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成吉思汗的遗产:蒙汉之争如何撕裂元朝

成吉思汗的遗产:蒙汉之争如何撕裂元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68 更新时间:2024/1/17 9:19:47

蒙元帝国是一个蒙汉混合物,这个混合物在他执政的头20年强大而稳定,但到他年老时,就四处漏雨了,等到他离去,蒙汉之争,竟成为分裂和破坏这个国家的主要力量,亲蒙派与亲汉派轮番上台,每隔三五年,就要上演一出夺位大剧。

公元1189年,当28岁的铁木真被21个部族尊为“可汗”时,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事业会做到多大,一不留神,就打下了一个横跨东西方的帝国世界,然后给后代留下一个永久性的难题:一个由游牧民族统治的、以农耕民族为主体的蒙元帝国,如何长治久安?

这个难题相当致命。因为统治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搭帐篷,一个盖房屋;一个文字初创,一个文明已云蒸霞蔚。一个崇尚武力征服世界,一个恪守儒家礼仪本分。而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整个蒙元帝国,几乎呈现出的是一个二元并立或者对立的世界。

有一个例子可用以说明。在成吉思汗的时代,有四个用帐篷群构成的后宫,叫四大斡儿朵。成吉思汗到哪个斡儿朵,就在哪办公,可谓移动的首都。1229年,窝阔台即位后,决定修建一个“不可移动的斡儿朵”,这就是蒙古人的第一个首都哈拉和林。

哈拉和林里不仅有宫殿,也有为王侯贵族们盖的宅邸,但是蒙古人不去住,而是在城墙边搭起帐篷。住帐篷还是房屋,看似一种生活方式,但实际上代表着的是固守本民族传统,还是接受新生活的两种态度。它犹如一种象征和预示——住帐篷的帐篷党和住房屋的房屋党的水火不容。也昭告着蒙古人由此往后的派系之争:即是坚持蒙古传统还是汉化。

这话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实际情形是,矛盾和分裂来得不可思议的快,仅仅到成吉思汗的孙子这一代,冲突已然爆发——先是可汗蒙哥和皇弟忽必烈,而后是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最后竟然因此而拔刀相见。而这个时间从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算起,到蒙哥即位的1251年,仅仅24年。

兄弟不和看似与争夺皇位有关,而实则是执政理念的不同。根据《元史》所记,蒙哥被宣传是成吉思汗传统的化身,一位唯一不屈不挠恪守札撒——蒙古法律规范的人,主张“遵祖宗之法,不蹈袭他国所为”。而忽必烈呢,却被认为是个“汉人迷”。在他还是宗王时,招纳的幕僚就大多是汉人,比如海云和尚、刘秉忠、姚枢、赵璧。这一幕府的存在,似乎就是在促使蒙古人汉化。

忽必烈最初让蒙哥不爽的事是出征云南。姚枢建议,汉地以安抚第一,在儒家的治国理念里,安定民心比什么都重要。因此要尽量的“不杀人”。即便大理国拒绝投降,也不屠城。但是在以多杀人为荣的蒙古人看来,这种想法匪夷所思。

蒙哥即位后,他的三个弟弟犹如他的三驾马车。忽必烈负责管理漠南汉地,旭烈兀负责征服西方,阿里不哥坚守哈拉和林。管理汉地,忽必烈用的是由汉人组成的官员队伍,用的也是汉人的方法,他在河南、京兆(今陕西)和邢州(今河北)进行一系列改革,计划在这些地区重新建立中国模式的政府,复苏经济。

忽必烈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然而这却引起蒙哥的猜忌。他怀疑他的兄弟试图在其领地建立一个独立的政权基础,并借此对汗位发起挑战。1257年,蒙哥忽然对京兆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调查,调查组查封了大批行政档案,罢免忽必烈任命的官员,又处死了一批属下。情形似乎要危及到忽必烈了,这时姚枢出了一个主意:到哈拉和林去见蒙哥吧,重申对大汗的忠诚,并请求原谅。于是蒙哥宽恕了忽必烈,兄弟和解。

度过危机的忽必烈,三年后就迎来了自己的天下,他以自己多年在汉地经营的政治经济基础,如疾风扫落叶般的,摧毁了与他争位的阿里不哥,然后大刀阔斧地实施新政。

登上帝位的忽必烈似乎可以放开手脚了,但事实并不如此。虽然为了成为中国好皇帝,他已经做得够好了——几乎采纳了谋臣刘秉忠的所有建议,除了恢复科举。不恢复科举,是因为他并不想全面汉化,也不能够全面汉化,因为那样的话,他的各级行政机构就会被汉人吞没。

忽必烈也并不完全依赖汉人,他把财政交给色目人,把军事委托给蒙古人。在政治制度的构架里,他还不得不屈从于蒙古人的一个基本原则:帝国是所有成吉思汗子孙的共同财富,他们享有世袭的军政经济特权,这叫家产分封制。

于是忽必烈奠定的蒙元帝国,是一个蒙汉混合物,这个混合物在他执政的头20年强大而稳定,但到他年老时,就四处漏雨了,等到他离去,蒙汉之争,竟成为分裂和破坏这个国家的主要力量,亲蒙派与亲汉派轮番上台,每隔三五年,就要上演一出夺位大剧。

十三四世纪的蒙古人认同一个使命:蒙古人要征服、统治全世界。但遗憾的是,他们却没有能力统合全世界,于是,成吉思汗给子孙留下了一个伟大的遗产,却也是一个致命的遗产。

标签: 成吉思汗

更多文章

  • 揭秘:成吉思汗为什么没有占领印度?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吉思汗

    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四处征讨,并放下豪言:“雄鹰飞过的地方,都要变成蒙古人的牧场!”。成吉思汗铁木真以及后代子孙四处征讨,攻占了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威名赫赫的元朝和四大汗国,但是终元朝一代,蒙古人都没能够染指南亚印度和东南亚地方,这是为什么呢?很不符合蒙古人的特点啊。成吉思汗为了追击扎

  • 成吉思汗墓诅咒成真 上万毒蛇守灵800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墓

    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在世界上更是闻名中外,给世人留下一个千古之谜,它的古墓至今没有被找到。传闻成吉思汗古墓被诅咒,墓穴钻出数千条毒蛇守墓。这个传闻是不是真的呢?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本名叫铁木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网络配图在他的统治下,蒙古各个部落得到统一,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

  • 惊闻!远征竟是成吉思汗无聊之下的产物?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元朝的开创者,据悉,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翻开历史的版图我们可以看到元朝时期的领土是中国历朝历代以来最宽广的一个朝代,而这一切都得要从成吉思汗四处远征说起,据记载,成吉思汗在位期间曾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但一直到今天小编才知远征只是成吉思

  • 横扫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 为何对印度感到惧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

    蒙古族的英雄成吉思汗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领导自己的军队南征北战,建立了版图辽阔的蒙古帝国,最鼎盛时期,甚至整个帝国的版图横跨了亚欧大陆,令后世难以企及!最终也为后来自己的子孙建立元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网络配图但是,就在蒙古大军横扫亚欧大陆之时,有一个地方却最终“逃”过了蒙古军队的征服!它就是

  • 揭秘成吉思汗的死亡之谜因下体被咬而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

    蒙古帝国可汗,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成吉思汗的戎马一生,功绩显赫,然后他的死亡原因却成为一个历史之谜,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他是被西夏王妃咬掉生殖器失血过多而死的.历史记载的死因却不止一个..《元史》对成吉思汗死亡的记载极其少,这也是后来关于成吉思汗

  • 横扫欧洲称霸世界 成吉思汗为何没打印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春天建国称帝,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

  • 成吉思汗死后惊人发现 竟藏有大量瓷器字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同时又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七八百年来,中外各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名人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成吉思汗。网络配图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在《怎样对待世界历史》一书中说:“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这并不靠兵马之众多,而靠的是严谨的纪律、制度和可行的组织。网络配图也可以说

  • 铁血君王:成吉思汗陵为何建在“马背”上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陵寝名叫“八白室”,是八顶白色的毡帐。毡帐里供奉着成吉思汗的遗物。“八白室”这座马背上的陵寝深具游牧民族四处迁徙的特点,最早“八白室”在蒙古高原,后来先后迁徙到黄河河套、鄂尔多斯高原,现在在伊金霍洛旗。蒙古人为什么要给一位伟大的君王建造一座流动的陵寝?真正的成吉思汗陵在哪里?网络配图事实上

  • 揭秘: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是历史上中国最大版图的缔造者。蒙古王朝的天下都是忽必烈打下来的。忽必烈打到哪里呢?北至俄罗斯北部,南至越南南部,西至维也纳,叙利亚也不曾放过,蒙古铁蹄可以说踏遍了整个欧亚大陆。那时的中国疆域有三千多平方公里,几乎是现在疆域的四倍。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从辈分上来说,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 成吉思汗皇后孛儿帖夫人的遭遇有多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孛儿帖夫人

    十岁时便芳心暗许决心非铁木真不嫁,有着象征吉祥和平的美丽的名字,她心地善良,温柔大方,同时也拥有者过人的智慧,她就是谥号光献翼皇后的孛儿帖。光献翼,多么美妙动听的谥号,让人忍不住好奇,孛儿帖夫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孛儿帖夫人的遭遇是怎么样的?她何以征服了一统蒙古国的天王成吉思汗?孛儿帖画像人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