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末三杰”之一的文天祥是怎么死的?忽必烈抓到他为什么不杀他?

“宋末三杰”之一的文天祥是怎么死的?忽必烈抓到他为什么不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119 更新时间:2024/1/25 8:13:21

“宋末三杰”之一的文天祥是怎么死的?忽必烈抓到他为什么不杀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文天祥是南宋抗元名臣,有着“宋末三杰”之称。当时宋军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1279年,崖山海战爆发,宋军和元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海战,虽然宋军兵力占优,但人心涣散,斗志也不足,最终是惨败元军之手,南宋也随之灭亡。文天祥见证了南宋的陨灭,只是忽必烈抓到文天祥后并没有杀他,反而还对他透露出一种敬佩之情。文天祥当下的心情,想必十分复杂,最后也是从容殉国。

厓门因东有厓山,西有汤瓶山,延伸入海,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名崖门。

这里曾发生过一场著名的海战--崖山海战,这是南宋与蒙古的最后一次大决战。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兴亡,但最终以宋军全军覆没告终,此次战役标志着南宋的灭亡。也是华夏民族第一次完全沦为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军在襄樊之战大破宋军以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德祐二年

(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于是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宋度宗的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自己的儿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赵是、广王赵昺)出逃,在金华与大臣陆秀夫

张世杰

陈宜中、文天祥等会合。接着进封赵是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昺为副元帅。元军统帅伯颜继续对二王穷追不舍,于是二王只好逃到福州。不久,刚满7岁的赵是登基做皇帝,是为宋端宗,改元“景炎”,尊生母、宋度宗的杨淑妃为杨太后,加封弟弟赵昺为卫王,张世杰为大将,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陈宜中为丞相,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并组织抗元工作。

过了两年,疲于奔命的宋端宗病死于广东湛江硇洲岛。随即,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小皇帝赵昺继位。这时候,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南宋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二十万不甘亡国的南宋军民在陆秀夫和张世杰的率领下辗转来到崖山。与硇洲岛不同,崖山更具地理上的优势。这一点,明代《崖山志》说:“崖山在大海中,两山对峙,势频宽广,中有一港,其口如门,可藏舟,殆天险也,可扼以自固。”

在崖山,南宋军民伐木建屋,并为小皇帝和杨太后修建了一座名为慈元殿的行宫。一时间,小小的崖山一带,三千余座房屋连绵起伏,形成集市,史家把这时的宋朝称为行朝——相当于惨淡经营的流亡政府。

景炎三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出现,众士兵随从措手不及,都埋头躲在荒草中。文天祥匆忙逃走,被元军千户王惟义抓住。

被俘后,文天祥立即动紧急预案:自起兵勤王与元军周旋以来,他身上就备有一种称为脑子的毒药。所谓脑子,是宋人对龙脑香的俗称。龙脑香是一种高大乔木的树脂的提取物,又称冰片。

尽管文天祥火速吞服了二两脑子,却没能如愿自杀,只是接连拉了十来天肚子。对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有解释。他指出,服脑子自杀,得用热酒吞服。被俘的文天祥根本没法找到热酒,只好胡乱捧了几口水田里的污水。

自杀未果,元军主将张弘范下令把文天祥押送到自己驻扎的潮阳。其时,张弘范正在为进攻崖山做最后准备。当张弘范从潮阳赶往崖山时,特意把文天祥也带上了。

文天祥既是南宋丞相,又是状元出身;既是南朝最具人望的知名人士,也是抵抗運动的主要领袖。如果能让文天祥投降,并令其说服张世杰等人也放弃抵抗,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船队还航行于海上时,张弘范令手下逼文天祥写信劝降。文天祥的回答却是一首诗,那就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过零丁洋》。

感动归感动,张弘范却不可能因感动而对文天祥网开一面。恰恰相反,他要从精神上摧毁文天祥,以便文天祥为元朝所用。

1279年农历二月初六,元军向宋军发动总攻。其时,为了备战,宋军已在张世杰的指挥下,烧毁才居住了几个月的房屋——包括小皇帝和太后的行宫,全体军民搬到几千条船上。这些船在江阔水深、受潮汐影响的潭江口,形成了一座雄伟的水上城市。

张弘范要让文天祥亲眼看到南宋的毁灭。他把文天祥押到他乘坐的大船上,从远处观看这场声势浩大的海战。涨潮时,元军战船随着海潮向崖门进攻,张世杰令人意外地没有坚守崖门,而是让战船排成一字长蛇对敌。

战斗无比惨烈,元军船上的文天祥痛不欲生。他眼睁睁地看到宋军溃败,士兵被元军杀死或被逼跳海。其时,陆秀夫护驾于帝舟中,帝舟比一般战船大,紧急间难以突围。陆秀夫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先把自己的老婆孩子一一推下水,从容对小皇帝说:“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而后,他背负年仅七岁的赵昺跳进大海。张世杰突围后遭遇飓风,溺水而死。这样,宋末三杰就只剩身为俘虏的文天祥了。几天后,崖山海面浮出十余万具尸体,绝大多数是南宋军民。杨太后在听说小皇帝遇难的噩耗后,大哭说:“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随即蹈水自尽。

对这场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亡国之战,文天祥的悲痛难以自抑,他先后有多篇诗文记录此事。他自陈:“崖山之败,亲所目击,痛苦酷罚,无以胜堪。”当是时,他也想跳海,但被元军所阻。崖山战后,胜利者张弘范大摆宴席,再次劝降。他对文天祥说,你效忠的大宋已经灭亡了,作为臣子你该问心无愧了。你一心求死,可即便死了,又有谁记得你呢?如果你能像事大宋那样事大元,大元的丞相,非公莫属。

文天祥流着眼泪回答说,国家灭亡却不能施救,做臣子的简直死有余辜,哪还能为了偷生而事二主呢?商朝灭亡了,但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是为了尽到自己的忠义,绝不会因国家的存亡而改变。

张弘范听了,深为动容。对这个敌对阵营的高级官员,他竟生出强烈的同情与理解。以后,他不仅在生活上优待文天祥,还把与文天祥失散的仆人想方设法找回来,送到文天祥身边。更重要的是,他向忽必烈上书,详细说明不能杀文天祥的诸种理由。

得知文天祥不肯受降后,忽必烈感慨地说,谁家无忠臣。并下令把文天祥押往大都。

标签: 宋朝文天祥

更多文章

  • 元世祖忽必烈出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忽必烈,元朝

    【历史上的今天】1215年9月23日元世祖忽必烈出生忽必烈,元朝开国皇帝,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名字全称忽必烈,蒙古人,拖雷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1260年5月5日在部分宗王和大臣的拥立下,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但未获普遍承认。12

  • 文天祥说自己投降有个条件,忽必烈最终没有答应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天祥,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文天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的时候,曾经给忽必烈提过一个投降的条件:“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让他以道士的身份回故乡,他就投降。而且,他不但可以投降,还可以方外之人的身份,给忽必烈当顾

  • 朱元璋为什么给忽必烈修庙磕头还大骂红巾军是强盗呢 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忽必烈

    还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给忽必烈修庙磕头还大骂红巾军是强盗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五千年中,出身最为卑贱的开国皇帝。而且在元朝的暴政下,家里大部分人被饿死,自己走投无路才投奔红巾军起义。按照常理来说,应该非常憎恨元朝,歌颂起义。但是,朱

  •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成吉思汗是如何统治中原大地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成吉思汗是如何统治中原大地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会盟称成吉思汗,之后数十年,蒙古帝国灭金亡夏,统一了北中国,草原吹来的疾风猛烈地冲击着农耕文明,如同岩浆涌入海水,产生剧烈的震荡。60多年后的1271年,逐渐熟悉了汉地的蒙古薛禅大汗忽必烈终

  • 它是忽必烈花000斤玉石打造而成的国宝 却被人当成咸菜缸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忽必烈,元朝

    还不知道:忽必烈打造的国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也孕育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古代的很多器物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了国宝级别的文物。实际上那些几千、几百年前的文物流传到今天并不容易,很多文物即便是流传下来,人们也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今天咱们要说的

  •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有什么关系 看完别再傻傻的分不清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吉思汗,忽必烈

    还不知道: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有什么关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成吉思汗,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是蒙古开国君主。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大约在1170年,他的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他的母亲就带着他和几个弟弟活下去了,过的很辛苦。正是因为少年时期的不易和艰难,培养

  • 忽必烈“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成为元朝的代表性统治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朝,忽必烈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忽必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忽必烈生于1215年,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四个孩子,他的生母是唆鲁禾帖尼。据说他是成吉思汗最钟爱的孙子。从小,忽必烈就同父亲拖雷一起征战沙场,父亲去世时他才17岁。然而直至过了而立之年,忽必烈才掌握重要领导权。尽管成吉思汗指

  • 忽必烈两征日本为何都以失败告终?忽必烈征日的情况是怎样的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朝,忽必烈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忽必烈征日的情况是怎样的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元世祖忽必烈两征日本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伴随着摧枯拉朽的“神风”降临,最终元朝将日本纳入帝国统治之下的野心破灭。相较于当时的元帝国与日本,的确在军事科技以及兵员国力上都有极大的差别。那么问题来了,蒙古人为啥要

  • 为何说是忽必烈造成了蒙古的分裂?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忽必烈,元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忽必烈。其实,仔细研究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不是忽必烈没能阻止蒙古的分裂,而恰恰是忽必烈造成了蒙古的分裂。为什么这么说呢?早在蒙哥当大汗的时候,忽必烈就已经在蒙古内部制造了分裂的迹象。那时候,蒙哥让忽必烈总理漠南。所谓总理漠南,其实就是打理已经占领的金国的土地

  • 察必: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勤俭持家还是位设计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察必,元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察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元代的皇帝,你可能脱口说出成吉思汗、忽必烈等,但是提起元代的皇后,由于宣传资料不多,知道的并不多。而这位皇后不仅在皇帝丈夫需要时给出合理建议,还以身作则,勤俭持家,深受好评。她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察必姓弘吉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