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越王勾践到底是如何打败那么强大的吴国的?

越王勾践到底是如何打败那么强大的吴国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62 更新时间:2023/12/12 16:32:00

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对于这一成语典故,和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有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勾践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越国大军攻破吴国都城,迫使吴王夫差自尽,勾践得以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值得注意的是,越王勾践之所以要卧薪尝胆,是因为之前的吴国实在太强大了,一度让越王勾践成为了阶下囚。对于春秋末期崛起的吴国,不仅击败了齐国这样的强国,还曾在柏举之战中攻破楚国都城,从而称霸中原。那么,问题来了,春秋末期,吴国连败齐国、楚国,为何最终被越国消灭呢?

首先,吴国的疆域,位于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吴国的都城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在春秋末期,楚国在柏举之战中攻破楚国都城,夫椒之战南服越,艾陵之战北败齐,黄池之会会盟晋。不过,如此强大的吴国,却在春秋末期被越国消灭,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吴国曾经有机会消灭越国,结果吴王夫差没有斩草除根,这给吴国留下了心腹大患。公元前494年(夫差二年),吴王出动全部精兵伐越,在夫椒大败越军,终于报了姑苏失败之仇。此战,越王勾践只得带五千甲兵躲进会稽山。在此背景下,伍子胥等人就劝谏吴王夫差一鼓作气,彻底消灭越王勾践。

但是,吴王夫差却是妇人之仁,接受了越王勾践的求和请求,于是从吴国撤军。并且,面对越王勾践的假意臣服,吴王夫差逐渐忽略了越国这一背后的心腹大患。在地理位置上,越国正好处在吴国的南边,如果没有彻底解决越国,吴国在和北边的齐国、晋国争霸时,完全有被越国偷袭的风险。因此,在笔者看来,吴王夫差放弃了彻底消灭越国机会,成为其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吴王夫差将重心放在和中原大国争霸,导致后方空虚,还造成士兵疲惫,也是吴国被越国消灭的重要原因。

公元前489年(夫差七年),吴王夫差听说齐景公死后大臣争夺权力,新立之君幼小无势,于是兴兵北伐齐国。伍子胥劝谏道:现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刻准备报复吴国,所以吴国不应该兴兵讨伐齐国,这样会给越国以可乘之机。不过,吴王夫差不听,北伐齐国,在艾陵之战大破齐兵。公元前487年(夫差九年),吴国还顺势讨伐了鲁国。

在此之后,伍子胥屡次劝谏,逐渐激怒了吴王夫差,于是给子胥属镂之剑令其自杀。对此,笔者看来,伍子胥的自杀,无疑是吴国的一大损失,这让吴国的有识之士感到良心,导致吴国上下离心。公元前482年(夫差十四年)春,吴王北上与诸侯盟会于黄池,想称霸中原。七月辛丑,吴王与晋定公争夺盟主之位。晋国大夫赵鞅发怒,要攻吴王,这才让晋定公当了盟主。吴王盟会已毕,与晋定公分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吴王夫差北上和晋国等大国会盟的时候,越王勾践偷袭了吴国,俘获吴国太子友。吴人向夫差报告失败的消息,吴王害怕有人泄露消息,让会盟的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于是怒斩七人于帐前。由此,对于焦虑不安的吴王夫差,匆忙赶回吴国后,又被越国击败。公元前478年(夫差十八年),越国更加强大。越王勾践率兵伐吴,大败吴兵于笠泽。

最后,公元前476年(夫差二十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由此,和吴王夫差的妇人之仁不同,越王勾践并没有给吴王夫差多少喘息之机。一年后,越国大军成功包围吴国都城。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对此,吴王夫差表示:“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在吴王夫差自尽后,越王勾践成功消灭了吴国。对此,在笔者看来,吴王夫差连续多年兴师动众,和齐国、鲁国、楚国、晋国等大国交锋,导致吴国将士十分疲惫,再加上吴王夫差除掉伍子胥等忠良之士,更让吴国在关键时刻没有人力挽狂澜了。

于是,在内忧外患之下,吴国最终被越国消灭。勾践灭吴之后,踌躇满志,仿效夫差,经过吴国开凿的邗沟,北渡淮水,与齐鲁诸侯会于徐州,并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肉,承认越是华夏诸侯的“伯”(霸主)。越这时的领土已过淮水以北,与鲁国接壤,东面由今宁波出海,南自今绍兴诸暨以至温州,西面则达今江西鄱阳湖。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越王勾践得以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而当时的越国,更是成为不输晋国、齐国、秦国、楚国的大国了。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越国在战国中期被旁边的楚国消灭,所以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了。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古代将军训话都是对着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 后面的人能够听得到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将军,历史解密

    古代将军训话后面的人听得到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期间经过了许多朝代的更替。通常情况下,一个旧的朝代灭亡之时便是一个新的朝代诞生之日。那么在这个期间,战争肯定是无法避免的,新朝与

  • 飞将军李广是怎么死的?李敢为什么要找卫青报仇?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卫青,李广,卫青,野史秘闻

    汉朝出现过几个牛逼的皇帝,比如说刘邦、刘彻、刘秀等,其中以汉武帝刘彻的名气最大了,汉武帝统治时期,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都空前的强大,连匈奴也被汉武帝收拾的不敢发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汉武帝时期出现过几位牛逼的人物,比如李广、霍去病、卫青等等,飞将军李广的名声,在如今也是响当当的。不败将军霍去病更加是

  • 三国时期夏侯惇作为曹营第一将,与张辽的实力相比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夏侯惇,三国,风云人物

    夏侯惇,字元让,曹操麾下大将之一,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曹操号称拥兵百万战将千员,其中五子良将和典韦许褚庞德,都有跟关羽一战的实力。但是曹营第一将却不是五子良将,也不是曹仁曹洪,而是跟曹操有同宗之亲但可能已经出了五服的夏侯惇。在正史中夏侯惇当然是曹营首将,这一点曹操曹丕都承认,曹仁曹洪

  • 木偶戏起源于什么时候?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木偶戏起源于什么时候?哪个朝代?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介绍,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木偶艺术,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巧。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木偶艺术是借助木偶为表演媒

  • 播州之役带来了哪些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场大战巩固了中华疆

  • 八旗军战斗力怎么样?为何在三藩之乱时表现一般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吴三桂,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三藩之乱的本质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在满族刚刚入关的时候,实力并不强大。尤其是政治实力。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对于一个泱泱大国,并没有什么统治经验。尤其是汉人的统治方式,满人必须适应和学习,这样才能在这个古老的帝国生存。基于这一点,满清的最高统治者,就不得不拿出部分权力,与汉人中的地主阶级

  • 北方民族胜利者的胜利之道,具备这三样就能成功!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突厥,野史秘闻

    北方民族胜利者的胜利之道,具备这三样就能成功!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草原文明,很多人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就是部落之间不断的杀伐。在军事力量的角逐中,有人胜出,有人失败。胜利者或吞并失败一方,或将其全部歼灭,最后,这场权力的游戏,总能分出一个“笑到最后的人”。比如匈奴的冒顿

  • 审食其和吕雉之间发生过什么 吕雉为何对如此宠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审食其和吕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审食其为什么能得到吕后的宠幸?公元前195年6月1日,刘邦驾崩于长乐宫,由于吕后秘不发丧,文武大臣于四天之后才得到消息。如果他们获悉事情的来龙去脉,必会被惊出一身冷汗,尤其是那帮武将,因为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已经从“鬼门关”

  • 明朝的贪官为什么这么多?官员正式薪俸确实不够花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崇祯元年,朱由检坐上了大明王朝的头把交椅。即便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小伙子仍是一门心思为大明续命。朱由检经常召见群臣经邦论国,发出了“文官不爱钱”的号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户科给事中韩一良,本是一名不经传的小角色,对于这一号召有自己的看法,于是就上书朱由检,问道:如今

  • 龙陵战役的伤亡情况如何?日军从此无险可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龙陵战役,近代,战史风云

    1944年6月上旬,在中国远征军分路进击松山、腾冲的同时,负责右翼攻击任务的第11集团军即从第2军和第71军中抽出精锐部队,共同组成突击队,绕过松山侧翼直插龙陵,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龙陵之战。6月6日远征军兵分三路向驻守龙陵县城一线的日军发起了猛烈进攻,经过两个昼夜的激战,截断了龙陵与芒市之间的公路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