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完颜珣为什么要袒护胡沙虎?他是什么用意

完颜珣为什么要袒护胡沙虎?他是什么用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18 更新时间:2023/12/7 16:19:17

国家要亡国,皇帝找一个混混当将军,结果混混天天屠杀自己人领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天庆四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并于1125年灭辽朝,1127年靖康之变灭北宋。鼎盛时期,疆域包括秦岭淮河以北华北平原、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地区。

到了金朝第八位皇帝金宣宗完颜珣即位后,金国政权已危如累卵,这个自白山黑水中崛起的国家,似乎失去了上天的眷顾,陷入到了一个万劫不复的境地。

此时,完颜珣的身边已无可用之人,他不得不将臭名昭著的胡沙虎视作靠山,将其任命为太师、尚书令,兼任元帅,并封胡沙虎为泽王。其实,完颜珣倚重胡沙虎纯属无奈之举,在此之前胡沙虎刚刚杀掉了前任皇帝卫绍王,完颜珣就是胡沙虎扶持起来的新君。因为这种原因,金宣宗无法以弑君之罪惩治胡沙虎,否则,无法保证自己权力的合法性。

就这样,完颜珣从极端狭隘的自私立场出发,袒护并嘉奖了胡沙虎这个野心家。

没过多久,从北方草原崛起的蒙古人汹汹来袭,打到了京西重镇紫荆关。燕京与紫荆关的直线距离只有一百公里,此时的金朝已陷入关乎生死存亡的危机中。正当此时,军队中又爆发了内乱,胡沙虎手下的术虎高琪在前线打了败仗,害怕被胡沙虎惩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先发制人带着亲信杀进了胡沙虎的宅邸,闯进卧房将胡沙虎毙于刀下。

随后,术虎高琪接管了胡沙虎的军队,率军前往应天门向宣宗谢罪。虽然,术虎高琪打着谢罪的幌子,但是,他手握重兵,完颜珣如何敢治他的罪?金宣宗只能假意嘉奖术虎高琪除掉了弑君的罪臣胡沙虎,并将胡沙虎的余党全部诛杀,这才平复了内乱。胡沙虎十恶不赦,但金宣宗因为立场原因无法加罪于胡沙虎。随着术虎高琪除掉了胡沙虎,宣宗终于能将胡沙虎定罪了。

然而,此时的局面已经陷入了死循环,术虎高琪不过是另一个胡沙虎,宣宗同样无法治术虎高琪的罪。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表面上朝廷回归风平浪静,但是,局面却没有丝毫好转,金宣宗从胡沙虎手里的木偶,沦为了术虎高琪手里的木偶。之后,金宣宗眼睁睁地看着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土地被蒙古人夺走,却无可奈何。

1214年,蒙古人已经打下了九十多座城池,即将来到中都城下。

完颜珣根本没有击退蒙古的能力,文官集团亦将希望寄托到与蒙古人和谈上,武将们则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出战,从装病不上朝到“恐坏和事”,金国将军们拿出五花八门的借口,就是不肯跟蒙古人打仗。然而,金人表现得越弱势,蒙古越是不屑与之讲和。

当时,金朝大臣张行信说了一番比较中肯的话:“自崇庆以来,我国每次都是因为和议延误了战机。倘若,我们能与蒙古大战一场,给他们一个教训,挫挫蒙古人的锐气,就算不能打胜仗,也能换来和议的机会。”

可惜的是,张信行的想法已完全脱离了现实,此时的金国将军们,不再是当年天下无敌的“猛安谋克”,只是一群苟且偷生的无能之辈。此前,完颜珣明明已被蒙古人吓破了胆,但是,当他听完了这番话后,心中竟又燃起希望之火。

在蒙古骑兵兵临城下之际,金宣宗在东华门下开设“招贤所”,希望在危城之中招贤纳士,寻找扶大厦于将倾的英雄。完颜珣下诏:“所有百姓不问出身,只要有能力平定外患,或能拿出一套解决外敌的办法,即可入朝为官。”

于是,一群没有真本事却好大喜功的老百姓,竟争着抢着挤进招贤所中,向朝廷展示“自己的无知”。

甚至,在当时有个农民叫王守信,他的牛皮吹得极响,竟然说出了“诸葛亮不会带兵”这种狂言。让人诧异的是,招贤所内的侍御史竟然听信了王守信的鬼话,以为他真的是那个比诸葛亮还厉害的大军事家,于是,连忙将他举荐给完颜珣。

或许,完颜珣已开始病急乱投医,他竟希望奇迹发生在这个小老百姓身上。完颜珣一纸诏书将王守信任命为军都统,赋予他军权。王守信手握大权后,跑到城里招揽了一大批流氓地痞,让他们为国家效力。在训练军队时,王守信传授士兵进、退、跳、掷的动作。

我们无法得知这些动作究竟有何奥妙,不过,从史料中记载的“村术”这两个字来看,无疑是一些胡闹的把戏。除此之外,王守信还率领他的乌合之众操练一套名叫“古今相对”的阵法,并且,还将这四个字写到军旗上。

新兵训练完毕,在即将出征时王守信订做了一批黄布道袍,准备了一大堆牛头响环,声称使用这些“法器”可以有效击退敌军。谎言终究是谎言,只要将王守信拉到战场上,自可真相大白。王守信率军出城后,根本不与蒙古人正面交锋,而是屠光了都城附近的村落。

那么,他为什么屠村呢?

原来,他是以无辜百姓的项上人头冒充蒙古人的脑袋,拿回朝廷兑换赏钱。

其实,就连三岁小孩都能看出王守信的“古今相对”阵法只是些翻跟头打把势的闹剧,但是,金宣宗及朝臣却对此坚信不疑。此时的金国朝廷已被洪水淹没,王守信被当成了救命稻草。

王守信的乌合之众自然没为金国带来奇迹,蒙古军队仍在中都附近徘徊。金宣宗走投无路,不得不派宰相向铁木真求和,为了表示诚意,金宣宗还准备了五百名童男童女、骏马三千匹、金银若干。除此之外,金宣宗还将卫绍王的女儿岐国公主送给铁木真,这才使蒙古人暂时罢兵。

议和之后,铁木真撤出了居庸关,暂时停止了对金国的进攻。虽说,此时的铁木真已撤军,但是,沿途的山东、河北州县中仍留下大量驻军。除此之外,河东许多城池亦被蒙古人屠光。此时的中都已经沦为一座孤城,既没有重镇拱卫,又缺乏粮饷。

所以,为了自身安全,金宣宗不得不选择迁都,宣布将政治中心迁往汴京,以防蒙古人卷土重来。

虽然,完颜珣离开了中都,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这座城池,而是让皇太子留守在中都,并吩咐丞相承晖辅佐太子。令宣宗意想不到的是,他前脚离开中都,驻守在中都以南的金军后脚便投降了蒙古。而离去的蒙军主力杀了个回马枪,在降将的配合下完成了对中都的合围。

这一消息传到金宣宗耳中后,他立即派人将太子完颜守成从中都接到汴京。同年五月,中都沦陷,完颜珣将朝廷搬到了汴京。

南迁之后,金朝上下竟与南宋如出一辙,他们偏安一隅,只求能够暂缺苟活。

每当前线战况吃紧时,位于后方的君臣便会相对而泣,在朝堂上长吁短叹;听说蒙古退兵后,大臣们又开始饮酒作乐,享受安逸的生活;文臣集团在讨论时政时只是装装样子,说些无关痛痒的话,每遇到关键的问题,他们就会宣布下次再议。每次议政,均以这种荒唐的方式收场,直到金国灭亡,皆是如此。

金宣宗虽为一国之君,但是,他并不比大臣更关心江山的安危和未来,他只考虑如何继续过奢靡的生活。完颜珣命人做了一件华丽的锦衣,并千叮咛万嘱咐这件事千万不能让言官陈规知道。当锦衣被送到完颜珣面前时,完颜珣再次打听陈规是否知晓此事,来人连忙拍着胸脯保证,但凡宫中的大小事务,他一概不会向外宣扬,更何况是这种宣宗亲自安排的事呢?

完颜珣听完这番话,长舒了一口气,说道:“倘若让陈规那家伙知道,他定会因为我奢华而规劝我,我实在不想听到他说话。”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皇帝竟还为了一件锦衣与言官斗智斗勇。兴定三年,前线再次告急,完颜珣将问题全部归咎于术虎高琪,将其处死泄愤。然而,此时完颜珣再杀权臣已于事无补,金朝连回光返照的迹象都没出现,形势每况愈下。

元光二年,宣宗像他的江山一样病入膏肓,躺在病榻上茫然无措。

完颜珣弥留之际,他遣散了所有近臣,身边只留下前朝资明夫人郑氏。完颜珣知道郑氏比较可靠,所以将身后事托付给这个女人,让她传诏给皇太子继承大统。留下遗言后,宣宗咽了气。金哀宗从父亲的手中接手了衰败不堪的江山,此时的金朝已千疮百孔根本没有补救的余地。

之后,金室在汴京支撑了九年,在此期间,哀宗也曾有过一番励精图治的表现,但是,他很快便发现:这个王朝覆灭已是定局,于是,便不再尝试拯救祖宗的基业,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享受人生上,用美酒迷醉了金国与自己的最后时光。

正大元年正月,汴京城内狂风大作,城门楼上的瓦片都被狂风吹落了。当时大街上有个痴痴傻傻的男人,他穿着破烂的衣服,对着承天门时而大哭,时而大笑。行人觉得奇怪,便来问他为何又哭又笑,这人说道:“笑的是朝廷连一个可用之人都没有,哭的是金国即将走向灭亡。”

正如疯子的胡话,没过多久,蒙古人就攻陷了汴京,金哀宗逃到了蔡州,又过了一段醉生梦死的日子。当蒙古人再度来袭之时,金哀宗不再逃跑了,因为,此时的他,对祖宗传下的基业已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了,在喝光了杯子里的酒后选择了自缢身亡。

标签: 完颜珣宋朝

更多文章

  • 金宣宗完颜珣,对外措施失误频繁?直接导致金朝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

    金宣宗完颜珣,对外措施失误频繁?直接导致金朝灭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完颜承麟统领的都是临时组建,老弱病残的队伍。先帝宣宗皇帝时,曾经的作战组织“猛安谋克”制度失效了,所以,队列很散乱,行走的也很慢。此时,他一反常态,出征从来不离的马让给一个老兵,自己坐上了仅有的一辆破

  • 内忧外患之际继位的完颜珣,面对外敌只想迁都逃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金朝,完颜珣

    迁都之祸,让金朝跌入无底深渊,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1213年,卫绍王完颜永济被杀后,叛将胡沙虎想自立为帝,可惜应者寥寥,他只好拥立完颜家族的完颜珣登基称帝,史称金宣宗。完颜珣是金章宗完颜璟的异母兄,是卫绍王完颜永济的侄子,三人交替称帝,金国皇位就在叔侄间兜转了一圈,由侄子

  • 完颜珣:金国历史上的罪人 因为南迁问题导致被蒙古灭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金国,完颜珣

    还不知道:金国南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女真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勇武彪悍。俗话说的好:“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于天下。”女真部落分为很多个小部落,最终全部被完颜家族统一。紧接着辽帝国对女真不断的压迫迫害,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逐步反抗,建立了大金帝

  • 一次南迁让大金帝国灭亡,金宣宗完颜珣为何如此败家?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金宣宗,金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金宣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一些“坑儿子”的货色,我们今天文章的主人公金宣宗就是这样的,他不顾大臣劝谏,先是将国都南迁,随后又发动南征,使得国内四分五裂,百姓民不聊生,金国的灭亡几成定局。就在金宣宗把金国的家业败的差不多的时候,这

  • 忽必烈与其弟孛儿只斤·阿里不哥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孛儿只斤·阿里不哥

    蒙古帝国大汗 九年(1259年),蒙哥汗卒于合州(今四川合川东),戍守都城哈拉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哈刺和林)的阿里不哥(忽必烈幼弟),欲乘长兄忽必烈率军攻鄂州(今武汉武昌)(参见鄂州之战),次兄旭烈兀率军攻叙利亚之机,谋夺汗位。令左丞相阿兰答儿征兵漠北,燕京行省脱里赤征兵于河朔。忽必烈闻讯后,立

  • 盘点历史上的常败将军 范文虎坑队友的本事是一流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北朝,元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常败将军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那些花儿,在记忆的深处悄悄绽放,那些面孔,在心灵某个角落渐渐清晰,那些岁月,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沉淀。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都已渐渐的淡忘,但有些人有些事,却让人永远铭记于心。在中国处于战乱的时候,最容易出现一些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了

  • 为什么要说范文虎无耻?他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范文虎,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范文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忠臣良将是数不胜数,品德卑劣者也不在少数,真可谓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让人无语的是,有些人明明屁本事没有,德行也差的可以,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凡是遇到跟这一项有冲突的,不是选择背叛就是说话不算数,让人恨

  • 范文虎:在历史上被评为“常败将军”,却屡屡升官发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范文虎,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范文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都说“南宋无良将”,这话虽说比较夸张,但也体现了南宋皇帝不能慧眼识人,就拿骁勇善战的刘整来说,他多年里抗击元军让忽必烈都毫无办法,但却因为吕文德的嫉妒以及皇帝的昏庸,让他备受排挤,没办法刘整投靠了元军。正是他的投敌,结束了宋元

  •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朝代:金朝 作者:元好问原文: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参考翻译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注释1.赋:吟咏。2.同儿辈赋句:和

  • 元好问《京都元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京都元夕,元好问

    京都元夕朝代:金朝 作者:元好问原文: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参考翻译译文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注释①京都:指汴京。今属河南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