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因走汉化路线导致悲剧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因走汉化路线导致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08 更新时间:2023/12/18 17:44:53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元英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许多人印象中,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各种奇葩、杀戮事件在元朝宫廷内外接连不断地发生。而元朝的皇帝都不是什么好人,除了昏君就是暴君。其实上述说法并不正确,和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一样,元朝既有贡献,也有负面影响。元朝的皇帝也是既有好皇帝,也有昏君、暴君。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位在元朝历史上公认的好皇帝——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1320年3月1日,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去世。一个半月后,元仁宗年仅18岁的长子硕德八剌继承皇位,是为元英宗。这也是元朝历史上仅有的一次按照汉人嫡长子继承制实现的帝位传承。

元英宗和他的父亲仁宗皇帝一样热衷汉文化,他自幼就开始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能熟背唐诗,并精通书法。这对后来的施政路线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元英宗登基称帝后,在名义上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但实际大权则掌握在太皇太后答己和右丞相铁木迭儿的手中。铁木迭儿是元朝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他仗着有太皇太后撑腰,在朝廷上作威作福,迫害政敌。许多曾在仁宗朝弹劾过他的大臣都被他用捏造的罪名处死。在英宗朝初期,铁木迭儿的权势几乎达到了独裁的程度。

不过,元英宗虽然是个少年天子,却并非庸才。早在还是皇太子时期,他就敢公然违抗祖母答己的旨意,太皇太后还曾因此怒气冲冲地感叹:“我不拟养此儿耶。”(我真不该养这个孙子)

为了打破太皇太后和铁木迭儿垄断朝政的局面,元英宗于1320年夏天任命了年仅22岁的拜住为左丞相。拜住的祖先是成吉思汗最信任的手下、蒙古帝国开国功臣木华黎。正因为有了这一层背景,拜住在蒙古贵族中拥有很广泛的支持者。此外,拜住跟元英宗一样,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热衷于汉文化。所以他也是最受汉族大臣支持的蒙古人之一。

元英宗和拜住君臣二人因为志同道合,所以很快就成了亲密无间的伙伴。自此,元英宗开始拥有了自己的集团。不过,他并没有急于想要从太皇太后和铁木迭儿手中夺权,因为此时这两人都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他只要耐心等待下去,很快就会有他施展抱负的机会。

1322年10月至11月,铁木迭儿和太皇太后相继病逝,元英宗终于如愿以偿掌控大权。他亲政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升任拜住为右丞相(元朝右丞相地位高于左丞相),之后又提拔了大批汉人儒臣,其中有不少是在铁木迭儿掌权时期被免去职务的人。

在拜住和儒臣们的辅佐下,元英宗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下令大批裁撤冗官,并计划压缩官府规模。同时,他又发布《振举台纲制》,要求推举贤能,选拔优秀人才。在财政方面,元英宗于1323年5月颁布了“助役法”,大幅减轻百姓的差役负担。为了行政合理化和司法公正化,他还颁布了《大元通制》,革除以往的政令不一、罪同异罚的混乱现象。

元英宗在短时间内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对当时已经暮气沉沉的大元王朝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元英宗也因此成为了元朝历史上公认的好皇帝。然而在蒸蒸日上的表象之下,一场危机却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元英宗的身边。

在汉化的蒙古大臣和汉人儒臣支持下,元英宗决定搬用汉人朝廷的那一套,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从长远来看,元朝那么大的体量,如果没有一套成熟的政治制度,那么必然会出现四分五裂的结局。所以元英宗决定走汉化路线并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他的改革却严重侵害到了蒙古宗王们的利益。按照蒙古人的传统,这些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可以享有许多特权。可元英宗不仅取消了对宗王给予丰厚岁赐的惯例,还急于想要限制宗王的权力。这就促使宗王们和元英宗的反对者结成同盟,一场阴谋山雨欲来。

1323年9月4日,元英宗一行从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返回大都(今北京),途中在上都西南约30里的南坡驻营休息。当天深夜,御史大夫铁失、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大司农失秃儿等人率领阿速卫军突袭了皇帝的大帐,元英宗当场被杀,年仅20岁。历史上将这一弑君事件称为“南坡之变”。

元英宗死后,元朝政局开始逐步走向混乱。到了十四世纪中期,农民起义已呈烽火燎原之势。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后挥师北伐,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逃出中原,元朝灭亡。

标签: 元英宗元朝

更多文章

  • 元英宗:元朝第一个推崇儒学的皇帝,最后为何被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英宗,元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元英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英宗是十八岁登基的,但他驾崩的时候才二十二岁,在位才四年却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优秀的帝王。大德七年二月二十二日,硕德八剌顺利降生,从出生起就一直跟在父亲仁宗身边受他的教导。因此硕德八剌顺受到充分的儒家思想熏陶

  • 想把年幼的元英宗当傀儡,没想到他却夺回主动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朝,元英宗

    元仁宗去世后,在皇太后答己的主持下,仁宗长子孛儿只斤·硕德八剌被拥立为帝,史称元英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元英宗上台的时候,有不少反对声音,一些人认为应该坚守武宗、仁宗当年立下的“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誓约,让武宗的儿子和世瓎或图帖睦尔即位。但答己有自己的算盘,她觉得硕

  • 古代刺杀皇帝的事情常有发生 刺杀成功的只有元英宗这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皇帝

    对刺杀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刺客,本来不是一个光明正大的职业。在尧舜禹三王时期,天下的人都很遵从道德,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古风”,因此,没有什么阴谋诡计之说,更没有背后捅刀子的刺客。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阶级社会的分化,利益分配产生了不均

  • 元英宗改革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元英宗因此断送了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朝,改革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元朝改革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到蒙古铁骑,大多数人对他们的印象就是战斗力无比强大。总得来说在那个年代,能够和他们相抗衡的势力是很少的。即便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宋朝,也是因为自己重文轻武的整体政策,而导致无法抵御,最终被灭国。从整个世界历史上来看,占据了大

  • 合尊法师的身份是什么?后被元英宗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合尊法师,宋朝

    合尊法师的身份是什么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 《在燕京作》这首诗是元朝合尊法师的晚年之作。然而,因这首小诗,他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岂不知道,让他殒命的,不是一首简单的诗,而是他特殊的身份。从被6岁被俘虏,到如今

  •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简介 泰定帝有哪些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元朝第六位皇帝,1323年南坡政变元英宗被害身亡后,当时还是晋王的也孙铁木儿被拥立为帝,定国号为泰定,史称泰定帝。泰定帝像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位期间,并没有像元英宗那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相反朝政非常的腐败。也孙铁木儿在人事上采用中庸的方式,即尽可能的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用自己在镇

  • 从天而降的皇位:泰定帝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泰定帝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元朝第六位皇帝,1323年南坡政变元英宗被害身亡后,当时还是晋王的也孙铁木儿被拥立为帝,定国号为泰定,史称泰定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位期间,并没有像元英宗那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相反朝政非常的腐败。也孙铁木儿在人事上采用中庸的方式,即尽可能的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用自己在镇守漠北时

  •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简介:泰定帝有哪些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泰定帝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元朝第六位皇帝,1323年南坡政变元英宗被害身亡后,当时还是晋王的也孙铁木儿被拥立为帝,定国号为泰定,史称泰定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位期间,并没有像元英宗那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相反朝政非常的腐败。也孙铁木儿在人事上采用中庸的方式,即尽可能的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用自己在镇守漠北时

  •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即位诏书表述了什么信息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泰定帝的措施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人事政策、财经政策、开设经筵和宗教政策。泰定帝画像泰定帝的措施在人事方面主要是宥和方式,即尽可能的调和集团内部的矛盾。首先体现在对他在镇守漠北期间的大臣的重用,其次是对回民的重用和将前朝的冤案进行平反,最后则是排斥汉人大臣,使得他们不再被重用,总之在人事任用方面,因为

  • 元朝泰定帝的简介:泰定帝竟有哪些贡献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泰定帝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元朝第六位皇帝,1323年南坡政变元英宗被害身亡后,当时还是晋王的也孙铁木儿被拥立为帝,定国号为泰定,史称泰定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位期间,并没有像元英宗那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相反朝政非常的腐败。也孙铁木儿在人事上采用中庸的方式,即尽可能的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用自己在镇守漠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