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龙且的死,为何对项羽的打击这么大呢?

龙且的死,为何对项羽的打击这么大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032 更新时间:2024/1/15 13:05:4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龙且的故事。

秦朝末年,由于不满秦王朝残暴的统治,无数英雄揭竿而起反抗秦朝。所以,秦朝灭亡之后,在各路诸侯中,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成为了实力最强的两个人。

当时,刘邦帐下战将很多,韩信、樊哙、周勃、彭越等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而楚国方面则以霸王项羽为主,在很多情况下,冲在最前面的都是杀气腾腾的项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项羽麾下还有位名叫龙且的大将,而且,在项羽的众多将领中,龙且一直牢牢地排在首位。

都知道,项羽出身显贵,力大无穷,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可是,龙且战死的消息传来后,心高气傲的项羽竟然面如死灰,甚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害怕。

那么,龙且的死,为何对项羽的打击这么大呢?

这还要从项羽进入咸阳城,分封诸王说起。

子婴被杀后,反秦的十八路诸侯渐生嫌隙。于是,为了稳定局势,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对各路诸侯进行了分封。之前,楚怀王已经向众将约定了“先入关中者为王”。但是,凭借着强大的军队,项羽蛮不讲理地将第一个攻入关中的刘邦分到了巴蜀一带。

当时,巴蜀地广人稀,是谁都不想去的偏僻之地。可见,项羽此举,可谓是赤裸裸地欺负刘邦。

其实,在分封中吃亏的并不只有刘邦一人。当时,陈余在巨鹿之战中为项羽立下大功,可以说是楚军中的老人。但不料,项羽只给了陈余三个县,并没有封陈余为王。而同陈余相比,齐国的田荣感觉更不公平。他是根正苗红的齐国贵族,并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立下大功,理应被封为齐王。

然而,由于他和项羽叔父的死有关,项羽坚持不封他为王。虽然,有很多人为田荣说情,可项羽仍然把齐国的大片土地分给了田市、田都田安三人,并立田市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分封结果出来后,田荣心中很是愤怒,只是惧怕项羽麾下的楚军,才没有当场翻脸。

诸王受到分封后,天下看似得到了稳定,可其实已经埋下了不少祸患。项羽回到楚国后,陈余越想越生气,便向部下发牢骚道:“我和张耳的功劳差不了多少,当年拥立赵王的时候,我是大将军,他是右丞相。可现在呢?张耳被封为常山王,我却只被封了侯,项羽做事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当时,陈余手下的将士都希望陈余能够拥有自己的封地,这样的话,自己的实力也能得到提高。于是,他们对陈余的话很是赞同,有人还鼓动陈余起兵反抗。因为,陈余和田荣都对分封的结果不满,所以,他们两个便联合起来反对项羽。

甚至,为了能够得到田荣的兵力援助,陈余派人对田荣说:

“项羽虽然用武力夺取了天下,但他把土地肥沃的地方都分给别人了。我浴血奋战了许多年,可最后只得到了南皮(今河北省沧州市附近)的三个县,这种结果实在是无法接受。请将军派兵援助我,我不会忘记将军的恩德。此后,我的南皮就是将军的屏障。”

当时,田荣在齐国一带起兵,他感觉陈余可以帮他抵御项羽的楚军,便同意了陈余的请求。陈余本就拥有南皮三县的部队,得到田荣的援助后更是如虎添翼。他迅速对常山王张耳发动了进攻,没过多久便将张耳赶出了封地。田荣听说陈余获得了胜利后,便肆无忌惮地占据了齐国的大片土地。

于是,田市和田安被田荣杀死后,田荣成为了真正的齐王。

听说田荣竟然公然反抗楚国,项羽又惊又怒。自从起兵反秦以来,他一路高歌猛进,从来没有遇到过太过厉害的对手,当他自立为“西楚霸王”的时候,更是无人敢出言质疑。

因此,项羽一直都很骄傲。

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为了向诸侯证明自己霸主的地位,他不给田荣任何解释的机会,直接就率兵攻打齐国。

田荣虽然也有一定的领兵才能,但和项羽相比就差得远了。项羽还没有认真打,田荣的部队就开始溃败。田荣见事不妙,赶紧逃跑,可不久后,就在逃跑的途中被人杀了。项羽见齐国的叛军如此地不堪一击,便非常轻蔑地焚烧齐国的城墙和宫殿,肆意杀害齐国的民众,以示惩戒。

田荣的弟弟田横不甘心被项羽奴役,就把齐国的残兵败将收编起来反抗楚军。当时,项羽正准备一鼓作气消灭田横的军队,但不料,却突然收到了刘邦进军的消息。原来,当他在齐国一带发泄怒火的时候,刘邦看准时机,果断地向楚国发动了进攻。

刘邦的主要目标是楚国的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彭城是楚国都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为,项羽将主力部队都用来攻打田荣了,所以,彭城的守备力量十分薄弱。就这样,刘邦一举攻下了彭城,并隐隐有吞并楚国之势,状况对项羽十分不利。

项羽听闻彭城失陷的消息后,顿时便感到了势态的严重性。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一边派人驻守齐国,一边清点了三万精兵前去收复彭城。刘邦自持拥有几十万大军,彭城的城墙又十分坚固,天天和将士们一起饮酒高歌,不做提防。

等到项羽率楚军来到彭城城下的时候,刘邦的汉军依然谈笑自若,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然而,项羽毕竟是项羽,霸王也毕竟是霸王,楚军虽然只有三万,但在项羽的带领下非常勇猛,连一个怯阵的都没有。之后,驻守彭城的汉军抵挡不住楚军的进攻,只得弃城而逃。

但不料,项羽在后面穷追不舍,非要杀死刘邦不可。听着楚军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刘邦连头都不敢回,只是不要命地向前逃跑。如果不是一阵突如其来的大风吹散了项羽的部队,刘邦很可能就没命了。刘邦成功逃脱后,萧何等人赶快派兵来援,使刘邦在荥阳逐渐站稳了脚跟。

待风停后,项羽本想继续进攻刘邦,可齐国方面又传来了楚军战败的消息。原来,项羽离开齐国后,田横的军队得到了喘息,并趁机收复了齐国的大片土地。田横见项羽一时无暇顾及齐国,就把田荣的儿子田广扶上了王位。田广即位后,齐国人有了主心骨,便对楚军更加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楚军很难在齐国占到便宜。

其实,田横是一个很有韬略的人,他见楚汉相持不下,心中慢慢地有了很多想法。

他命令手下的部队停止攻打楚军,尽可能地保存实力。在田横看来,目前的局势尚不明朗,根本无法确定谁才是最后的敌人。而且,汉将韩信在占领了魏国和赵国后愈战愈勇,很可能会将齐国当作下一目标。因为,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谁先占据齐国,谁就能在全局中赢得主动权。

正如田横所料,韩信打算抄楚军的后路,便不断地占据齐国的城池。齐王田广挡不住韩信的进攻,只好向楚军求援。项羽正在前线与刘邦激战,接到田广的消息后非常不快。他之前就想灭了齐国,可如今却要分兵援救齐国。可是,不这样做又能怎么办呢?

因为,齐国一旦落入韩信之手,自己就要面临汉军的前后夹击。于是,仔细权衡了一番后,项羽决定派龙且率领二十万楚军和韩信交战,坚决不能让韩信威胁到自己的后方。

龙且追随项羽多年,深得项羽的欣赏。项羽放心地将二十万大军给他,令他务必将韩信斩于马下。龙且领命之后,率领将士日夜行军,很快便来到了潍水一带,与齐军联合在了一起。

龙且自持兵多将广,一点也不将韩信放在眼里。当时,他的谋士见主将有些骄傲,便忧心忡忡地说:“韩信所率领的汉军远离故土前来打仗,等交战的时候一定会豁出命来的。但是,将军你手下的楚军和齐军都在家乡附近,如果战况不利,他们肯定会跑回自己的家乡。”

然而,龙且听了谋士的话后,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看来,自己肯定会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韩信,根本不用担心失败的问题。谋士见龙且还是很傲慢,接着苦口婆心地劝道:“汉军虽然占据了齐国的很多城池,但时间并不长,齐地的民众还很排斥汉军。如果让齐王派人去招抚他们的话,他们肯定会站在我们这一边。失去了民众,汉军就没了粮草,迟早要败在我们手里。”

其实,这个谋士提出的方法是非常稳妥的,如果龙且照此行事的话,可能历史都将为之改写。但可惜,龙且摆摆手,不耐烦地对谋士说:“打了这么多年仗,韩信这个人我还不了解,他就是一个毫无本领的庸才。项王给了我这么多军队,让我援助齐国,倘若没有交战就获得了胜利,那我还有什么功劳呢?我一出手就能打得他丢盔卸甲,到时候齐国的大半土地都是楚国的,还等什么?”

与得意洋洋的龙且不同,韩信知道这场战斗的重要,一直都在积极地准备着。

在汉军和楚军交战之前,他就已经安排好了一万多个装满沙土的袋子,堵住了潍水。然后,他率领着将士去袭击龙且,龙且予以反击,韩信就装作抵挡不住的样子向后撤退。龙且见状哈哈大笑,以为韩信果然不怎么厉害。于是,他放心地令楚军渡过潍水去追击韩信,自己还冲在最前面。

但不料,龙且刚刚渡河,韩信就命人把堵塞河流的沙袋撤下。洪水迅速涌起,把正在渡河的楚军全部淹没了。当时,龙且动作很快,才没有被冲走。但其余的楚军在短时间内,实在是无法渡过潍水了。这时,龙且才意识到了不妙,但韩信是不会给他机会的。

当时,渡过潍水的楚军很少,凭借人数上的优势,韩信不费吹灰之力便获得了胜利。龙且虽然勇猛,但很快便死在了乱军之中,被汉军骑将丁复所杀。之后,潍水对岸的楚军见主将已死,便彻底失去了战斗的勇气。就这样,韩信平定了齐地,使胜利的天平倾斜到了刘邦一方。

其实,龙且实力极强,如果正面和韩信交战,谁胜谁负还很难说。但是,他太过轻敌,且刚愎自用,听不进去身边谋士的意见,所以,他的失误,不仅使项羽白白损失了二十万将士,还为项羽的兵败垓下埋下了伏笔。

历史上的龙且,除了被提及受项籍信任外,并没有被提及和季布钟离眛、英布相比有什么在性格上太鲜明的地方。与同是大司马的曹咎相比,龙且也没有被提及是否有被封侯。龙且的独特之处是战绩,被提及打败过英布,但过程并不详细。

在清末民初小说家蔡东藩编撰的小说《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中,龙且与季布、钟离眛、英布以及小说《西汉通俗演义》中杜撰的虞子期被并列为项籍帐下五大将。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历代通俗演义》,龙且的知名度恐怕不会太高。

标签: 龙且项羽西楚

更多文章

  • 贞妃跟董鄂妃是什么关系?成为清朝最后一个殉葬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贞妃,清朝

    每当一提起贞妃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殉葬是古代社会一项非常残忍的制度,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殉葬开始于商代,秦汉以来,这一制度断断续续,一直延续下来。到了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去世后,相继有大量妃嫔被迫殉葬,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执政期间才废止了这一制度。然

  • 历史上真实的庆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她是后宫的另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庆妃,清朝

    历史上真实的庆妃是什么样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随着《延禧攻略》的热播,人们对于乾隆后宫中的嫔妃们,逐渐有了一个清晰明朗的认知。其中女主魏璎珞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令妃,而这部剧对于历史上的令妃也比较贴合。比如她是逐步从一个小宫女,短时间内快速晋

  • 曹操孙权欲置关羽于死地,刘备为什么也坐视不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崎岖的山路上,一隊十几人的骑兵,踏着枯枝败叶踽踽而行。领头的武将神情落暮,怅然地望着远方。突然,枯枝败叶中飞起一根绊马索,将武将掀翻,一代武圣关羽被吴军擒杀。关羽自建安24年7月发起襄樊战役,至12月败走麦城被吴军擒杀,历时

  • 明朝抗倭名将,揭秘谭纶传奇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谭纶,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谭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都知道,倭寇之患,一直困扰着明朝。明嘉靖年间,倭寇在东南沿海一带横行肆掠尤甚,对当时的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起初,明军剿灭的结果极不理想,直到出

  • 盘点历史上那些中了状元的著名诗人,您知道几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贺知章,唐朝

    如果说状元们是否留下一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文学作品的话,还是有一些的。老街平时比较喜欢研究诗词,下面就列举几位优秀的状元诗人,不知道您喜欢哪一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一、唐朝状元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这首进入小学课本的诗词作者,大家

  •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他们谁的才华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初唐四杰,唐朝

    你真的了解初唐四杰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朝疆域辽阔,国力鼎盛,经济繁荣,文化隆盛,声誉远播,万国来朝,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就文化艺术方面来说,唐诗是唐代最大的文学成就,涌现了大量的诗人名家,其著作量之丰,艺术造诣之高,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

  • 唐玄宗迷恋一时的洋贵妃是谁?为什么会把她打入冷宫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玄宗,唐朝

    大家好,说起唐玄宗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对历史有一定研究的朋友,应该对我国古代的“华夷之辨”非常的熟悉了。中国古代男子的正室,绝对不可以是其他种族的女子,然而,这也不排除皇帝的后宫。不过在民俗较为开放的大唐王朝,唐玄宗的后宫中却出现了一位擅长歌舞,满是异域风情的“洋”贵妃,二人还产下了一个混血

  • 赵飞燕是怎么祸乱宫廷的?皇帝横死床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飞燕,汉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赵飞燕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西汉著名美女赵飞燕,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奈何汉成帝昏庸,不懂节制,最终导致西汉灭完,结果这个罪名却强加在赵飞燕身上,实属对其颇有

  • 胡太后是什么人?一个人生开挂后迅速走向荒唐的传奇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胡太后,南北朝

    胡太后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时代,出现过很多传奇人物,其中胡充华也是一位知名度较高的传奇女人。胡太后临朝听政,虽然未加冕,但仍旧被朝臣呼为陛下。这是一个比较传奇的女人,是比较早的临朝听政的后宫女人,在她的全力支持下,庙宇

  • 丁公作为刘邦的救命恩人 丁公死得到底冤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丁公

    对刘邦杀恩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这个人很有意思,有容人之量确实是名不虚传的。不说别的,我们就说一个他的仇人吧,这个仇人就是季布。季布也就是成语“季布一诺值千金”中的季布。只不过这个季布一开始并不是刘邦的人,而是跟着项羽干。季布还是项羽手下的五大名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