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有才华会写诗是一种什么体验 王维死罪因为一首诗被免罪

唐朝有才华会写诗是一种什么体验 王维死罪因为一首诗被免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665 更新时间:2024/2/9 15:50:19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写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王维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标签是诗人,才华肯定是不差的,且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不过,唐朝的诗人,特别是著名诗人,大多是带着一点浪漫主义思维,他们的政治能力普遍比较差,和作诗的才华是成反比的。

就以王维而论,他九岁就在家乡成为知名神童,十五岁就以诗名动长安,二十岁就成为科考的状元,但在官场混了一辈子,到老也就混到了尚书右丞的位置,不过区区四品官职,和他在诗坛的名气相比,这个官职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说起王维的这个状元,其实也是靠作诗的名气得来的,唐朝的科举还不怎么正规,考生们在考试前都需要到权贵那里去递行状,也就是先把才华和政治观点展现给能让他们高中的权贵们看,被看中了,才有可能科举高中,或者得到一个好名次。

王维十五岁时参加过一次科举,但没有高中,不过,他写的诗不错,名气还是混到了。据《唐才子传·王维》中的记载,唐玄宗开元九年,二十岁的他再次入京参加科举,这次,他找到喜爱和文人交往的岐王李隆范(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帮忙。

李隆范或许觉得自己的咖位不够,为了避免皇帝猜忌,也不太敢干涉科举进士的选拔,于是,李隆范又把王维引见给妹妹玉真公主,这个玉真公主和唐玄宗李隆基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又出家做了道士,她说的话比李隆范管用,而且不用担心政治风险。

王维在玉真公主府上,先用一首琵琶名曲吸引到了玉真公主的关注,然后趁机拿出以前所作的几首很出名的诗词,比如“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劝君休采撷,此物最相思。”等名作给公主看,玉真公主很惊诧,因为这些诗都是她平时最喜爱和经常读诵的诗(估计是李隆范偷偷告诉王维的)。

而且,玉真公主一直以为这些诗是不知名的古人所作:“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当喜爱的诗的作者就站在眼前,玉真公主这个粉丝当然要表示表示。

本来玉真公主在这科的科举中是准备举荐一个叫张九皋(开元名相张九龄的弟弟)的士子中状元。知道王维后,因喜爱他的诗,马上换成举荐王维,而且是“力荐之”,王维因此成为当年科举考试的状元。

成了状元的王维并没有在官场掀起什么浪花,还因为家中下人谕制被贬官,从状元郎变成了济州司仓参军,这只是一个八品的官,地位完全不入流,王维一气之下辞官不做,等到张九龄上位主政后,因欣赏王维的才华,没有计较抢了弟弟状元的旧事,提拔他当了京官,后来又让他做监察御史。

安史之乱时,王维被攻进长安的安禄山俘虏,并强行让王维给自己做事,因此,王维摇身一变成为了叛逆,唐军收复失地后,王维这样给叛贼当过官的叛逆当然要惩治,本来应该是死罪,可他却因为自己曾写过的一首诗获得赦免。

这首诗叫《凝碧池》,是王维在被安禄山委任为官员之后所作,全文是:“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里面有思念朝廷和唐朝皇帝之情,加上王维的弟弟王缙(平安史之乱时有功)为他求情,王维的家族也好歹是豪门大户,皇帝给了面子,没有定王维的罪。

此后,王维在官场继续默默无闻,临终前一年,凭借资历才做到四品官。王维写的诗帮他得了状元,帮他摆脱了安史之乱后的政治危机,但并不能帮助他在官场上有更大的作为,政治能力和写诗的才华是两码事,这其实是很常见的现象,李白杜甫等唐朝著名诗人在官场上不都是如此?

标签: 唐朝写诗

更多文章

  • 同时代的著名诗人,李白和王维为何没交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维,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王维,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李白和王维这样两位有分量的诗人,为什么会没有交集?他们共同留下了上千首诗歌,却没有一首唱和之作,甚至在各种史料中,也没有两人同框的记载,他们仿佛生活在平行世界之中,这是不是有些奇怪?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也有相当多的

  • 阳关: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典故之一,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阳关,中国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诗词中,典故的特点就是语言精炼,含义深厚隽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典故如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

  • 王维为何被称为“诗佛”?佛法对他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王维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这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王维生于公元701年

  • 唐代诗词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如何赏析?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代,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寥落云外山,迢遥舟中赏。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何处寄想思,南风吹五两。这首诗前四句是倒写,实际上应是“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诗人的船

  • 唐代诗词送别如何赏析?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代,送别

    送别【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这首诗写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饮: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饮”的

  • 唐代诗词送张五归山如何赏析?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代,送张五归山

    送张五归山【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客,送的却尽是惆怅,一“尽”字极为妙用,送别之时的满腔惆怅,因了这一“尽”字而多了几许沉甸。”几日

  • 唐代诗词齐州送祖三如何赏析?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代,齐州送祖三

    齐州送祖三 / 河上送赵仙舟 / 淇上别赵仙舟【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译 注 赏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此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为送别友人祖咏而写的作品。“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

  • 唐代诗词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如何赏析?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代,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这是一首送别诗。此

  • 唐代诗词观别者如何赏析?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代,观别者

    观别者【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王维有诗《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

  • 唐代诗词蓝田山石门精舍如何赏析?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代,蓝田山石门精舍

    蓝田山石门精舍【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