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忽必烈有足够的实力为何不直接攻打大宋?

揭秘忽必烈有足够的实力为何不直接攻打大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65 更新时间:2024/1/9 21:25:18

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强大的草原民族,他们在草原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蒙古国,也就是日后进军中原的元朝。当时除了蒙古国外,中原上还有一个国家南,当时的南宋偏安于一隅,国力逐年衰减,而蒙古国却是虎视眈眈地望着中原大地,希望有一天能够占领中原地区。为此,蒙古国一直都在谋划着进攻南宋的战略。

说到蒙古国进占中原地区,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蒙古军正是在忽必烈的率领下,才灭掉了南宋。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忽必烈不愿意直接进攻南宋,而先进攻大理,是因为想要对南宋实施所谓的“斡腹”之谋。但是史书上对于忽必烈的进攻时间路线,却有不同的记载。有些书上说,忽必烈是直接进攻的南宋,也有书上说,忽必烈是先进攻大理,然后才进攻南宋,两者的说法完全是矛盾的,那么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呢?

不管是当时宋朝或元朝时期的学者,还是现在的历史学家,一般都会认为当时蒙古国的战略计划是从藏区借道,先进攻大理国,将南宋逐步地包围。然而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许多人多年来的认识都是错误的,真正的历史并不是这样的。其实,蒙古国一直以来的战略都是军队经过汉中,到达川蜀地区之后,再攻打南宋。

十三世纪中期,忽必烈的长兄命令忽必烈准备进攻南宋。忽必烈为了这次进攻,做了充分的准备,他派人在南宋展开了一系列的秘密行动,以获取有用的情报,最后忽必烈发现如果直接从漠北地区进攻南宋,实在是困难,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于是忽必烈便劝说他的兄长蒙哥汗改变主意,提议先将大理国灭了,然后再进攻南宋,蒙哥汗同意了。

在蒙哥汗成为蒙古国的首领后,便积极地进行着军事行动,他希望能够征服更多的土地,而南宋正是他的主要目标之一。蒙哥汗继位之后,便一直想要征服南宋,所以他对忽必烈充满了很大的信心,而忽必烈的目标也一直都是南宋。蒙哥汗当时已经同意了忽必烈提出的战略,但是因为忽必烈一直都没有动静,这让蒙哥汗大为不满,兄弟二人虽然没有公开化的矛盾,但是在心里都存在了一丝芥蒂。因为忽必烈在率军在外,所以蒙哥汗便派人去忽必烈的军中,想要看看忽必烈到底在搞什么鬼,正是这一举动,让忽必烈认为自己的兄长不信任他,所以两人的矛盾也是越来越激烈。

后来,蒙哥汗实在是等不下去了,于是便亲自率领着军队进攻南宋,但是随行人员的名单上并没有忽必烈,这充分地说明了当时蒙哥汗对忽必烈的不信任,忽必烈知道自己的兄长率军进攻南宋后,便一直都十分担心,蒙古军很有可能会失败,而忽必烈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事实。当时的南宋虽然国力已有衰弱,但是仍然是有着很强的战斗力,所以蒙哥汗并没有征服南宋,反而是死在了军中,忽必烈在得知自己的兄长去世的消息,也是十分地难过,但是却丝毫没有动摇他进攻南宋的决心。

在蒙哥汗死了以后,便是忽必烈继承了可汗之位。忽必烈继位之后,蒙古国发生了内乱,他的两个兄弟先后建立了新的政权,忽必烈为了平定蒙古国的内乱,所以暂时和南宋交好。之后,等到忽必烈平定了叛乱后,这才开始训练军队,准备进攻南宋。忽必烈充分反省了自己的兄长在进攻南宋上的战略失误后,又重新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在忽必烈进行积极的战争装备之时,宋朝却是奸臣当道,国力衰弱,外墙内弱。最终,历时十二年,忽必烈才将南宋击败,统一了中原,成为了元朝的开国皇帝。

那么为什么在很多的元朝时期的书籍中,都没有记载蒙哥汗让忽必烈直接进攻南宋这个事情呢?

可能是因为当时蒙哥汗亲自征伐南宋,却战死在了杀场,这对于众多的蒙古人来讲,也算是一种耻辱吧,所以在元朝的史书中没有提及这个事情,也是正的。至于为什么忽必烈将大理国灭国之后,却没有直接攻打南宋,反而是回身北上,这个原因就不知道了。也许是因为蒙古军在占领大理国的时候,伤亡惨重,不得已才回师吧。

标签: 忽必烈

更多文章

  • 解密:美食涮羊肉的发明与元世祖忽必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美食,涮羊肉,忽必烈,

    涮羊肉的发明与忽必烈有关。忽必烈率军远征,嫌伙食太差,想吃清炖羊肉。厨子便宰杀羔羊,剔选羊肉准备做。可敌军突然来袭,厨子情急之下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混乱搅和一下,就捞出来,放点配料,给忽必烈端去了。忽必烈肚子咕咕叫直叫,吃完就披挂上阵去了。没过多久,忽必烈就凯旋了。回朝后,忽必烈不忘厨子的功劳,

  • 忽必烈东征日本始末:曾想派遣使臣去通好了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忽必烈,东征,日本

    自唐代遣唐使以来,中日两国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逐渐从向中国学习、遣使示好,转而自立门户、反客为主。到明代倭寇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时,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开始恶化。那么,在明代之前的元代,两国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曾作有《木兰花慢》词一首,词中提到“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又何冤?笑

  •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忽必烈是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朝,皇帝,忽必烈,成吉思汗

    从辈分上来说,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是他的四子托雷的第四个儿子。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第一位可汗,忽必烈虽然不是嫡长孙,但最后还是继承了汗位,是第五位可汗,因为后来在位时改了国号所以也同时是末代大汗。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一位历史上著名杰出的军事家。他先是一个一个地打败了其他部落统一了蒙古,在120

  • 揭秘: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是因何故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吉思汗,元朝,,元世祖,忽必烈

    从辈分上来说,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是他的四子托雷的第四个儿子。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第一位可汗,忽必烈虽然不是嫡长孙,但最后还是继承了汗位,是第五位可汗,因为后来在位时改了国号所以也同时是末代大汗。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一位历史上著名杰出的军事家。他先是一个一个地打败了其他部落统一了蒙古,在12

  • 忽必烈为何东征日本?忽必烈东征日本为何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忽必烈,日本,元朝

    自唐代遣唐使以来,中日两国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逐渐从向中国学习、遣使示好,转而自立门户、反客为主。到明代倭寇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时,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开始恶化。那么,在明代之前的元代,两国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曾作有《木兰花慢》词一首,词中提到“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又何冤?笑

  • 忽必烈为什么两次东征日本都失败了?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忽必烈,日本,元朝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亡金朝之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北京)。他即位后很快开始进攻日本。忽必烈对日本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后一代遣唐使之后,日本已经数百年未通中国,如果日本向忽必烈表示臣服,有助于增加元帝国的权威性,对忽必烈巩固权力颇为有利;第二,当时元帝国

  • 揭秘:元世祖忽必烈两次征伐日本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世祖,忽必烈,日本,元朝

    公元127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女真人赵良弼为国信史出使日本,一方面传递国书,另一方面进行战略侦察。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三月,赵良弼由高丽再至日本大宰府,要求进京面见国王,大宰府西守护所拒绝,不得已回国。同年六月至京,忽必烈召见,询问出使日本情况,称赞其不辱君命。赵良弼将他在日本逗留时对日本君臣

  • 忽必烈是个打仗天才吗?忽必烈究竟打到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忽必烈,阿合马,安童,元朝

    打仗天才忽必烈是一部由胡军主演的影视作品。该剧以忽必烈为主角,全面讲述了元朝开国皇帝的一生。成吉思汗的三儿子窝阔台对汗位野心勃勃,他的妻子更是阴狠毒辣。拖雷是窝阔台的四弟,战功赫赫,深得大汗信任。不久后,拖雷的四儿子忽必烈降生。忽必烈自幼展现了聪明机警胆识过人的一面。成吉思汗非常喜欢这个孙子,曾经想

  • 成吉思汗是什么意思?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忽必烈,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我们应该分拆成2部分,成吉思,汗,“成吉思”是“大海”的意思,颂扬他和大海一样伟大。,汗是蒙语音译过来,是统治者的意思.成吉思汗的真名是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

  • 打仗天才忽必烈为什么能灭掉南宋朝廷统一中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忽必烈

    南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举国动荡时期之一,在南宋的时候,宋朝政权岌岌可危,不仅受到了金兵威胁,同时还受到了内部奸臣的蚕食,所以在南宋末年的时候,政权动荡,民不聊生,这样的南宋王朝苟延残喘了不久之后就被元朝击败了。在历史上,南宋的灭亡意味着元朝的建立,忽必烈就是消灭南宋,建立元朝的主要人物。在公元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