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三朝老臣张廷玉是怎么死的?伴君如伴虎,晚节不保

清三朝老臣张廷玉是怎么死的?伴君如伴虎,晚节不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53 更新时间:2024/1/22 17:29:21

张廷玉是清朝康雍乾三朝元老,在雍正元年加官为太子太保,命为诸皇子师傅,所以他也就是乾隆帝的老师。作为典型的中国士大夫,做官做到如此也算是实现“兼济天下”的梦想。最可贵的一点是,张廷玉为人谨小慎微,谨守黄庭坚的名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这也是他为官50年,历三朝而不倒,最后成为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的原因。然而,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做到如此的张廷玉,最后竟然也难逃被皇帝治罪抄家的命运,而治罪的原因不仅仅是对皇帝不敬,更重要的是犯了中国古代庙堂之大忌——朋党。

张廷玉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官宦世家,张家在明朝时就世代为官。从张廷玉父亲张英开始,家族更是人才辈出,家族六代共出进士十三人,其中入翰林者十二人。张英本身是康熙朝的大学士,张廷玉本人也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作为汉人的张廷玉奉旨习满文,御试满文一等第一,自称“得清书奥妙,同习之人实无出余右者”。

到了雍正元年(1723年),张廷玉终于成为了清朝的省部级官员——礼部尚书,更重要的是他加官太子太保,命为诸皇子师傅。中国自古崇尚尊师重道,成为帝王师更是中国知识分子、大儒和士大夫无上的荣耀,可见雍正对张廷玉的看重。到后来雍正甚至离不开张廷玉,成为皇帝的左右手。

例如,每当雍正身体不舒服时,凡有密旨,全都交给张廷玉处理,事后雍正说:“彼时在朝臣中只此一人。”张廷玉自己也说,雍正经常召见他,一天召见二、三次,习以为常。

雍正五年,张廷玉生病在家,雍正对近侍说:“朕连日来臂痛,你们知道吗?”近侍们吃惊。雍正则说:“大学士张廷玉患病,非朕臂病而何?”如此看来对其的器重,把他当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张廷玉深知当官不易,因此一生谨小慎微,恪守黄庭坚的名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在雍正十一年,他的长子张若霭曾高中一甲三名探花,张廷玉“惊惧失措”,怕被政敌以此为借口诬告自己,便请求皇帝降低其子的名次,遂改为二甲一名。

张廷玉年过花甲时,还要主持当时最浩大的文化工程:修《明史》。等到第三任老板乾隆上台的那一年,张老干部已经64岁,《明史》也修完了,他认为自己辛苦一辈子,也该歇歇了。

于是,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已经是76岁高龄的老张,终于给皇上递交了离退休申请。依照情理来看,一个76岁的德高望重,任劳任怨的老干部申请离退休,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早有明文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所谓“致仕”,就是退休。即从法定年龄来看,古代高级干部的离退休年龄是70岁,他已经超过了6岁。但另张廷玉吃惊的是,乾隆拒绝了。

乾隆说:“卿受三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一心想要告老还乡的张廷玉失了方寸,回答说:“配享的大臣,不见得都得干到死,比如明太祖就允许刘基回了老家。”

张廷玉没想到,他的这句触动了乾隆的逆鳞。原来刘基是明初开国功臣,但后来朱元璋过河拆桥,让他退休,后来又偷偷派人下毒,把他毒死了。乾隆认为,张廷玉分明是心怀不满,用这个典故讽刺自己对功臣不够意思。然而这仅仅是张廷玉错误的开始。

随着张廷玉年龄增长,说话经常颠三倒四,乾隆也终于答应让他退休。然而当时的朝中形成了以鄂尔泰和张廷玉两位顾命大臣为首的两派。鄂党的一位重要人物——大学士史贻直,在乾隆面前进谗言,说张廷玉这个人不够忠诚,又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没有资格配享太庙。配享太庙是雍正帝给予张廷玉的赏赐,张廷玉极为看重这个名誉,担心在他退休之后,乾隆听信诸如史贻的谗言撤销这个赏赐,便做出了第二个昏庸的决定:让乾隆写保证书,保证不更改雍正的遗嘱。

乾隆帝对此十分不悦,认为这分明是在质疑自己的人品。然而乾隆看在是自己的老师的份上,打算送佛送上西,便答应了下来。这一下让张廷玉大喜过望,也冲昏了他的头脑。乾隆原以为,如此施与“特恩”,第二天一大早张廷玉肯定早早前来谢恩,便早早的等在那里。然而张廷玉因为年老体弱,不便奔走便让儿子第二天替他去谢恩。这一下,乾隆的怒火彻底被点燃了。这是张廷玉犯下的第三个错误。

乾隆被“放鸽子”后,马上命军机大臣写了一道圣旨,令张廷玉“明白回奏”!

当天写旨的军机大臣恰好是张廷玉的门生,叫汪由敦。汪由敦知道张廷玉可能要倒大霉了,因此连忙派人跑到张府告密,让张廷玉好有所准备。

不料这事弄巧成拙,张廷玉看来是被吓糊涂了,犯了第四个也是更大的错误: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他就勉强支撑着,跑到了宫中,跑到乾隆面前,去叩头请罪。

这真是一个再愚蠢不过的举动了。按常理,乾隆皇帝的谕旨第二天上午才能发到张家。张廷玉的这一举动分明是告诉了皇帝,你身边有我的人。乾隆对朋党极为敏感,心想:军机大臣当中,居然有人敢于泄露朝廷机密给你,我救不了老师你了。

“杀意”已起只差由头,恰在此时,张廷玉举荐的官员朱荃犯了贪污罪,正好给乾隆以把柄,便下旨收回了三代皇帝对张廷玉的一切赏赐物品,以示对张廷玉的惩罚。乾隆深知自己老师的清廉,便特别吩咐抄家的官员借这次没收行动查张廷玉有没有对本朝不利的言语和文字,好持以把柄判张廷玉重罪,但结果让乾隆失望了。

虽然这次没有达成乾隆的心愿,但这次“浩劫”相当于对张廷玉“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所谓张党也树倒猢狲散。然而历史上确有张党和鄂党,还是帝王臆想出来的幻觉?这些都不重要,只要犯了龙颜,这忠贞的三朝元老,哪怕一生谨小慎微也难逃中国古代朋党禁忌的牵连。

标签: 张廷玉

更多文章

  • 张廷玉身为三朝元老又是有名的权臣 乾隆是如何代付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廷玉,乾隆

    还不知道:乾隆是如何对付张廷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哪里最难混?答案肯定是官场啊!都说伴君如伴虎,这几个字从张廷玉身上就能参得一二。张廷玉是清朝有名的权臣,曾侍奉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光是如此尊容就应该能得以被善待吧!再加上他本人的确做过许多

  • 雍正临死前留下鄂尔泰、张廷玉给乾隆 为什么乾隆还是弄死他们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雍正,乾隆

    还不知道:乾隆为什么弄死老爹留给自己的大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和臣子“斗法”,是中国历代朝政的一个常态。而臣子们之间的“内耗”,表面上看,是个人利益之争,其实,这其中真正的赢家,还得归皇帝。新皇帝继位,身份一下子,由皇子到老大,内心极不情愿有人管他。

  • 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廷玉,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张廷玉的故事。在清朝历史上,汉人臣子的地位非常低,毕竟清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女真建立的政权,所以不相信汉人,能够真正走进权力中枢的汉人并不多,有的更是下场凄惨,比如手握重兵的岳钟琪,年羹尧等人,最后

  • 阿克敦跟张廷玉是什么关系?一生被判3次死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阿克敦,清朝

    你们知道阿克敦跟张廷玉是什么关系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驾崩,雍正帝即位。康熙晚年,政务怠倦,雍正登基后,急于改变这一现状。同时,雍正还需要对付八爷党等其他势力,于是,雍正开始提拔一批忠实可靠的官员。这个时候,雍正想起了一个人,此人担任刑部右侍郎、才思敏捷

  • 张廷玉: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晚年不断抹黑自己,只为消除乾隆的戒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廷玉,康熙

    说到张廷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张廷玉康熙十一年出生于京师,在他26岁那年本想参加会试的他因为父亲身为总裁官而选择避嫌,一直到三年后才参加科考并且一举考中了进士,开始了他为官的生涯。张廷玉的父亲身为康熙身边得力的手下,深受皇帝的青睐,而他的儿子张廷

  • 云嫔为什么会悬梁自尽?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云嫔,清朝

    云嫔为什么会悬梁自尽,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咸丰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不过,大清国正是在他手中彻底地走向了衰亡。虽然继位之初的咸丰意气风发,以求励精图治,然而一番努力之后却无功而返,随后他便陷入声色犬马之中。与清朝最后三位皇帝相比,咸丰妃嫔数量还是不算少的,有1

  • 咸丰帝对云嫔很宠爱,本应荣耀的她为何会郁郁而终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云嫔

    古代皇宫在人们的印象里就是荣华富贵的象征,所以不管是身份低微的女子还是达官贵族的小姐,都对皇宫和能成为皇帝的妃子是有很多的盼望的。毕竟权势和富贵这些欲望还是非常能诱惑人心的,可是真正能从原生环境里飞上枝头当凤凰的女子却也是寥寥无几,就算真的翻身,不管是帝王的薄幸,还是后宫的争斗,都是让人能肉眼可见的

  • 云嫔是什么结局?她为什么要悬梁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云嫔,清朝

    每当一提起云嫔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后宫·如懿传》的热播,令宫斗剧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身为皇帝的女人,争宠乃第一要务,只有获得皇帝的宠爱,才能赢得地位,甚至保住自己的性命,所以众多佳丽在宫中上演了一场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清朝皇室有一个惯例,皇子在大婚之前,

  • 穆嫔为什么会受到雍正的厚待?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穆嫔,清朝

    穆嫔为什么会受到雍正的厚待,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在清朝12位皇帝中,康熙的知名度绝对可以排入前三,而且,康熙还是清朝生育力最强的帝王,后宫记录在册的佳丽就有55人之多。通过研究康熙后宫,可以发现,康熙在中后期比较宠爱一些汉妃,尤其是来自江南的民间女子,其中以穆嫔为代表。关

  • 穆嫔是什么结局?为老年的康熙生下两个皇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穆嫔,清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穆嫔的故事。江南自古出美女,清朝选妃中就有不少来自江南的美女。进宫了的女子,有的风生水起,掌握后宫大权,在后宫建立了稳固的势力,但是有的女子身为宫女被康熙相中,因为没有能生下一儿半女,不仅没有晋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