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白大半辈子都在旅游 李白的钱是怎么来的

李白大半辈子都在旅游 李白的钱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90 更新时间:2023/12/12 15:37:59

李白的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那时的社会,以文为傲,有才华就可以以名气赚钱。就如现在的明星,人家在镜头前漏下脸就是钱。

以前游山玩水不收门票,吃的住的很便宜,看看电影里面住店都是“老板,来间上房”。

俗话说:投对了简历,可以获得一份好工作,投对了胎可以不用工作。李白虽然没投简历,但他投了个好胎,他出生于一个商人世家,家里什么都没有,就是有钱。

碎叶城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李白可能具有西域少数民族血统,西域婚俗与中原差异很大。对于入赘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李白对于自己的子女极不负责任!钱光光后投奔族叔泾县先令李阳冰,已经是酒精中毒且肺脓肿,投江而死。死后其子女沦落到了社会底层,儿子早逝,女儿嫁给当地农民为妻。是大诗人,也是一个大玩家,绝不可能成为政治家。不具备政治家的素质与品质。

大体是这样,不过细节有点夸张,第一,古代的千金,可不是真的1000两金子,很多古文里皇帝动不动就赏万金,千金,这里没有具体说,但是可能就是千两银子,而且古代是16两一斤。

二,李白应该是有家资,这个从古代的生产力都都判断,古代能有资格读书的,都得是有家底,种田的自己都养不活还读书,但是像作者说的几个亿就扯淡了,因为古代没有纸币,宋代才出现交子,你让李白挑着这几千斤银子或者铁钱走?所以李白也就是带了点盘缠,一路靠卖诗画画,诗友资助等游历。

虽说李白有些家底,可到处游历,不可能随身携带很多银两,纸币更是不可能(宋朝才有纸币)。有一说法是,李白在当时是非常出名的学士,他的粉丝实在太多,都以能请到李白喝酒为人生一大幸事!汪伦为证!汪伦可能是桃花潭村(有没有潭水有待稽考[捂脸])的首富,听说李白路过他村,当然要好好款待一番,不但好吃好喝好玩,临走时更是金银盘缠相赠,这种情况在李白的游历中绝不会是唯一一回!所以李白在游山玩水的路上是不差钱的。

李白是有钱人,生活无忧,还有钱出门到处抒发情感。相比之下,杜甫就太悲惨了,整天都在为解决温饱而到处跑,哪有时间真正潇洒地畅游一地,最后更是只有一间破草房。还被大风卷走了房顶,儿子也因饥寒交迫而死。真的是令人心痛!相比杜甫,李白真的太幸福、太幸运了!

说李白一生在游山玩水,还不如说他一生都在入仕的路上一路颠沛流离。年轻时嫁到安陆,也是仰仗老婆娘家。有段时间玉真公主在哪儿修行,老李就在那附近隐居,也只是想得到玉真公主的提携。最后如愿在皇帝身边混了一段日子,只可惜不是为官的材料。

和皇帝混得这么近但凡是个人才皇帝会不知道?最后政治上站错队,在叛军里彻底把自己混瞎,差点丢了老命。他的文学才华无可挑剔,政治智商十分低下。他会把他的诗歌里浪漫主义手法和想法用在冷酷而现实的政治上,试问,怎么会不失败?

李白也穷困潦倒过,受李隆基喜爱也只是一时而已,但是他豁达,不然哪里来的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啊,他跟杜甫还是好友呢,如果二人一个趋炎附势,一个心怀百姓,也凑不到一起去,只能是二人性格不同,所以写诗风格不同罢了。

杜甫与李白同朝同代,是否认识我不知道,但有—点相同处,都经过了安史之乱,.杜甫也是有骨气的人,但不知变通,李白能装疯卖傻,游戏于脂汾堆中,无酒不吟诗,得诗仙酒圣美誉,杜甫只知穷硬,安史之乱中李白享皇恩在外是酒圣,吃喝不花钱,杜甫只能与乞丐为伍逃乱保命,归纳起来也就是如松,雪压低头,腰硬会折。

一个是一生钻营官场,想以布衣之身跻身上流社会,一个是看透了官场,远离了是非,结果可想而知,要说为什么杜甫穷困潦倒,难道说只有李白把自己的名声换取了钱财吗?答案是杜甫也没少换,至于为什么最终是穷困潦倒,他是把仅得的钱财又搭进了官场渴望换取一点政治资本,可惜的是硬挤的圈子是挤不进去的。

李白是唐朝的“高富帅”。他特别有钱,不是一般的有钱,而且长得很漂亮,因为他是一个“混血儿”。贺之章第一次见到他时惊呼为“谪仙人”。年轻时视金钱如粪土,李白和杜甫一样。而杜甫是靠他老子吃饭的。

他父亲一死他就断了粮。“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杜甫的真实生活写照。“安史之乱”时,杜甫亲身加入了“劳动人民”行列,亲身体验了难民的生活。因此写出了像《“三吏三别”》《兵车行》《北征》,这些不朽的诗篇。杜甫因此成了“劳动人民”的代言人。可是杜甫在唐朝是绝对不吃香的。

皇帝喜欢歌功颂德的诗人,谁喜欢他这个专揭疮疤的“老杜”。唐朝没有一部文学评论著作,记载过他的诗词。一直到了北宋的黄庭坚,才开始推崇他。李隆基时代的年轻人,那些公子哥们基本上都是三步走,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壮游,三是考科举。杜甫错过了科举考试的最佳年龄和时机,李白是骄傲不愿意考科举。两人性格相似,杜甫人更为耿直。但两人的生活过得完全不一样耶。

李白是李暠九世孙,按理和李世民同辈。而李世民比李白大一百多岁,李白的BOSS李隆基也就是他的玄孙辈也比他大16岁。当然了,这没什么?有人得子早有人得子较晚。没毛病。

你说唐开元一石等于53斤,其实等于106市斤,而你却用53斤算出了106斤的得数。

公元742年,李白时年41岁,因为他是长安元年出生的,你怎么算出了42岁的结果了?

你说李白是仕途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我倒觉得他是古来圣贤皆寂寞。他喝的不是酒,是寂寞。

凡事嘛,各有各看法,我只是信口胡言,莫要当真。

标签: 唐朝李白

更多文章

  • 得知好友不幸,李白写下一首千古名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唐朝

    我们都知道,古代时的读书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进入朝廷做官,所以就算这些文人们数次参加科举都不中,也仍旧坚持到垂垂老矣,大有一种不中榜誓不罢休的架势。但实际上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对于这些读书人来说,在朝为官并不意味着青云直上,相反,他们很有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遭到贬谪,这是许多诗人们都有的共同命

  • 李白与友人对酒当歌,写下一首豪迈大气的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赏析李白的诗吧!每当提到我国那辉煌灿烂的古典文化之时,唐诗绝对是最必不可少的一页篇章,在世界上都占有不可被忽视的地位。在那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有人在其中绽放了夺目的光芒,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也有人只闻其诗却不知其名,却仅凭借一首诗便流芳千古,但若

  • 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雪夜小饮赠梦得,白居易

    古诗《雪夜小饮赠梦得》年代:唐作者:白居易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作品赏析【注解】:①永夜:长夜,整夜。②残年:岁暮,一年将尽之时。【鉴赏】:这首《雪夜小饮赠梦得》作于洛阳。这是一首记叙诗。雪夜,

  • 白居易《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白居易

    古诗《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年代:唐作者:白居易慕贤入室交先定,结援通家好复成。新妇不嫌贫活计,娇孙同慰老心情。洛桥歌酒今朝散,绛路风烟几日行?欲识离群相恋意,为君扶病出都城。

  • 白居易《送李滁州》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送李滁州,白居易

    古诗《送李滁州》年代:唐作者:白居易君于觉路深留意,我亦禅门薄致功。未悟病时须去病,已知空后莫依空。白衣卧疾嵩山下,皂盖行春楚水东。谁道三年千里别,两心同在道场中。作品赏析【注解】:留意:一作留事。

  • 白居易《二月二日》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二月二日,白居易

    古诗《二月二日》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作品赏析 【鉴赏】: 公元851年(大中五年)秋,李商隐的妻子王氏亡故。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辟,入幕任节度书记,于同年十月撇下幼女稚子,只身远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 ),开始了他一

  •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菩提寺上方晚眺》

    古诗《菩提寺上方晚眺》年代:唐作者:白居易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沉沉。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作品赏析【注解】:①灭:消失、隐没。这是一首写景诗,傍晚时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极目远眺飞鸟即将消失时的瞬间景象,心随鸟去

  • 白居易《和寄乐天》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和寄乐天

    古诗《和寄乐天》年代:唐作者:白居易贤愚类相交,人情之大率。然自古今来,几人号胶漆。近闻屈指数,元某与白乙。旁爱及弟兄,中欢避家室。松筠与金石,未足喻坚密。在车如轮辕,在身如肘腋。又如风云会,天使相召匹。不似势利交,有名而无实。顷我在杭岁,值君之越日。望愁来仪迟,宴惜留景疾。坐耀黄金带,酌酡赪玉质。

  • 白居易《对镜吟》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对镜吟,白居易

    古诗《对镜吟》年代:唐作者:白居易闲看明镜坐清晨,多病姿容半老身。谁论情性乖时事,自想形骸非贵人。三殿失恩宜放弃,九宫推命合漂沦。如今所得须甘分,腰佩银龟朱两轮。

  • 白居易《西掖早秋直夜书意自此后中书舍人时作》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掖早秋直夜书意自此后中书舍人时作,白居易

    古诗《西掖早秋直夜书意自此后中书舍人时作》年代:唐作者:白居易凉风起禁掖,新月生宫沼。夜半秋暗来,万年枝袅袅。炎凉递时节,钟鼓交昏晓。遇圣惜年衰,报恩愁力小。素餐无补益,朱绶虚缠绕。冠盖栖野云,稻粱养山鸟。量力私自省,所得已非少。五品不为贱,五十不为夭。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日了?作品赏析【注解】: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