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震亨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拒绝升迁

胡震亨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拒绝升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57 更新时间:2024/1/19 16:10:39

中国传统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胡震亨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古代书籍的印刷和发行都很麻烦,多靠传抄,所以无数绝妙文章错漏或散轶。如果没有康熙组织编撰的《全唐诗》,我们如今所见的唐诗将少得可怜,那些璀璨如星的诗人也将失落许多华彩。而鲜为人知的是,《全唐诗》的蓝本是由明代胡震亨凭一人之力编撰的。

胡震亨生于书香门第,在29岁时中了举人,但接连几次都没考中进士,索性放弃了,被派到合肥做知县。公务之余,他喜欢研读兵书,与抗金名将刘铤相交甚笃,刘铤对这个心怀家国、胸有韬略的书生佩服不已。

在合肥任上,胡震亨大兴水利,颇多善政,被时人誉为“治状冠江北”。当时合肥负责向中都凤阳供应和运送米粮,官府将此差事摊派到百姓头上,许多中产之家因此破产,无力维生者更是不计其数。胡震亨上疏痛陈这一政策的弊端,建议让官府承办运粮,极大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他事事都为百姓着想,当地乡绅不乐意了,拉帮结派,试图掣肘。都说“强龙难压地头蛇”,胡震亨却毫不露怯,在县衙门口贴出告示:有我在此坐镇,谁敢欺压百姓就趁早准备棺材吧!他的底气从何而来?史书说他“英察若神……蠹吏毫不敢犯”,可见他绝非不通世务的书呆子。

好友刘铤战死沙场后,胡震亨对乌烟瘴气的官场愈发厌倦,以母亲年迈需要服侍为由拒绝升迁,在催他赴任的文牍上写道:“自爱小窗吟好句,不随五马渡江来。”崇祯末年,举国风雨飘摇,唯江南一带还算安稳,朝廷急需能吏控制局面,胡震亨只好出任定州知州。他在定州用自己的薪俸为百姓修桥补路,还想方设法地供足军需,使军队不再肆掠民间。眼看仕途一片大好,他却再次萌生退意,辞官回家,专注学术。

胡震亨喜欢搜罗、收藏文献,遇上秘册僻本如获至宝,仔细披阅后进行校刊补缀,有不懂的就四处求教,人称“博物君子”。56岁那年,胡震亨找到一部号称当世最完整的唐诗集,结果发现开篇就漏了唐高祖的一首诗,于是痛感唐诗散轶颇多,决定编撰一部有史以来最详尽的唐诗集。

这在当时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他说干就干,除了完整的诗,连歌谣、谚语、酒令等断篇零句也收入其中,还整理出每位诗人的传记史料、文学评论,好让他们名垂后世。就这样苦战了无数个昼夜,当他终于如释重负地放下笔时,已是10年之后。

这部巨著名叫《唐音统签》,足有1033卷,无论从完整性还是系统性上来说,都是中国古代私人编书的奇迹。可以说,胡震亨单枪匹马地挽救了唐诗的命运。但他并没止步于此,而是又用七年时间写出研究李白杜甫的《李诗通》《杜诗通》两部大书,此时他已74岁。正是从他开始,李白、杜甫成为唐代诗人中最耀眼的“双子星座”。

胡震亨临死前叮嘱子孙务必珍藏自己的藏书和手稿,所幸苍天护佑,《唐音统签》几经战火却终得保全,并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钦定为《全唐诗》的蓝本。这正应了他当年写的诗句,“传家有集不虚来,墨艳朱明出劫灰。”

标签: 胡震亨唐朝

更多文章

  • 孙权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儿子 其实孙权也是逼不得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儿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权杀儿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50年,东吴的建立者孙权,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废掉自己三子孙和的太子位,同时将自己的四儿子孙霸赐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东吴两宫之争’的结局。所谓两宫之争,是指孙权晚年的时候,立三子孙和为太子。但是,他的四儿子孙霸,却同

  • 马秀英死后朱元璋为什么开始大杀功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秀英,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马秀英死后朱元璋为什么开始大杀功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权力总是伴随着欲望,纵观历代帝王,几乎没有人能长情到一生只爱一人。即使是贵为一国之母的皇后,也依旧难挡色衰而爱弛的无奈。但有这样一位皇后,即使人老珠黄都能得到帝王的独宠,她就是明朝孝高慈皇后马秀英

  • 费祎被刺身亡的原因是什么 操纵这件事情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蜀汉,费祎

    对蜀汉费祎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诸葛亮死后,大臣们不支持北伐蜀汉奠基人刘备在夷陵大败并死于白帝城,他带领的10余万精锐战死了8万,令蜀汉损失了大批久经沙场的上将和精锐士兵,军队元气大伤,再加上失去了荆州,蜀汉已经完全失去了“复兴汉室”的战略条件。可是

  • 孝庄太后不喜欢董鄂妃为什么不让康熙皇帝废掉她的皇后封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孝庄太后,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孝庄太后的 故事,欢迎关注哦。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在废掉了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以后,顺治皇帝又想将孝庄太后安排的第二任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废黜,这彻底激怒了孝庄太后,母子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顶点。面对儿子,孝庄太后只能隐忍,于是就将这一腔怒火

  • 常茂作为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一,为什么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常茂,明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常茂的故事大家听过吗?提起常茂,各位可能有些陌生,但是一提起他爹,就如雷贯耳了,他爹就是明朝鼎鼎大名的开国大将常遇春。他爹的光芒太过于耀眼,就显得常茂有些黯淡无光了。实际上他是明朝开国功臣中最富有争议的,也是个被严重贬低的大将。常茂的争议点源于《明史》与《明英烈》完全不同的记

  • 李文忠凭什么能在明朝开国六公爵中,排名第三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文忠,明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李文忠的故事大家听过吗?说起明朝的开国名将徐达、常遇春,则时常被人提及,至于排名第三的李文忠则知之甚少了,有人说李文忠能排名第三全靠裙带关系,谁让他是朱元璋的外甥呢?事实上真的如此么?李文忠(他的母亲是朱元璋的二姐)明朝开国名将,也是明朝开国六王之一,他虽顶着朱元璋外甥的名头

  • 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为春秋五霸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齐桓公,春秋

    齐桓公,(?一前643)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名小白。僖公之子,襄公之弟。为公子时因见内乱,离齐至莒(今山东莒县)。襄公被杀,齐之大夫迎立为君。即位后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国势强盛。桓公七年(前679)于鄄(今山东鄄城北)之会始称霸诸侯,奉行“尊王攘夷”政策。二十年,奉周王命讨

  • 奕纬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宫女所生 19年独生子大清最年轻的贝勒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奕纬,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奕纬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他的一生幸运与不幸并存,当了19年的独生子,备受爷爷宠爱却不得父亲欢心,因生母是一个宫女,自小就不被父亲很重视,最后更是被父亲一脚踢死,才24岁,实在是太可怜了。他是道光帝的长子,道光帝能当上帝王与奕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孝庄太后最疼爱的女儿,揭秘固伦淑慧长公主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固伦淑慧长公主,清朝

    说到固伦淑慧长公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孝庄太后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她历经五朝,辅佐三位帝王,由此留下了不错的名声。一般说起来,与孝庄太后相关的,我们提到比较多的有皇太极、多尔衮、顺治这几位,尤其是她的儿子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

  • 伍子胥自刎前都说了些什么?要求给自己坟上种梓树,还要把眼珠挂在城墙上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伍子胥,春秋

    大家好,说起伍子胥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周敬王三十一年(前489),吴王夫差听说齐国国君死后,新的幼君无法管理国家,而握有实权的大臣们又彼此争权夺利,就想乘机进攻齐国。伍员劝阻吴王道:“听说越王勾践自从归国以后,用膳只吃一个菜,穿着只用粗布衣而对百姓却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这分明是他在有意磨练自