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李白达到了浪漫主义流派的顶峰?他的诗中都有些什么?

为什么说李白达到了浪漫主义流派的顶峰?他的诗中都有些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60 更新时间:2023/12/18 0:50:29

李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说起李白,在你脑海里面浮出的形象都有哪些?有人想到他是一个手持长剑,吟唱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形象;有人想到到的是让高力士脱靴,抒写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醉酒诗人。而在我眼中看到的是盛唐的一座高山,一座名叫"浪漫"的高山。

李白的诗词当属豪放和浪漫著称,被后世的人称作"诗仙"。在李白死后,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诗人,譬如"诗鬼"李贺、"小李杜"的李商隐都是浪漫主义流派,然而他们都没有达到李白的高度。可以说,李白就是浪漫流派的顶峰。

"香草美人"体,屈原初创浪漫主义流派

说到浪漫主义,就不得不提到浪漫主义的初创者——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的屈原,有着报效国家的决心,但是不被贵族所容纳,死后留下了一个名叫"浪漫"的萌芽。

公元前317年,深受楚怀王信任的屈原开了变法行动,正式对楚国旧贵族发起攻击。两年之后,屈原深入变法改革,在楚国的平民之间得到了巨大的支持,楚国的国力也在逐渐地提升。但是这种提升是建立在牺牲旧贵族利益的基础上,被旧贵族所不容。

公元前314年,旧贵族上书诽谤屈原。楚怀王由此疏远屈原,并将屈原逐出了权力机构。在之后的时间里,屈原先后被流放到了汉北、江南等地,在听说楚国的国都被攻破之后,绝望的屈原投入汨罗江自尽。

屈原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文学成就,我国古代从屈原开始才有了以文学著名的大家。屈原在创作上大量的运用了"香草""美人"等题材,又大胆地将神话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有力地抨击了现实的种种不公平,尤其是楚国的黑暗政治。

屈原的作品当中带有非常浓厚的南方文学气息,南方的地域文化豪迈奔放,民风剽悍,不被周礼所拘束。这就导致了屈原的作品当中抒写男女爱情、忠君报国等思想是十分直接和大胆的,跟我们印象中的南方婉约有很大的不同。

在汉朝建立之后,"赋"逐渐兴起,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都是传世的佳品。在这些作品当中,很多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表达自己的烦闷,用屈原的身世来借代自己的怀才不遇。在之后的唐诗还是宋词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但论成就影响深远的,无疑是屈原开创了浪漫主义流派。浪漫这种信息在《离骚》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屈原将日月星辰、山水风云都融入到这篇文章当中,让《离骚》的辞藻变得十分的华丽。文章当中还大量运用了"香草""美人"来进行借代,对理想的追求加入到了想象和丰富的意境当中,表达了他对自己理想的追求。

从屈原开始,诗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屈原的投河,对文学的发展是一个很沉痛的打击。但所幸的是,屈原的文学作品能够很好的保留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细数屈原的浪漫主义为什么能够发展这么快,在这中间其实还有几个原因。

第一点是有文化的土壤,浪漫主义得以延续首先是要有文化的土壤。因为在浪漫主义当中,它的实质是对自己理想的追求。被之后的很多能人志士、怀才不遇的人所接纳和信服,这就造成了浪漫主义在文学当中是有发展的土壤的。

第二点是有政治的需求,浪漫主义的存在并且兴盛,有一部分原因是统治者们需要。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忠君爱国成为了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主流思想。而屈原正是因为忠君爱国才自投汨罗江,这被统治者们极度推崇,所以浪漫主义的发展的背后也是有着政治因素的存在。

第三点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所谓天高皇帝远不是说说而已。在唐以前,大部分的都城都在北方,而屈原保留最为浓厚的是在南方。这就造成了南方的思想受屈原的影响比较深,即使是皇帝想要铲除这种思想也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甚至很可能就会影响王朝的统治,得不偿失。

在这种情况之下,浪漫主义扎根到了中华文化当中,并被后人继承和发展,最终通过李白之手达到了顶峰。

鲜衣怒马,他是浪漫主义流派的顶峰

从汉朝到唐朝之间,浪漫主义是发展着的,但是它的发展比较缓慢。除了屈原之外,没有一个浪漫主义的集大成者。直到李白的出生,将浪漫主义推向了顶峰。

李白的一生并不像他写诗那样顺畅,相反还十分的艰难。公元724年,李白离开故乡进行远游,先后到达了成都、渝州(今重庆)、扬州、江夏(今武汉)等地。见识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这开阔了李白的思想,在此期间,做出了几十首的诗词。

李白之前的人生理想是做官,因此在734年向唐玄宗进献了著作《明堂赋》,文章当中极力赞赏唐玄宗的英明壮举,抒写了盛唐时期的雄伟现象和自己的人生理想。之后,李白又给唐玄宗进献了《大猎赋》等名篇,最终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睐。

公元742年,唐玄宗授予李白供奉翰林的官职,目的是为了给玄宗写文娱乐,名篇《宫中行乐词》、《清平调》便是在这个时间段完成的。由于李白的才华,让他十分受到唐玄宗的宠信,这导致他受到了一些人的嫉恨。

在众人嫉恨的眼光之下,李白却对这种御用文人生活感到不满。常常和朋友纵情山水,喝酒昏秽。唐玄宗旨意下来的时候,李白曾经在酒醉当中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等名句,但因为让高力士脱靴的行为,遭到了高力士的妒恨。

在高力士的暗示下,依靠高力士的大臣和太监开始诽谤李白,唐玄宗不查之下开始疏远李白。最终李白被赐金放还,《行路难》等名篇皆出在这个时间段。

之后,李白开启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公元762年,李白于当涂病逝。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

李白的诗,就如同他身为侠客一般雄伟飘逸。他深受屈原的影响,想象丰富,意境奇妙,极度的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让艺术和现实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李白在诗中极度地塑造自身,在自己的诗中毫不掩饰地表现自我,表明自己的喜怒哀乐。《醉后寄崔侍御》是他抨击权贵的武器;《南奔书怀》是李白对待穷苦百姓的痛心;《山中与幽人对酌》是李白对待朋友的率真,这样的李白让浪漫主义达到了顶峰,成为了盛唐时期不可逾越的高山。

屈原是发展,李白便是顶峰。而发展到顶峰的浪漫主义,不外乎以下这两个原因:

第一,盛唐时期的繁荣。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是造就浪漫主义达到顶峰的直接原因。在唐玄宗的政策下,唐朝的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浪漫主义有着非常广阔的平台。

第二,李白独占鳌头,浪漫主义能够达到顶峰,李白是主要原因。李白的诗篇几乎每篇都有想象,甚至有些诗篇当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在众多诗人当中,只有李白能够驾驭住这种写作风格。

正是因为李白将浪漫发展到了顶峰,导致浪漫流派后世的诗人往往是在李白的阴影下进行创作。也没有人能达到这么高的成就。在此之后,便流传着"杜甫之后尚有元白,李白之后再无李白"的说法。

杜甫之后尚有元白,李白之后再无李白

诗学上的流派,莫过于"浪漫"和"现实",人们常常将李白和杜甫放在一起。

首先说杜甫,杜甫其实是李白的朋友,比李白小十一岁。但跟李白不同的是,杜甫是现实主义的诗人,被后人称作为"诗圣"。杜甫的诗词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沉郁顿挫"。这跟杜甫本人的教育和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穷苦百姓十分的怜惜。同时,他经历了盛唐到哀唐的转变,看见了贪官污吏剥削穷苦百姓的场景。加上仕途不济,命运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让杜甫的世风变得越来越现实,其中的"三吏三别"便是如此。

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和政治色彩。真实得反应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生活现状。因此,他的诗也被后人称为"诗史"。

在杜甫死后,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大力弘扬杜甫的思想。之后,元稹、白居易发起的"新乐府运动",在很大的程度上收到了杜甫的影响,所以说杜甫之后尚有元白。

要想探究"李白之后再无李白"的原因,就要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进行对比。

第一是李白之后没有能够超过李白的人。浪漫主义它是从屈原开始,在李白达到顶峰。之后也有浪漫主义的诗人,诸如"诗鬼"李贺等人,但是他们的成就都没有超过李白。而现实主义则不同,杜甫之后依然有元稹和白居易继承。从某种意义上说,杜甫是开创了现实主义,而在此之后的元稹和白居易则是发扬了和壮大了现实主义。

第二是浪漫主义没有现实主义的实用性。浪漫主义强调的是主观思想,有着强烈的主观意识,而且描述的对象大多都是以自然为主的。

而现实主义主要是描写客观的事实,注重自己对家国情感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浪漫主义是没有现实主义实用的。在安禄山之后,大唐境内民不聊生,人民食不果腹,自然就没有心思去寄情山水。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才导致了李白之后再无李白。李白在心目中是一座高山,无法攀越的雄伟高山。可以说,李白的诗是有雄放和风骨,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达到李白的成就了。

标签: 李白唐朝

更多文章

  • 李白一生放荡不羁,那么他的婚姻状况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李白

    提到唐朝诗人的婚姻爱情,人们耳熟能详的是杜甫对于发妻的一世爱恋,以及李商隐对爱情的忠贞不二,还有元稹对于亡妻的深深怀念。但对于在我国文学史上拥有崇高地位的天才诗人李白的婚姻,人们就不甚了解了。也许是因为他“光焰万丈长”的诗歌太过于惊艳,也许是因为他满腹才华却一生无缘功名太过悲剧,后世之人反而对他的婚

  • 青梅竹马: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典故之一,如李白《长干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青梅竹马,中国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在诗词中,典故的特点就是语言精炼,含义深厚隽永,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典故如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

  • 折腰: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典故之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折腰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是否善于用典,是诗词高手与诗词爱好者的本质区别。以下就是常见的典故。作为诗词写作者,不可不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折腰《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

  • 说说李白和妹妹的故事 李白为何对不起自己的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李白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白和妹妹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李白的诗里经常出现的两样道具,明月与酒,用明月来表达自己的情怀,用酒来释放自己的心情,可是这和他的妹妹有什么关系呢?李白与妹妹的故事李白的父亲叫李客,大概因为姓李,当地人因他是外来客,便叫他李客。李白出名以后很少提及他的父亲,李客

  • 李白和高适的关系怎么样?为何李白遭流放时,高适没有为他说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高适,李白

    对李白和高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李白,许多人就能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豪迈不羁,纵情潇洒的人物形象。而且因为他的诗句里面的内容和传达的意思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方面,因此,今天的人们,读起李白的诗,仍然能感受到这位古代诗仙的风采。这样的一位诗仙李白,自然不可能是

  • 李白才华横溢,为何他的仕途却多坎坷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

  • 李白游玩时无意救下的一人,竟挽救了大唐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白,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李白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每当我们说起李白的时候,人们想到最多的或许就是他是一个诗人,一首《静夜思》陪伴了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时光。李白身为诗人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诗歌盛行的唐朝,留下了太多的佳话。李白不仅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侠客,一个

  • 大才子李白为什么不去参加科举 李白不工作为什么还能游山玩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李白

    李白,字太子,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701年出生,五岁读书,十五岁的已经写了很多首诗,也混迹在社会名流之中。同时受道家的影响,有着侠客的心,会用剑也是这个时候开始的。李白的出生地一直备受争议,史籍记载李白出生地实在安西都护府中的碎叶城,这个地方在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所以有李白是外国人的说法

  • 揭秘李白最长的一首诗,全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白,唐朝

    你们知道李白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在青少年时代就“通诗书,观百家”,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早期抱有雄心大志的他想建功立业,儒家“

  • 探索诗仙李白的求师之路,苦苦等待三个月终于被他找到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白,唐朝

    李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