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为什么将自己府中的大门打开 郭子仪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郭子仪为什么将自己府中的大门打开 郭子仪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3/12/24 6:29:1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子仪开府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从古至今,“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几乎已成“客观规律”,但凡功高震主,赏无可赏者,大都逃不过君主的“清算”,遇到仁慈一点的君主,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可能还会来个“杯酒释兵权”,把实权收回去也就算了,遇到心狠一点的君主,则难免落个“身死道消”的下场,韩信白起、胡惟庸、蓝玉等人都是典型的例子!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有这么一位功臣,其功劳用功高震主都不足以来形容,用皇帝的话来说,只要他愿意,皇位都是他的,按理来说功劳到了如此地步,想急流勇退都不太可能,然而他却荣宠一生,得以善终,享年八十五岁,甚至死后还配飨皇家宗庙廷,陪葬于皇陵!

他就是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

先来简单了解一下郭子仪其人

据《郭子仪传》所载,郭子仪公元697年出生于华州郑县,祖籍山西太原,自幼习武,武艺超群,后参加武举,以“异等”成绩补任左卫长上,从此迈入仕途,“武举”是武则天于长安二年才开设的,虽然为习武之人提供了“鲤鱼跃龙门”的机会,但受重视的程度还是比不上以科举入仕的文官。

所以郭子仪早年的仕途并不算太顺利,先后担任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武军使、安西副都护、北庭副都护等职,公元749年升任左武卫大将军,级别为正三品,公元754年,郭子仪出任九原郡太守,但不久他的老母因病去世,郭子仪便去职返家守孝,此时的他已是57岁“高龄”,按理来说,仕途应该是走到了尽头,谁曾想,他还没开始“发力”呢!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史思明来势汹汹,朝廷无人可用,想到了正在守孝期间的郭子仪,便下令“夺情”用,同年,已经年近六旬的郭子仪再度出山,出任朔方节度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安禄山认为郭子仪年老体衰,并未将其放在心上,不料郭子仪大展神威,先是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击败叛将高秀岩,紧接着收复云中、马邑,开通东陉关,极大的鼓舞了朝野上下的士气!

公元756年,郭子仪兵出井陉关,平定藁城,攻克赵郡,之后驻守常阳,同年八月,郭子仪出任兵部尚书兼中书门下平章事,率军平定河曲,次年闰八月,郭子仪又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率军克复两京,因功加封司徒、代国公,公元762年又被册封为汾阳郡王,安史之乱后,郭子仪又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可谓是战功彪炳,威震天下!《唐史》对他的评价为“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功劳到了郭子仪这种地步,已经不是一句功高震主可以概括的,只要他愿意,甚至可以染指皇位,这怎能不让皇帝心生忌惮,就算对其痛下杀手也在情理之中,然而郭子仪却得以全身而退,荣宠一生,去世后还配飨皇家宗庙廷,他为何能够打破“兔死狗烹”的规律呢?

通过一个故事,我们可能得到答案!

郭子仪在公元762年被册封为汾阳郡王后,皇帝赏赐了他一座富丽堂皇的王府,并配有数千名杂役与奴仆,皇恩浩荡,郭子仪无法推辞,就带着一家人住进了王府,但他住进王府的第一天就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将王府的大门全都打开,撤去看守的卫兵,任何人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愿意都可以来个“王府一日游”。

一日,郭子仪昔日的老部下奉命离京镇守边关,临行之际去王府拜别郭子仪,结果王府大门洞开,下人声称自行进入即可,这个老部下便一头雾水的闯进了王府,由于无人引路,他无意间到了郭子仪与夫人的居所,看到郭子仪的夫人和女儿正在梳洗打扮,而郭子仪站在一旁伺候,就像一个老仆人一般,堂堂汾阳王竟然伺候夫人和女儿洗漱,这位老部下震惊之下又觉得好笑,因害怕郭子仪尴尬又偷偷的“逃出了”王府。

之后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周围的同僚,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郭子仪的光荣事迹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大街小巷都在议论郭子仪大将军竟然是个“惧内”的人,郭子仪的几个儿子感觉脸上无光,来找郭子仪哭诉,请求他无论如何也将王府大门紧闭,否则实在是太丢人了。

郭子仪听完儿子们的哭诉,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话“向使崇垣扃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害能之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欲兴,无所加也”!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我坐拥如此大的王府,仅王府中伺候的下人就有数千人,这怎能不叫他人眼红呢,若是将王府紧闭,难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妄加揣测,甚至暗中构陷,如今我将王府所有的大门都打开,任何人都可以来看看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以示我行事坦坦荡荡,没有丝毫不臣之心,如此这样,就算有人想陷害我,也没有机会!听了郭子仪的解释,他的儿子无不叹服他的智慧!

小结:

功高震主之人难逃“兔死狗烹”的结局,一方面有君主薄情寡义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臣子本身的原因,很多大臣在立功之后骄傲自满,嚣张跋扈,甚至生出叛逆之心,成为朱元璋口中的“骄兵悍将”,如此一来,怎能为君主所容?

像郭子仪这样,永远能够认清自己的地位,永远能够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并懂得以政治的眼光看问题,加之胸怀坦荡,待人以诚,忠智俱备,又何愁不能从凶险的官场中全身而退呢?

参考资料:《郭子仪传》《唐史》

标签: 唐朝郭子仪

更多文章

  • 郭子仪为什么要拒绝李世民给他的官职?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子仪,唐朝

    大家好,说起郭子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掉兄长逼退父亲,自己登基做皇帝。在他登基之前,担任的是尚书令一职,做了皇帝之后,这个职位也就空了出来,谁也不敢做。后来,在安史之乱中,郭子仪站出来力挽狂澜,使得战乱得到平定。郭子仪对于唐朝的贡献很大,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评价。有一次郭子

  • 郭子仪再造的帝国是怎么被自己后代毁掉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子仪,唐朝

    每当一提起郭子仪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欧阳震华与关咏荷出演的《醉打金枝》是TVB的代表作之一,那时候经常于各大电视台重播,盛况堪比现在的《还珠格格》。而这部电视剧也确有原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曾在酒后打过金枝玉叶的老婆——升平公主。闹剧之后夫妻俩相亲相爱,共育有4

  • 七朝元老郭子仪的结局怎么样?战场老将的大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子仪,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七朝元老郭子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历史上,有需要劳苦功高的功臣的下场都非常悲惨,因为他们功高震主,又遭到小人的嫉妒,因而总是会被君王忌惮而身败名裂。但是唐朝的一位臣子,他虽然同样功高盖主,也曾有小人向皇帝进献过谗言,却还是能够全身而退,这个人就是名将郭子仪。

  • 郭子仪为什么会历经四朝结局还能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子仪,唐朝

    郭子仪为什么会得以善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放眼古今中外,有权的功臣有不少难以善终的,比如宋代的岳飞,功高震主,让宋高宗无耻的杀掉。明朝的权力人物张居正,人刚死就让自己的学生皇帝抄了家。诸如此类,多得不胜数。但唐朝名将郭子仪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为人臣的奇迹,历经玄宗、肃宗、

  • 名垂青史的大将军,揭秘郭子仪的一些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子仪,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郭子仪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安史之乱,给了郭子仪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他与李光弼一起率军收复洛阳、长安,成功镇压了叛乱;唐代宗时,他又多次率军击败入侵的吐蕃和吐谷浑联军,功高至伟。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无论在皇帝眼中,

  • 明代画家仇英《郭子仪拜寿图》简介 该作由美国回流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仇英,《郭子仪拜寿图》

    《郭子仪拜寿图》为明代画家仇英所作的描绘郭子仪拜寿的绢本画,该作是由美国回流而来的,保存完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画面内容画面中郭子仪夫妇端坐正中,七子八婿身着官袍,跪拜堂前,为双老庆寿。该画为绢本,工笔重彩,绘郭子仪拜寿图,其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在明人绘画作

  • 功高盖主却能善终,郭子仪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郭子仪

    安史之乱,给了郭子仪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他与李光弼一起率军收复洛阳、长安,成功镇压了叛乱;唐代宗时,他又多次率军击败入侵的吐蕃和吐谷浑联军,功高至伟。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无论在皇帝眼中,还是在朝臣心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不过,郭子仪明白,功劳越大,麻烦也越大。文种、韩信等前辈血淋淋

  • 郭子仪已经年过80了 郭子仪为什么还向皇帝要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子仪,唐朝

    对郭子仪纵情声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当中,廉洁奉公,克己守俭是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女人方面,古人尤其的注意。俗话说“晚节不保”,其实就是说的一个人在坚持了一辈子的原则之后,到了晚年更加不能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才是大家的普世观念

  • 郭子仪是什么人?历经七朝而未倒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子仪,唐朝

    郭子仪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常言道“伴君如同伴虎”,皇帝是一个国家中地位最高之人,掌管着天下。然而权力越大,顾虑越多,尤其是到了老年时期,因为担心害怕手中的权力会被夺走,难免会猜疑朝中的重臣。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昔日立下的累累功劳使自己能够屹立在朝中不倒,但

  • 郭子仪功高震主,唐肃宗为什么还那么信任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子仪,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子仪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俗话说得好,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意思就是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皇帝,这也体现了我国大一统思想。可是在几千年的古代封建社会之中,出现了太多太多以下乱上的事情。一些个手握兵权的将军,亦或是权倾朝野的名门望族,往往会耐不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