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阿克敦跟张廷玉是什么关系?一生被判3次死刑

阿克敦跟张廷玉是什么关系?一生被判3次死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26 更新时间:2023/12/4 14:58:49

你们知道阿克敦跟张廷玉是什么关系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驾崩,雍正帝即位。康熙晚年,政务怠倦,雍正登基后,急于改变这一现状。同时,雍正还需要对付八爷党等其他势力,于是,雍正开始提拔一批忠实可靠的官员。这个时候,雍正想起了一个人,此人担任刑部右侍郎、才思敏捷,在康熙朝已经崭露头角,他就是张廷玉。雍正为何要提拔张廷玉呢?除了张廷玉才华出众、办事稳妥外,还因为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曾是雍正的老师,也就是说,对雍正来说,张廷玉“根正苗红”。于是,当年,张廷玉被雍正任命为翰林院学士,负责辅佐雍正处理日常政务。和张廷玉同时被雍正提拔为翰林院学士的,还有一名官员,此人名叫阿克敦。

阿克敦是何许人也?此人来自满洲正蓝旗,早年就和张廷玉相识。清朝时期,汉人大多需要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入朝为官,满人则不一定需要走科举这条路。阿克敦和大多数满人不同,他有真才实学,他在康熙四十八年,凭真本事考上了进士,因为他出身满洲名门,很快被康熙重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阿克敦中进士的时间虽然比张廷玉晚了九年,但他升迁得比张廷玉快,等康熙驾崩前,阿克敦已经当上了“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是礼部的大员。

雍正将张廷玉和阿克敦二人提拔为翰林院学士,在南书房当值,二人搭档,让雍正十分满意。他们平时负责给雍正拟圣旨、讲经等,张廷玉是正宗儒学出身,满腹经纶,但在学问上,张廷玉对于阿克敦却十分佩服。因为阿克敦的学识比张廷玉还要渊博,因此张廷玉曾夸赞阿克敦:“仲和之才冠满洲。”这里的“仲和”是阿克敦的字。

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张廷玉被任命为户部尚书,而阿克敦则被雍正派往广州,担任两广总督。阿克敦是文官出身,一转身变成了封疆大吏,他起初并不是很胜任。特别是在剿匪等事件上,阿克敦的处理多有失误。因为他是地方一号大员,当地官员都不敢弹劾他。等两年之后,雍正调阿克敦回京,他刚一离任,两广的官员像约定好了一样,纷纷上书弹劾阿克敦。其中有一项重罪:阿克敦曾指使家人向暹罗(古泰国)使者收受贿赂。

向外国使者索贿,丢人都丢到国外去了,雍正查证属实,大怒不已,当即下旨,判处阿克敦斩监候。就这样,一个前途辉煌的政治明星,被雍正判了死刑。然而,不到两个月,苏北河道出现空缺,雍正急需要治河能人,在张廷玉的提醒下,雍正突然想起了阿克敦在这方面有建树,于是从死囚监狱里召来阿克敦,让他戴罪立功。阿克苏在苏北勤勤恳恳经营多年,最终官复原职。这段时间内,张廷玉早已成了军机大臣。雍正身边最得宠的满族大臣,变成了鄂尔泰。雍正去世前,阿克敦官居刑部尚书。

乾隆继位后,阿克敦不仅身为刑部尚书,还翰林院掌院学士,是满洲大员之一。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去世,乾隆十分伤心。阿克敦在给富察皇后写的册文上面,将“皇妣”的满文译为“先太后”,乾隆认为阿克敦有“大不敬”之意,叫阿克敦前来问罪。不曾想,阿克敦那天竟然“早退”,并不在朝中。乾隆大怒,当即派人去阿克敦家中抓人,阿克敦不容申辩,便被乾隆判处死刑“斩监候”,堂堂刑部尚书,本来就是执掌刑狱,没想到一转眼功夫自己却被判了死刑。

后来翰林院的其他大臣认为,阿克敦并没有翻译错,是乾隆理解错了。乾隆仔细一看,确实冤枉了阿克敦,于是下旨赦免阿克敦。但仅仅过了半天,乾隆又翻脸了,他认为翰林院的官员有袒护阿克敦的嫌疑,他还要给阿克敦一些教训,因此让大理寺来重审,大理寺不敢怠慢,从重治罪,判阿克敦绞刑。阿克敦一把年纪,吓得不轻,连忙请罪,最后乾隆“大发慈悲”,罚俸三年,让他暂行职务。实际上,除了罚了俸禄,阿克敦并没有受到其他惩处。

也就是说,阿克敦在雍正时期被判处一次死刑,最后戴罪立功,在乾隆时期,却被判处两次死刑,只是雍正和乾隆最后都没舍得杀他而已。

乾隆二十一年,大学士阿克敦满70岁,申请致仕,乾隆批准。阿克敦退休后不久去世,他的儿子阿桂在乾隆朝屡受重用,成为一代名将,对清朝贡献很大。

笔者认为,雍正登基之初,本有意培养阿克敦和张廷玉,只可惜阿克敦犯了错误,错过了雍正的培养。到了乾隆时期,阿克敦谨小慎微,才逐渐得到重用。阿克敦、阿桂父子,在清史上名气很大,只是,阿克敦一生经历三次“死刑”,的确罕见。

标签: 阿克敦清朝

更多文章

  • 张廷玉: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晚年不断抹黑自己,只为消除乾隆的戒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廷玉,康熙

    说到张廷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张廷玉康熙十一年出生于京师,在他26岁那年本想参加会试的他因为父亲身为总裁官而选择避嫌,一直到三年后才参加科考并且一举考中了进士,开始了他为官的生涯。张廷玉的父亲身为康熙身边得力的手下,深受皇帝的青睐,而他的儿子张廷

  • 云嫔为什么会悬梁自尽?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云嫔,清朝

    云嫔为什么会悬梁自尽,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咸丰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不过,大清国正是在他手中彻底地走向了衰亡。虽然继位之初的咸丰意气风发,以求励精图治,然而一番努力之后却无功而返,随后他便陷入声色犬马之中。与清朝最后三位皇帝相比,咸丰妃嫔数量还是不算少的,有1

  • 咸丰帝对云嫔很宠爱,本应荣耀的她为何会郁郁而终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云嫔

    古代皇宫在人们的印象里就是荣华富贵的象征,所以不管是身份低微的女子还是达官贵族的小姐,都对皇宫和能成为皇帝的妃子是有很多的盼望的。毕竟权势和富贵这些欲望还是非常能诱惑人心的,可是真正能从原生环境里飞上枝头当凤凰的女子却也是寥寥无几,就算真的翻身,不管是帝王的薄幸,还是后宫的争斗,都是让人能肉眼可见的

  • 云嫔是什么结局?她为什么要悬梁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云嫔,清朝

    每当一提起云嫔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后宫·如懿传》的热播,令宫斗剧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身为皇帝的女人,争宠乃第一要务,只有获得皇帝的宠爱,才能赢得地位,甚至保住自己的性命,所以众多佳丽在宫中上演了一场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清朝皇室有一个惯例,皇子在大婚之前,

  • 穆嫔为什么会受到雍正的厚待?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穆嫔,清朝

    穆嫔为什么会受到雍正的厚待,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在清朝12位皇帝中,康熙的知名度绝对可以排入前三,而且,康熙还是清朝生育力最强的帝王,后宫记录在册的佳丽就有55人之多。通过研究康熙后宫,可以发现,康熙在中后期比较宠爱一些汉妃,尤其是来自江南的民间女子,其中以穆嫔为代表。关

  • 穆嫔是什么结局?为老年的康熙生下两个皇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穆嫔,清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穆嫔的故事。江南自古出美女,清朝选妃中就有不少来自江南的美女。进宫了的女子,有的风生水起,掌握后宫大权,在后宫建立了稳固的势力,但是有的女子身为宫女被康熙相中,因为没有能生下一儿半女,不仅没有晋封,也

  • 穆嫔,康熙晚年的嫔妃之一,为康熙生下了最后一个皇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穆嫔,清朝

    你知道穆嫔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清朝的时候皇帝身边都不会缺少美丽的女子,而到了后期的时候,皇帝更是喜欢来自汉人的女子,即使是汉人的身份和地位不高,但还是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江南是一个好地方,更是一个产美女的地方,所以在康熙到乾隆这一段时期,有很多的女子都是来自江南,就

  • 汤和曾发酒疯遭朱元璋忌恨却独享寿终封过侯公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汤和,朱元璋,明朝

    1、在朱元璋的开国功臣榜上,汤和有着许多唯一性——他和朱元璋是发小,大朱三岁,至洪武二十八年八月卒,年七十。他是与朱元璋相处时间最长的人。他在洪武三年封中山侯,十一年春进封信国公,死后追封东瓯王。他是朱元璋一朝唯一被封侯、公、王三爵的人。他在朱元璋对勋臣悍将的清洗运动中,真正得以善终。《明史·汤和传

  • 揭秘:一生残暴的朱元璋杀功臣为何唯汤和幸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只有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缘由安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疑尖刻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最初和他一同打全国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只有信国

  • 朱元璋几乎杀了所有功臣 为何只留下了汤和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汤和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统治者日益黑暗残酷,引起了人民的反抗。1352年郭子兴聚众起义。后郭子兴病故,朱元璋接手兵权,登上了历史舞台。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世人皆知伴君如伴君如伴虎。朱元璋猜忌刻薄,登上皇位后,便把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几乎杀了。朱元璋之所以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