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阿里不哥到底输在忽必烈什么地方 这事情得从忽必烈经历说起的

阿里不哥到底输在忽必烈什么地方 这事情得从忽必烈经历说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74 更新时间:2024/1/25 3:30:0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忽必烈阿里不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蒙古铁骑体格强壮,能适应战斗的需要;他们能在快速撤退时回头射击跟在其后的敌人;能够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不容忽视的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那种严格的纪律制度,使他们个个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这在中世纪的其它军队中是闻所未闻的。

可以说,在历史上,蒙古铁骑的威名曾让整个亚欧大陆的人们为之颤抖。然而,自蒙哥去世之后,蒙古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每况愈下。此时的蒙古帝国已经没有能力向外扩张领土,更可悲的是,曾经血拼打下的江山都开始变得岌岌可危。

这一时期的蒙古帝国,衰败局势已经难以逆转,而内部矛盾更是进入了白热化时期。蒙古内部为了争夺汗位,分成了多个派系。其中,阿里不哥和忽必烈是最有能力争夺汗位的两个人。阿里不哥,监国拖雷第七个儿子,元宪宗蒙哥及元世祖忽必烈之弟。忽必烈,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是两位截然不同的统治者,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忽必烈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并合理运用,阿里不哥则显得有一些墨守成规。笔者在这里不分析两位统治者孰强孰弱,然而,从历史结果来看,忽必烈显然是更胜一筹。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阿里不哥的失败呢?阿里不哥的失败在笔者看来并不稀奇,然而,要想弄清这个问题,还要从忽必烈的经历说起。

根据史籍记载,蒙哥当政期间,对忽必烈十分重视,许多重要的事情蒙哥都会首先想到让忽必烈去做。忽必烈也是十分争气,蒙哥吩咐下去的事情,不但,完成的十分漂亮,还多次超额完成任务。蒙哥见忽必烈如此堪当重任,就将漠南的大权全权交付忽必烈掌管。

忽必烈到南方后,并没有和其他蒙古人一样将汉人当做奴隶。忽必烈重用汉人,将许多汉人中的能人异士收归帐下。忽必烈允许汉人们自由言论,并且,十分重视汉人提出的建议。之后,汉人谋士的加入,让忽必烈对于如何征服南宋有了新的认识。

忽必烈知道,如果想要彻底的征服南宋,就要从文化的融合上开始。然而,文化的融合并不只是衣食住行那样简单。我们知道,蒙古向来以畜牧业为主要的劳动生产力,蒙古人并不会种地。这是蒙古人和汉人最主要的区别。

可是,不种地就没有粮食上的储备,在战争期间不可能单靠宰杀牛羊来作为军事补给。所以,忽必烈开始大力的推广农业生产,为以后争夺汗位做着物资的储备。忽必烈的做法,让蒙古本土的贵族宗王们感到严重的威胁。

于是,这些宗王们开始劝说蒙哥可汗,希望蒙哥可汗能对忽必烈的行为实施制约。蒙哥可汗虽然平时对忽必烈极为看重,但是,当他感觉到自身的汗位受到威胁后,忽必烈的行为在蒙哥眼中就变得十分刺眼了。

蒙哥可汗很快就对忽必烈采取了制约,不久后,就将忽必烈架空成一位徒有虚名的闲王。忽必烈被架空后,并没有自暴自弃,他相信有一天蒙哥还会有求与他。果不其然,蒙哥在攻打南宋的时候,再次用了忽必烈。

既然蒙哥知道忽必烈对自身威胁极大,那么,为何还要再次对忽必烈委以重任呢?

其实,这与忽必烈的个人能力是分不开的,忽必烈是一位军事奇才,在带兵打仗中颇有造诣。当时蒙哥为了尽快拿下南宋,已经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蒙哥的眼中,这场战斗只许胜利不能失败。然而,让蒙哥十分看重的塔察儿却十分无能,并没有将蒙哥交代的事情做好,甚至被汉人打的节节败退。迫不得已,蒙哥不得不重新启用忽必烈,试图扭转北部的战局。

这场进攻南宋的战役并没有像蒙哥想象的那样简单,甚至,蒙哥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蒙哥阵亡后,群龙无首的蒙古各部开始出现混乱的局面。为解决这个问题,蒙古各部决定再选出一位新的可汗。当时,忽必烈受到阿里不哥的邀请,欲回蒙古本土商讨可汗选举之事。可是,忽必烈的谋士们听说后,却极力反对忽必烈回族。

忽必烈是一个明白人,在听取了谋士们的分析后,知道了阿里不哥的用意,拒绝了阿里不哥,并且抢先一步称汗。忽必烈称汗的消息传到蒙古本土后,阿里不哥对此十分不满,可是,事情都已经发生了还能怎么办。阿里不哥只能以忽必烈称汗不符合蒙古传统为由,在蒙古本土称汗。

阿里不哥称汗后,此时的蒙古帝国就出现了“一国两汗”的情况。然而,忽必烈并不满足这种情况。不久后,忽必烈带兵攻打阿里不哥,用强横的军事实力将阿里不哥逼下汗位,自此,忽必烈成为蒙古帝国的新一任大汗。

至于阿里不哥最终为什么不敌忽必烈,原因真的很简单,就是军事实力上的差距。忽必烈不仅拥有着蒙古人强横的战斗素质,还有着汉人谋士做为后盾。然而,阿里不哥墨守成规,在两军战斗力相仿的情况下,谋士存在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是阿里不哥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了。

阿里不哥失败后各大汗国纷纷独立,蒙古虽打下了巨大的土地面积,却没有了统一的政权。这次纷争,客观上也为蒙古军事贵族中主张“祖述变通”以“补偏救弊”的一派把统治中心从碛北移至漠南,从而更加便利于他们采纳汉法,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提供了一个适逢其时的契机。

参考资料:

『《元史》、《蒙古秘史》』

标签: 阿里不哥忽必烈

更多文章

  • 蒙古贵族阿里不哥生平简介,阿里不哥时被忽必烈毒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蒙古,阿里不哥

    孛儿只斤·阿里不哥(蒙古文Аригбөх,拉丁文Ariq Böke,约1219年―1266年),又译阿里布哥,蒙古贵族。元睿宗拖雷第七个儿子,元宪宗蒙哥之弟,元世祖忽必烈之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蒙哥在位时,阿里不哥驻守在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素来反对忽必烈的

  • 白朴是哪一个朝代的?白朴的文学创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朴,元朝,元曲家

    白朴生于1226年,卒于1306年,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元曲家,因为在元曲杂剧上的突出贡献,后人又将他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种类,而白朴也在中国元杂剧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突出的位置。代表作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等等。白朴出

  • 元曲四大作家之白朴简介:曲题材多出自于历史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

  • 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白朴生平简介 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代,白朴

    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也有资料显示可能是山西曲沃县,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朴

  • 南国“苏武”郝经:坚忍不拔和足智多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郝经

    郝经是谁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极为博大精深的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纵观中国各朝代,文化发展最为快速的当属中国唐朝、宋朝两个朝代,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文人政客,他们不但在诗词上佳作如林,更是在政治上大有建树。虽然唐、宋两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在元朝也有着不少

  • 元朝“苏武”郝经:被南宋扣押16年不变节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朝“苏武”郝经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极为博大精深的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纵观中国各朝代,文化发展最为快速的当属中国唐朝、宋朝两个朝代,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文人政客,他们不但在诗词上佳作如林,更是在政治上大有建树。虽然唐、宋两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在元朝也有着不少的著名文

  • 南国“苏武”郝经:堪称坚忍不拔和足智多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国“苏武”郝经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极为博大精深的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纵观中国各朝代,文化发展最为快速的当属中国唐朝、宋朝两个朝代,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文人政客,他们不但在诗词上佳作如林,更是在政治上大有建树。虽然唐、宋两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在元朝也有着不少的著名文

  • 郝经:宋末元初著名大儒,曾被扣押16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郝经,宋朝

    你们知道郝经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郝经(1223年—1275年),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县)人,宋末元初著名大儒。作为政治家,郝经反对“华夷之辨”,推崇四海一家,主张天下一统;作为思想家,郝经推崇理学,希望在蒙古人汉化过程中,以儒家思想来影响他们,使国家逐步走向大治;作为

  • 元代画家黄溍简介 黄溍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代画家黄溍

    元代画家黄溍字文潜,是浙江义乌人。了解元代画家黄溍生平经历可知,黄溍生于公元1277年,卒于1357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黄溍自幼聪慧灵敏,深受父母的喜爱。黄溍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他在诗词领域、书画领域都有不俗的造诣。值得一提的是,黄溍和虞集、揭徯斯、柳贯被世人并称为儒林四杰。黄溍画像

  • 儒林四杰之一的元代画家黄溍有哪些成功的弟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代画家黄溍

    元代画家黄溍字文潜,是浙江义乌人。了解元代画家黄溍生平经历可知,黄溍生于公元1277年,卒于1357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黄溍自幼聪慧灵敏,深受父母的喜爱。黄溍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他在诗词领域、书画领域都有不俗的造诣。值得一提的是,黄溍和虞集、揭徯斯、柳贯被世人并称为儒林四杰。黄溍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