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忽必烈两次进攻日本为何都失败?

忽必烈两次进攻日本为何都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533 更新时间:2023/12/17 6:43:56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亡金朝之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北京)。他即位后很快开始进攻日本。

忽必烈对日本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后一代遣唐使之后,日本已经数百年未通中国,如果日本忽必烈表示臣服,有助于增加元帝国的权威性,对忽必烈巩固权力颇为有利;第二,当时元帝国正在对南发动最后的进攻,而日本是南宋的重要贸易伙伴。从切断其外援的角度,获得日本的臣服颇为重要。第三,元军征服朝鲜半岛后,高丽“三别抄”军发动起义,曾寻求日本方面的支持,忽必烈感到了镰仓幕府对自己的威胁。

网络配图

1275年,元军第一次进攻日本的战役打响了,元军选择的进攻地点是最近的北九州地区。

首先遭到攻击的是日本与朝鲜半岛间的门户对马岛。农历十月初三,元军从朝鲜半岛的合浦,即今镇海湾马山浦悄然出击,六日凌晨突然出现,成功登陆对马岛。元军全歼岛上日守军,攻占对马岛。接着,于十四日发动对壹岐岛的攻击,战火开始烧近日本本土。十六、十七两日,元军开始攻击日本本土,在九州松浦、平户等地进行多点袭扰性登陆。二十日,这次战役中两军最大的决战在博多湾发生。此一战,十万日军全军崩溃,放弃博多等地,逃往北九州的首府太宰府。

战争的转机在不经意间出现。元军在追击日军的时候有些得意忘形,实际在前方指挥作战的左副元帅刘复亨位置一度突出阵前。日军大将少贰资景是一名神箭手,见此情景返身一箭将其射伤。尽管进展顺利,但因为主帅受伤,元军决定停止追击,撤回船上休整,第二天再次进攻。对日军的战斗力元军没有看在眼里。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有能够回来。当天夜里,北九州正好受到了一次台风的袭击,心惊胆战的日军守候一夜之后,第二天早上惊讶地发现海面上连一条元军的船都不见了。第一次东征日本,元军因大风造成大批船只失事,据称溺毙、失踪一万三千人,损失惨重,被迫中止。

网络配图

感到双方矛盾无法调的镰仓幕府态度十分强硬,在1275年和1279年两次将忽必烈的使臣杜世忠、周福等斩杀。蒙古贵族上层对此极为震怒,忽必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1281年第二次出兵讨伐日本。这一次,忽必烈出动兵力约15万人,是当时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大型舰队。然而,这次的作战进展比第一次要艰难得多。元军兵分两路,主力江南军约十万人因种种原因直到七月才抵达日本海岸,而东路军约5万人则循旧路再次登陆北九州。

兵分力散的元军因为受到日本沿海防御工事的阻碍,寻找登陆点便花费很多时间。登陆后,又遭到早已有备、装备训练都得到很大提高的日军的截击。伤亡较大,加上疫病横行,元军前进速度十分缓慢。

网络配图

农历七月三十日,在海上徘徊许久的元军再次遭遇台风,这一次的损失更为惨重,特别是迟迟方到的江南军因为仓促建造的战船质量低劣而几乎全军覆没,东路军损失也几乎达到七成。元朝的第二次对日征讨再次失败。以后,虽然忽必烈还计划过第三次征讨,但因形势所限,最终没有实施。

标签: 忽必烈

更多文章

  • 忽必烈曾出台房产“禁购令”:不许当官的买房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忽必烈曾出台房产“禁购令

    房产“限购令”,从东汉到民国的官民,对这个“时髦词汇”,其实早已“耳熟能详”。如今的方法是限套数,目的是抑房价,而延续2000多年历史的“限购令”采取的方法是“有条件成交”,购房者“求田问舍,先问亲邻”,即购房者购买前,必须征得出售方的亲戚、邻居的同意,否则成交无效。然而,从元到清政府对官员采取的不

  • 中国最大版图的缔造者忽必烈最远曾经打到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是历史上中国最大版图的缔造者。蒙古王朝的天下都是忽必烈打下来的。忽必烈打到哪里呢?北至俄罗斯北部,南至越南南部,西至维也纳,叙利亚也不曾放过,蒙古铁蹄可以说踏遍了整个欧亚大陆。那时的中国疆域有三千多平方公里,几乎是现在疆域的四倍。至于东方,忽必烈最远打到日本。忽必烈在登位不久之后又征服了朝鲜,

  • 忽必烈的妻子察必皇后是什么样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察必皇后

    蒙古族自古实行一夫多妻制度,而作为大汗更是有许多的后妃。而在历史上,成吉思汗除了以军事才能著称外,他的好色也是在史书上留名的。作为他的孙子,忽必烈也是风流成性,后妃大约有十个,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察必皇后。虽然在忽必烈登基了30年后,察必才正式被封为皇后,但她一直是忽必烈深爱的妻子。察必生性聪明,是忽必

  • 元世祖忽必烈为何选择先消灭大理再灭南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进征大理国向来被描绘成是蒙古对南宋所实施的“斡腹”之谋。然而这一段历史的记载却有矛盾之处,有文献记载,忽必烈是1252年(壬子年)从漠北出发征伐南宋,又有文献记载,忽必烈是1253年(癸丑年)受命从河西出发攻打大理,两个说法在时间、地点信息上都有抵牾之处,究竟孰是孰非?网络配图13 世纪中叶,

  • 解密:元世祖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将首都迁往大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忽必烈

    中国30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文明中外的古都,其中最著名的六座古城被合称为“六大古都”。其中就包括现在的北京城。其实北京城虽然历史悠久,早在周朝时北京地区便建有蓟城,但是其真正作为一个全国性政权的都城,则是到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此后明、清两朝也都由于种种原因建都于此。成吉

  • 忽必烈东征日本趣事:曾想派遣使臣去通好了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忽必烈

    自唐代遣唐使以来,中日两国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逐渐从向中国学习、遣使示好,转而自立门户、反客为主。到明代倭寇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时,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开始恶化。那么,在明代之前的元代,两国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曾作有《木兰花慢》词一首,词中提到“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又何冤?笑

  • 阿里不哥死亡之谜:阿里不哥与忽必烈汗位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生于1219年,卒于1266年,为蒙古贵族和蒙古将领。是元睿宗拖雷的第七个儿子,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最有名的事件就是与忽必烈争汗位之争。阿里不哥原来一直驻守在哈拉和林一带,并且特别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措施。蒙哥去世后,阿里不哥乘长兄忽必烈和次兄旭烈兀不在之时,想要乘机夺取汗位。阿里不哥

  • 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一个走哪打到哪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1215年—1294年),姓孛儿只斤,蒙古族人,是成吉思汗的孙子、监国托雷的儿子。因为在位时把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所以忽必烈是大蒙古国的最后一代可汗,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1251年,忽必烈的同母长兄蒙哥继承为大汗,他因此被封为王。第二年,忽必烈攻打大理国(现在的云南等地),125

  • 元成祖忽必烈简介 忽必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忽必烈

    人物档案中文名:孛儿只斤·忽必烈外文名:Хубилай хаан别名:薛禅可汗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国籍:大蒙古国/元朝民族:蒙古族出生地:漠北草原出生时间:公元1215年去世时间:公元1294年祖父:铁木真(成吉思汗)父亲:拖雷母亲:唆鲁禾帖尼职业:可汗,皇帝信仰:藏传佛教主要成就:建立

  • 揭秘忽必烈征服了全中国却没能征服草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生于1215年,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四个孩子,他的生母是唆鲁禾帖尼。据说他是成吉思汗最钟爱的孙子。从小,忽必烈就同父亲拖雷一起征战沙场,父亲去世时他才17岁。然而直至过了而立之年,忽必烈才掌握重要领导权。尽管成吉思汗指明了继承权的分配问题,子女们也遵循了他的遗嘱,但是到成吉思汗孙子辈掌权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