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赤子之心的李白,为何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成就呢?

有赤子之心的李白,为何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成就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70 更新时间:2024/2/13 14:57:58

李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李白一生都在追求被君王认可,可以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可是,李白一生都不得志,他从来没有实现过自己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政治理想,却落入政治漩涡之中,最终还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说起来,李白并不是没有机会,他被唐玄宗召进宫,当翰林供奉,相当于了唐玄宗的一个秘书。虽然不至于说和唐玄宗朝夕相处,至少和唐玄宗挨得很近,见唐玄宗的机会非常多。全国官场上的官员那么多,绝大部分官员,几乎一生都很难见到唐玄宗一面。而李白却能经常性地见到唐玄宗,由此可见,李白的机会是非常多的。李白既然有这么多的机会,他自己的政治热情又很高,可是为什么,他在政治上却没有任何成就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李白虽然有很多机会和唐玄宗见面,但是唐玄宗先入为主,只是把李白当成一个诗人。或者说,只是一个为音乐填词的人。既然只是把李白当成填词艺人,怎么可能让李白处理朝廷事务呢?

这个话有一定道理,一个人某方面的才干太强,确实容易被别人定型,把他往哪方面类型化。他想到在别人面前展示别的成果,确实很不容易。李白是诗歌大才,而且是唐朝数一数二的诗歌大才。很多作家生前无名,死后名声才起来。但是李白不一样,李白生前的诗才就名满天下。贺知章这样的宰相都说李白是诗歌“谪仙”。另一个和李白齐名的诗歌大才杜甫,对李白没有任何嫉妒,反而心服口服地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可见李白在诗歌上的才干多么突出。

不过,虽然整个唐朝的人都喜欢诗歌,但是,唐朝其实从来没有把诗歌当成官场上的一条标准,没有因为谁的诗写得好,就能得到升迁。因此当唐玄宗在召见李白的时候,也只是认可他的诗歌才干,并不认可他当官的才干。这个“翰林供奉”也并不是一个有权力的官员,只不过是皇帝的高级“清客”而已。

不过,虽然唐玄宗并不认可李白的政治才干,但是,政治才干也并不是一个了不起的东西,也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就能获得的,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古代是一个“人治”社会,同时又是一个“关系”社会,这两点就是政治才干的基础。只要这两点学好了,自然就能当官,而且就能当大官。

所谓“人治”社会,就是要明白,只要把自己的顶头上司照顾好了,顶头上司认可自己了,自然就可以升官。所谓“关系”社会,就是要搞好自己和周边人的关系。只要和周边人关系搞好了,大家就会认同。大家认同了,自然也会升官。

当然了,作为“关系”社会,还有另一层意思。因为一个人实际上不可能和所有的人搞好关系,古代官场上,在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很多派别。或者说朋党。这些朋党是会抱成一团,攻击打压其他朋党的。只要站队站好了,跟人跟好了,自己的朋党力量强大,自然会把其他朋党打下去,自己自然就可以步步升迁做大了。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官场的政治哲学,懂得了这个政治哲学,不管这个人水平高不高,是不是能写诗,都能当官,而且还能当大官。

咱们现在按照“人治”和“关系”两方面,来分析一下李白,看他做得怎样。

在“人治”方面,李白自然就要把他的顶头上司唐玄宗伺候好,让唐玄宗认可他。但是实际上,他进宫以后,就没有讨好过唐玄宗,历史上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李白不但不讨好唐玄宗,而且还不怎么搭理唐玄宗。杜甫写过一首诗,其中对李白的描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如此看来,李白对唐玄宗根本就不上心。李白自然是有名士风度的,但是这个不能用在天上身上。用在天子身上,天子能喜欢么?

再看“关系”方面。李白进宫以后,实际上和当年一些权贵的关系是很不好的。民间传出了“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这样的故事,有学者考证,并不是真的。但应该肯定的是,李白和他们的关系是搞不好的。李白从长安城出来后,写了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这也说明,李白确实和权贵们的关系没搞好。

没有和他们搞好关系,不但不会得到他们的帮助,还肯定被他们谗陷。而李白自己又没有什么朋党。因此,他最终被唐玄宗疏远,从长安出来,也是很正常了。

当然了,作为有赤子之心的李白,他真的就不适合当官,他诗写得那么好,一生写诗就得了。可惜李白没有悟透官场哲学,政治抱负又一直不减。因此在安史之乱中,错误地投奔了永王李璘,站队没站好,最终成了政治牺牲品。

标签: 李白唐玄宗唐朝

更多文章

  • 李白的身世是怎样的?李白与唐朝皇室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白

    唐朝三位“李”姓大诗人中,李贺可以肯定为皇室后裔,李商隐似乎也与皇室沾亲带故,那么李白与皇室有没有关系呢?李白自己认为与李唐王室关系很密切。在与李唐王室中的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交往时,诗人经常理直气壮地称他们为族叔、族兄、族弟、族侄等等。李白曾经给唐太宗的曾孙吴王李祗写过三首诗,名为《寄上吴王三首》,

  • 李白的好友有哪些?李白送给好友的诗分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白送给好友的八首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友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

  • 李白写了哪些山水诗?李白山水诗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山水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白山水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秋下荆门》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与五律《渡荆门送别》,是李白现存的出川后最早的作品。“荆门”,在湖北宜昌与宜都之间的长江南岸,与北岸之虎牙山对峙如门,为楚

  • “李白看了会沉默”,崔颢的《黄鹤楼》到底有哪些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崔颢

    在蘅塘退士(原名孙洙)所选《唐诗三百首》的七律中,崔颢这首《黄鹤楼》被列为第一名。严羽早在《沧浪诗话》中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又据《唐才子传》载,李白曾登上黄鹤楼,也想赋诗,但当他看到墙壁上已有崔颢的这首诗,便敛手不作,于是有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传说,感

  • 李白的诗风豪迈洒脱,是不是与他喜欢饮酒有关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李白

    李白人称“酒仙”,以豪饮而闻名天下。李白传世诗词千余篇,170多首与酒有关。酒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豪迈、洒脱、及时行乐、感时伤逝、纵情山水间的惬意,以及叩问永恒的深沉。李白为何如此爱酒?因为酒中隐真容,醉语传真言。洒脱无羁、笑对功名是李白酒诗的一大主题。他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方得自由

  • 李白常陪着杨贵妃出游,那么李白对杨贵妃有什么情感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李白

    李白的诗文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在朝廷任职期间,位居官位却没有什么实责,经常是陪着李隆基和杨贵妃出游,吟诗作赋。这期间,李白的诗句情意绵绵,这跟杨贵妃的近距离接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李白是否爱过杨贵妃,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情感纠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李白生于公元701

  • 李白写诗都那么的厉害 李白当初为何不去参加科举考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李白

    还不知道:李白不考试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熟悉的大诗人李白是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如此有学识的大文人为什么不去参加科举考试,凭他的实力中个状元应该不是难事,为什么整天纵酒寻欢、云游四海呢?其实李白从小根本就不喜欢读书,虽然小时

  • 李白的钱哪里来的 为何游山玩水却从来不缺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白,唐朝

    还不知道:李白的钱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李白的家世非常的庞大,因为李白的父亲就是一个商人,在当时他的家族也是非常有名的,而且李白在家里排行第十二,李白的父亲竟然能够养活这么多的孩子,就可以说明他的家里是非常有钱的,所以李白在游历四方的

  • 朱亥和侯嬴是谁?李白诗中的他们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侠客行》,李白,唐朝

    历史上的侠客,讲述李白诗中的“朱亥、侯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侠客行》李白的《侠客行》脍炙人口,诗中出现的朱亥和侯嬴是谁?朱亥和侯嬴皆春秋战国时魏国人,信陵君的座上宾,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

  • 古代武汉为什么叫做江城 这事情还和李白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汉,李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江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别称。比如广州被叫作“羊城”,上海被叫作“申城”,昆明被叫作“春城”,成都被叫作“蓉城”,深圳被叫作“鹏城”,哈尔滨被叫作“冰城”……而武汉的别称,是“江城”。武汉为什么被称为“江城”?这与唐朝大诗人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