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儿子 其实孙权也是逼不得已

孙权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儿子 其实孙权也是逼不得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12 更新时间:2024/2/10 9:37:3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权杀儿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250年,东吴的建立者孙权,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废掉自己三子孙和的太子位,同时将自己的四儿子孙霸赐死。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东吴两宫之争’的结局。

所谓两宫之争,是指孙权晚年的时候,立三子孙和为太子。但是,他的四儿子孙霸,却同样对太子位虎视眈眈。于是,孙河与孙霸之间,便开始了针对储君之位的争夺战。然而让大家都感到意外的是,这场储位之争,两人都成了失败者。一个被废,一个被杀。

那么,一代东吴大帝孙权,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赐死自己的亲儿子?这场储位之争,为何双方都失败了呢?

其实孙权会这么做,也完全是逼不得已。

孙河与孙霸的储位之争,背后真正的操控者,其实就是孙权本人。孙权拿自己的两个儿子为代价,大大的消除了以陆逊为首的东吴传统世家,对孙家皇权产生的威胁,其实目的就是未能够保护住孙吴的国业,完全是被逼无奈的行为。

孙家本来就是二流的宗族,他不像刘备好歹还带个汉朝的姓氏,认真说起来还算是汉朝皇室的远亲,而曹操还有天子可以挟。再看孙权有啥,孙权能依靠的,只有淮泗集团和江东的贵族们。

淮泗集团是啥呢?淮泗集团其实指的就是像周瑜啊, 鲁肃啊,吕蒙啊,

张昭啊,诸葛瑾啊,程普啊等等之类的外来势力的家族。江东贵族们就是指顾陆朱张,虞魏孔谢之流。

在孙权上位之前,他的哥哥孙策之所以能够打下东吴的地盘,主要是因为有着这些淮泗集团们的支持,就好像刘备的大家大业,少不了诸葛亮的功劳是一个意思。但是这个淮泗集团们的家,原本都是外地的,不是江东的。所以在规划全国战况方面,也更有远见,更有抱负。

但是因为他们都是外地人,外地人想要通过本地来向全国闯出一番事业的话,要依仗本地人就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淮泗集团的这些人,想要通过北伐来统一中原的话,那么孙权,就是他们最好的依靠。同时,也正因如此,孙权也是非常的信任他们。

如果说淮泗集团都是全国各地纷纷自告奋勇,慕名而来的勇士,那么江东的这些贵族就更像是被降服之后不得不归顺的一股势力。

这些大家大族们,在当地的根基可以说是非常的根深蒂固。而且他们的势力在江东相互彼此之间更是盘根错节,相互勾结。他们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说东吴能否壮大,是否能够一统中原,人家根本不在乎,但是如果你想要让人家损害自己的利益,为你卖命,那是根本不现实的。

而江东的这些大家贵族们,不仅仅只是为东吴的军队们提供兵马士兵,还会提供粮草军饷,他们是东吴的军事实力的根本,是东吴的钱包。东吴需要他们,但是他们并不依赖东吴,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也可以抛弃东吴。

一个非常强大,而且还并不听我摆弄的势力存在,这对于一国之主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威胁了吧?所以孙家也很怕这些人有一天会架空自己,掌握江东大权。后来又因为淮泗集团里的精英,去世的也是越来越多,导致孙权不得不开始依赖这些大家族们了。

所以这个时候的孙权,可以说很是矛盾。一方面要依赖江东世家,另一方面又要提防他们。所以孙权就借着这些大家大族们想要掌握权力的心,于是开始推动两个儿子的内斗,相当于立了两位太子,然后让这些大家大族们分成两派,去辅佐这两位太子。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两派互相伤害的趋势,这就是孙权打的如意算盘。

一开始孙权立长子孙登为太子,而这些大家大族非常的信赖孙登。但是遗憾的是,孙登早逝,二儿子也是早早的就去世了,所以最后这太子的位置就能落在三儿子孙和的身上。孙和也同样的十分受这些贵族们的喜爱。

然而就在这些贵族们十分依赖孙和的时候,孙权开始立孙霸为鲁王,待遇几乎是孙和没有差别,虽然一个是太子,一个王,但是权力几乎是一样大的。这样就使得原本阵线统一的贵族们,开始迷茫了起来,同时也让原本团结的贵族们一分为二,变成了阵营立场不同的两派。

后来就是大家所知道的了,孙权先是用计清除了太子孙和的党派,并且把陆逊逼死,其他人也几乎是入狱的入狱,诛杀的诛杀,反正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而这时候,孙权为了安抚这些贵族,同时又开始打压鲁王的党派,杀了很多鲁王党的人,并且逼迫着诸葛恪杀死了自己亲生的儿子。同时也杀掉了鲁王本人。

其实到了这里孙权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最后孙权立孙亮为太子,解除了二宫之争。估计孙权的两个儿子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只是父亲削弱贵族势力的垫脚石而已。

标签: 孙权儿子

更多文章

  • 马秀英死后朱元璋为什么开始大杀功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秀英,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马秀英死后朱元璋为什么开始大杀功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权力总是伴随着欲望,纵观历代帝王,几乎没有人能长情到一生只爱一人。即使是贵为一国之母的皇后,也依旧难挡色衰而爱弛的无奈。但有这样一位皇后,即使人老珠黄都能得到帝王的独宠,她就是明朝孝高慈皇后马秀英

  • 费祎被刺身亡的原因是什么 操纵这件事情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蜀汉,费祎

    对蜀汉费祎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诸葛亮死后,大臣们不支持北伐蜀汉奠基人刘备在夷陵大败并死于白帝城,他带领的10余万精锐战死了8万,令蜀汉损失了大批久经沙场的上将和精锐士兵,军队元气大伤,再加上失去了荆州,蜀汉已经完全失去了“复兴汉室”的战略条件。可是

  • 孝庄太后不喜欢董鄂妃为什么不让康熙皇帝废掉她的皇后封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孝庄太后,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孝庄太后的 故事,欢迎关注哦。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在废掉了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以后,顺治皇帝又想将孝庄太后安排的第二任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废黜,这彻底激怒了孝庄太后,母子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顶点。面对儿子,孝庄太后只能隐忍,于是就将这一腔怒火

  • 常茂作为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一,为什么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常茂,明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常茂的故事大家听过吗?提起常茂,各位可能有些陌生,但是一提起他爹,就如雷贯耳了,他爹就是明朝鼎鼎大名的开国大将常遇春。他爹的光芒太过于耀眼,就显得常茂有些黯淡无光了。实际上他是明朝开国功臣中最富有争议的,也是个被严重贬低的大将。常茂的争议点源于《明史》与《明英烈》完全不同的记

  • 李文忠凭什么能在明朝开国六公爵中,排名第三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文忠,明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李文忠的故事大家听过吗?说起明朝的开国名将徐达、常遇春,则时常被人提及,至于排名第三的李文忠则知之甚少了,有人说李文忠能排名第三全靠裙带关系,谁让他是朱元璋的外甥呢?事实上真的如此么?李文忠(他的母亲是朱元璋的二姐)明朝开国名将,也是明朝开国六王之一,他虽顶着朱元璋外甥的名头

  • 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为春秋五霸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齐桓公,春秋

    齐桓公,(?一前643)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名小白。僖公之子,襄公之弟。为公子时因见内乱,离齐至莒(今山东莒县)。襄公被杀,齐之大夫迎立为君。即位后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国势强盛。桓公七年(前679)于鄄(今山东鄄城北)之会始称霸诸侯,奉行“尊王攘夷”政策。二十年,奉周王命讨

  • 奕纬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宫女所生 19年独生子大清最年轻的贝勒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奕纬,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奕纬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他的一生幸运与不幸并存,当了19年的独生子,备受爷爷宠爱却不得父亲欢心,因生母是一个宫女,自小就不被父亲很重视,最后更是被父亲一脚踢死,才24岁,实在是太可怜了。他是道光帝的长子,道光帝能当上帝王与奕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孝庄太后最疼爱的女儿,揭秘固伦淑慧长公主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固伦淑慧长公主,清朝

    说到固伦淑慧长公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孝庄太后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她历经五朝,辅佐三位帝王,由此留下了不错的名声。一般说起来,与孝庄太后相关的,我们提到比较多的有皇太极、多尔衮、顺治这几位,尤其是她的儿子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

  • 伍子胥自刎前都说了些什么?要求给自己坟上种梓树,还要把眼珠挂在城墙上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伍子胥,春秋

    大家好,说起伍子胥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周敬王三十一年(前489),吴王夫差听说齐国国君死后,新的幼君无法管理国家,而握有实权的大臣们又彼此争权夺利,就想乘机进攻齐国。伍员劝阻吴王道:“听说越王勾践自从归国以后,用膳只吃一个菜,穿着只用粗布衣而对百姓却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这分明是他在有意磨练自

  • 年羹尧为什么死都不愿意向雍正低头 只能说自己高估了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年羹尧,雍正

    很多人都不了解年羹尧和雍正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清朝的历史当中,若是提及广为人知的朝中重臣,大家一定都免不了想起那个无论是康熙年间亦或是雍正继位后,均立下显赫战功的年羹尧。年羹尧在康熙年间就十分受朝廷重用,年羹尧的妹妹在雍正还不是皇帝时,就嫁到了雍正的府上。雍正继位后,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