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治和武媚娘究竟是如何扳倒长孙无忌的?

李治和武媚娘究竟是如何扳倒长孙无忌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41 更新时间:2024/1/21 13:42:20

长孙无忌是太宗留给李治的大唐江山的守护神,理由即为李治年少柔弱,恐难以维系太平盛世的辉煌。可是,再小的鸭子也会嚷嚷,再弱的病猫也会抓人。长孙无忌坏就坏在太在乎大唐江山永固,太贪恋权力富贵,一旦天子舅父、开国元勋、顾命大臣、当朝太尉、首席宰相的光环一闪,就完全把好哥们(太宗皇帝)和好妹妹(文德皇后)的警示和贞观一朝的矜持厚重抛到了九霄云外。

【天子李治的政治突围】

永徽四年房遗爱谋反案落定之后,长孙无忌的权力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宰相班子中除了李世勣之外,其余六人全部为长孙党成员。而李世勣本为太宗托孤重臣之一,曾于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弥留之际被太宗以帝王术的手腕贬于外地,后高宗一登基即擢升为尚书左仆射,成为宰相班子成员。但

迫于长孙无忌的压力,老油条于永徽元年主动辞去尚书左仆射的宰相之位,只保留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开府仪同三司”荣誉衔。不过, “同中书门下三品”是宰相的代名词,名义上仍然可以参与朝廷的最高决策的。也正是李世勣的急流勇退,为皇帝扳倒长孙无忌保留了一颗致命的棋子。

网络配图

或许长孙无忌对房遗爱谋反案的打击面过大、手段过狠,导致了天子李治的危机感加重。从永徽四年开始,天子逐步走上了政治突围的道路。于是,天子擢升李世勣为司空,并命人重新绘制凌烟阁李世勣的画像,亲自提笔作序,加重其身份。天子试图夺权的态度已经明朗,在后宫,宠幸政治超女武昭仪,疏远王皇后

终于,皇后母舅中书令柳奭意识到王皇后即将失宠,便辞去了中书令之职,李治当即降其为吏部尚书。在朝堂,天子继续埋怨朝臣不进谏,尽失贞观遗风,试探朝臣的态度。

在后宫,武昭仪与李治这对政治搭档密切配合,展开夺权之路。永徽六年,继“女婴猝死案”,武昭仪又对王皇后发动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控告王皇后和她母亲柳氏在暗中施行巫术。

天子未经调查就迫不及待地颁下了诏书,将皇后的母亲柳氏驱逐出宫,并严禁她再踏进皇宫一步。次月,天子又将吏部尚书柳奭逐出朝廷。王皇后彻底陷入了势单力孤的境地。接着,天子又打破贵、淑、德、贤四名一品妃的惯例,挖空心思地发明了一个宸妃的名号,准备以此册封武媚,进封其位。但在长孙无忌的支持下,侍中韩瑷与中书令来济与天子面折廷争,顶回了皇帝的旨意。

【朝廷的市场经济学】

天子和武昭仪的失败,让他们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要战胜长孙无忌,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尽快在朝中打造一支自己的政治势力。市场经济有一条重要的依据——有需求就有供给,这同样适用于政治领域。

而此时,朝廷早有一批政治敏锐的官员觉察到了天子的政治需求,已在待价而沽了——中书舍人李义府、卫尉卿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书舍人王德俭、大理丞袁公瑜等。其中李义府、许敬宗均为成名甚早但时运不济之人,封阁拜相的机会也许就只有这一次。时不我待,他们即刻加入了天子武媚政营,不惜一切代价开始了最伟大的事业——拥立武媚封后。

随着势力集团的逐步强大,天子召集几个宰相商议武媚封后事件。“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今欲立昭仪为后,何如?”毫无疑问,遭到了宰相们的激烈反对。天子用赖皮战术三番五次的折腾此事,结果褚遂良毫无顾忌地捅破了天窗——武氏经事先帝,众所共知,天下耳目,岂可蔽也?并表现过激,以头触柱,血染丹墀。

最后,李世勣华丽地入宫面圣了,并声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于是许敬宗代表皇帝去劝长孙无忌改变立场被拒后,在朝中放言:“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一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这这段著名的“换妻理论”,成就了李治的舆论场。

九月,褚遂良被免去右仆射,贬为潭州都督。

网络配图

【长孙无忌谋反案】

显庆二年三月,潭州都督禇遂良再度被贬至更偏远的桂州(今广西桂林市)担任都督;接着,中书侍郎、参知政事李义府升为中书令。

同年八月,武后意识到时机成熟,开始对长孙一党正式发难。许敬宗、李义府这一对忠实鹰犬再次冲锋在前。他们联名上奏,称侍中韩瑷、中书令来济与被贬在外的禇遂良暗中勾结,所以故意把禇遂良从潭州调到桂州;而桂州是军事重地,可见韩、来二人是要以禇遂良为外援,“潜谋不轨”。

八月十一日,高宗下诏,将韩瑷贬为振州(今海南三亚市)刺史,来济贬为台州(今浙江临海市)刺史;同时,再度将禇遂良贬为爱州(今越南清化市)刺史,将柳奭贬为象州(今广西象州县)刺史。至此,长孙一党被斥逐殆尽,只剩下一个光杆司令长孙无忌。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冬天,禇遂良在上书天子后,终于在无尽的失落和忧愤中闭上了眼睛,终年六十三岁。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四月,武后授意许敬宗对长孙无忌发动了最致命的一击。许敬宗和辛茂将会审一个案子,查出一个叫李奉节的洛阳人指控太子洗马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交结朋党。韦季方和李巢被捕后,许敬宗在审讯过程中可能动用了一些刑讯逼供的手段,韦季方不堪忍受,企图自杀,结果自杀未遂。

于是,许敬宗却灵机一动,突然上奏说,韦季方之所以畏罪自杀,并不是因为交结朋党的事,而是另有重大的隐情。许敬宗称:“季方欲与无忌构陷忠臣近戚,使权归无忌,伺隙谋反,今事觉,故自杀。

”(《资治通鉴》卷二百)意思是说,韦季方企图勾结长孙无忌,陷害朝廷忠良和皇亲国戚,使朝政大权重新回到长孙无忌手中,然后伺机发动政变;只因事情败露,韦季方才畏罪自杀。案情发展到这里,当然已经远远超出了朋党案的范畴,变成了性质严重的谋反案。而涉嫌谋反的主犯就是当朝太尉、天子舅父长孙无忌。

很显然,许敬宗对长孙无忌的控告并没有任何真凭实据,基本上就是空口白牙的诬陷之词。但是,有了永徽三年的房遗爱案,如今这起案件就丝毫不让人觉得奇怪了。

许敬宗的手法,与长孙无忌当年一手炮制的房遗爱案如出一辙。听到长孙无忌涉嫌谋反的消息时,高宗李治作出大惊失色的表情,说:“怎么会有这种事?舅父遭到小人离间,小小的猜忌可能会有,何至于谋反呢?”许敬宗答道:“臣推究案情始末,长孙无忌反状已露,陛下却犹然怀疑,这恐怕不是社稷之福。”

网络配图

李治黯然落泪,说:“我家不幸,亲戚间屡有异志,往年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今天元舅还是这样,让朕无颜面对天下之人。此事若属实,该如何处置?”许敬宗说:“房遗爱乳臭小儿,与一女子谋反,能有什么作为!可长孙无忌就不同了,他追随先帝谋取天下,天下服其智;担任宰相三十年,天下畏其威。

他一旦发动,陛下派谁抵挡?如今幸赖宗庙有灵、皇天嫉恶,从一件小事引出一个大奸,实乃天下之庆。臣现在担心的是,长孙无忌知道韦季方自杀未遂,情急之下发动政变,攘臂一呼,同恶云集,必为宗庙之忧。愿陛下速作定夺!”李治半晌无语,最后让许敬宗再深入调查,以期掌握确凿证据。

许敬宗不负天子所望,连夜突审韦季方,第二天一早就向李治作了禀报。他说:“韦季方昨夜已经对他的罪行供认不讳,承认和长孙无忌一同谋反。臣又问韦季方,无忌是国之至亲,累朝受宠蒙恩,有何仇恨非反不可?韦季方供称,韩瑷私下曾经对长孙无忌说:‘当初柳奭、禇遂良曾劝您一起拥立梁王为太子,如今太子被废,皇上必然对您也起了猜忌之心,太常卿高履行(长孙舅父高士廉之子,显庆元年十二月被贬为益州长史)的遭遇就是最好的证明。’长孙无忌听韩瑷这么说,不免忧愁恐惧,于是极力谋求自安之计。后来他看见长孙祥(长孙无忌的族侄,由工部尚书任上出为荆州长史)又被贬谪,韩瑷等人也接连获罪,便日夜与韦季方一起密谋,准备反叛。”

说完这些,许敬宗最后作出了总结陈辞:“臣依照韦季方的口供深入调查,发现均与事实吻合,请陛下准予收捕,再依法处置。”李治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哽咽着说:“舅父如果真的这样,朕也决不忍心杀他;如果杀了他,天下将把朕当成什么人?后世将把朕当成什么人?

标签: 武媚娘

更多文章

  • 唐高宗李治是如何扳倒高权重的长孙无忌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呢,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兄长,其父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为汉人高氏。无忌自幼丧父,与母亲妹妹三人借住于舅舅高士廉的府邸,高士廉将其抚养成人,年少时与李世民结为布衣之交,之后高士廉看重李世民谋略出众,遂将侄女嫁于李世民,无忌便成为了李世民的郎舅,二人关系更为密切。隋朝末年,官逼

  • 位高权重的高士廉与名臣长孙无忌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士廉与名臣长孙无忌是什么关系

    高士廉是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早期曾为隋朝官员,后归顺唐朝,成为唐太宗时期有名的大臣。而更令他被世人所知的除了他本身的才华与功绩之外,应该就是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这两位历史上的名人了。那么,他们几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高士廉有一个妹妹嫁给了长孙晟。婚后,两人便生下了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高士廉和这个妹妹

  • 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的比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的比较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世人常拿两人做比较。要我说,两个没有可比性,因为他们两人跟李世民的关系不同。亲属远近与才能高低,孰轻孰重真的很难说。长孙皇后在死时曾说不要重用长孙无忌,要保护房玄龄,李世民答应了后者却没有做到前者。房玄龄是李世民的谋士,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房玄龄和杜如晦,合成房

  • 房玄龄和魏征的关系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房玄龄和魏征的关系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的关系

    最近真的是全民创业,各种创业论坛,各种创业比赛。在大学里,同学们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如果你说你想找份好工作,而不是毕业后去创业的话,都会觉得你没志气。当然只是开个小玩笑,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创业难还是守城难,其实这个问题在唐朝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两位名臣房玄龄以及魏征进行过深入探讨了。魏征画像贞观

  • 长孙无忌的儿子是谁 长孙无忌的女儿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孙无忌的儿子是谁 长孙无忌的女儿是谁

    长孙无忌是河南洛阳人,他是将军长孙晟的儿子,所以出生在一个有地位的人家里,后来长孙无忌成了唐朝的开国功臣,对待唐朝勤勤恳呢,他的很多事迹都值得后人关注,比如他的孩子都有那些人,那么长孙无忌的儿子和女儿都有谁呢?长孙无忌的儿子是谁根据史料《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长孙无忌一共有十二个儿子,他们分别

  • 武则天与长孙无忌之争:背后竟然有如此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成为高宗的皇后是她走向成功巅峰最重要的一步,然而在迈出这一步的时候,却被高宗的舅舅,当时的宰相长孙无忌阻拦,为什么长孙无忌偏要和武则天过不去呢?是因为他预先识破了武则天的野心?还是另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网络配图立谁做皇后,看起来仅仅是高宗的家事,但是

  • 国舅长孙无忌:为什么竟被自己的亲外甥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呢,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兄长,其父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为汉人高氏。无忌自幼丧父,与母亲妹妹三人借住于舅舅高士廉的府邸,高士廉将其抚养成人,年少时与李世民结为布衣之交,之后高士廉看重李世民谋略出众,遂将侄女嫁于李世民,无忌便成为了李世民的郎舅,二人关系更为密切。隋朝末年,官逼

  • 李治武则天给长孙无忌开出的礼单竟都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孙无忌

    王皇后为了离间高宗李治对萧妃的宠爱,劝说高宗纳旧爱、原太宗才人武氏入后宫。高宗当然不会明白王皇后的真实意图,反而极为欣赏王皇后的善解人意。被重新迎入后宫的武氏,开始时尽心侍奉王皇后,事事显得谦恭有礼;很快武氏就赢得王皇后的信任,并多次在高宗面前称赞她。武氏凭着她的机敏聪慧,明着暗着使用其权术,不久大

  • 女皇武则天和太宗朝首辅长孙无忌之间的较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

    长孙无忌是太宗朝的首辅,高宗的亲舅舅,是高宗被立为太子,后为帝的铁杆支持者。他极力推荐李治为太子,正是看好他的懦弱和对政治的不感兴趣。一旦太宗去世,高宗为帝,他将是大唐帝国的实际操控者。实事上,高宗即位后,无忌确实是朝中的无冕之帝王,高宗只不过是他的傀儡而已。永徽二年,武则天被高宗接回后宫立为才人。

  • 唐太宗欲立李恪为太子 长孙无忌为何极力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太宗

    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和魏王李泰是李世民诸多儿子中最贤能的,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而作罢。永徽四年,因受房遗爱谋反案牵连,被长孙无忌陷害致死。长孙无忌反对李恪的表面原因,一 是因为李恪不是嫡子,自己肯定想让自己的亲外甥当皇帝。二是因为李恪有前隋血统,没有一个皇帝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