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宗学习父亲唐太宗的广开言路,为什么会受到长孙无忌的阻挠?

唐高宗学习父亲唐太宗的广开言路,为什么会受到长孙无忌的阻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69 更新时间:2024/2/8 15:47:4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长孙无忌为什么要反对唐高宗学习父亲唐太宗的广开言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众所周知,唐太宗被称为“千古帝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广开言路、积极纳谏。从唐太宗之后,几乎所有皇帝都以唐太宗为纳谏的榜样(虽然大部分学得不怎么样),唐太宗之子唐高宗也是如此。

在登基不久后,唐高宗下令百官上书言事以广开言路。让人奇怪的是,唐高宗的舅舅兼首席托孤大臣长孙无忌却反对阻扰唐高宗学习父亲唐太宗搞广开言路,搞得唐高宗有点郁闷。这又是为什么呢?

唐高宗登基后不久,山西一带发生了多次地震灾害,造成数千人死伤。山西地区是唐朝的“龙兴之地”,也是李治当晋王时的封地。按照古代的“天人感应”,唐高宗自然觉得山西的地震是“上天预警”。

唐高宗便向自己的亲信宰相张行成请教山西地震的问题,而张行成认为:山西地震是上天警告现在的朝廷出现了问题,不是女谒用事就是大臣阴谋。于是唐高宗下令广开言路,指出朝廷的重大问题。

山西地震发生的时候,武则天还在感业寺里当尼姑,因此张行成的观点就是朝廷现在有“大臣阴谋”的问题,唐高宗也认同张行成的观点。而最符合“大臣阴谋”的人当然是代皇帝控制朝政的长孙无忌。

正因如此,唐高宗广开言路的主要目的就是动员官员揭发长孙无忌,从而削弱长孙无忌的权力,而长孙无忌自然反对。由于长孙无忌实力强,广开言路也就不了了之,唐高宗在这次甥舅斗法中落败。

标签: 唐高宗唐朝

更多文章

  • 唐高宗李治的帝王心术是什么样的?从长孙无忌的死可以看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高宗,唐朝

    从长孙无忌之死,看唐高宗李治的帝王心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家规模庞大的商业集团的董事长,然而,总经理却是你的亲舅舅,那么,你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是商业集团不赚钱吗?是某笔投资会亏损吗?不,都不是,你只会关心一件事:你作为董事长,能不能说了算。长孙无

  • 长孙无忌为什么能够权势滔天 长孙无忌为什么会选择李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孙无忌,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长孙无忌权势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长孙无忌,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另外一个人,她就是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小名叫观音婢,至于大名,史书上却从来没有过记载,所以也无从考证。正如大家所想的一样,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和两兄妹,而这长孙皇后年少时也受尽了磨难,

  • 唐朝重臣长孙无忌,历经三朝,造就最强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无忌,唐朝

    唐朝重臣长孙无忌是怎么造就最强王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朝因其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颗最夺目的宝石,这一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社会风气空前开放、文化多元化,使之跻身同期的世界强国之列。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在长孙无忌的辅佐下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晦人物生平 秦王高参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杜如晦

    早年经历杜如晦,字克明,祖上都是周朝高官,隋朝取代周朝后,祖父杜果在隋为工部尚书、义兴公,父亲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小时候聪慧有悟性,喜欢和人谈论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隋朝大业年间。杜如晦被征为预备官员,礼部侍郎高孝基对杜如晦非常器重,对他说:“你有应付事态的才能,应该作为国家的栋梁,希望你能坚

  • 传奇杜如晦:如果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唐王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内负大节,临机辄断。杜如晦是个志向远大而且英明果断的人。李渊进了长安,杜如晦作了秦王府的参军,也就是随军参谋。当时李渊常常把秦王府的人往外派,李世民很担心自己身边没人。房玄龄说,别人走多少无所谓,只有杜如晦是个人才,不能走。如果您的志向只是做个藩王,那么要他

  • 唐朝莱国公杜如晦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杜如晦(585年-630年5月6日),字克明,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隋炀帝大

  • 常说“房谋杜断”,杜如晦不仅擅长决策,手指也断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杜如晦

    “房谋杜断”这个词大家都听过,什么意思呢?“房”是指房玄龄,“杜”是指杜如晦,这两个人是李世民的亲信智囊。房玄龄擅长为一个问题设计出一堆解决方案,而杜如晦擅长在这一堆方案中找出最合适的。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出主意,一个拿主意,黄金搭档。历史上,杜如晦帮助李世民“断”了很多关键的决策,还曾经断了一根手指

  • “房谋杜断”:房玄龄与杜如晦奠定大唐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房玄龄,唐朝

    唐朝在整个历史上都是非常繁华的朝代,特别是当时修建的大明宫,这在历朝历代都是非常壮观的,。除了号称“天下第一宫”的阿房宫,在中国历史上也就数到大明宫了。无论是从面积的大小,还是建筑的设计风格,在当时都影响到了很多国家。而阿房宫因为秦二世胡亥就已经亡了,所以说,阿房宫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并不能与当时唐朝

  • 名相杜如晦:唐朝的功臣之一,为皇帝出谋划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杜如晦,唐朝

    唐朝的功臣之一,名相杜如晦,为皇帝出谋划策,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杜如晦 (585–630), 字克明,是一位早期在唐朝太宗时期的宰相。他和他的同事房玄龄,常被描述为中国帝国的楷模。受到皇帝的敬仰。杜如晦生于公元585年。隋文帝时期。他来自隋朝都城长安。他的曾祖父杜皎和祖父

  • 杜如晦死后,他的儿子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杜如晦,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杜如晦这一生算是成功,但是两个儿子真的可惜啊。杜如晦这个人也很有能力,和房玄龄齐名。他们两个一同辅佐李世民,杜如晦这个人很成功,只可惜他的两个儿子啊。作为李世民的得力助手,杜如晦的出生也是很不错的。家里面都是当官的,自己最开始也是在隋朝人任职,后来李家父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