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几起几落却始终不改忠贞之志,最有出息的武状元

郭子仪:几起几落却始终不改忠贞之志,最有出息的武状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72 更新时间:2023/12/21 2:38:20

他是中国历史最有出息的武状元,虽几起几落却始终不改忠贞之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安史之乱,可谓是大唐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场空前浩劫的洗礼下,不仅那个曾经璀璨繁华、万邦来朝的盛世大唐被拦腰斩断,连整个华夏大地都被带入了万丈深渊。不过俗话说得好,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良。一代战神郭子仪横空出世,不仅让唐帝国成功续命,也在青史上留下了属于他的浓重一笔。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一种说法,若无郭子仪,大唐必亡于安史之乱。实际上,这不过是受小说演义的影响而出现的论调,夸大了郭子仪的功绩。但不能否认的是,郭子仪确实是平叛安邦、使大唐转危为安的第一功臣。

郭子仪字子仪(没错,他的名和字是一样的),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他是一个由武举考试步入军界的职业军人,作战勇猛,统兵有方,很快就凭借军功出人头地,先后担任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武军使、安西副都护、北庭副都护等职。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他因母亲去世,卸职回乡守孝。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朝廷鉴于形势危急,下令郭子仪“夺情”起复,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军征讨安禄山。当时在叛军凌厉的攻势下,各路唐军纷纷兵败如山倒。他苦撑危局,屡屡重挫叛军,先后收复静边军(今山西右玉县),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击败叛将高秀岩,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开通东陉关(在今山西代县东南),在河东(今山西)打开了局面。他又和李光弼通力合作,击破史思明数万兵马,在河北掀起一阵反攻浪潮。

不久后,京师长安的门户潼关告急。为减轻驻守潼关的哥舒翰所部的压力,郭子仪提出集中优势兵力直取范阳(今河北涿州),捣毁安禄山的老巢,断叛军后路。如果此计能够成行,或许安史之乱就不会折腾八年之久。可惜的是,还没等朝廷回复,潼关便落入敌手,玄宗也在一片混乱之中仓皇逃往蜀地。

不久后,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即位。此时的局面对唐王朝来说已经非常不利,于是肃宗不得不视郭子仪为干城,任命他为朔方节度使,兼兵部尚书。很快,随着宰相房琯所部被叛军杀败,郭子仪的朔方军一时间成了肃宗身边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

压力山大,郭子仪迎难而上。他鉴于肃宗急于收复两京的情况,便提议首先攻取河东。只要光复河东,东可图洛阳,西可图长安。他首先在河东安插好内应,而后率精兵攻取冯翊(今陕西大荔),隔断黄河威胁河东。随即,河东内应四起,郭子仪趁势纵兵猛击,打得叛将崔乾佑无法招架,只得落荒而逃。拿下河东后,他又击败叛军安守忠部,夺得永丰仓,打通了关中与陕地。

扫清了外围,至德二载(757年)九月,已升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的郭子仪汇合各路兵马及回纥等部援军,浩浩荡荡开向长安。香积寺之战中,经过官兵浴血搏杀,唐军最终大获全胜,收复长安。郭子仪趁热打铁,又命部将李嗣业及回纥援军发起东征,一举收复洛阳。得知两京光复的消息后,唐肃宗激动不已地对郭子仪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旧唐书郭子仪传》)

赫赫无双的战功,为郭子仪赢得了无上的荣誉,却也招来了肃宗的猜忌和提防。乾元元年(758年),肃宗调集重兵围攻驻守邺城(今河南安阳)的安庆绪。当时,统兵将帅中有九个节度使,但肃宗因有意打压郭子仪、李光弼等名望颇高的功臣,故意不设主帅,而以宦官鱼朝恩为宣慰使总摄战局,结果导致唐军指挥失当,大败亏输。次年,唐军与史思明大战。突然间狂风四起,昏天黑地之中因敌我难辨,郭子仪只得命部队后撤以保存实力。然而,战后鱼朝恩竟向肃宗汇报郭子仪作战不利。肃宗便趁机以此为由,免去郭子仪一切军职,让他回家赋闲去了。

不久后,朔方军发生了以拥护郭子仪为名的兵变。焦头烂额的唐肃宗不得不重新起用郭子仪,希望凭借他的威望尽快平定兵变。他封郭子仪为汾阳王,再授天下兵马副元帅之职,让其进驻发生兵变的绛州(今山西新绛)。郭子仪没有一句牢骚,即刻动身,很快就妥善处理了组织兵变的大小将校,还顺道解决了兵变产生的根源——军饷问题。

然而,郭子仪不知道,专制社会中,像他这样的将军越是忠心为国,就越容易遭到猜忌。宝应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后,郭子仪再一次被解除兵权,放回家中闲置。

广德元年(763年),历时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但唐王朝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个比安史叛军还要可怕的敌人吐蕃以强势姿态杀了过来。经历了大浩劫、大动乱的唐朝虚弱不已,无力抵挡吐蕃的入侵,首都长安危在旦夕。火烧眉毛的情况下,唐代宗只能祭出郭子仪这最后一张王牌,将保住长安的重任交给了他。

郭子仪仍旧毫无怨言地出山了,可此时他手里只有30几个骑兵,却要去对抗20万骁勇善战的吐蕃大军。唐代宗见势不妙,逃往陕州(今河南陕县),长安陷落。不过,郭子仪到底是久经沙场,他临危不乱,沿途收拢了元帅都虞候臧希让、凤翔节度使高升等部的溃兵,得到几千兵马。随即,他命人白天击鼓,晚上放火,使吐蕃起疑。而后又派出小股骑兵来回在长安城外奔走驱驰,把尘土踏得漫天飞舞。吐蕃惊惧,派人打探情报,唐军细作趁机散布流言:“汾阳王从商州领兵收复长安,大军不知有多少”。吐蕃以为唐军众多,又摄于郭子仪的威名,于是率军退走。这是郭子仪第二次收复长安了。回到京师后,唐代宗羞愧地对郭子仪说,要是早用卿,就不会如此狼狈了!

此后,年事渐高的郭子仪宝刀不老,仍然屡立大功,一次次把唐王朝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广德二年(764年)正月,仆固怀恩反唐。仆固怀恩本是唐朝大将,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有大功。由于他手握重兵且名望素著,朝廷对其忌惮不已,经常对其明里暗里进行打压。仆固怀恩渐渐寒心,遂暗中联络回纥以为后盾。

不管仆固怀恩是否想反,唐代宗对他已经不信任了。几经讨论后,代宗下诏让郭子仪去接管仆固怀恩所部。他是郭的老部下,郭若去,仆固怀恩自然无所作为。

然而,未等郭子仪抵达,仆固怀恩便扯起了反旗。他连结吐蕃、回纥、党项等部,发动30万大军大举杀向长安。面对危局,郭子仪凭借自己的威望,单骑进入回纥军营,向回纥晓以大义,离间了回纥与吐蕃的关系。随后,他反化回纥为盟军,又趁仆固怀恩暴死之际果断出兵,大破吐蕃,成功守住了长安。

这样一位勇于担当、不计前嫌的名将,理应得到上天的眷顾。事实上确实如此,郭子仪的结局是圆满的,他以85岁高龄在唐德宗一朝寿终正寝,其家满门王侯,贵同皇室。

与历史上很多名将一样,功成名就的郭子仪遭到了无数的猜忌、冷落乃至摒弃。但在宦海沉浮中,他始终不为所动、随遇而安,一直保持着不卑不亢的姿态。在国家和民族需要他的时候,他便不存任何芥蒂一往无前、敢于任事,由此既化解了君主的疑心和同僚的嫉妒,也让他成为了古今中外罕见的能得善终的大功臣。

标签: 郭子仪唐朝

更多文章

  • 郭子仪的心胸有多大?祖坟被死对头所挖还能泰然自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郭子仪

    郭子仪的心胸有多大?祖坟被死对头所挖还能泰然自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朝臣就是一个敏感的存在。他既要顾虑君臣关系,又要掌握与百姓之间的距离,作为一个清官他要担心功高盖主,作为一个贪官他又要担心御史在后面弹奏他一本。更重要的是,他还要妥善处理与同僚之间的利益交叉。因此

  • 郭子仪的祖坟为什么会被挖?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郭子仪,唐朝

    你真的了解唐朝名将祖坟被挖,对皇帝说:这绝非人所为,挖坟的一听当场哭了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皇帝可以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至高荣耀,但有一些大臣立下了大功,甚至于功高震主,所以他们会做出一些以下犯上的事,这样的臣子,后世对他们的评价不会太高。数千年来,人们

  • 安禄山死后为何郭子仪花了6年才平乱呢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安禄山,唐朝

    还不知道:安禄山死了为何郭子仪花了6年才平乱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是我国历史长卷上浓墨重彩的一页。由李渊于晋阳起兵,第二年在长安称帝。后又由太宗李世民开启了贞观之治,而后迎来了被后人传颂已久的由唐玄宗开拓的开元盛世。可惜兴衰更替是帝国发展不可撼动的规

  • 郭子仪功高震主又手中握着大权 为什么他还能寿终正寝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郭子仪

    还不知道:郭子仪功高震主为什么能收寿终正寝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功臣是一个非常有重量的词,搞得好可以给自己带来富贵荣华,搞得不好就会带来灭门之祸。并且最重要的是得看你遇到的是什么样的一个皇帝,如果皇帝疑心病比较小人又大度的话那对功臣就比较放心,所以这些功

  • 郭子仪的超凡军事才能,在安史之乱中收复失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郭子仪,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子仪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郭子仪可以说是历史中的一个在军事上很有才能的人。他经历过大大小小许多的的战役,而从这些战役中,他也不断地磨练自己,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自己在军事上特殊的才能,他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建立了许多的功勋,由于他军功不断的

  • 郭逵为何能与郭子仪并称“三郭”?郭逵做了什么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郭逵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郭逵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在等级鲜明的古代社会,想要成为一名高级将领,大体来说有着两种途径:一是依靠自己的出身,如果是名族、功臣的后代,那么往往很容易就能够被委以重任,享受高官厚禄;第二便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功绩,如果能在战争中表现出色,那么也能够逐渐升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第二

  • 安史之乱吐蕃攻入长安,郭子仪是怎么让吐蕃自动撤走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郭子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子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带来的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

  • 位极人臣功高盖主的郭子仪,最后为何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郭子仪,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子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名将郭子仪被称之为“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当安史之乱,大唐风雨飘摇,郭子仪是力挽狂澜的关键人物。郭子仪有多厉害,皇帝对他有多忌惮,《资治通鉴》里有个故事可以说明。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

  • 功高震主受到猜忌怎么办?郭子仪告诉你如何福泽子孙!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郭子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子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自汉唐以来之勋臣,功名最盛而福祚克全者以郭子仪为首称”,康熙赞他是“其虚怀卓识过人远矣。”唐朝名将郭子仪被称之为“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当安史之乱,大唐风雨飘摇,郭子仪是力挽狂澜的关键人物。郭子仪有多厉

  • 历史上权倾朝野还能善终的名将!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郭子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权倾朝野还能善终的名将郭子仪!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位及人臣、功高盖主的能人、强人、超人多去了,但能够权倾朝野、坐拥荣华、体体面面善终并受到尊崇者,还真找不出几位能跟郭子仪比肩的。郭子仪的辉煌是安史之乱造就的,当然了,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