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杨玉环下落之谜 杨玉环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揭秘杨玉环下落之谜 杨玉环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19 更新时间:2024/1/18 1:59:19

杨玉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玉环到底是被掉包还是被杀?

燕瘦环肥,一直都是用来形容女子身材的。其中的“环”,指的就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广为人知的唐代美女杨玉环,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杨贵妃。

她出生于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地区,父亲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宰相杨国忠堂妹,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可以说,杨玉环的美貌是大家公认的,据说,有一次她在游览御花园的时候,竟然让百花黯然失色,惭愧地合上了花瓣,使得她拥有了“羞花”之容的美誉。

对于杨玉环的死,大家都应该有所知道。

在天宝十五载的时候,由于安禄山发动了叛变,致使唐玄宗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带着杨玉环流亡蜀中。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流放途中发生了士兵哗变,逼迫唐玄宗赐死杨贵妃。无可奈何之下,杨玉环在马嵬驿自杀身亡。这其中,关于杨玉环自杀而亡的说法,主要出自正史。

比如:在《国史补》、《旧唐书》、《新唐书》中,都有此类记载。而在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中,对于杨贵妃自杀这段历史,记录的则更加详细。据说,在逃亡途中,唐军士兵哗变,先是杀死了杨国忠,之后,连护驾的六军将士,也不再听话前行,哪怕是唐玄宗直接下令也不好使。

而造成士兵哗变的直接原因,是陈玄礼认为杨国忠谋反,杨贵妃也难逃干系,所以,要就地正法,不能手下留情。其实,除了正史中有以上记载外,在很多古代的诗词歌赋、戏曲杂剧中,也有这样的说法。比如:白居易所写的《长恨歌》,以及陈鸿写的《长恨歌传》等,都基本认同杨玉环是被逼自杀的说法。不过,也有人认为,杨贵妃并非如正史或诗词作品中说的那样是自缢而死的。

这其中,有一部分人认为:她是在逃亡途中死于乱军的刀下,且这种说法,在一些唐代的诗歌中也有体现。

比如:杜甫的《哀江头》中,就写了一句“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说自杀是不应该见血的,暗指杨玉环并不是在马嵬驿自缢而亡的。还有,李益的《过马嵬》、张佑的《华清宫和社舍人》等诗作中,都有相关的诗句,暗指杨贵妃应该是死在了乱军之中,而并非自杀。

除了死在乱军刀下这个说法外,杨玉环吞金而亡的说法也不绝于耳。在刘禹锡的《马嵬行》中,就有关于此说法的描写。而后来,陈寅恪先生对于该说法非常好奇,并专门对其进行了相关的考证。于是,经过考证后发现,杨贵妃吞金而亡的说法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说,上面的这些说法还比较合乎常理,那么,杨贵妃根本就没有自杀也没有死,而是被人用调包之计救下并逃跑的说法,是不是更让人感到惊讶呢?其实,这种说法早在唐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关于杨贵妃被救下之后的去向问题,人们的说法不一。

有人说她被救下来之后去了日本,还有人说她去了美洲。此外,学者魏聚贤的《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中,也强调了杨贵妃并没有死在马嵬,而是被人救下来之后送到了遥远的美洲地区。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点好笑,但在民间,关于杨玉环假自杀真逃脱的说法一直流传着。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杨玉环还是非常同情,非常怀念的。所以,才不愿意相信这么一个绝世美女,就这样被逼死在了马嵬驿。可以说,这是一种含有感性成分在里面的说法。然而,从客观上来分析的话,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在《高力士外传》中,曾有这样的记载,说杨贵妃之所以“必须得死”,是因为“连坐”的原因。当时,杨国忠叛变,六军上下可以说是对其恨之入骨,这种憎恨让他们迁怒于杨贵妃。不过,这有可能只是高力士的个人看法,因为,毕竟这本书是由他口述并记录而成的。

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因为,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如果杨贵妃不死,这哗变的一众士兵,唐玄宗是很难“安抚”的。此外,杨贵妃在自杀身亡之后,她的尸体还从佛堂被运送到了驿站,唐玄宗跟陈玄礼等人一起去验了尸,这些都是很难作假的。

由此可以看出,杨贵妃应该是在马嵬驿自杀的。除此之外,在《唐书》以及《唐国史补》、《安禄山事迹》等书中,也有同样的记录。这些都为杨贵妃自杀而亡的事实,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实,不管杨贵妃是怎么死的,她都是一个政治的牺牲品。即使她多么不情愿,她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因为,她的丈夫是一国的皇帝,她不可能为了自己的私利,放弃整个国家的前途。所以,从杨贵妃跟了唐玄宗开始,她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了。

都说自古红颜多薄命,但是,如果不是利益的趋势,红颜怎么可能薄命呢?所以,世间所有事情的结果,都是注定的。正所谓,有因必有果,便是这个道理了。

参考资料:

【《新唐书·本纪第五·睿宗·玄宗》、《旧唐书·卷一百一十列传·第五十六杨国忠》】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孝宗在位期间颇有一番作为,为何将皇位让给太子赵惇?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孝宗,赵惇,文史百科

    在南宋的这些皇帝中,最贤明的当属宋孝宗了!宋孝宗名叫赵昚,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自幼被宋高宗赵构收养。1162年,赵昚继承皇位,在位期间颇有一番作为,后世称之为“乾淳之治”。可是到了1189年,身体健康的宋孝宗却主动退位,将皇位让给太子赵惇。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侯景之乱发生了什么?侯景之乱差点毁掉华夏文明!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北朝,侯景之乱,战史风云

    萧渊明带兵北上,受到东魏的进攻。梁军多年没有打仗,纪律很差,跟东魏一交锋,几乎全军覆没。萧渊明也被俘虏了。东魏又进攻侯景,侯景大败,只剩下八百个人逃到南梁境内的寿阳。东魏派使者到南梁,主张双方重新讲和,说他们愿意把萧渊明送回来。侯景知道这件事,害怕起来,派一个人冒充东魏使者送信到建康,提出用萧渊明交

  • 蜀汉的灭亡,姜维到底有多大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姜维,三国,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曹刘孙三家独大,并引得众多谋臣虎将为各自的志向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有"卧龙"和"凤雏"之称的诸葛亮与庞统。刘备在新野三顾茅庐,才请出了诸葛亮出山,为蜀汉大业殚精竭力。而诸葛亮的关门弟子,就是标题中提到的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阵营的人。后来被诸葛亮招降,一同为

  • 为什么思凡下界的都是玉帝的家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玉帝,西游记,野史秘闻

    玉帝,即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神话中的天地主宰,执掌天庭。传说中,玉帝并不是开天辟地时就存在的,而是经历一千七百五十劫才成就尊位,并且在他成道的那一世,带着家人以及家畜、家禽一起成仙,即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修成正果的玉皇大帝还没来得及享受万世

  • 明朝大臣王琼简介:与于谦、张居正并称为明代三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跟蟒袍比起来,皇帝的龙袍有着哪些比较鲜明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在过去的中国,龙袍属于是最高规格的服饰。在清朝,只有皇帝、皇后、太后可以穿。跟其他服饰相比,龙袍有几个比较鲜明的特点。首先,它的黄色的。最早的中国龙袍,并不是只有黄色。只是到隋唐开始,才把黄色确立为皇家的专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时,继承了这种文化,在龙袍上使用黄色,同

  • 越王勾践到底是如何打败那么强大的吴国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

    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对于这一成语典故,和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有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勾践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

  • 古代将军训话都是对着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 后面的人能够听得到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将军,历史解密

    古代将军训话后面的人听得到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期间经过了许多朝代的更替。通常情况下,一个旧的朝代灭亡之时便是一个新的朝代诞生之日。那么在这个期间,战争肯定是无法避免的,新朝与

  • 飞将军李广是怎么死的?李敢为什么要找卫青报仇?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卫青,李广,卫青,野史秘闻

    汉朝出现过几个牛逼的皇帝,比如说刘邦、刘彻、刘秀等,其中以汉武帝刘彻的名气最大了,汉武帝统治时期,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都空前的强大,连匈奴也被汉武帝收拾的不敢发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汉武帝时期出现过几位牛逼的人物,比如李广、霍去病、卫青等等,飞将军李广的名声,在如今也是响当当的。不败将军霍去病更加是

  • 三国时期夏侯惇作为曹营第一将,与张辽的实力相比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夏侯惇,三国,风云人物

    夏侯惇,字元让,曹操麾下大将之一,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曹操号称拥兵百万战将千员,其中五子良将和典韦许褚庞德,都有跟关羽一战的实力。但是曹营第一将却不是五子良将,也不是曹仁曹洪,而是跟曹操有同宗之亲但可能已经出了五服的夏侯惇。在正史中夏侯惇当然是曹营首将,这一点曹操曹丕都承认,曹仁曹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