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诗梦李白二首·其二如何鉴赏,杜甫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唐诗梦李白二首·其二如何鉴赏,杜甫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92 更新时间:2024/1/26 8:10:17

白二首·其二,唐代杜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此诗紧接前诗,前四句写三夜频梦李白。开篇以比兴领起: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意思是说浮云可见,而游子 (李白) 却不可见。古诗十九首》 中有: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由此引出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说明诗人对李白思念之深切。与前诗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一样,这里是从诗人角度切入,都是表明两人的友情深挚。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诗句。天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天涯故人却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聊释愁怀。“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与上篇“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互相照应,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其实,我见君意也好,君明我忆也好,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归” 以下六句,写梦中李白魂返前的幻影: 每当辞别之时,李白总是局促不安,不愿离去,并且再三苦苦诉说: “来一趟多么不易啊!

江湖上风波险恶,我真怕沉船坠水呢!”他出门离去,总是搔着头上的白发,仿佛是为辜负平生壮志而怅恨! 六句中第一二句写不愿“告归”,依依不舍的神态;第三四句是李白

“恐失坠” 的内心独白,写他忧路险、伤坎坷的苦情;

第五六句写他“出门”时的动作,展现他壮志未酬的悠悠心事。真是形可见,声可闻,情可触,李白枯槁惨淡之状,历历在目,令人潸然泪下!

“冠盖”

以下六句,是写梦醒后为李白的遭遇坎坷表示不平之意。你看,在京都长安城里,到处是高冠华盖的达官权贵,惟有李白这样一个大诗人“独憔悴”,困顿不堪,无路可走;甚至在年已五十九岁的

“将老” 之年,被放逐夜郎,连自由也失掉了!

这哪里有“天网恢恢”之事?鲜明的对比,深情的斥责,表现了诗人对李白深切的同情和对恶势力的强烈愤恨!“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李白的诗才尽管能享千古盛名,但生前遭遇如此凄惨,“身后”

寂寞无知,又有用呢!诗人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饱含着自己坎坷零落的无限心事。

此诗与前诗相呼应。前诗以 “死别” 发端,此诗以 “身后” 作结,浑然一体。前诗写初梦,此诗写频梦; 前诗写疑幻疑真,此诗写形象清晰;

前诗重在对李白当时处境的关注,此诗则表对他生平遭遇的同情;

前诗忧惧之情独为李白而发,此诗不平之意兼含诗人的感慨。同为梦李白,题材相同而表现不一,足见诗人高超的诗艺,同时又表达了人间之至真至诚之至情。

更多文章

  • 唐诗望岳如何理解,杜甫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诗,望岳

    望岳,唐代杜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同: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

  • 唐诗赠卫八处士如何理解,杜甫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诗,赠卫八处士

    赠卫八处士,唐代杜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驱儿 一作:儿女)夜雨剪

  • 唐诗佳人如何理解,杜甫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诗,佳人

    佳人,唐代杜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

  • 唐诗赏析之哀王孙,杜甫在诗中表达了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诗,哀王孙

    哀王孙,唐代杜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 杜甫最潇洒的一首诗,写出了欢快飘逸的风格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杜甫,唐朝

    对杜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杜甫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被后人称作为“诗圣”。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他写的诗因为都是描写现实生活的,也被称为“现实主义诗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杜甫的诗比较“沉郁”,因此可以用“沉郁顿挫”四个字来形容他的作品风格。然而杜甫

  • 孟浩然《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孟浩然,川,莲,火

    古诗《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年代:唐作者:孟浩然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作品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之前,游湘桂的路上。诗人三十六岁左右曾到湖南去探望他的好友袁太祝。此诗叙述夜渡湘水时的所见、所感,表

  • 孟浩然《戏题(一作戏赠主人)》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戏题(一作戏赠主人),孟浩然,客,醉

    古诗《戏题(一作戏赠主人)》年代:唐作者:孟浩然客醉眠未起,主人呼解酲。已言鸡黍熟,复道瓮头清。

  • 孟浩然《田园作》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田园作,孟浩然

    古诗《田园作》年代:唐作者:孟浩然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鸪,争食羞鸡鹜。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作品赏析【注解】:⑴隔尘喧: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 孟浩然《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孟浩然

    古诗《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年代:唐作者:孟浩然一作题终南翠微寺翠微终南里,雨後宜返照。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两心喜相得,毕景共谈笑。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作品赏析【注解】:1、诗题全诗校:“一作宿终

  • 孟浩然-诗词《清明即事》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明即事,孟浩然

    古诗《清明即事》年代:唐作者: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作品赏析【注解】:①此诗除《全唐诗》外,诸本皆不载,似非孟浩然所作。②帝里:京都。③据此句,知作诗时作者不在帝里。④茗:茶。按,饮茶之风,似始盛于中唐以后,盛唐时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