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孝恭有什么丰功伟绩?唐朝首屈一指的开国功臣,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

李孝恭有什么丰功伟绩?唐朝首屈一指的开国功臣,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370 更新时间:2024/2/8 15:43:3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孝恭有什么丰功伟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唐朝初年,说到李氏宗亲中的佼佼者,李孝恭绝对首屈一指。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曾经为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李孝恭是仅次于李世民的开国二号人物,此人之功绩,甚至可以和唐初名将李靖相提并论。

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族侄,太宗李世民的族兄,此人很早便突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高祖李渊进入长安后,李孝恭曾亲率唐军偏师进入蜀地。当时,驻扎于蜀地的是隋末的反王朱粲。朱粲也是隋末乱世枭雄之一,此人有过人的军事才能。面对这样的对手,李孝恭本人震惊自若。

初次掌军的李孝恭非常注意蜀地的民心,他在出征之前,就想出了对付朱粲的办法。进入蜀地后,李孝恭先是派人大力宣传唐朝的政策,接着,他又在当地收复民心。李孝恭并没有对朱粲发动直接的进攻,而是先决定取得民心再战叛军。经过一个多月的经营,李孝恭终于取得了蜀人的支持。因为朱粲长期在蜀地不得人心,所以唐军很快便将其击败。李孝恭初次掌军,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蜀地平地,他的确赢得了全军上下的一致赞誉。

李孝恭毕竟属于李唐宗亲的旁支,所以李渊从一开始便对其有所猜疑。特别是在平定蜀地立功之后,这种兔死狐悲的情况更加频繁。由于李渊的猜忌,李孝恭遂长期得不到重用,直到李世民给攻打洛阳,无将可用的时候,李渊才想起了他。

李孝恭的第二场战役就是平定萧铣之战。萧铣是割据于江南的一大军阀,唐高祖李渊建国的时候,萧铣也在江南称帝建国。为了消灭这一割据势力,李渊想起了李孝恭。公元620年,已经赋闲近一年的李孝恭终于被李渊重新起用,这一次,他将和李靖配合共同消灭南方各割据势力,而萧铣,就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萧铣是南朝梁朝宗室,此人正是利用祖先的威望才在江南称帝建国。对于李孝恭来说,平定萧铣将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战役。这次平定南国之战,李孝恭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他依照李靖的计策顺江而下,很快就到达了江陵城下。

李孝恭和上次平定蜀地一样,他也是极为重视江南的民心,他率军每平一地,就派出军士来宣传大唐的政策,由此来收获民心。因为萧铣猜疑过重,其部属也早已离心离德,故而当唐军抵达江陵城下的时候,梁军由于回援不及,萧铣只能开城投降。

平定萧铣之后,李孝恭又率军拿下了岭南。也就是从这时起,他便再次受到了李渊的猜忌。李孝恭毕竟不是李渊的嫡系子孙,故而李渊对其始终不放心。当李孝恭平定江南之后,有人就诬告其谋反,李渊依照裴寂的计策急调李孝恭搬师。李孝恭回朝后,很快便被拿掉了军权。不过,李渊还是念在了李孝恭平定江南的功劳上,最终只是将其罢职,而未伤其性命。

李孝恭和李世民关系密切,两人之间常有书信来往。在李孝恭平定南方的时候,李世民也正率领唐军主力攻打洛阳。他们二人一南一北,都对唐王朝的最终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晚年的李孝恭沉迷于酒色,公元640年,这位宗室亲王最终病逝于长安。

标签: 李孝恭唐朝

更多文章

  • 李孝恭是什么身份?凌烟阁功臣当中唯一的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孝恭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贞观时期凌烟阁所陈列的二十四功臣当中,李孝恭的画像历历在目,他作为皇室成员之一,也是唯一一个进入功臣行列的宗室大将。那么,李孝恭有什么样的功绩?他又是因何原因而进入功臣行列的?李孝恭是隋末唐初的名将,他是隋朝右领

  • 李孝恭凌烟阁为什么会排名第二?他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存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孝恭战绩远不如李靖,也没有什么名气,凭啥在凌烟阁排第二?贞观十七年,天下已经基本平定,贞观盛世的雏形也显现了出来。李世民为了纪念那些当年一起打下天下和开创盛世的功臣们,因此将他们的画像供奉于凌烟阁,史称凌烟阁二十二功臣。在

  • 李孝恭跟李世民是什么关系?玄武门之变谁也不帮也备受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孝恭跟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李孝恭是李渊的侄子,而且比李世民大,所以李孝恭就是李世民的堂哥,光凭这个关系,就足以说明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了。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李孝恭听起来并没有魏征、房玄龄、李靖、尉迟恭那样的出名,却能排在凌烟阁功臣的第二位,只是因为

  • 唐朝宗室李孝恭,战功赫赫却为人低调,逍遥富贵的度过了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孝恭

    你们知道李孝恭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大家一说到唐太宗李世民,肯定就有非常多的话说。有人认为他是一代明君,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可以说是古代王朝非常少见的盛世。他为后来整个大唐王朝的繁荣昌盛,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当然也有人会说李世民天性凉薄,因为李世民登上皇位的手段非常的不光彩。他是通

  • 唐初贞观名臣高士廉:曾辅佐太子李治监国辅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士廉,贞观,李治,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高士廉年轻时很有器量,对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猎,与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因此得到公卿的赞许。但他认为自己是北齐宗室,不宜广交名流,于是隐居在终南山,闭门谢客。隋炀帝大业年间,高士廉出任治礼郎。公元609年(

  • 揭秘:高士廉是谁?高士廉与李世民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士廉,李世民,唐朝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高士廉的妹妹,高氏嫁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也就是说,高士廉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亲舅舅,而且,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父亲早死,两人实际由高士廉抚养。所以说,高士廉相当于长孙二

  • 唐初宰相高士廉生平简介 高士廉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士廉,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的治礼郎,因受斛斯政牵连,被贬为朱鸢主簿,被交趾太守丘和委任为司法书佐。武德五年(622年),高士廉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后协助李

  • 唐初宰相高士廉的故事 历史如何评价高士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士廉,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的治礼郎,因受斛斯政牵连,被贬为朱鸢主簿,被交趾太守丘和委任为司法书佐。武德五年(622年),高士廉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后协助李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高士廉人物生平 贬官岭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士廉

    早期事迹高士廉年轻时很有器量,对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猎,与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因此得到公卿的赞许。但他认为自己是北齐宗室,不宜广交名流,于是隐居在终南山,闭门谢客。隋炀帝大业年间,高士廉出任治礼郎。609年(大业五年),高士廉因妹夫长孙晟病逝,便将妹妹高氏接回家中,并厚待外甥长孙无

  • 隋朝官员高士廉待人处事:皆体现了“德”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官员

    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时期的官员,后来因受牵连而被贬官。武德五年,高士廉归顺唐朝,从此开始了他在唐朝朝堂上的政治生涯。高士廉在官场上累居要职,待人处事皆体现了“德”之一字,是一个才高望重的社稷之臣。说起高士廉的以德处世,大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对亲人的好,遭遇贬官之后,他考虑到贬官之地路途遥远,且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