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大诗人李白为何被唐玄宗炒了鱿鱼?

唐代大诗人李白为何被唐玄宗炒了鱿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67 更新时间:2024/1/16 15:19:17

天宝元年(742年)八月,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进京。李白接到命令,以为可以从此仕途通达,不再灰头土脸地生活在蓬蒿之间,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从山东兖州程奔赴长安。到达长安不久,他在金銮殿受到了玄宗的隆重接见。虽然玄宗并没有给李白安排什么官职,只是让他待诏翰林,但是,这个临时、候补的身份,却让李白有了接近玄宗、接近杨贵妃的机会。

网络配图

有证据表明,李白进入宫廷之后,的确也是一位出色的“供奉翰林”。被任命为翰林供奉的当年十月,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温泉宫,李白奉命随侍并且写了《侍从游宿温泉宫》等诗。天宝二年(743年)初春,宫中行乐,玄宗亲自作曲,想要以新词入曲,于是急召李白。当时李白正在酒店里喝得烂醉,但是,被抬进宫中,凉水泼面之后,他顷刻之间就写了十余首诗——其中八首保留到今天。玄宗十分高兴,赞赏有加。仲春,玄宗游宜春苑,李白奉命跟随并写了《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暮春,玄宗跟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观赏牡丹,一时兴起,命李白创作新词,李白也是沉醉之中一口气就写了三首诗,专门歌咏杨贵妃的美貌。这组题为《清平调词》的三首诗歌,词藻华丽,名句琳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写出了杨贵妃的美艳神韵,每一首诗都堪称名作。夏天,玄宗泛舟白莲池,李白奉命写了《白莲花开序》。除了上述作品,李白还写过其他一些应制之作。从玄宗的频繁征召、命其作诗这两点看,对于李白的敏捷诗才,他是十分满意的。从另一方面看,李白也完全胜任供奉翰林一职。

按理说,玄宗李隆基让谁卷铺盖,也不应该让李白走人。但是,卷铺盖回家的偏偏就是李白。天宝三载(744年)春天,李白不得不离开朝廷,离开长安。李白做翰林供奉,前后不过一年半时间。

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网络配图

《新唐书》本传说是李白自己恳求退出朝廷回到家乡(“还山”)的,“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这当然是有缘故的,即李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也就是说,皇帝身边的人已经很讨厌李白,不可能容忍他继续待在皇帝身边,待在朝廷了;李白本人也意识到,继续待在朝廷已经没有意义。换言之,李白得罪了玄宗李隆基身边的人,例如杨贵妃,例如高力士

当今权威的文学史教材,一般根据李白的自述,认定是因为朝廷中的权贵谗毁,李白被迫离开朝廷,离开长安。换言之,是朝中权贵将李白排挤出朝廷的。

我认为,李白恳求还山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一般权贵排斥李白的说法,也不太可信。李白担任翰林供奉期间,未见有任何政治上的企图和行动,他的地位根本不足以跟权贵叫板,不可能妨碍任何当政者的利益。此外,从李白前后的言行看,他是不可能主动离开朝廷的,他离开朝廷,绝对是迫不得已的。无论是皇帝亲近之人的厌恶,还是一般的朝廷权贵的排挤,最后下命令的总归是玄宗皇帝。天宝初年的李隆基,还是能够掌控朝政的。因此,李白的离开朝廷、离开长安,最重要的原因都是玄宗不再喜欢李白。

网络配图

玄宗为什么要将李白逐出朝廷、逐出长安呢?主要原因就是:李白误他的事。具体地说,就是喜欢饮酒的李白泄露了宫廷的秘密。范传正说李白“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清人王琦怀疑李白“曾醉中泄漏禁中事机,明皇因是疏之”。本来,玄宗召李白进宫是为了点缀文采、“润色鸿业”的,孰料李白是一个贪杯嗜酒、口没遮拦的主儿,这当然使玄宗大失所望,大为不满。李白原本有意模仿汉朝的东方朔,但实际上他做不到东方朔那样超脱飘逸。《玉壶吟》一诗中“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四句,就透露了李白承认自己由于没有学到东方朔隐藏真实心迹、滑稽调笑周旋于帝王身边的本事因而弄巧成拙的意思。李白不是司马相如,也不是东方朔,他有较强的自尊心,言语之间难免有锋芒,他常常醉酒,难以做到守口如瓶,他不甘心于只扮演“俳优”角色,忍不住要批判现实。这些,应该就是李白被唐玄宗炒了鱿鱼的主要原因。

标签: 李白

更多文章

  • 李白后人的最终下落 诗仙李白的子女下落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白后人的最终下落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小李杜”则是指李商隐、杜牧),盛世天朝之唐代大诗人,有“诗仙”、“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李白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诗仙李白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和

  • 揭秘谁是诗仙李白心目中的战国时期偶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鲁仲连

    鲁仲连,战国时齐国的高人,他胸藏甲兵,腹有奇谋,却不想做官,他性情孤僻,行为近于狷介,经常混迹在齐赵的地面上,一代布衣可权行州域,力折公候,可见他当时知名度有多高。他舌灿莲花,是战国一代辩士,却从不追求私利,哪里有危难就到哪里,功成身退不要任何封赏,这和苏秦张仪之流又是大大的不同了,倒有点像墨家的人

  • 揭唐玄宗绯闻妹妹与李白、王维的三角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玄宗

    李白和王维同岁,文才相当,又同是孟浩然的好友,但历史文献中找不到一星半点有关他们之间友谊的记载,答案就在这里,——王维和李白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既有这层关系,不争风吃醋可能有些不容易。 不仅唐代诗人受道教影响深刻,一些皇室成员也受其影响。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就曾在青城山修炼;李白自叙“与逸人东严于隐于

  • 揭秘李白为何被唐玄宗李隆基炒了鱿鱼?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白,唐玄宗

    天宝元年(742年)八月,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进京。李白接到命令,以为可以从此仕途通达,不再灰头土脸地生活在蓬蒿之间,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从山东兖州启程奔赴长安。到达长安不久,他在金銮殿受到了玄宗的隆重接见。虽然玄宗并没有给李白安排什么官职,只是让他待诏翰林,但是,这个临时、候补的身份,却让李白有

  • 日本人士阿倍仲麻吕和诗仙李白是朋友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阿倍仲麻吕

    阿倍仲麻吕是日本人士,在唐朝时期来到了中国。他来中国的时候很年轻,在中国学习了很多知识,并且参加了科举,获得了功名。唐玄宗很喜欢阿倍仲麻吕的才华,赐予了他官职。当时李白也在长安侍奉天子,那么阿倍仲麻吕和李白是什么关系呢?日本一直很仰慕中华文化,在秦汉的时候就派遣士子使节来中国学习知识,阿倍仲麻吕就是

  • 揭秘:诗仙李白与唐玄宗杨贵妃有着怎样的交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白

    除了三首清平调是李白为杨贵妃“量身订制”,还有人猜测那首《长相思》也是李白对杨贵妃的暗恋之作,这种长相思注定是单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网

  • 李白、王维和玉真公主他们三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白

    李白、王维和玉真公主他们三人关系:不仅唐代诗人受道教影响深刻,一些皇室成员也受其影响。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就曾在青城山修炼;李白自叙“与逸人东严于隐于岷山之阳”,“东严子”就是与他“弱龄”订交、结为“异姓天伦”的道友元丹丘;他们三人在青城山结识,故后来李、元二人均由玉真公主推荐入朝。《玉真仙人词》:“

  • 李白爱旅游花27年漂泊四方 登山80多座跨18个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白

    核心提示:有人统计过李白的诗文,综其一生,他游历过18个地方(省、自治区、市),总共到过206州县,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和20多个湖潭。网络配图月落乌啼霜滿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权倾朝野的太监高力士为何会替李白脱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高力士

    高力士,本姓为冯,年幼入宫,因为其聪慧,深的武则天赏识。但是后来犯了错,被武则天赶出宫,之后被高延福收养为养子,改名高力士。一年之后,又受召回到宫中,隶属于司宫台。据可靠记载高力士幼年家境突变,免死而被阉割,小小年纪便饱受生活的艰辛,武则天对此了解之后,便有意栽培他。但是有一次犯错之后便被武则天赶出

  • 李白究竟是怎么死的?揭李白死亡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白究竟是怎么死的?

    导读: 李白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一生放荡不羁,嗜酒如命,李白之死也成为后人追问的千古之谜,那么,李白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史学家们给出的答案有两个,以下是小编针对两种观点作出的分析。病死之说:李白是病死的这一观点被学者们普遍认可。这一观点认为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