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浪漫诗人李白,为什么会为一位乡村老妇写诗?

浪漫诗人李白,为什么会为一位乡村老妇写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50 更新时间:2024/2/13 7:15:56

你真的了解浪漫诗人李白,为何为村野妇人写下感人诗篇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唐上元二年(761年),因牵扯上永李璘“谋反”案而被流放两年之久的李白,从烟瘴之地的夜郎归来。他只身一人,跋山涉水,途经宣城(今安徽宣城)往江陵而去,是年六十岁。

回望李白的一生,从蜀地的江油出发,踏遍了帝国大半疆土,到过帝国的心脏长安,住过繁华的东都洛阳,也见过“烟花三月”的扬州,更一度困于荒凉的夜郎之地。曾经那意气风发的少年“剑客”,抱着建功立业的梦想,一度也结交过众多的达官显贵、苑名流。他做过公主的座上宾,宰相的同游人,也有幸面当面献诗于玄宗,但现今已垂垂老矣,却半点功名也没成就,看着自己衰老的面容,他曾无数次地哀叹。

哀叹归哀叹,但骨子里的乐观豁达,仍然使他保持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的骜,“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豪迈,虽然包括玄宗在内的权贵们都只把他当作一个会写诗、有些才气的“骚人”,但他始终坚信自己是“治世之才”,希望在仕途上一展宏图。

怎奈时不我与,面对安史之乱中近乎分崩离析的唐王朝,上有逃命到蜀中的玄宗,下有流离失所的民众,自己也是才流放归来的“待罪之身”,实在是壮志难酬。事实上花甲之年的李白已经疾病缠身,此时距离他离世不到两年。

话说李白现今已是落魄之极,这次去江陵也是不得已去投奔自己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以求温饱和尊严。时下暮秋季节,槛菊萧疏,井梧零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李白途径宣城外南陵县的五松山下,时天色已晚,李白环顾四下,山野之地亦无客店,只好冒昧地敲开了村口一户低矮的人家。

开门的是一位四十上下的荀姓农妇,平日靠给人舂米、洗衣为生,家里只有她和年迈的婆婆。李白见她穿着破旧的粗布麻衣,面色蜡黄,脸庞消瘦,料想是战乱之余,常常吃不饱饭的缘故。管不得许多,李白上前致礼,诉说情由,说要借宿一天,待明天晌午便继续程上路。妇人见是着长衫之人,先是吃了一惊,后二话不说便把他迎进了屋子,随即打扫好了自住的东厢房让李白住下,并烧好了热水送到屋子里,供其略作浆洗,以便早早歇息。

是夜,窗外秋风萧瑟,寒光如水。李白在冰冷的破草席上,辗转反侧,他顾不得当下,只是依稀想起早年间江陵那醉人暖风、依依杨柳,以及同游才俊们的飘飘衣带和华丽衣裳,不禁难以入眠。伴随着直荀媪整夜的舂米之声,直到天色发白,他才勉强睡去。

到起床时已近上午,李白肚子早已咕咕作响,向窗外望去,只有一老婆婆在院子里在拾柴生火,昨日之荀媪却是不见。正疑豫间,只见荀媪背着一个背篓从外面回来。原是家中余粮无多,荀媪于是天不亮便起,去村外五里的湖滩上一粒一粒捡拾菰米(俗称茭白,生于湖泊中,秋天结的圆柱形果实像米,香美可口),因为荒年加上战乱缺粮,来捡拾菰米的人太多,半天捡回来的才够蒸一碗菰米饭(亦称调糊饭),回来时又不得不挖些野菜,以便充饥。

饭熟后,荀媪先安顿好了老婆婆,安慰她说她的儿子、自己的丈夫早晚会回来,只要她能吃饱、活下来,总有一天会见到他。而后,她便净了净手,把一盘蒸熟的菰米饭恭恭敬敬地端到了李白面前,双手捧起素色瓷盘,举过自己的眉梢,跪下身来,献于李白的面前。李白看着盘子里冒着缕缕热气的、整齐洁白的菰米饭,再看看妇人那蜡黄消瘦的面庞,眼角不禁泛起了泪光……遂有诗云: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曾经无比傲娇的李白,怎么也吃不下眼前的这碗菰米饭。曾经“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架势,面对眼前这素未平生的妇人,只剩下了深深的无地自容。她究竟为何对自己这般周至?难道仅仅因为一个农人的纯朴热诚?难道仅仅因为自己是一个“士人”?李白不明白。

想来自己已年六十,一生见过的达官显贵、风流才子数不胜数,也写下过无数惊世的诗篇,但到头来,自己究竟真切地为像荀媪这样的普通农人做过什么呢?哪怕捡一粒菰米,哪怕也蒸这样一碗饭给别人吃——没有,什么都没有。仕途坎坷之下,自己终身所写所做的无非都是谄媚于达官,愉情于仕宦,对于一般的百姓实在没有加多,自己却无时无刻需要被像荀媪这样的人供养,方才能生存下去,思来想去,实在是无言以对。

暮秋的五松山下满地黄花,李白辞别了荀媪,继续奔江陵而去。今生已矣,这位一度欲修道成仙,娶了宰相孙女,写出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青莲居士”寄望来生——他梦见了年轻的自己在道旁扶起一位孱弱的老媪,在田间挥舞着锄头翻地,在驿站随着左邻右舍的青年府兵们一起上阵杀敌

标签: 李白唐朝

更多文章

  • 李白生前最后一首诗,为何只有短短三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白,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唐诗,没有人不知道李白,他的一生,充满了孤傲与酒香,他是人间的谪仙,诗中的王者,他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想象瑰奇,气势磅礴,旷古烁今,令无数人钦慕折服,那么诗仙李太白,他的最后一首诗是什么样的呢?李白作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 李白写了哪三首诗赞美杨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玉环,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玉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80年代,著名歌手邓丽君出了两张古诗专辑,专辑中全是古诗词谱新曲,听来别有韵味,其中有一首《清平调》,还没有录制完成,邓女士就香消玉殒了,直到2015年,由王菲翻唱,实现了与邓丽君的隔空对话,也带着我们,穿越千年,与杨贵妃来了一场美

  • 诗仙李白:用诗歌征服世人,也游荡江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白,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如同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大山,令后辈敬仰!他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浪漫主义诗人,但也追求治理天下的政治抱负。我们说他是文人墨客,可他也喜好仗剑走天涯。为何他身份多变让人捉摸不透,这其中又隐藏着哪些关系?带

  • 李白的诗中藏着王昌龄的揪心事?“杨花落尽子规啼”想表达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王昌龄

    李白的诗中藏着王昌龄的揪心事?“杨花落尽子规啼”想表达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纵使死神过早地夺走了他手中的笔,但对于王昌龄来说,有盛开的诗歌陪伴不朽的诗魂,死亡就不是凋谢,而是盛开;不是消失,而是永在;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一)命丧垃圾人之手公元757年,“安史之乱”爆

  • 李白一生交友无数,却到入狱时才看清谁是真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白,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诗人,每个人的心中一定都会记得几位,而李白可能就是被大家记得最多的一位,因为他的才华不仅让他在当时家喻户晓,直到今天,我们也还在为他的才华而津津乐道。历史上有才华的人数不胜数,他们的才华让他们得以青史留名。但并不是每一位都是被历史

  • 《长安十二时辰》中有多少李白的诗?长安十二时辰曲目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十二时辰》中有多少李白的诗?长安十二时辰曲目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或许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了,《长安十二时辰》中所有的曲目都是来自李白的诗。这也让李白一人承包了剧中的歌词,不过能将诗编制成歌曲也有制作组的功劳。网友们也纷纷对这个创意给出好评,看来千年以前的诗人,他们创作的诗句

  • 李白为什么会倒插门?遗憾的是,差点丢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白,唐朝

    对李白很世俗,两次倒插门宰相家中,遗憾的是,差点丢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人眼中,李白是个大才子。这样的人,一般都很高傲,恃才傲物,但是您可能不知道,他曾两次倒插门,妻家都是高官。但是,虽然老丈人是高官,他利用的不太好,始终没有成为达官显贵,还曾经受过

  • 大诗人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 他的钱到底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白

    李白的生活来源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代大诗人李白可谓是家喻户晓,他的作品脍炙人口,被后人称为“诗仙”。从他的众多作品中,可以想见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其足迹踏遍了中国的名山大川,算得上是真正的驴友了,于是,人们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李白既然

  • 李白骑驴闯县衙,写下一段惊世骇俗之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白,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诗坛之上,李白、杜甫的名气是最为响亮的,地位是最为崇高的。但在他们的生前,境遇却又不太一样。杜甫并不为人所重视,终其一生诗名并不算显达,而李白则是全民偶像,倾倒大唐众生,甚至包括了唐玄宗。李隆基亲自迎接李白,并封他为翰林待诏的时光

  • 李白到底有多狂呢 他都狂到什么样的程度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白

    还不知道:李白到底有多狂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白年少成名,是个天才般的人物,身处盛唐,他没有投身政治,而是决定游走大江南北,看遍大唐的大好河山。所以他的狂,首先是因为他为自己是一个唐人而狂,应该说是自豪,他为自己是个唐人而感到自豪,为何?因为他出生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