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白“斗酒诗百篇”,他的酒量到底有多大?

李白“斗酒诗百篇”,他的酒量到底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76 更新时间:2024/2/13 13:35:33

李白爱酒尽人皆知。杜甫著名的《饮中八仙歌》里,以李白“酒中仙”压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就这样,经过杜甫的一宣扬,李白不但被尊为诗仙,还被尊为酒中仙了。

网络配图

有人曾细心做过统计,李白的诗现存有上千首,提及酒的大约有200首之多,涉及得意时喝酒,失意时喝酒,一个人时喝酒,去宴会时喝酒,怀念人时喝酒,重逢时也喝酒,他拜访别人要喝酒,别人拜访他就买酒,在酒楼喝酒,在家里喝酒,在宫廷里也喝酒,好吧,最后结局是“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旧唐书》),说嗜酒如命一点也不过分。

那么,李白的酒量到底有多大?

既然他是“斗酒诗百篇”,首先我们太搞明白斗这个计量单位。从出土的青铜斗看,这个斗和我们现在家里的饭勺大小差不多,一斗的容量也就是现在常用的大一点玻璃杯。还有《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答:“臣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一斗亦醉”,这是说喝得很少。

网络配图

战国时秦商鞅变法统一了量制,10斗合1斛(或石),1斗为10升,后世沿用。古代的“升”量值不大,1升大约能合现在市制单位的4两,1斗合10升就是4市斤重量。汉代王莽传世的

“铜方斗”上有篆书铭文:“律量斗,方六寸,深四寸五分,积百六十二寸,容十升。”容积和秦朝的量制差不多。

唐朝的斗和以上所说的没有多大出入。

李白曾有“金樽清酒斗十千”,“一斗合自然”这样诗句。如果按照他自己诗中所说,他一次喝一斗,也就是4市斤的酒量

当然,他所喝的酒和现在的白酒不是一个概念。关于白酒蒸馏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一直没有定论,普遍接受的概念应该是元代,也就是利用酒曲反复酿造,来提高酒中酒精浓度的方法,通过一遍遍蒸酒、加酒曲的反复操作,以得到清澈醇香的高度数上等美酒。

网络配图

一般认为,唐朝的酒,大多是自然发酵的米酒。这种米酒粗糙、混沌、未经再蒸馏加工的,酒精度无法进一步提高,大约能达到15度,不会超过现在的黄酒。

因此,我们按15度这个古代自然发酵难以逾越的度数来换算,能喝4斤15度酒,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标签: 李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早预见安禄山谋反的竟然是李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安禄山

    “安史之乱”爆发前,曾先后有三位高官向唐玄宗说过安禄山会谋反。据《旧唐书》记载,张九龄因为讨厌安禄山的“狡黠”,所以告他“面有逆相”且有“狼子野心”;王忠嗣因为李林甫对自己“日求其过”,于是告他的亲密同伙安禄山日后“必反”;杨国忠因为担心安禄山与自己争夺相位,因此多次“上前言其悖逆之状”。网络配图在

  • 李白究竟是怎么死的 四种说法你认同哪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白

    唐朝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相信没有人不知道,据说他武功高强为唐朝第一,嗜酒成性且才华横溢,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相关的传奇故事和名篇佳作。关于李白的死因,一直以来有其中不同的说法,不知道你会赞同哪一个呢?身世之谜网络配图关于李白的身世也是历来争论颇多的,据《新唐书》记载,李白是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也就是说,他

  • 李白诗集透惊天秘密 日本国名为武则天所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白

    中国汉代,也就是距今两千年前后的历史时期,日本不叫日本而称倭奴。网络配图那时,汉代皇帝封了倭奴国王并且按照礼节赐予了金印,印文是:汉倭奴国王印汉史有记载。从印文内容分析起来,那时的倭奴的地位,相当于汉朝的一个诸侯国。后来日本国内出土了此枚金印。曾有日本人想否定这个历史事实,可是历史记载和出土文物铁案

  • 李白悲剧婚姻 被老婆骂一辈子都没出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白

    李白在和山东的这个老婆一起生活的时候,受尽了老婆的气,这个老婆整天在家骂他:……你只不过是一个“蓬蒿人”而已,一辈子到死也不会有什么出息。无论是大V李白,还是小号杜甫,各有各的难处。说起李白的不幸也会让你掉泪。这样一位才子,哪里会受人管束,可是他在山东成家,遇到一位很现实的女人,不得不让李白“摧眉折

  • 诗仙李白也是乖学生 政治生涯也从科举考试开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白

    唐代大诗人李白才高八斗,壮志凌云,要么当高官做大事,不然就从道参禅,浪迹山水。由是,(本文由天天爱养生网整理发布),不少人(包括研究他的专家学者)都认为:李白从政是一步登天,没有参加过当时比较完备的科举考试。网络配图其实,据《唐摭言》、《唐音癸签》等许多唐代典章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实行的“两条腿”走

  • 李白为何爱当上门女婿?难道一切为了捞官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白

    在大家的心目中,诗仙李白一直以狂士的形象存在着,他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些诗句何其潇洒,何其狂放。他叫“杨国忠捧砚,高力士脱靴”,何曾把权贵放在眼里。然而最

  • 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 李白从坏学生变成大文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白

    古人爱读书是各类古籍里都有描述的事迹。不论是手不释卷的顾炎武还是写下大诗篇的李白都有文献的记载。铁杵成针的的故事也很出名,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呢,这个故事激励了谁的学习生涯呢?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网络配图古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记载过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

  • 李白当上门女婿的一切缘由 竟是为了捞官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白

    在大家的心目中,诗仙李白一直以狂士的形象存在着,他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些诗句何其潇洒,何其狂放。他叫“杨国忠捧砚,高力士脱靴”,何曾把权贵放在眼里。然而最

  • 李白泄露了什么宫廷机密 才让唐玄宗将他免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白

    天宝元年,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进宫,入职为官。李白大喜,以为从此可以仕途通达了。由山东赶往长安,并且在金銮殿见到了唐玄宗,让李白待诏翰林。虽然只是候补的位置,却已经接近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有的是机会升职。网络配图李白的才华,我们是知道的。至今他的诗词我们都在学习。因此,当时的唐太宗是十分喜欢李白的。

  • 揭秘:李白和高力士之间是什么愁什么怨?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白

    唐代的著名宦官高力士,原名冯元一,是被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岭南著名军政领袖冼夫人的第六代孙。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网络配图他幼年时入宫,一直被高延福收为养子,因此改名为高力士,由于当时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后由于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深得信任,因此其地位在唐玄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