌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呢,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兄长,其父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为汉人高氏。无忌自幼丧父,与母亲妹妹三人借住于舅舅高士廉的府邸,高士廉将其抚养成人,年少时与李世民结为布衣之交,之后高士廉看重李世民谋略出众,遂将侄女嫁于李世民,无忌便成为了李世民的郎舅,二人关系更为密切。隋朝末年,官逼

  • 大唐谜案:长孙无忌为何要陷害吴王李恪?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恪

    长孙无忌进一步剪除魏王李泰的党羽。岑文本、刘洎、马周虽然已经去世,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柴绍的儿子柴令武等李泰的支持者还在。长孙无忌最想害死的是李泰(此时李承乾已死)。但高宗素来友爱,不仅死活不肯答应,反而对这个落魄的哥哥极为照应。贞观二十三年(649)十二月,他下诏为濮王李泰开府置僚属,“车服珍膳

  • 长孙无忌凭什么能成为凌烟阁上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孙无忌

    每一部以初唐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都不能落下一个人——长孙无忌,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朝功臣济济,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共有24人,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是开国功臣。长孙无忌不但在贞观朝发挥了特殊作用,且受托辅佐高宗,成为唐初政治史上的特殊人物。网络配图唐太

  • 长孙无忌如何坐上凌烟阁功臣第一位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初大臣。长孙无忌的先祖,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有殊功,改姓长孙氏。长孙氏是北魏以来的士族高门,属于军事贵族,但长孙无忌本人,在军事方面虽有一定谋略,但并不善于统兵打仗,这种情况与他早年经历有关。长孙无忌的父亲去世较早,他与妹妹一同在舅父

  • 大唐谜案:长孙无忌为什么要陷害吴王李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进一步剪除魏王李泰的党羽。岑文本、刘洎、马周虽然已经去世,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柴绍的儿子柴令武等李泰的支持者还在。长孙无忌最想害死的是李泰(此时李承乾已死)。但高宗素来友爱,不仅死活不肯答应,反而对这个落魄的哥哥极为照应。贞观二十三年(649)十二月,他下诏为濮王李泰开府置僚属,“车服珍膳

  • 揭秘:唐高宗李治为什么竟要杀长孙无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治

    李治对长孙无忌谋反一事最终同意许敬宗等人的话,将长孙无忌判为乱臣贼子,长孙无忌侍奉两朝帝王,辅政三十年,最终被亲侄子当作叛贼处死,原因很多,下面我简单的分析一下。首先,长孙无忌遭到武则天的憎恶,原因在于长孙无忌虽深受皇室赏赐,但一直反对武则天摄政,成了武则天谋夺帝位的重大阻碍。另外在废除皇后这件事上

  • 李治和武媚娘究竟是如何扳倒长孙无忌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媚娘

    长孙无忌是太宗留给李治的大唐江山的守护神,理由即为李治年少柔弱,恐难以维系太平盛世的辉煌。可是,再小的鸭子也会嚷嚷,再弱的病猫也会抓人。长孙无忌坏就坏在太在乎大唐江山永固,太贪恋权力富贵,一旦天子舅父、开国元勋、顾命大臣、当朝太尉、首席宰相的光环一闪,就完全把好哥们(太宗皇帝)和好妹妹(文德皇后)的

  • 唐高宗李治是如何扳倒高权重的长孙无忌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呢,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兄长,其父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为汉人高氏。无忌自幼丧父,与母亲妹妹三人借住于舅舅高士廉的府邸,高士廉将其抚养成人,年少时与李世民结为布衣之交,之后高士廉看重李世民谋略出众,遂将侄女嫁于李世民,无忌便成为了李世民的郎舅,二人关系更为密切。隋朝末年,官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