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创造娶妻最多记录:史载娶妻44人

成吉思汗创造娶妻最多记录:史载娶妻44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68 更新时间:2024/2/28 16:00:28

在中国,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对一些史料进行分析后,会发现:一夫多妻者中的“多”字上限在44个,创此“中国纪录”者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最少者不过2人。

在中国,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有人从“一夫多妻”制推论出每个皇帝都有数不清的妻妾,换言之,至少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事实果真如此吗?美国《侨报》对一些史料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新结论。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系杜撰

三宫,其意本来是指古代诸侯夫人的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有“甸粟而纳之三宫”的记载,范宁注曰:“三宫,三夫人也。”杨士勋疏曰:“礼,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故知三宫是三夫人宫也。”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三宫”指的是诸侯夫人(顶多是个王后),而不是皇帝的妻子。

“六院”疑是从“六宫”演义而来。

“六宫”,本义是指古代皇后的寝宫,后来代指皇后或皇帝的其他妻子。《周礼·天官·内宰》中有“以阴礼教六宫”的记载。郑玄解释,皇后寝宫有六,其中一正寝,五燕寝,合起来即六宫。唐人白居易《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汉书·马皇后纪》:“后辞曰:‘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宫莫不叹息。”这两个“六宫”都是用的引申义。

“七十二嫔妃”来历不详,或许是从“三”的倍数而来,或许纯是言成数以表其多。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显然是个杜撰的说法。那么,正确的说法是什么呢?

《二十五史》任何一个朝代的“后妃传”之前都会有一段大同小异的概述:

古者天子娶后,三国来媵,皆有娣姪,凡十二女;诸侯一娶九女,所以正嫡妾、广继嗣、息妒忌、防淫慝、塞祸乱也。后亡,则媵为继室,各以其叙。无三媵,则娣侄继室,亦各以其叙。继室者,治其内政不敢正其位号,礼庙无两袝,不并尊也。鲁成风始两袝,宋国三媵,齐管氏三归,《春秋》皆讥之。《周礼》内宰,其属则内小臣、阍人、寺人次之,九嫔、世妇、女御、女祝、女史、典妇功、典丝、司服又次之。《昏议》称“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不与《春秋》、《周礼》合。后世因仍其说,后宫遂至数千。(《金史·后妃传》)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皇帝的妻子其正式的称呼应当是:“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别的叫法,如: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婕妤、才人、美人、昭仪、姪娥、八子、充依、良人、采女、淑妃、淑媛、贵人、常在、答应、女史等。

皇帝的妻子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隋书·后妃传》中记载,在隋代“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品正第一;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是为九嫔,品正第二;婕妤一十二员,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员,品正第四,是为世妇;宝林二十四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总一百二十,以叙于宴寝”

从以上资料可明显看出,皇帝的妻子不能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称之。

成吉思汗妻子最多

皇帝的妻子,是一个外围可宽可窄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宫里的女子(皇帝本人的亲生母亲及女儿除外)都有可能是皇帝的妻子,但若是如此划分,则嫌太过宽泛。事实上皇宫里百分之九十的女子是不能得到皇帝垂青的,唐诗、宋词中有许多关于宫中怨女的描写。所谓“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白居易)”,所谓“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苏逢)”,真是举不胜举。

因此,这些在皇帝的势力范围之内的女人并非全算皇帝的妻子。

有人专门对正史所载皇帝的妻子(包括“妾”)做过统计,结果发现,富有四海的皇帝们既有一夫多妻的,也有一夫一妻的。

本处所说的“一夫一妻”是指在官修正史中除了“一妻”以外再没有别的妻子的。

这里面有可能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些皇帝们真的是一夫一妻,如五代十国时南吴的让帝杨溥。此人虽然名为皇帝,实际上还不如一个囚徒,举个例来说,他常常挨打,被其手下的大臣说揍就揍,这种囚徒似的皇帝根本不敢娶几个老婆。再如元朝的宁宗皇帝懿璘质班,他死时只有七岁,其妻答里也特迷失与他同年,小小年纪有一个老婆可能都形同虚设,根本不可能多“配备”更多的妻子。另外一种情况是这个皇帝本来一夫多妻,但由于正史中只留下众多美人中的一个人的芳名,后人无从知晓。

一夫多妻者中的“多”字上限在44个,创此“中国纪录”者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最少者不过2人。

标签: 成吉思汗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的遗产:蒙汉之争如何撕裂元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吉思汗

    蒙元帝国是一个蒙汉混合物,这个混合物在他执政的头20年强大而稳定,但到他年老时,就四处漏雨了,等到他离去,蒙汉之争,竟成为分裂和破坏这个国家的主要力量,亲蒙派与亲汉派轮番上台,每隔三五年,就要上演一出夺位大剧。公元1189年,当28岁的铁木真被21个部族尊为“可汗”时,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事业会做到多大

  • 揭秘:成吉思汗为什么没有占领印度?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吉思汗

    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四处征讨,并放下豪言:“雄鹰飞过的地方,都要变成蒙古人的牧场!”。成吉思汗铁木真以及后代子孙四处征讨,攻占了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威名赫赫的元朝和四大汗国,但是终元朝一代,蒙古人都没能够染指南亚印度和东南亚地方,这是为什么呢?很不符合蒙古人的特点啊。成吉思汗为了追击扎

  • 成吉思汗墓诅咒成真 上万毒蛇守灵800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墓

    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在世界上更是闻名中外,给世人留下一个千古之谜,它的古墓至今没有被找到。传闻成吉思汗古墓被诅咒,墓穴钻出数千条毒蛇守墓。这个传闻是不是真的呢?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本名叫铁木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网络配图在他的统治下,蒙古各个部落得到统一,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

  • 惊闻!远征竟是成吉思汗无聊之下的产物?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元朝的开创者,据悉,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翻开历史的版图我们可以看到元朝时期的领土是中国历朝历代以来最宽广的一个朝代,而这一切都得要从成吉思汗四处远征说起,据记载,成吉思汗在位期间曾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但一直到今天小编才知远征只是成吉思

  • 横扫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 为何对印度感到惧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

    蒙古族的英雄成吉思汗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领导自己的军队南征北战,建立了版图辽阔的蒙古帝国,最鼎盛时期,甚至整个帝国的版图横跨了亚欧大陆,令后世难以企及!最终也为后来自己的子孙建立元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网络配图但是,就在蒙古大军横扫亚欧大陆之时,有一个地方却最终“逃”过了蒙古军队的征服!它就是

  • 揭秘成吉思汗的死亡之谜因下体被咬而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

    蒙古帝国可汗,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成吉思汗的戎马一生,功绩显赫,然后他的死亡原因却成为一个历史之谜,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他是被西夏王妃咬掉生殖器失血过多而死的.历史记载的死因却不止一个..《元史》对成吉思汗死亡的记载极其少,这也是后来关于成吉思汗

  • 横扫欧洲称霸世界 成吉思汗为何没打印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春天建国称帝,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

  • 成吉思汗死后惊人发现 竟藏有大量瓷器字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同时又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七八百年来,中外各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名人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成吉思汗。网络配图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在《怎样对待世界历史》一书中说:“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这并不靠兵马之众多,而靠的是严谨的纪律、制度和可行的组织。网络配图也可以说

  • 铁血君王:成吉思汗陵为何建在“马背”上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陵寝名叫“八白室”,是八顶白色的毡帐。毡帐里供奉着成吉思汗的遗物。“八白室”这座马背上的陵寝深具游牧民族四处迁徙的特点,最早“八白室”在蒙古高原,后来先后迁徙到黄河河套、鄂尔多斯高原,现在在伊金霍洛旗。蒙古人为什么要给一位伟大的君王建造一座流动的陵寝?真正的成吉思汗陵在哪里?网络配图事实上

  • 揭秘: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是历史上中国最大版图的缔造者。蒙古王朝的天下都是忽必烈打下来的。忽必烈打到哪里呢?北至俄罗斯北部,南至越南南部,西至维也纳,叙利亚也不曾放过,蒙古铁蹄可以说踏遍了整个欧亚大陆。那时的中国疆域有三千多平方公里,几乎是现在疆域的四倍。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从辈分上来说,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