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忽必烈之弟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简介

忽必烈之弟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74 更新时间:2023/12/16 23:16:26

孛儿只斤·阿里不哥(蒙古文Аригбөх,拉丁文Ariq

Böke,约1219年―1266年),又译阿里布哥,蒙古贵族。元睿宗拖雷第七个儿子,元宪宗蒙哥及元世祖忽必烈之弟。

蒙哥在位时,阿里不哥驻守在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素来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1259年8月11日蒙哥去世。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精兵拥立下于中原开平自立为大汗;四月,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贵族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达四年之久。

1261年,忽必烈占领哈拉和林后再次发兵进攻,大败阿里布哥军于昔木土脑儿。1264年8月21日阿里不哥力竭投降,被忽必烈幽禁。

1266年,阿里不哥逝世(另一种说法是遭到忽必烈毒杀)。

生平经历

汗位之争

蒙哥在位时,阿里不哥驻守于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素来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1259年8月11日蒙哥去世。1260年初,忽必烈从蒙、宋前线匆匆北返抵达燕京。他在燕京附近驻扎了将近三个月。

蒙哥汗亲征时留镇漠北的阿里不哥,竭力诱使忽必烈回到草地,好逼迫他就范,再名正言顺地登上大汗宝座。忽必烈则清楚地意识到,在阿里不哥鞭长莫及的情况下,自己在控制和调动进入汉地的蒙古军及汉军方面拥有莫大的优势与便利。因此他不肯轻易离开经营有年的中原而贸然北上。双方间使臣往返,交涉不断,矛盾日趋激化。1260年4月中,忽必烈拘禁阿里不哥派往燕京的心腹脱里赤,先发制人,在新筑成不久的开平城宣布即大汗位。

忽必烈在漠南抢先即位,完全打乱了阿里不哥的预谋。阿里不哥只得匆匆于1260年夏季,在驻夏据地阿勒泰山中,召集留守漠北份地的诸王宗戚,举行大会,并在会上被拥立为大汗。出席大会的,有察合台子哈刺旭烈的寡妻兀鲁忽乃妃子、察合台孙阿鲁忽、窝阔台孙尔赤(合丹子)、海都(合失子)、术赤孙忽里迷失和合刺察儿、蒙哥子阿速台和玉龙答失、塔察儿子乃马台、别勒古台之子等。

这样就出现了两大汗相抗衡的局面。站在阿里不哥一方的有影响的东道诸王似乎很少,但他从西道诸王那里获得的支持,又要多于忽必烈。尽管当时正在经营西亚的皇弟旭烈兀和立国伏尔加河流域的拔都后玉别儿哥,态度都不无暧昧之处,然而替旭烈兀留守漠北份地的他的儿子药木忽儿,最初是支持阿里不哥的。而别儿哥冲制的钱币上刻有阿里不哥的名字,更表明钦察汗国在阿里不哥失败前一直认为只有阿里不哥才真正代表了蒙古大汗的统系。

激烈内战

于是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四年之久。

1260年秋,阿里不哥兵分两路,大举南下。东路军由旭烈兀子药木忽儿、术赤后王合剌察儿统率,自和林逾漠南进。西路军由阿兰答儿统领,直指六盘山,意在接应从四川前线退屯该地的蒙哥攻宋主力,这支军队在蒙哥死后曾归阿速台节制,阿速台投奔漠北后,一直控制在阿里不哥的大将浑都海和哈剌不华手里。阿里不哥的左路军以宗王为帅,而且直接威胁汉地政治经济中心燕京,因此忽必烈亲自领军逆之,而以移相哥、纳邻合丹(当为合赤温孙)为其前部。移相哥军击溃药木忽儿和合剌察儿,阿里不哥难以继续立足和林,匆匆退到由他继承的拖雷分地吉里吉思。忽必烈大概是循帖里干道,顺利进至和林。其时约在当年初冬。当时和林城的残破或许相当严重,所以到达不久,忽必烈便南至汪吉河(今翁金河)冬营地,以为短期休整。阿里不哥生恐忽必烈乘胜追击,乃遣使假意求宥,并称待马力稍复,再赴阙谢罪。忽必烈深以汉地政局为念,遂留移相哥镇漠北,自己冒严寒逾漠南返。

南指六盘山的西路军虽为偏师,但它牵动川蜀关陕,使那里本已化险为夷的形势又紧张起来。原来早在廉希宪受命宣抚京兆、四川时,屯兵观望于六盘山的浑都海就企图联络阿里不哥遣往关中的刘太平、霍鲁怀及川蜀军中亲阿里不哥的将领发难。廉希宪当机立断,捕杀刘太平、霍鲁怀,以处于弱势的秦巩世侯汪家的军队拒阻浑都海,“但张声势,使不得东”。浑都海果然中计,“闻京兆有备,遂西渡河,趋甘州”,采取了“重装北归,以应和林”的下策。关陕之危竟得安然解脱。可是当阿兰答儿提兵与北归途中的浑都海会师之后,这支军队重又折返东向,并派人约结陇蜀诸将,一时“人心危疑”,朝士至有捐弃两川、退守兴元之议。两军兵锋初接,朝廷方面又先失利,遂愈使“河右大震”。这时候,忽必烈增派的诸王合丹(窝阔台子)、哈必赤(合撒儿子)等率师与汪惟良、八春等“合兵复战西凉,大败之,俘斩略尽”。阿兰答儿、浑都海被擒杀。关陇遂安。

中统二年二月,诏命燕京行省及各路宣抚使北上开平,会议军国大政。三月末,燕京省官毕集开平。中统二年夏季,除检核钱谷、充实省部、擢用辅弼外,朝廷还为中央和地方官府制定了若干具体的行政条款,行政中枢既经调整扩充,更明确地分为两个班子,以史天泽张文谦等人留中,王文统、廉希宪等行省事于燕。秋,又置大司农官,并置十道劝农使司,“为之使者,皆取于故国老人、君子长者,亲行田里,谕以安辑,教之树艺”。

溃败远遁的阿里不哥,歇息于吉利吉思;至1261年秋天,元气稍有规复,又举兵东来。他事先遣使向移相哥伪称率众来归,使移相哥疏于防备,因而突袭成功。移相哥大军溃散,和林城再次失守。十月,忽必烈率诸路汉军与蒙古诸王所部再度北征。两军相遇于昔木土脑儿之西,阿里不哥先因所部外剌军队溃败撤兵。待阿速台率领的后继部队赶到,阿里不哥回军再战。其右翼被击败,左、中两翼与忽必烈军鏖战至夜仍不分胜负。自是双方引军后退,相峙于大碛南缘。是年冬末,忽必烈师还,“诏撤所在戍兵,放民间新签军”(《元史·世祖纪一》)。形势似乎缓和下来。1262年,据守和林的阿里不哥因粮饷不继,而由他派往察合台兀鲁思的阿鲁忽又拒绝听命,截留他征集的货物,因此愤而移兵西讨阿鲁忽。阿里不哥自知一旦挥兵西指,和林终将不守,所以临行指令和林城诸长老,许其举城归降忽必烈军。阿里不哥西徙之后,忽必烈所部果然不战而收复和林。、

1262年冬,阿里不哥在击败阿鲁忽后驻营于阿力麻里。他肆行杀掠,伊犁河流域为之残破不堪。1264年春,阿力麻里大饥,军心愈亦涣散。阿里不哥计出无奈,被迫向忽必烈输诚。长达五年的汗位纠纷由此结束。

这次内战导致了蒙古内部的巨大分裂。当时的蒙古各大汗国中,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都支持阿里不哥,唯有伊尔汗国支持忽必烈。阿里不哥失败后各大汗国纷纷独立。蒙古虽打下了巨大的土地面积,却没有了统一的政权。这次纷争,客观上为蒙古军事贵族中主张“祖述变通”以“补偏救弊”的一派把统治中心从碛北移至漠南,从而更加便利于他们采纳汉法,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提供了一个适逢其时的契机。

兵败去世

阿里不哥兵败后,被忽必烈幽禁。

1266年,阿里不哥逝世。(另一种说法是遭到忽必烈毒杀。)

更多文章

  • 阿里不哥是谁?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是谁?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忽必烈是阿里不哥的哥哥。蒙哥去世后,阿里不哥趁长兄忽必烈和次兄旭烈兀不在之时,想要趁机夺取汗位,本来阿里不哥十分不满意忽必烈汉化的政策,所以,不想让他称汗。阿里不哥立马下令让左丞相阿兰答儿去漠北一带征兵用以扩充势力,让脱里

  • 阿里不哥有蒙古贵族大多数的支持,为什么还是丢掉了汗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里不哥,元朝

    还不知道阿里不哥掌管中央,又获得大多数蒙古贵族支持,为何丢掉汗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阿里不哥没有战功。这是阿里不哥的硬伤。蒙古帝国的汗位继承方式,从成吉思汗开始,到蒙哥继位,从来就没有理顺过。不过,归纳起来,不外乎考虑三点:一是考量继承人的战功,二是上一

  • 阿里不哥为什么会打不过被汉化的忽必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里不哥,元朝

    你真的了解阿里不哥恪守彪悍的蒙古传统,为何却还打不赢被汉化的忽必烈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蒙哥汗上台以后,为了攻打南宋,立刻派忽必烈前往拿下南宋西南方的大理国(云南),想以此为跳板,对南宋进行南北夹击。忽必烈干得很漂亮,不但拿下大理,而且把吐蕃(西藏)也收复了(至少那时候吐蕃

  •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有多激烈?做事要顺势而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里不哥,元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做事要顺势而为,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是大汗蒙哥的亲弟弟。但亲兄弟归亲兄弟,两人的性格却截然相反。忽必烈深沉刚毅,宽厚大度,他非常推崇汉族的文化,主张蒙古统一中原后,应该大力推行汉人的政治经济制度。而他

  • 揭秘阿里不哥为什么会丢失汗位 主要的原因有几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里不哥,蒙古

    阿里不哥为什么会丢失汗位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阿里不哥最终丢掉汗位,我认为有这几个原因:第一,阿里不哥没有战功。这是阿里不哥的硬伤。蒙古帝国的汗位继承方式,从成吉思汗开始,到蒙哥继位,从来就没有理顺过。不过,归纳起来,不外乎考虑三点:一是考量继承人的战功,

  •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继位之争,忽必烈是怎么赢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忽必烈,元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忽必烈的文章,欢迎阅读哦~1257年,蒙哥决定大举征伐南宋。第二年二月,他命幼弟阿里不哥居守和林,阿兰答儿辅佐,而亲自率军进入西蜀。同时,他命塔察儿、张柔攻长江中游,在东面配合;又命原已由大理攻入交趾的兀良合台引兵北上,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塔察儿在前线失利,蒙

  •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赛,远离首都的忽必烈的怎么胜出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忽必烈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蒙古帝国的分裂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中,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间的战争是核心的转折点。按说在蒙哥死后,拉起“幼子守灶”传统大旗,同时还身在和林并担任了监国,而且得到了更多蒙古王公和藩王的支持,兵力上也占有优势,但在战场上却多次败于忽

  • 忽必烈为什么能坐上皇位?忽必烈和阿里不哥谁才是继承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阿里不哥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忽必烈为什么能坐上皇位?元朝的开朝之君忽必烈,从一路夺取大汗之位的经历来看,跟他的后来者“朱棣”一样都是得位不正的嫌疑。蒙古帝国自铁木真传为,被蒙古各大首领认同的最后一任大汗叫做蒙哥,是铁木真的孙子。在年轻时的历练阶段,曾攻入欧洲的古罗斯之地,是位骁勇善战的蒙

  • 忽必烈为何要讨伐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呢?最后结果又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忽必烈

    蒙古中统元年至二年(1260年一1261年),忽必烈为巩固汗位,讨伐其弟阿里不哥的作战。蒙古帝国大汗九年(1259年),蒙哥汗卒于合州(今四川合川东),戍守都城哈拉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哈刺和林)的阿里不哥(忽必烈幼弟),欲乘长兄忽必烈率军攻鄂州(今武汉武昌)(参见鄂州之战),次兄旭烈兀率军攻叙利

  • 阿里不哥到底输在忽必烈什么地方 这事情得从忽必烈经历说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里不哥,忽必烈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蒙古铁骑体格强壮,能适应战斗的需要;他们能在快速撤退时回头射击跟在其后的敌人;能够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不容忽视的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那种严格的纪律制度,使他们个个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