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靖从小长在蒙古,为何最后铁木真留不住他!

郭靖从小长在蒙古,为何最后铁木真留不住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58 更新时间:2024/1/19 12:04:32

郭靖从小长在蒙古,为何最后铁木真留不住他!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郭靖可以说自小都在草原长大,他的所有的朋友,他的母亲,都在草原,我们知道一个人小时候成长的环境是很重要的,这会影响到他的一生,但是,一直生活在草原的郭靖,最终却选择了离开,不管成吉思汗给他什么样的荣耀,郭靖最终的选择还是义无反顾的离开。为什么郭靖会有这样的选择?他为何没有受到太多成吉思汗的影响呢?

成吉思汗将女儿许配给他,招其为金刀驸马,还封他为威权赫赫的万夫长。可以说,成吉思汗几乎穷尽了所有可能的激励手段,而郭靖也得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自我奋斗所能够获得的一切功名利禄,但为什么这一切还是留不住郭靖呢?一个人愿不愿意长久地为一个组织效力…成吉思汗将女儿许配给他,招其为金刀驸马,还封他为威权赫赫的万夫长。可以说,成吉思汗几乎穷尽了所有可能的激励手段,而郭靖也得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自我奋斗所能够获得的一切功名利禄,但为什么这一切还是留不住郭靖呢?

一个人愿不愿意长久地为一个组织效力,主要由四方面的因素决定。

第一,组织是不是拥有一个有能力,有魅力的领导者。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只有具备卓越领导能力的领导者,才能带领组织成长壮大。也只有这样的领导,才能让下属心服口服,死心塌地地为组织效力。

第二,组织是不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个欣欣向荣的组织,置身其中,个人的发展当然也是“水涨船高”了。反过来,如果一个组织前景黯淡,根本不可能发展壮大,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都不能维持,朝不保夕,即将分崩离析,怎么还可能留住人心呢?所谓“树倒猢狲散”,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个人是否在组织中拥有施展才能的平台。这一点十分重要,如果个人却没有合适的岗位,那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组织飞速发展,同事们奋勇争先,建功立业。那不是一般的无奈,没有人甘于只当一个旁观者。更何况,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呢。

第四,与团队成员的关系是否融洽。这种关系包含上司、平级同僚、下级等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关系不够融洽,或者各个方面综合起来不够融洽,都可能让人心生去意。接下来,我们对照这四个因素,来一一分析郭靖所处的状况。郭靖自幼随母亲来到蒙古草原,亲眼看着铁木真的部落由小变大,由弱转强,逐渐统一了蒙古,而且对强敌――金朝和宋朝也逐渐占据了战略优势。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组织,显然拥有美好的远景。这种发展的趋势,即便是战略感觉不很敏锐的人,也能比较容易地看出来。事实的发展也正是如此,蒙古最终灭金吞宋,成就了一统天下的霸业。

所以,郭靖所处的组织,可以说是任何人梦寐以求的处在上行通道的组织。组织的领导者铁木真从底层起步,历尽千难,聚拢人才,日趋强大,成为万众归心的成吉思汗。在这个过程中,铁木真过人的领导天赋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哲别本是敌对部落的一员猛将。在双方激战中,曾射杀多名成吉思汗的部属,甚至连成吉思汗本人也被射中颈部,差点成为哲别箭下之鬼。成吉思汗的部下恨不得将哲别碎尸万段。但成吉思汗精通激励之道,以博大的胸怀收服了哲别。后来,哲别屡立战功,成为成吉思汗部下独当一面的万夫长。连敌对者都能收服,为己所用,所以,把成吉思汗归结为有能力、有魅力的领导应该是毫无异议的。郭靖为人忠厚仁义,再加上武艺超群,深得众人景仰;郭靖的师父哲别在成吉思汗帐下深得重用,一直对他照顾有加;郭靖和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自小是玩伴,也是生死之交的安答;成吉思汗的爱女华筝对郭靖一往情深,也是多方维护,关爱绵绵。

成吉思汗本人对郭靖恩遇之隆,即便是土生土长的蒙古人也难忘其项背。他不但将爱女华筝许配给他,封他为金刀驸马。当然,郭靖在组织中也不是没有对头。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就对他极不友好。但综合比较而言,郭靖在整个组织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总之,从以上几个因素来看,郭靖所处的组织远景美好,领导者英武无双,人际关系和谐,个人也获得了非常有利的位置,拥有广阔的平台,能够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学。郭靖虽然是汉人,却自小在草原长大,能够为这样的组织和领导者效力,应该是不可多得的良好际遇,但成吉思汗却终究留不住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成为自己征服宋朝路途上的拦路强敌。

成吉思汗精通激励之道,能够收服本是敌人的哲别,却留不住自小在本部落长大的郭靖,这是为什么呢?

郭靖绝对不是个见异思迁的不义之徒。这从他在黄蓉和华筝之间的痛苦挣扎中可见一斑。尽管他与黄蓉真心相爱,但却和华筝有婚约在先。郭靖为了重义守信,宁愿委屈自己的真实情感,宁愿深深伤害黄蓉,也要信守这份婚约。可见他离开成吉思汗,也不是背信弃义之举。而且,郭靖回到大宋,不过是一介平民。大宋根本不可能给他任何的平台和待遇,远不是成吉思汗的高官厚禄、远大前景所能比拟的。唯一的解释就是价值观的冲突,个人和组织的价值观的冲突。对于蒙古人来说,吞并宋朝是天经地义的,和攻占金朝、花剌子模没有任何区别。蒙古人和蒙古汗国之间个人和组织的价值观是高度一致的。但郭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大宋之人。他可以为成吉思汗进攻金朝、花剌子模效犬马之劳,却不能进攻自己的父母之邦。这就是郭靖的个人价值观和成吉思汗组织的价值观的冲突之处。

英明过人的成吉思汗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一方面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对郭靖的恩宠可以让郭靖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力。另一方面,他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予以防范。他假借灭金之名,却行攻宋之实,就是为了欺瞒郭靖。等到大军兵临宋朝城下,成为既成事实,郭靖就是一身万死也难以挽回了。另外,成吉思汗还扣押了郭靖之母作为人质。一旦郭靖反水,势必害了母亲性命。成吉思汗这两手确实厉害,郭靖差点中计。幸得郭靖之母李萍拆开锦囊,偷看密令,才获悉成吉思汗的阴谋。李萍为了不拖累儿子,自杀身亡,郭靖伤痛之余,更是少了牵绊,也更坚定了离去之心。

再好的待遇,再好的激励也不能消除价值观冲突带来的对立、对抗。个人和组织价值观的一致,是个人和组织能够良性互动,互促发展的根本性前提条件。这是每个领导者必须牢牢记住的铁律。反过来说,领导者只有深入了解下属个人的价值观后,才能决定是否委以重任,重点培养,否则就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成吉思汗的教训是:只有个人价值观和组织价值观一致的人,才是组织真正能够长久依赖,委以重托的人。而忽略价值观的差异,甚至想要强行抹灭价值观的行为只能是适得其反。

标签: 射雕英雄传

更多文章

  • 铁木真之前还有一次称汗经历,却惨遭重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铁木真,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铁木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铁木真刚成年的时候,就与义父王罕、义兄札木合一起联手攻打蔑儿乞部,抢回了自己的妻子。在此之后,史书并没有记载铁木真的相关举动,我们只知道在大约四年之后,铁木真当选为蒙古大汗(非成吉思汗)。阿勒坛、忽察儿、撒察别乞三人首谋推戴,与诸将

  • 答里台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背叛铁木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答里台,宋朝

    答里台是什么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答里台是铁木真父亲也速该的最小的弟弟,他是闻名古今的大征服者成吉思汗的叔叔,12世纪,答里台出生在蒙古草原上的乞颜部,当时乞颜部的首领是八哩丹,他是也速该和答里台的父亲,也是成吉思汗之祖父,作为八哩丹的幼子,答里台是乞颜部理所当然的“守

  • 十三翼之战是什么结局?成吉思汗铁木真吃过的唯一一次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十三翼之战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成吉思汗一生征战四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般来说都是他攻打别人,没有别人攻打他的份。然而他也吃过败仗,而且败在了安答札木合的手上。铁木真铁木真和札木合是安答,安答是蒙古语,意思就是跟结拜兄弟差不多。铁木真和札木合幼年的

  • 忽必烈之弟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孛儿只斤·阿里不哥

    孛儿只斤·阿里不哥(蒙古文Аригбөх,拉丁文Ariq Böke,约1219年―1266年),又译阿里布哥,蒙古贵族。元睿宗拖雷第七个儿子,元宪宗蒙哥及元世祖忽必烈之弟。蒙哥在位时,阿里不哥驻守在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素来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1259年8月11日蒙哥去世。1260年5月5日,忽必

  • 阿里不哥是谁?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是谁?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忽必烈是阿里不哥的哥哥。蒙哥去世后,阿里不哥趁长兄忽必烈和次兄旭烈兀不在之时,想要趁机夺取汗位,本来阿里不哥十分不满意忽必烈汉化的政策,所以,不想让他称汗。阿里不哥立马下令让左丞相阿兰答儿去漠北一带征兵用以扩充势力,让脱里

  • 阿里不哥有蒙古贵族大多数的支持,为什么还是丢掉了汗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里不哥,元朝

    还不知道阿里不哥掌管中央,又获得大多数蒙古贵族支持,为何丢掉汗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阿里不哥没有战功。这是阿里不哥的硬伤。蒙古帝国的汗位继承方式,从成吉思汗开始,到蒙哥继位,从来就没有理顺过。不过,归纳起来,不外乎考虑三点:一是考量继承人的战功,二是上一

  • 阿里不哥为什么会打不过被汉化的忽必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里不哥,元朝

    你真的了解阿里不哥恪守彪悍的蒙古传统,为何却还打不赢被汉化的忽必烈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蒙哥汗上台以后,为了攻打南宋,立刻派忽必烈前往拿下南宋西南方的大理国(云南),想以此为跳板,对南宋进行南北夹击。忽必烈干得很漂亮,不但拿下大理,而且把吐蕃(西藏)也收复了(至少那时候吐蕃

  •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有多激烈?做事要顺势而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里不哥,元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做事要顺势而为,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是大汗蒙哥的亲弟弟。但亲兄弟归亲兄弟,两人的性格却截然相反。忽必烈深沉刚毅,宽厚大度,他非常推崇汉族的文化,主张蒙古统一中原后,应该大力推行汉人的政治经济制度。而他

  • 揭秘阿里不哥为什么会丢失汗位 主要的原因有几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里不哥,蒙古

    阿里不哥为什么会丢失汗位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阿里不哥最终丢掉汗位,我认为有这几个原因:第一,阿里不哥没有战功。这是阿里不哥的硬伤。蒙古帝国的汗位继承方式,从成吉思汗开始,到蒙哥继位,从来就没有理顺过。不过,归纳起来,不外乎考虑三点:一是考量继承人的战功,

  •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继位之争,忽必烈是怎么赢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忽必烈,元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忽必烈的文章,欢迎阅读哦~1257年,蒙哥决定大举征伐南宋。第二年二月,他命幼弟阿里不哥居守和林,阿兰答儿辅佐,而亲自率军进入西蜀。同时,他命塔察儿、张柔攻长江中游,在东面配合;又命原已由大理攻入交趾的兀良合台引兵北上,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塔察儿在前线失利,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