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诗客至如何鉴赏,杜甫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唐诗客至如何鉴赏,杜甫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92 更新时间:2024/3/20 14:31:52

客至,唐代杜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馀 通:)

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好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相“过”,即探望、相访。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颈联实写待客。因为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较远,交通不便,所以买不到更多的菜肴,宴席不丰盛。家境贫寒,未酿新酒,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陈酒来招待你。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它情节,专取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盘飧”,盘中的菜肴。“飧”,本指熟食,这里泛指菜。“兼味”,菜肴一种叫味,两种以上叫兼味。“旧醅”,旧酿的隔年浊酒。“醅”,未经过滤的酒。古人好饮新酒,所以诗人因旧醅待客而有歉意。

这是一首工整而流畅的七律。前两联写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后两联写待客,见村家真率之情。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由大到小;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但前两句先写日常生活的孤独,从而与接待客人的欢乐情景形成对比。这两句又有“兴”的意味:用“春水”、“群鸥”意象,渲染出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精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标签: 唐诗客至

更多文章

  • 唐诗野望如何鉴赏,杜甫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诗,野望

    野望,唐代杜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惟 通:唯)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首两句写野望时所

  • 唐诗梦李白二首·其一如何鉴赏,杜甫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诗,梦李白二首·其一

    梦李白二首·其一,唐代杜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死别已吞声,生别常

  • 唐诗梦李白二首·其二如何鉴赏,杜甫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诗,梦李白二首·其二

    梦李白二首·其二,唐代杜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此诗紧接前诗,前四句

  • 唐诗望岳如何理解,杜甫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诗,望岳

    望岳,唐代杜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同: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

  • 唐诗赠卫八处士如何理解,杜甫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诗,赠卫八处士

    赠卫八处士,唐代杜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驱儿 一作:儿女)夜雨剪

  • 唐诗佳人如何理解,杜甫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诗,佳人

    佳人,唐代杜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

  • 唐诗赏析之哀王孙,杜甫在诗中表达了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诗,哀王孙

    哀王孙,唐代杜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 杜甫最潇洒的一首诗,写出了欢快飘逸的风格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杜甫,唐朝

    对杜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杜甫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被后人称作为“诗圣”。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他写的诗因为都是描写现实生活的,也被称为“现实主义诗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杜甫的诗比较“沉郁”,因此可以用“沉郁顿挫”四个字来形容他的作品风格。然而杜甫

  • 孟浩然《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孟浩然,川,莲,火

    古诗《夜渡湘水(一作崔国辅诗)》年代:唐作者:孟浩然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作品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之前,游湘桂的路上。诗人三十六岁左右曾到湖南去探望他的好友袁太祝。此诗叙述夜渡湘水时的所见、所感,表

  • 孟浩然《戏题(一作戏赠主人)》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戏题(一作戏赠主人),孟浩然,客,醉

    古诗《戏题(一作戏赠主人)》年代:唐作者:孟浩然客醉眠未起,主人呼解酲。已言鸡黍熟,复道瓮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