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孝恭是什么身份?凌烟阁功臣当中唯一的王爷

李孝恭是什么身份?凌烟阁功臣当中唯一的王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370 更新时间:2024/1/17 11:58:2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孝恭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贞观时期凌烟阁所陈列的二十四功臣当中,李孝恭的画像历历在目,他作为皇室成员之一,也是唯一一个进入功臣行列的宗室大将。那么,李孝恭有什么样的功绩?他又是因何原因而进入功臣行列的?

李孝恭是隋末唐初的名将,他是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和唐太宗李世民是堂兄弟关系。和其它李氏宗亲不同的是,李孝恭有着过人的胆识,在李渊晋阳起兵的时候,他就发挥出该有的军事才能。

可能就是天生的名将,李孝恭刚刚出世的时候就击败了一方诸侯。当时,李渊正在太原起兵,作为李渊的侄子,李孝恭也加入了其中。公元618年,李孝恭初次掌军,这一次,他率领大军进入巴蜀,即将面对的是隋末反王之一的朱粲

朱粲是隋朝末年起义军首领之一,他曾长期在山南道地区作乱,对巴蜀民众祸害极大。为了消除这个隐患,李渊决定任用李孝恭出击巴蜀。初次掌军,李孝恭非常谨慎,他保持了一个作为大将的优秀品质,时刻关注着朱粲的动向。进入巴蜀后,李孝恭要求士兵宽仁爱民,不骚扰,不动刀戈,很快就获取了当地的民心。

李孝恭初次掌军就认识到了民众的重要性,这真得难能可贵。因为得取了民心,所以唐军势如破竹,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李孝恭终于击败了朱粲,彻底将巴蜀划归到了唐朝的版图之内。李孝恭平定巴蜀功不可没,战后,他并没有下令屠杀战俘,而是将他们全部释放,并宣扬仁义。因为李孝恭宽仁的品质,四方势力遂纷纷归附。

平定巴蜀只是李孝恭军事生涯的开端,此后,他又参与到了唐朝统一全国的战斗中。

唐初,北方诸侯的平定多是由唐太宗李世民而完成,而南方的诸侯,却为李孝恭而平定。公元621年,李孝恭率领唐军从夷陵出发,这一次,他与李靖搭档,共同对付梁朝后裔萧铣。在平定萧铣的战斗中,李孝恭非常注意与副将李靖之间的关系,他发觉了李靖的才能,并向高祖李渊不断推荐。后期,他与李靖计破梁军,终于攻入了江陵。

攻打萧铣是李孝恭军事生涯的鼎盛时期,也正因为此战,使得他位列唐朝宗室大将之首。李孝恭有统兵御将的才能,在战斗中,他善于听从部下的意见,并不因循守旧,常常是出奇制胜。因为李孝恭特殊的贡献,加上他宽仁爱民的性格,唐军可以说在他的领导下几乎是百战百胜。平定萧铣战役后,李孝恭又继续南下,他不仅消灭了盘踞在湖州的辅公佑势力,还将唐朝的恩威传遍到了岭南。

李孝恭对唐朝统一全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位王爷性情豪爽,待人宽和,很得上下之心。不管是唐高祖李渊,还是未来的唐太宗李世民,都对其非常重视。消灭辅公佑之后,李孝恭回到了长安,公元640年,他得病去世。

李孝恭能够进入凌烟阁完全是凭借了自己的功劳,这位大将是凌烟阁功臣当中唯一的宗室代表,也只有他,才有资格进入凌烟阁。李孝恭平定南方的战绩几乎可以说和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北方不相上下,这样的人物,又有什么样的理由不能够进入凌烟阁呢?

标签: 李孝恭唐朝

更多文章

  • 李孝恭凌烟阁为什么会排名第二?他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存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孝恭战绩远不如李靖,也没有什么名气,凭啥在凌烟阁排第二?贞观十七年,天下已经基本平定,贞观盛世的雏形也显现了出来。李世民为了纪念那些当年一起打下天下和开创盛世的功臣们,因此将他们的画像供奉于凌烟阁,史称凌烟阁二十二功臣。在

  • 李孝恭跟李世民是什么关系?玄武门之变谁也不帮也备受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孝恭跟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李孝恭是李渊的侄子,而且比李世民大,所以李孝恭就是李世民的堂哥,光凭这个关系,就足以说明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了。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李孝恭听起来并没有魏征、房玄龄、李靖、尉迟恭那样的出名,却能排在凌烟阁功臣的第二位,只是因为

  • 唐朝宗室李孝恭,战功赫赫却为人低调,逍遥富贵的度过了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孝恭

    你们知道李孝恭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大家一说到唐太宗李世民,肯定就有非常多的话说。有人认为他是一代明君,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可以说是古代王朝非常少见的盛世。他为后来整个大唐王朝的繁荣昌盛,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当然也有人会说李世民天性凉薄,因为李世民登上皇位的手段非常的不光彩。他是通

  • 唐初贞观名臣高士廉:曾辅佐太子李治监国辅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士廉,贞观,李治,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高士廉年轻时很有器量,对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猎,与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因此得到公卿的赞许。但他认为自己是北齐宗室,不宜广交名流,于是隐居在终南山,闭门谢客。隋炀帝大业年间,高士廉出任治礼郎。公元609年(

  • 揭秘:高士廉是谁?高士廉与李世民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士廉,李世民,唐朝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高士廉的妹妹,高氏嫁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也就是说,高士廉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亲舅舅,而且,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父亲早死,两人实际由高士廉抚养。所以说,高士廉相当于长孙二

  • 唐初宰相高士廉生平简介 高士廉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士廉,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的治礼郎,因受斛斯政牵连,被贬为朱鸢主簿,被交趾太守丘和委任为司法书佐。武德五年(622年),高士廉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后协助李

  • 唐初宰相高士廉的故事 历史如何评价高士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士廉,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的治礼郎,因受斛斯政牵连,被贬为朱鸢主簿,被交趾太守丘和委任为司法书佐。武德五年(622年),高士廉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后协助李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高士廉人物生平 贬官岭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士廉

    早期事迹高士廉年轻时很有器量,对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猎,与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因此得到公卿的赞许。但他认为自己是北齐宗室,不宜广交名流,于是隐居在终南山,闭门谢客。隋炀帝大业年间,高士廉出任治礼郎。609年(大业五年),高士廉因妹夫长孙晟病逝,便将妹妹高氏接回家中,并厚待外甥长孙无

  • 隋朝官员高士廉待人处事:皆体现了“德”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官员

    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时期的官员,后来因受牵连而被贬官。武德五年,高士廉归顺唐朝,从此开始了他在唐朝朝堂上的政治生涯。高士廉在官场上累居要职,待人处事皆体现了“德”之一字,是一个才高望重的社稷之臣。说起高士廉的以德处世,大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对亲人的好,遭遇贬官之后,他考虑到贬官之地路途遥远,且多有

  • 高士廉与长孙无忌的关系:房玄龄高士廉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房玄龄

    高士廉是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早期曾为隋朝官员,后归顺唐朝,成为唐太宗时期有名的大臣。而更令他被世人所知的除了他本身的才华与功绩之外,应该就是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这两位历史上的名人了。那么,他们几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网络配图高士廉有一个妹妹嫁给了长孙晟。婚后,两人便生下了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高士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