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位列凌烟阁功臣第三,杜如晦的家人却无一善终

位列凌烟阁功臣第三,杜如晦的家人却无一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319 更新时间:2024/3/15 13:35:43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杜如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杜如晦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唐朝名臣,他和房玄龄一起为唐太宗辅政,一人擅长权谋、一人行事果断,被称为“房谋杜断”。杜如晦在关系唐太宗上位的玄武门之变和后来的贞观之治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被唐太宗列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三位。

杜如晦年轻早逝,积攒的功劳都泽被到家人身上。他的弟弟杜楚客、长子杜构、次子杜荷都在他去世时被升了官。

虽然唐太宗在杜如晦死后三四年时间里仍然不时怀念他,杜家人却几乎没有什么好结果。尤其是杜如晦长子杜构,被弟弟谋反牵连,又被叔叔杜楚客抢先用了免死金牌,在流放途中客死异乡,堪称史上最冤官二代。

杜如晦活着时,是杜家最风光的时候,可以说,杜如晦以一人之力撑起整个杜家,但是这也为杜家覆灭埋下了隐患。唐太宗为了笼络能臣,对杜家恩赏不断,而这些封赏拔高了杜家人的起点,也给了他们自命不凡的错觉。

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早年归隐嵩山,不知道是一心向佛还是想学隐士沽名钓誉。但《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记载着一段话,委婉地向世人揭开了杜楚客的真面目。

唐太宗在杜如晦死后准备封赏杜家人,任用杜楚客之前却说:“闻卿山居日久,志意甚高,自非宰相之任,则不能出,何有是理耶?夫涉远者必自迩,升高者必自下,但在官为众所许,无虑官之不大。”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杜楚客隐居深山,但自视甚高。杜如晦的职位也不过才尚书右仆射,杜楚客却想着非宰相之位不出。唐太宗看似在语重心长地规劝他,其实这些话已经颇有不以为然的意味。

后来唐太宗更是毫不留情地说道:“尔兄虽与我体异,其心犹一,于我国家非无大功。为忆尔兄,意欲见尔。宜识朕意,继尔兄之忠义也。”这几句话非常不客气了,某种程度上已经算训斥。

可见唐太宗也知道杜楚客是个什么样的人,任用前也是在敲打他:我让你当官,无非是看在你哥哥面上,希望你识点趣,也不要动什么歪心思。

不知道唐太宗是否从这时就看出杜楚客的蠢蠢欲动,才劝他“继尔兄之忠义也”,要知道杜楚客后来所作所为真的称不上忠义。杜楚客知道唐太宗对太子李承乾颇有微词,就收买官员在唐太宗面前鼓吹立李泰为太子。

唐太宗对他的小动作都看在眼里,却隐忍不发。却没想到杜楚客和李泰不知收敛,闹出谋嫡事件,被太子李承乾追杀。最终唐太宗大怒,夺了他的官职将他贬斥在家。

杜楚客是保住了性命,没受什么苦,可是害惨了杜如晦长子杜构。如果说杜如晦之后,杜家有谁能撑得起门面,那只能算杜构了。杜构深知自己没有父亲的才能,在杜如晦死后远远躲开了尔我诈的政治中心。

当时的烟台、威海地区还算偏远地区,而杜构就躲到当时还称登州和莱州的山东半岛,在这里剿匪、教渔民钓针梁鱼致富。即便放到现在看,杜构也是实干派和扶贫先锋,有想法、有干劲。

低调、实干却躲不过猪队友的牵连。杜如晦次子杜荷娶了城阳公主,又与太子李承乾交往过密。看到李承乾处境不佳,就暗搓搓鼓动李承乾效仿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提前上位。但是这群世家子弟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谋事提前被人告发,最终被杀了头。

可惜远离政治中心的杜构,没能及时得知自己叔叔和弟弟的谋反,没有渠道为自己喊冤,又让杜楚客抢先用掉了免死金牌,最终被唐太宗流放岭南,死在流放的路上。

标签: 杜如晦唐朝

更多文章

  • 唐代高力士:曾给李白脱鞋 为皇帝吐血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高力士

    提起太监,相信大家都会想到赵高这样的奸贼,当然,在历史上,也有太监是很不错的,唐朝就有一个。这个太监就是高力士,他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高力士虽然十岁就做了太监,还改了名字(以前叫冯元一),但他本人形象还是很好的,而且文武双全,武艺不俗,三军阵前,毫不怯战。当然,提到他,很多人会想到李白。当时唐

  • 揭秘:宦官出身的高力士为何会娶有妻室?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杨玉环,马嵬坡,高力士

    唐玄宗时期的宦官高力士,早年因协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有功,深得玄宗宠信,后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高力士娶了刀笔吏吕玄晤之女为妻,他娶的可不是平凡女子。《旧唐书》中说:“女有姿色,力士娶之为妇。”意思是说,吕玄晤之女长得漂亮。《新唐书》中更夸张:“女国姝,力士娶之。”竟说此女是天姿

  • 高力士是玄宗与杨贵妃的媒人:为何又劝赐死杨玉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杨玉环,马嵬坡,高力士

    高力士,本姓为冯,年幼入宫,因为其聪慧,深的武则天赏识。但是后来犯了错,被武则天赶出宫,之后被高延福收养为养子,改名高力士。一年之后,又受召回到宫中,隶属于司宫台。据可靠记载高力士幼年家境突变,免死而被阉割,小小年纪便饱受生活的艰辛,武则天对此了解之后,便有意栽培他。但是有一次犯错之后便被武则天赶出

  • 高力士:历经四朝的一代“千古贤宦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杨玉环,唐朝,高力士

    “力士脱靴”的典故里,高力士是造成李白遭贬谪的罪魁祸首,活脱脱一个“擅权专横”的小人;前有取悦唐玄宗,推荐寿王妃杨玉环;后又保住唐玄宗的性命,又力劝赐死杨玉环…高力士总被定义成奸佞猥琐、谄言媚上、恃宠弄权、小丑一般的弄臣。历史君揭秘,史书对高力士的评价:是有“千古贤宦第一人”之称的好公公!高力士究竟

  • 高力士为何向唐玄宗推荐已是玄宗儿媳的杨玉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杨玉环,唐朝,高力士

    高力士推荐杨玉环的动机我想主要有两个。首先,杨玉环的美貌和才华足以替代武惠妃。高力士懂唐玄宗,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女性。哪个皇帝不爱美女呢?唐玄宗也不例外,他的王皇后、武惠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等都是美女。杨玉环的美貌自不待言,所谓四大美女之一不是浪得虚名。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从成都返回长安,半路上专门派人

  • 高力士被称为剑三高力士:是因为武功深不可测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杨玉环,唐朝,高力士

    高力士一生可谓坎坷,出身凄苦,年幼便受了极刑成了阉儿,力士若没有过人之处便不会被武则天赏识两次被则天召入宫中。高力士身高好比诸葛亮,长得也算不错,而且善文善武,有勇有谋,后被唐玄宗重用,步步高升,变得位高权重,在历史的宦官里无人能比,连皇宫贵族都惧怕他三分,也因为高力士武功深不可测,又称其为剑三高力

  • 揭秘:是谁把高力士推向“千古宦官第一人”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杨玉环,唐朝,高力士

    祖籍广东茂名的高力士,作为千古宦官第一人,千百年来一直备受争议,功过与是非似乎无从定论。但从宦官的娘娘腔群体能够脱颖而出,一生侍候过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个皇帝来讲,唐朝辉煌的背后有着他不可磨灭的功劳,他就是个好官。宦官总是给人一种阿谀逢迎的整体形象,或许就是这种形象促使人们不去怀念高力士吧。实

  • 揭秘:历史上高力士是否给诗仙李白脱过靴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杨玉环,李白,高力士

    高力士常被人看作一生的污点,也是高力士在戏台上被人描绘成丑角的主要原因,那就是他是否给李白脱过靴,并因此而陷害李白。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唐才子传》描绘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说的是李白曾经骑着一头驴路过华阴县,冲撞了华阴县长官,县令喝问:你是谁啊?李白

  • 李白与高力士的关系 高力士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白与高力士的关系,高力士生平

    李白高力士可谓是冤家一对,只能说是志不合不相为谋,性格不合也只能不欢而散。高力士脱靴一事无论是真是假,无论高力士是否因为李白让自己为其脱靴而报复李白,李白的浪漫主义,放荡不羁的性格注定在仕途上是失败的,而高力士也只不过是让得宠的李白提早的结束了他的仕途而已罢了。高力士雕像李白高力士是两个性格截然相反

  • 高力士脱靴的故事:高力士是为谁脱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高力士

    高力士(684年—762年),本名冯元一,是中国唐代的著名宦官之一,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岭南著名军政领袖--冼夫人的第六代孙。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他幼年时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当时女皇帝武则天的赏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