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虽然世人更熟悉郭子仪 但平定安史之乱的头号功臣确实是他

虽然世人更熟悉郭子仪 但平定安史之乱的头号功臣确实是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72 更新时间:2023/12/17 8:53:30

李光弼为什么是安史之乱的头号功臣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虽然世人更熟悉郭子仪,但平定安史之乱的头号功臣确实是李光弼,李光弼一直都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其军事才能在当时是最强的。收复常山郡、太原之战、河阳之战和击败袁晁等都是李光弼的战功,所以《新唐书》中说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李光弼曾是四镇节度使王忠嗣的部下,当时王忠嗣就很看重李光弼,认为“光弼必居我位”。后来王忠嗣被李林甫陷害致死,而李光弼在749年被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推荐为朔方副节度使,本来李光弼是很感激安思顺的,但后来安思顺想拉拢李光弼,于是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光弼,李光弼知道后就托病辞官回了家。后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认为李光弼是个人才,就上表给李隆基,把李光弼召回了长安。

755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造反,李隆基急需军事将领,郭子仪就把李光弼推荐给了李隆基,李光弼成为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也就是实际上的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指挥的第一次战斗就是收复常山郡。李光弼带领5000名朔方军攻打常山,俘虏史思义,在史思义的建议下,李光弼兵分四路对阵史思明的两万骑兵,出奇制胜,叛军损失很大。常山郡基本被收复。之后李光弼和郭子仪领兵取得了嘉山之战的胜利,河北大部分地区被收复。

虽然李光弼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长安还是陷落在即,李隆基出逃四川,长安城不久陷落。之后,太子李亨在灵武僭越称帝,拜李光弼和郭子仪为相,授尚书之职,仍领节度使之职。李光弼奉命镇守太原,以阻击叛军。757年正月,太原之战正式开始,史思明领兵十万进攻太原,想在太原开一道口子然后进军灵武。当时李光弼手中的士兵加起来还没有一万,士兵们未战先怯,想修筑防御工事消极避战。李光弼则认为临时抱佛脚根本行不通,还不如一面积极防御,一面选择性进攻。当时李光弼让一部人士兵在城墙上安装石炮攻击叛军,又让另一部分士兵挖地道直接通往叛军大营。一下子斩杀了一万多叛军。而且,当时的叛军出现内乱,安庆绪杀死了安禄山,史思明带领一小部分兵退回到范阳,剩下大部分士兵对阵李光弼,被李光弼组织精兵斩杀了七万余级。太原之战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同时为大唐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

但在759年的相州之战中,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领20万大军攻打史思明的五万大军,却因为唐军没有统一指挥而只是有一个宦官鱼朝恩来监督,致使唐军大败。鱼朝恩把战败原因归于郭子仪,郭子仪的兵权被收回。李光弼接替了郭子仪的职位:朔方节度使和天下兵马副元帅。成为平叛的最主要将领,在接下来的河阳之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最大程度牵制住了史思明的主力部队。在此战中,李光弼的部下李抱玉、仆固怀恩等都有出色的表现。

随着李光弼战功的不断累积,宦官鱼朝恩开始担心李光弼功劳过大压自己一头,所以处处使绊子,在接下来的邙山之战中,因为鱼朝恩和仆固怀恩的怀私,致使唐军大败,不过这一次唐肃宗倒还是比较理智,并没有问责李光弼。李光弼得以继续领兵平叛。之后又击败袁晁,终于在763年,走投无路的史朝义兵败自杀,安史之乱结束。

李光弼自安史之乱开始一直战斗到安史之乱结束,无愧于“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的评价。但郭子仪被弃用、来瑱被诬陷致死等事件让李光弼彻底怕了宦官,所以在安史之乱之后,李光弼退守徐州,不管唐代宗怎么召见他、需要他,他就是不敢前去面见皇帝。这虽然是李光弼在消极的保命,但另一方面在别人看来就是拥兵自重,即便是他曾经的老部下,也这么认为他而不再敬重他,这让他郁郁寡欢,764年就病逝了,时年57岁。

标签: 唐朝李光弼

更多文章

  • 唐朝的武将谁最厉害?郭子仪薛仁贵都不如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郭子仪

    唐朝的武将谁最厉害?郭子仪薛仁贵都不如他!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甚至很多现代人都十分向往唐朝。唐朝的确在各个方面都发展的十分强大,无论是经济、军事、文化和艺术等领域,都达到了一种空前的成就。很多人喜欢拿唐朝和宋朝相比,两个朝代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军事力量

  • 郭子仪是如何经历四朝寿终正寝的?名将郭子仪的生存技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郭子仪

    郭子仪是如何经历四朝寿终正寝的?名将郭子仪的生存技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

  • 祖坟被挖,天天被说坏话的郭子仪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郭子仪,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祖坟被挖,天天被说坏话,郭子仪为何能富贵善终?在中国历史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名将并不罕见,但是能够保全自身并得以善终的却只有寥寥几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似乎成为了功臣们逃不过的宿命。最典型的是唐朝“安史之乱”后,几位功臣们的悲催下场。比如堪称

  • 李光弼与郭子仪的结局为什么会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光弼,唐朝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的中兴大将,为何两人的结局如此不同,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中唐时期的国家柱石,两人为平定“安史之乱”,保卫大唐江山立下赫赫战功,并称唐朝中期的中兴名将。唐肃宗曾发自肺腑地感谢郭子仪:“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李光弼也备受后人推崇,被

  • 郭子仪在家给老婆洗脚,大臣笑他没骨气,唐代宗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郭子仪,唐朝

    还不知道郭子仪在家给老婆洗脚 大臣笑他没骨气 唐代宗:这才是大智如愚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唐朝的名将,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一代战神郭子仪。郭子仪的前半生基本上是碌碌无为,直到58岁那年他才走上沙场,最后成为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郭子仪的出现,挽

  • 裴度有哪些成就?功勋堪比郭子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裴度,唐朝

    你们知道唐朝宰相裴度:成就了中唐的“元和中兴”功勋堪比郭子仪,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唐朝曾经有过一位著名的宰相郭子仪,这位在安史之乱之中扭转了唐朝局势的伟人也因此被搬上荧幕,所以我们在很多电视剧中都能看到他伟岸的身影,不过在唐朝,却还有一个人他堪比郭子仪,而此人也同样在唐朝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郭子仪为王朝续命195年,却惨遭皇帝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郭子仪,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子仪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如,大唐帝国,在历经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实现了国家强盛,四海臣服,天朝上国的尊号,天可汗的尊称,也在统治者的奢靡,在朝廷之上的昏聩,在地方节度使制度,这一系列的因素之下,而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的做所作为也成功的点燃

  • 郭子仪身居高位 为何还会怕一名小官员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郭子仪

    还不知道:郭子仪为何会怕一个小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都知道,唐朝的汾阳王郭子仪一生富贵、顺遂。他率领将士平定安史之乱,单枪匹马深入回纥内部,威震一时。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唐朝的再次繁盛。他一生出将入相三十余年,扶持过四朝皇帝,且他的亲眷皆身居显贵,

  • 郭子仪是怎么一步步成为一代名将的?又是怎么安然寿终正寝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郭子仪

    郭子仪是怎么一步步成为一代名将的?又是怎么安然寿终正寝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郭子仪是唐朝一代名将,安史之乱就是由郭子仪平定,并且顺利收复长安、洛阳两京。郭子仪是以武状元身份入仕,但早年并没有得到重用,毕竟当时的大唐还没有爆发很严重的危机。直到安史之乱发生后,唐军一度兵败如山

  • 郭子仪虽功高震主,但为人处世之道让他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郭子仪,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子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纵观我国的历史,有无数个英雄豪杰,或功勋卓著,或满腹经纶,或功高震主,但是能够善始善终者却很少。而唐朝的郭子仪却能一身正气,功高盖世,且善始善终,实属千年难遇。特别是从唐玄宗末年的安史之乱,攻克河北,收复两京,再战邺城,大唐的国运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