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忽必烈曾出台房产“禁购令”:不许当官的买房

忽必烈曾出台房产“禁购令”:不许当官的买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533 更新时间:2023/12/21 21:59:17

房产“限购令”,从东汉到民国的官民,对这个“时髦词汇”,其实早已“耳熟能详”。

如今的方法是限套数,目的是抑房价,而延续2000多年历史的“限购令”采取的方法是“有条件成交”,购房者“求田问舍,先问亲邻”,即购房者购买前,必须征得出售方的亲戚、邻居的同意,否则成交无效。

然而,从元到清政府对官员采取的不是“限购”而是“禁购”,而且政策日益趋紧,说元到清的官员在购房上的政策连老百姓都不如,实在不为过!

网络配图

元世祖忽必烈,率先出台了史上只针对官员的房产“禁购令”:即“不许当官的买房”。

宋刚亡时,一批蒙古人跑到江南做官,他们对老百姓的房子强买恶要,甚至一分钱不给,激起民愤,各地纷纷起兵抗元。为抚慰江南、化解民怨,元朝当局颁布了禁止蒙古官员在江南购置房产的禁令。

尽管是“禁购”,但元朝对官员的限购对象,只限于在江南地区当官的蒙古人,到了明代,“禁购”令开始加码,规定“禁购”对象覆盖到全国各地的官员。即“凡有司官吏,不得于任处置买田宅。违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

也就是说,官员不能在自己的工作地买房,如让朝廷得知,扒光屁股,打五十板,开除公职,最后还要将你买的房子充公。

不准在工作地购房

到了清初,出台了比明代更严厉的“禁购”措施,对官员购房知情不报者,实行“连坐”制度,即“旗员历任外省,有在任所置产者,勒限责令,变价回旗。如有隐匿不报,查出财产入官,地方官失察,照例议处”。

意思是:凡旗人去外地工作,敢在工作地买房的,其所买房产由朝廷强制拍卖,拍卖所得归政府所有。当地官员须朝廷举报,如不举报,一旦查出,跟着买房的旗人一起受处分。

网络配图

乾隆年间,不但严禁旗人在工作地买房,还禁止旗人官员带着年满18岁以上的儿子上任。乾隆七年规定:“历来旗员后辈随任在外,年至十八岁者,例应来京。”意思是,旗人在外做官,孩子假如不到18岁,可以跟着他在工作地栖身,除有特例,若超过18岁,必须送回北京。

宰相租住驾驶学校

如此规定背后有玄机:一是旗人后辈过于蛮横,欺男霸女,妨害治安,而当地司法机关又碍于面子,不便惩处,于是滋生和谐隐患;二是担心旗人以“子女成人为由”在当地买房。对此,乾隆思来想往,索性把这帮“衙内”强留北京,如此可以“一箭双雕”!不准官员在当地购房,那官员住哪呢?原来古代官吏的住所,因为常与官衙连在一起,类似现在的“机关大院”,办公住宿连为一体,但官员所住房子属国有资产,官员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须按清单归还,除少数“有立功表现”的官员由皇帝赐给住宅外,大多数官员要么返回原籍,要么自行解决。

唐玄宗登基不久,前朝宰相日知退休,即命家人整理行装,马上搬出官邸,移居乡村住宅。太太惊问故,他说他已经退休了。太太大怒:“家产屡空,何家之有?”

宋仁宗时宰相杜衍,因为一生“不殖私产”,退休后,只好长期借居南京车院(相当于现在的驾校),直到去世。连宰相(国务院总理)都不能占住官邸,其他退休官员也就可想而知。

古代制度

探秘:为何对官员出台“禁购令”

从元到清,政府为何独对官员出台“禁购令”?

网络配图

原因实则是严防官员腐败,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毕竟官员收贿方式花样繁多,唯独无偿或者低价受赠不动产难以查清,既然难查清,索性就不让他们在工作地拥有房产,于是就产生了“潜规则”:不管是谁,只要在任职地买了房,就默认他是贪污,就摘他的乌纱帽,打他的屁股,没收他的房子,甚至“连坐”知情官员。

尽管政策很严厉,但元明清特别是后期,官员贪腐盛行,不少官员就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方设法在任职地买房子,使朝廷政策成为一张废纸;其次,即使被上级查出来,只要多给上级一点好处,大家也就睁眼闭眼。尽管存在上述弊端,但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却一直高悬在官者头上,到底会有些收敛,总比他们“可以合法、随意在自己的管辖地购房”要好!

更多文章

  • 中国最大版图的缔造者忽必烈最远曾经打到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是历史上中国最大版图的缔造者。蒙古王朝的天下都是忽必烈打下来的。忽必烈打到哪里呢?北至俄罗斯北部,南至越南南部,西至维也纳,叙利亚也不曾放过,蒙古铁蹄可以说踏遍了整个欧亚大陆。那时的中国疆域有三千多平方公里,几乎是现在疆域的四倍。至于东方,忽必烈最远打到日本。忽必烈在登位不久之后又征服了朝鲜,

  • 忽必烈的妻子察必皇后是什么样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察必皇后

    蒙古族自古实行一夫多妻制度,而作为大汗更是有许多的后妃。而在历史上,成吉思汗除了以军事才能著称外,他的好色也是在史书上留名的。作为他的孙子,忽必烈也是风流成性,后妃大约有十个,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察必皇后。虽然在忽必烈登基了30年后,察必才正式被封为皇后,但她一直是忽必烈深爱的妻子。察必生性聪明,是忽必

  • 元世祖忽必烈为何选择先消灭大理再灭南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进征大理国向来被描绘成是蒙古对南宋所实施的“斡腹”之谋。然而这一段历史的记载却有矛盾之处,有文献记载,忽必烈是1252年(壬子年)从漠北出发征伐南宋,又有文献记载,忽必烈是1253年(癸丑年)受命从河西出发攻打大理,两个说法在时间、地点信息上都有抵牾之处,究竟孰是孰非?网络配图13 世纪中叶,

  • 解密:元世祖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将首都迁往大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忽必烈

    中国30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文明中外的古都,其中最著名的六座古城被合称为“六大古都”。其中就包括现在的北京城。其实北京城虽然历史悠久,早在周朝时北京地区便建有蓟城,但是其真正作为一个全国性政权的都城,则是到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此后明、清两朝也都由于种种原因建都于此。成吉

  • 忽必烈东征日本趣事:曾想派遣使臣去通好了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忽必烈

    自唐代遣唐使以来,中日两国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逐渐从向中国学习、遣使示好,转而自立门户、反客为主。到明代倭寇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时,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开始恶化。那么,在明代之前的元代,两国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曾作有《木兰花慢》词一首,词中提到“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又何冤?笑

  • 阿里不哥死亡之谜:阿里不哥与忽必烈汗位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生于1219年,卒于1266年,为蒙古贵族和蒙古将领。是元睿宗拖雷的第七个儿子,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最有名的事件就是与忽必烈争汗位之争。阿里不哥原来一直驻守在哈拉和林一带,并且特别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措施。蒙哥去世后,阿里不哥乘长兄忽必烈和次兄旭烈兀不在之时,想要乘机夺取汗位。阿里不哥

  • 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一个走哪打到哪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1215年—1294年),姓孛儿只斤,蒙古族人,是成吉思汗的孙子、监国托雷的儿子。因为在位时把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所以忽必烈是大蒙古国的最后一代可汗,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1251年,忽必烈的同母长兄蒙哥继承为大汗,他因此被封为王。第二年,忽必烈攻打大理国(现在的云南等地),125

  • 元成祖忽必烈简介 忽必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忽必烈

    人物档案中文名:孛儿只斤·忽必烈外文名:Хубилай хаан别名:薛禅可汗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国籍:大蒙古国/元朝民族:蒙古族出生地:漠北草原出生时间:公元1215年去世时间:公元1294年祖父:铁木真(成吉思汗)父亲:拖雷母亲:唆鲁禾帖尼职业:可汗,皇帝信仰:藏传佛教主要成就:建立

  • 揭秘忽必烈征服了全中国却没能征服草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生于1215年,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四个孩子,他的生母是唆鲁禾帖尼。据说他是成吉思汗最钟爱的孙子。从小,忽必烈就同父亲拖雷一起征战沙场,父亲去世时他才17岁。然而直至过了而立之年,忽必烈才掌握重要领导权。尽管成吉思汗指明了继承权的分配问题,子女们也遵循了他的遗嘱,但是到成吉思汗孙子辈掌权的时

  • 忽必烈的外孙阔里吉思最终是战死沙场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忽必烈的外孙阔里吉思

    阔里吉思,是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外孙,他的父亲是元朝战功卓著的大将赵武襄王爱不花,母亲是忽必烈的长女月烈公主,可以说他的出身非常显赫。可能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阔里吉思从小便显示出了在军事方面和文学方面的天赋,可谓是文武双全的奇才。他的人生也极富传奇色彩。他不但在战场上建立了赫赫功勋,在文学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