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诗仙李白四次来南京 曾醉酒两天一夜不顾休息

诗仙李白四次来南京 曾醉酒两天一夜不顾休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98 更新时间:2024/1/22 17:29:24

历史车轮推进到唐朝。在南京的历史上,隋唐并不是特别出彩的年代。由于隋文帝刻意压制南京的政治地位,毁坏六朝宫阙,因此,隋唐时期的南京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城市。但南京山水形胜的自然风光和跌宕起伏的六朝旧事,却依然吸引着唐朝的大诗人来到南京。

李白杜甫、杜牧为首,几乎所有有名的唐代诗人都来过南京。李白尤其喜爱这座当时被称为“金陵”的城市。有史可考,李白生平至少四次来到南京,写下的诗篇有七十多首,其中有相当部分和酒有关。

李白至少来过南京四次

南京地方志专家陈济民告诉记者,唐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首次来到南京壮游,写下《长干行》、《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金陵酒肆留别》等诗作;天宝七年(748),李白第二次来到南京,一直住到天宝九年(750),这一阶段,李白写下大量诗作,其中以《登金陵凤凰台》、《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为著名;天宝十三年(754)春天,李白和朋友魏颢又一次来到金陵,一直住到秋天才离开。

这一次,他留下《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等诗作。“安史之乱”后,李白避居宣城,曾经以今高淳、溧水境内石臼湖、固城湖的风景作《丹阳湖诗》。

上元二年(761),李白最后一次来到南京。此前,他曾上书朝廷《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提到南京“龙盘虎踞,开扃自然。六代皇居,五福斯在”,是成就霸业的理想地点,建议朝廷迁都金陵,可惜,他的这个建议未被采纳。

李白被称为“诗仙”,他嗜酒如命,酒也是激发李白创作灵感的“妙药”。太白行吟、李白醉酒靴戏弄高力士、李谪仙醉草吓蛮书,这些诗仙演绎的“酒掌故”千百年来为人传诵。

当然,在南京,李白也没少喝酒。

喝上两天一夜顾不上休息

壮游金陵,李白的足迹遍布钟山、北湖、凤凰台、冶城、白鹭洲、劳劳亭、长干里等名胜古迹。每一次都必定携酒出行。南京人对他很好客,金陵城中到处都有李白喜欢的酒店。

在《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一诗中,李白写道:“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可见他极爱南京城西的孙楚酒楼。史料中曾如此描绘李白在南京喝酒的风姿:他着紫绮裘乌,举杯邀月,通宵达旦。他想起谪官居住在南京的昔日好友御史崔宗之,遂与友人乘船前往石头城拜访。在船上,一行人唱着船民的歌谣,“顾瞻笑傲,旁若无人”,开怀畅饮。

李白到南京后,因为天下闻名,来邀请他赴宴的人络绎不绝,李白也展示出了他非同一般的饮酒能力,往往一连喝上两天一夜,都顾不上休息。

在《金陵酒肆留别》中,李白生动描绘出唐代南京酒店的面貌,“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其大意为,春风吹拂柳絮满店飘酒香,吴姬(即酒店招待客人的侍女)捧出美酒请客人品尝。金陵的朋友们纷纷来相送,主客畅饮频频举杯共尽觞。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比谁短谁长?

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略微可惜的是,这首诗中并没有一个“酒”字。不过,在另一首《金陵凤凰台置酒》中,李白却用酒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置酒延落景,金陵凤凰台。长波写万古,心与云俱开……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大意为:“今天,我们在金陵凤凰台豪饮,就是要珍惜时光,珍惜生命。你们看啊,六朝帝王哪个能够长生不老?不还是宫殿荒芜,绿草青苔掩白骨?所以,让我们端起酒杯,不要再犹豫!奏起音乐,敲响编钟,让我们尽兴吧!

在《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中,李白甚至用身上的“紫绮裘”来换美酒,“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他认为,且酒且歌,才是人生酣畅淋漓的乐事。李白还为这首诗写了一个小序:“时于落星石上,以紫绮裘换酒为欢”,提到了自己换酒的地点是“落星石”。后来,这个典故还被明清文人画入了金陵四十八景图“星岗落石”画面中。

至于李白最为著名的饮酒诗《将进酒》,虽然作于何时何地已经难以考证,但也有学者认为李白这首名篇,是他中年时来到南京,逸兴遄飞,纵饮金陵美酒后写成的。

标签: 李白诗仙

更多文章

  • 本是忠君爱国的良人:谁成想遇上了李白被骂成了奸佞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玄宗,杨玉环,李白,高力士

    高力士,是唐朝比较著名的宦官,毕竟唐朝名太监不多,高力士自然就脱颖而出。在很多艺术作品中,他大多以奸佞猥琐、谄言媚上、恃宠弄权的形象出现,但是历史上的高力士,不但不是奸臣,反而忠心耿耿。他的恶名,多源于那个有名的故事——力士脱靴。高力士原名冯元一,说起来也是一位贵公子。他的曾祖冯盎曾任高州总督,受封

  • 揭秘:李白怀才不遇是因为写诗触怒了杨贵妃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玄宗,杨玉环,李白,高力士

    为什么说李白一生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因为触怒了杨贵妃?天宝初年,唐玄宗刚宠杨玉环时,李白结识了贺知章。贺知章将李白引见给唐玄宗,皇帝见了李白的诗也赞叹不已,就在金銮殿上召见李白,当诗人远远步上台阶时,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谈起当时的政事,李白能当场根据唐玄宗的意思,写下一篇“和番书”,而且一面口若

  • 写了无数佳作的“诗仙”李白为何一生都是仕途不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玄宗,杨玉环,李白,高力士

    一说到李白,大家都知道他是“诗仙”。一提到“仙”,我们总会觉得他不食人间烟火。其实,李白游自己的世俗追求,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的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喊出了千百年来受压抑的知识分子的心声。那么,李白是不是真的不愿意“摧眉折腰事权贵”呢?其实跟大多数

  • 出口成诗的李白 为何官场总是不尽人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玄宗,杨玉环,李白,高力士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在中国诗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唐诗的巅峰存在。李白的为人豪放不羁,喜欢喝酒作诗,尤其是喝完酒之后经常诗兴大发,将自己的豪情诉诸笔下。李白出生于701年,具体出生地点已经很难考证了,现在也有不少地方在争李白故乡这个名头,而且他的出身也相当离奇,家世、祖上都

  • 李白与汪伦是怎样认识的?李白与汪伦故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白,汪伦,唐朝

    桃花潭,在安徽省南部青弋江的上游(今泾县水车公社境内),是个风景幽美的地方。这里,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唐朝时候,桃花潭边,有一个出身贫寒的青年人,名叫汪伦。汪伦家贫读不起书,但很爱听诗书;每次到田里干活,经过村头的私塾,见老先生讲诗书,总是悄悄地在窗边听一会。当时,诗人李白已名扬天下,汪伦

  • 诗仙李白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李白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白,唐朝

    李白少年时便显露才华,“十岁通诗书”,“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三十岁时以诗文知名天下)”。二十五岁那年,李白离开四川,顺长江东下,先到达江陵,拜访了一位八十高龄的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曾受到武则天和睿宗、玄宗三朝皇帝的接见,在当时名气很大。司马承祯见了李白,对他大为赞赏。李白很高兴,回去后就写

  • 诗仙李白的晚年生活是怎样的?李白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白,唐朝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着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

  • 李白从政非一步登天:曾遵循潜规则参加科考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白,从政,诗仙,

    唐代大诗人李白才高八斗,壮志凌云,要么当高官做大事,不然就从道参禅,浪迹山水。由是,不少人(包括研究他的专家学者)都认为:李白从政是一步登天,没有参加过当时比较完备的科举考试。其实,据《唐摭言》、《唐音癸签》等许多唐代典章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实行的“两条腿”走路,一是人们熟知的“常科”,即每年由县、

  • 李白的诗有哪些 诗人李白会武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白的诗有哪些 ,李白会武功吗

    李白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有诗仙的美誉。李白一生写下了无数的诗歌,这些诗歌中又以绝句和乐府这两项最为有名,达到的成就也最高。李白所写的诗歌是留给后世宝贵的历史资料,是一笔无尽的财产。“谪仙人”李白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其幼时便十分聪慧,在当地有神童的称号。等到十五岁时,李白放弃考科举入仕,而是选择了仗

  • 诗人李白是哪个朝代的人 李白儿子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诗人李白,李白儿子生平

    李白一直有诗仙的美誉,其诗歌风格飘逸自然,豪迈奔放,意境深远,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李白年少时便已离家,仗剑游四方,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但奈何李白一直时运不济,屡屡不得志,生活也十分的困苦,最后在当涂县因病而亡。畅游于山水之间的李白那么,这位十分有名的诗人是哪一朝的人呢?李白生于公元701年,在公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