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小明王被救后,刘福通是什么结局?去向成谜

小明王被救后,刘福通是什么结局?去向成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186 更新时间:2023/12/12 4:49:05

你们知道朱元璋救出小明王后,刘福通去向成谜,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小明王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是元末栾城县人,可能出生于公元1310年。元朝时,栾城县属燕南河北道真定路,而真定路属于中书省直接管理的腹里地区。

韩山童早年传播白莲教,宣扬“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这些预言符合元末穷苦百姓改变现状的愿望,韩山童发展了很多信徒。

刘福通是元末颍州人,可能与韩山童年龄相仿。元朝时,栾城县属汝宁府,而汝宁府属于河南江北道管辖。

刘福通可能是韩山童的信徒,也宣传白莲教,与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等人一起宣称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四月,元朝工部尚书贾鲁开始修河。两岸贫苦农民被强征充当修河民工,不仅劳役繁重,本就很少的伙食钱还遭到克扣,百姓怨声载道。

韩山童、刘福通、杜遵道等人趁机秘密筹备起义,不料事情泄露,韩山童被捕遇难;刘福通力战突围,五月初在颍州率众起义。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二月,刘福通派人四处寻找韩林儿,在砀山夹河找到后将其迎到毫州;韩林儿在毫州登基称帝,又被称为小明王,国号为宋,年号龙凤。

起初,韩林儿宠信杜遵道,任命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刘福通、罗文素为平章政事。

刘福通心中不满,伺机除掉杜遵道,自己当丞相,“阴命甲士挝杀遵道,自为丞相,加太保”(《明史·列传·韩林儿》);自此,刘太保大权独揽,成为龙凤政权的实际控制者。

郭子兴去世后,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不想受制于人,但为借其声势,仍然在军中使用了龙凤年号。朱元璋率军攻占集庆路后,小明王封朱元璋为江南行省平章政事,后来又提升朱元璋为仪同三司的江南行省左丞相左丞相。在龙湾之战大败陈友谅后,朱元璋被小明王封为吴国公。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二月,张士诚派部将吕珍率十万大军围攻安丰。刘福通虽然拼力抵抗,但是城内粮食断绝,安丰城岌岌可危,刘福通派人向朱元璋求援。

朱元璋担心小明王落入张士诚手里,“安丰破则士诚益强”(《明史·列传·韩林儿》),亲自率领徐达、常遇春、冯胜、廖永忠等最得力的将领北援安丰。

那么,救援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小明王、刘福通都被救出了吗?关于这一点,存在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在朱元璋率领的援军到达安丰前,刘福通已经被张士诚部将吕珍杀害。

根据明朝官方史料《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当朱元璋带兵赶到时,刘福通已经被张士诚部将吕珍杀害,“张士诚将吕珍攻刘福通等于安丰,入其城,杀福通等”。

清朝张廷玉主持编纂的《明史》采用了这一说法,朱元璋军队击退吕珍,救出小明王韩林儿,将其安置在滁州,“遂亲帅师往救,而珍已入城杀福通。太祖击走珍,以林儿归,居之滁州。”

二、在朱元璋军队赶到安丰前,刘福通和小明王已经突围而出;后来朱元璋把小明王安置在滁州,而刘福通在安丰遇害。

根据元末明初权衡编撰的《庚申外史》的记载,在朱元璋赶到之前,刘福通和韩林儿已经突围而出,“先是,小明王驻兵安丰,为张士诚攻围,乘黑冒雨而出”。

那么,刘福通和小明王去了哪里呢?他们去了舒城。

朱元璋不想小明王落入别人手里,消灭了陈友谅后,马上派兵攻打舒城。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八月,陈友谅在鄱阳湖中箭身亡;次年二月,他的儿子陈理投降朱元璋。

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三月,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攻打庐州,同时令朱文辉带兵攻取舒城,“令安庆翼元帅朱文辉总率毕家等寨军马收取舒城”(《弇山堂别集》之《诏令杂考二》)。当时庐州和舒城都是左君弼的地盘。

五月,朱元璋又令廖永忠率部分军马去与徐达会合,“为应援安阳、攻取庐州城池事,今委自中书省右丞廖永忠统领各卫军马前去总兵官中书左相国徐达处参随征进,听受节制”(《弇山堂别集》之《诏令杂考二》)。

为什么应援安阳呢?

安阳翼兵马是刘福通指挥的,“小明王在城中号泣,安阳奕刘太保等饥饿无措,遣人求救,太祖亲率大兵援之,大败张氏。”(俞本《纪事录》,见《国初群雄事略》)

七月,朱元璋军队攻克庐州,左君弼战败而逃,许荣以舒城投降。朱元璋仍令许荣驻守舒城,同时让安阳等五翼兵马去应天府,“左君弼部将许荣以舒城来降,上令荣还守舒城,俾发安阳等五翼士马赴建康”(《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将小明王迎至滁州,为其建造宫殿,对他十分厚待,却把他身边服侍的人全部换掉。“太祖设銮驾伞扇,迎驻滁州,创造宫殿居之,易其左右宦侍,待之甚厚。”(俞本《纪事录》,见《国初群雄事略》)

这种说法认为,刘福通此时已经重返安丰,攻下庐州后,朱元璋令廖永忠进兵安丰,刘福通可能在这次战役中遇害,“攻庐州,左君弼败走,复援安丰”(《国朝献征录》)。

根据明朝宋濂主修的《元史》记载,安丰后来成为了张士诚的地盘,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十一月,“大明兵取泰州,时泰州、通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泗州、濠州、安丰诸郡,皆张士诚所据”。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四月,徐达攻克安丰(《明史·本纪·太祖》)。

三、朱元璋把刘福通、小明王一起救出。

李文忠驻守严州时,刘辰被聘为谋士。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刘辰作为朱元璋的使者到庆元方国珍处,表达招降之意。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刘辰参加编修《明太祖实录》。

根据刘辰撰写的《国初事迹》,朱元璋率军北援安丰,救出小明王韩林儿和刘福通,并一起安置在滁州,“太祖亲赴援之,先遣常遇春引兵至安丰,士诚遂解围。福通奉韩林儿弃安丰,退于滁州居之。”

综上所述,从刘福通以往的经历看,如果和小明王一起被朱元璋安置在滁州,他必然会想方设法,有所动作,不会心甘情愿接受朱元璋的安排。所以,刘福通很可能没和小明王一起去滁州。

标签: 刘福通明朝

更多文章

  • 小明王韩林儿怎么死的?韩林儿之死是一场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林儿,朱元璋

    后人论史,每提及“小明王”韩林儿之死,大多认定是朱元璋下的毒手,似乎已成定论。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韩林儿应朱元璋之请南下,途中舟覆而死。在《明史》中多处有相关记载,如《明史·韩林儿传》说:“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联系朱元璋后来大肆屠戮功臣的毒辣和残忍,如此推论看来

  • 韩林儿怎么死的 韩林儿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林儿,朱元璋

    韩林儿怎么死的小明王韩林儿怎么死的,至今仍是一个迷,但更多的人认为是朱元璋将其谋害致死。明史记载公元1366年,韩林儿应朱元璋的邀请南下,当时去迎接韩林儿的是廖永忠,等接过韩林儿后船行至瓜步就翻了,韩林儿由此淹死,但是前去接韩林儿的廖永忠却活着,所以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朱元璋令廖永忠,秘密将韩林儿杀害。

  • 韩林儿与刘福通什么关系 刘福为何通控制韩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林儿

    小明王韩林儿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其父亲是明王韩山童,曾经通过白莲教的名义组织民众起义,并自称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小明王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密谋在元朝强征民众修筑堤坝的时候发动起义,因为其部众用红巾包裹头部,所以该起义军被称为红巾军。在此次起义中韩山童不幸被俘,惨遭杀害,所以韩林

  • 小明王韩林儿为什么会溺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小明王,明朝

    每当一提起小明王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间,拥护的政权一直以来都是小明王的龙凤政权。在1366年五月,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准备率领军队和张士诚决一死战。于是就派廖永忠去接小明王,这就是元朝末年大宋政权建立的君主。早年他父亲韩山童

  • 他是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韩林儿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林儿,元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林儿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很明确的一点,关于韩林儿是否死于朱元璋之手,这个在历史上并没有定论,也就是说历史上关于韩林儿之死,一直都是一个谜。并没有明确记载,是朱元璋杀死了韩林儿。传言,朱元璋称吴王后两年,在朱元璋派遣廖永忠迎韩林儿

  • 小明王韩林儿之死,真的是朱元璋暗自授意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林儿,明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小明王韩林儿之死,部将自作聪明,还是朱元璋暗自授意?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封建社会具有浓厚强烈的迷信色彩,自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策略,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和“神化帝王”新兴儒家学说,逐渐构建起一套臻于整成熟的统治思想体系。即使是贯彻法家

  • 王保保的父母是谁 王保保与察罕帖木儿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保保,名将,元朝名将,元朝

    扩廓帖木儿(Köke Temür,蒙古语意为“青铁”,?—1375年/1376年)。蒙古伯也台部人,生于光州固始县,汉名王保保。元朝末年将领。他的父亲是元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母亲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为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元末农民起义时,扩廓帖木儿跟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

  • 朱元璋到底有多害怕察罕帖木儿 他若不死朱元璋就休想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察罕帖木儿

    还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有多害怕察罕帖木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的历代皇帝中,朱元璋算的上真正穷苦百姓翻身的一位,所以在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天下百姓都过得非常不错,但是朱元璋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怎么样,虽说朱元璋在古代的明君中能排前四,但是他的残暴、多疑也是他

  • 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成就是什么 郭守敬纪念馆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天文学家郭守敬,郭守敬

    郭守敬字若思,汉族,他是元朝有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出生于1231年生于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县)。而且郭守敬的祖父也是一位在金元之际非常有名的学者,他的名字是郭荣。郭守敬雕像郭守敬自幼就继承了郭家的传统,对五经方面是熟悉的,熟知天文、算学,擅长水利技术。郭守敬曾师从刘秉忠。他的老师非常精通经

  • 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为科学作出的贡献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

    郭守敬是中国公元十三世纪天文学家,他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人,他是元朝非常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他担任过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等职位,在朝廷宣布70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告老还乡了的时候,因为他的作用非常大,就一直为朝廷做事,改善仪器和编纂历法。郭守敬雕像郭守敬自幼就继承了祖父郭荣的家学,致力于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